CN205448331U -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8331U
CN205448331U CN201521081543.7U CN201521081543U CN205448331U CN 205448331 U CN205448331 U CN 205448331U CN 201521081543 U CN201521081543 U CN 201521081543U CN 205448331 U CN205448331 U CN 205448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losed construction
boiler
heat pipe
enclosed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815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国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ao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ao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ao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ao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815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8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8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83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本加热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封闭结构,所述每一封闭结构包括多根加热管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多根加热管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所述多根加热管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的外管壁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多个封闭结构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封闭结构包围在另一个所述封闭结构的外围。本锅炉包括该加热结构,通过多层封闭结构依次设置,使火焰分布在多个封闭结构之间的缝隙中,延长了火焰的流程,从而增加了火焰与加热管之间的换热效率,多根加热管的设置使受热更加均匀,吸热效率高,安全可靠。能够提高锅炉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加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结构和一种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常见的加热设备,作用是加热液体。加热液体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热源加热液体,一般提供热源的方式是采用燃烧燃料产生热量,通过加热盛放液体的容器,达到加热的目的。现有的锅炉的加热结构一般采用火焰在炉膛燃烧,炉膛周围围绕装满液体的管道,通过火焰加热管道的方式以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燃料燃烧的热量只对管道与火焰接触的部分管壁进行加热,烟气流通不合理,燃料燃烧后流程较短,使得火焰与管道的换热效率不高,从而影响锅炉的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结构和一种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以改善以上所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热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封闭结构,所述每一封闭结构包括多根加热管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多根加热管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所述多根加热管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的外管壁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封闭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封闭结构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封闭结构包围在另一个所述封闭结构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多根加热管均匀分布且相互平行,所述封闭结构呈封闭的圆周状。
一种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炉膛和引风机,所述炉膛内置于所述锅炉本体,所述引风机与所述锅炉本体连接,所述炉膛用于燃烧燃料,所述引风机用于将炉膛内的火焰引出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封闭结构,所述每一封闭结构包括多根加热管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多根加热管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所述多根加热管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的外管壁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多个封闭结构依次包围在所述炉膛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和所述加热管的长度相同,所述加热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锅炉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多个封闭结构分别连接在锅炉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地,每相邻的所述两个封闭结构中的一个连接所述锅炉的顶部,每相邻的所述两个封闭结构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锅炉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封闭结构和第二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封闭结构包围在所述第一封闭结构的外围,所述第一封闭结构的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炉的底部,所述第二封闭结构的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炉的顶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加热管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锅炉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地,所述锅炉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围在所述多个封闭结构中位于最外围的封闭结构的外围,所述隔热层内置有液体。