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6846U -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6846U
CN205446846U CN201620137254.2U CN201620137254U CN205446846U CN 205446846 U CN205446846 U CN 205446846U CN 201620137254 U CN201620137254 U CN 201620137254U CN 205446846 U CN205446846 U CN 205446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valve assembly
overcoat
charge val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72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洪雷
杨林鑫
季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a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ao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ao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372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6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6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6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释裂器及充气阀总成,包括充气阀总成壳体、用于与加热总成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充气阀结构,还包括所述双层电极结构,所述双层电极结构包括有中心电极和外套电极,所述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所述外套电极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电极穿设于中心通孔内,所述中心电极的两端延伸出外套电极,所述充气阀总成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过渡槽。首先,通过双层电极结构保证了安装方便,且绝缘性好,不用使用壳体作为电极,而双层电极结构保证绝缘性的前提下,稳定性和强度较高,受力时能起到受力平衡的效果,同时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这样中心电极、外套电极以及壳体之间均不会有直接接触,保证绝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致裂器,多用于建筑爆破,特别涉及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煤,可以以往用炸药爆破开采、预裂中破坏性大及危险性高矿体粉碎等缺点,为矿山安全开采和预裂提供可靠保证,广泛适用于煤矿、非煤矿山、地铁隧道及市政工程,其一般包括以下结构:充气阀、加热总成、储液管、剪切片、释放头总成五个结构组成。
由于煤矿有可燃气体、粉尘等危险环境,致裂器的剪切电极必须与外绝缘;同时密封结构要承受400MPa压力的液态二氧化碳,还要承受-40℃低温,对致裂器充气阀的结构和强度要求很高。还要实现与致裂器内部活化剂进行导线的方便可靠连接,并且不能够连带活化剂旋转。现有致裂器都是外壁作为一个电极的产品,而且电极之间的连接都采用手工接线方式,速度