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封闭结构,所述每一封闭结构包括多根加热管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多根加热管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所述多根加热管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的外管壁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多个封闭结构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封闭结构包围在另一个所述封闭结构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通过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结构,多层封闭结构依次设置,使火焰分布在多个封闭结构之间的缝隙中,延长了火焰的流程,从而增加了火焰与加热管之间的换热效率,多根加热管的设置使受热更加均匀,吸热效率高,安全可靠,能够提高锅炉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炉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炉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锅炉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锅炉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锅炉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封闭结构110、加热管111、连接板112、锅炉本体120、炉膛130、第一封闭结构210、第二封闭结构220、隔热层310。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的锅炉的加热结构一般采用火焰在炉膛内燃烧,炉膛周围围绕装满液体的管道,通过火焰加热管道的方式以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燃料燃烧的热量只对管道与火焰接触的部分管壁进行加热,烟气流通不合理,燃料燃烧后流程较短,使得火焰与管道的换热效率不高,从而影响锅炉的加热效率。
基于此,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即锅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及锅炉,通过对加热管道的合理布局,能够有效地增加火焰与加热管之间的换热效率,提高加热管内待加热液体的受热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封闭结构110,所述每一封闭结构110包括多根加热管111和多个连接板112,所述多根加热管111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111的外管壁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112连接。所述多根加热管111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请结合图2参考,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封闭结构121的数量为多个(如2个或3个)。所述多个封闭结构110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封闭结构110包围在另一个所述封闭结构110的外围。相邻的两个封闭结构1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用于通过火焰。
优选地,所述多个封闭结构110均呈封闭的圆周状,但是所述多个封闭结构110还可以呈其他的形状,比如呈封闭的四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的加热管111宜采用直径较小的管道制作,减少单个加热管111的容水量,进一步提高加热管111的受热效率,具体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加热管111采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不锈钢管导热性能良好,耐热性较强,活性低,不易与待加热液体发生反应,不易生锈,使加热管111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优选地,每个所述封闭结构110中,所述多根加热管111均匀分布且相互平行。加热管111均匀分布能够均匀受热,多根加热管111相互平行使得多个封闭结构110之间的缝隙形状规则,缝隙之间的火焰分布均匀,加热管111受热均匀,避免了由于受热不均而发生爆沸的现象,防止安全隐患。
优选地,加热管111的形状采用圆柱状,圆柱状的管道相比其他形状的管道,在管道底面最大跨度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积最大,表面积越大,加热管111与待加热液体的接触面也相对越大,从而使加热的速度变得更快。
此外,圆柱状的管道生产成本相较其他管道更低,适应性强。当然,加热管111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的形状制成,比如采用三棱柱状,三棱柱状的加热管111能减少结构重量,节约钢材,减少生产成本;或者采用四棱柱状,四棱柱状管道具有较大的惯性矩和截面模数,同时具有较大的抗弯、抗扭能力,具有良好的塑性、硬度、抗疲劳性、冲击韧性以及强度,从结构来说更加优秀,并能够减轻自身重量,节省钢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加热管111的形状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锅炉100,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炉100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100包括锅炉本体120、炉膛130和引风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炉膛130内置于所述锅炉本体120,所述引风机与所述锅炉本体120连接,所述炉膛130用于燃烧燃料,所述引风机用于将炉膛130内的火焰引出炉膛130,所述锅炉100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封闭结构110,所述多个封闭结构110依次包围在所述炉膛130的外围。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100的结构,请结合图4参考,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炉100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100的加热结构中,所述连接板112与所述加热管111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和所述加热管111的长度相同,所述加热管111的长度小于所述锅炉100的高度。锅炉1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多个封闭结构110。每相邻的两个封闭结构110分别连接锅炉的顶部和底部。比如,当最内层的封闭结构110连接锅炉100的底部时,则与该层相邻的外面一层的封闭结构110连接锅炉100的顶部,再往外的封闭结构110依次为连接锅炉100的顶部、底部、顶部、底部……。
炉膛130内的火焰经引风机牵引,沿着多个封闭结构110之间的间隙向引风机的风向运动,由于相邻的两个封闭结构分别连接锅炉的顶部和底部,使得封闭结构之间的缝隙形成一条贯通的没有支路的通道,火焰能够填满该通道,从而对加热管111的每一处均能进行加热,加热管111受热更加均匀,受热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如图3所示,图3中箭头的指向即为火焰被引风机引导后的走向,火焰在各个封闭结构110之间经过了多次转向,与加热管111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换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100,通过将封闭结构110分层次地设置在炉膛130的外围,通过引风机将炉膛130燃烧产生的火焰引出,使火焰分布在多个封闭结构110之间的缝隙中,延长了火焰的流程,从而增加了火焰与加热管111之间的换热效率,多根加热管111的设置使受热更加均匀,吸热效率高,安全可靠。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锅炉200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所述锅炉200的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封闭结构210和第二封闭结构220,所述第二封闭结构220包围在所述第一封闭结构210的外围,所述第一封闭结构210的连接板1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炉200的底部,所述第二封闭结构220的连接板1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炉200的顶部,所述连接板112与所述加热管111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加热管111的长度。所述加热管1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锅炉200的顶部和底部。
连接板112与加热管111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加热管111的长度,在达到连接的目的时能够减少连接板112的材料,节约生产成本。此外,加热管1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锅炉200的顶部和底部时,为了使火焰能够通过第一封闭结构210和第二封闭结构220之间的间隙,只有连接板112与加热管111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加热管111的长度才能形成利于火焰通过的通道。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锅炉300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锅炉300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300还包括隔热层310,所述隔热层310包围在所述多个封闭结构100中位于最外围的封闭结构100的外围,所述隔热层310内置有液体。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300的结构,请结合图7参考,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锅炉300沿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由于火焰被引风机引到位于最外层的封闭结构110后,还有一部分的热量得不到利用,隔热层310的设置,可以吸收该部分的火焰能量,起到隔热的作用,同时有效地利用火焰的能量继续加热液体。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封闭结构,所述每一封闭结构包括多根加热管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多根加热管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所述多根加热管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的外管壁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封闭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封闭结构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封闭结构包围在另一个所述封闭结构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加热管均匀分布且相互平行,所述封闭结构呈封闭的圆周状。
4.一种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炉膛和引风机,所述炉膛内置于所述锅炉本体,所述引风机与所述锅炉本体连接,所述炉膛用于燃烧燃料,所述引风机用于将炉膛内的火焰引出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多个封闭结构,所述每一封闭结构包括多根加热管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多根加热管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所述多根加热管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的外管壁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多个封闭结构依次包围在所述炉膛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和所述加热管的长度相同,所述加热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锅炉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封闭结构分别连接在锅炉的顶部和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所述两个封闭结构中的一个连接所述锅炉的顶部,每相邻的所述两个封闭结构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锅炉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封闭结构和第二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封闭结构包围在所述第一封闭结构的外围,所述第一封闭结构的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炉的底部,所述第二封闭结构的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炉的顶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加热管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锅炉的顶部和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围在所述多个封闭结构中位于最外围的封闭结构的外围,所述隔热层内置有液体。
CN201521081543.7U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8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1543.7U CN205448331U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1543.7U CN205448331U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8331U true CN205448331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8154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8331U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83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373A (zh) * 2019-06-20 2019-09-06 北京科诺锅炉有限公司 超传导电热水锅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373A (zh) * 2019-06-20 2019-09-06 北京科诺锅炉有限公司 超传导电热水锅炉
CN110207373B (zh) * 2019-06-20 2024-01-30 北京科诺锅炉有限公司 超传导电热水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2011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gas-fired furna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822189B (zh) 穿线管式高频电加热装置、加热设备以及加热方法
CN103363658A (zh) 一种大型双锅筒纵置式燃气热水锅炉
CN205448331U (zh)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锅炉
CN202747611U (zh) 立式底烧燃气有机热载体炉
CA2765514A1 (en) Water heater with counter-twisted baffle
CN201522091U (zh) 卧式逆燃燃煤锅炉
CN202229581U (zh) 加热炉
CN201429206Y (zh) 多炉膛高效节能环保锅炉
CN204625576U (zh) 一种用于煤气化炉的新型水冷壁
CN207514880U (zh) 一种能量转化率高的蒸汽发生器
WO2008078219A1 (en) A heat exchanger
CN207065537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储水装置
CN102183089A (zh) 用于锅炉炉膛的双辐射换热盘管组件
CN202792510U (zh) 高效集热式热水炉
CN207514881U (zh) 一种节能减排蒸汽发生器
CN202118873U (zh) 一种新型燃气蒸汽发生器
CN207019297U (zh) 一种换热板及采用换热板的换热器
CN204559916U (zh) 穿线管式高频电加热装置以及加热设备
CN103868045B (zh) 移动式螺旋方形膜式壁油田蒸汽发生器
CN204358777U (zh) 一种蜂窝煤家用锅炉
CN213747286U (zh) 一种燃油气承压热水锅炉
CN203784909U (zh) 移动式螺旋方形膜式壁油田蒸汽发生器
CN203549918U (zh) 聚热节能灶
CN211424347U (zh) 一种蒸汽驱热注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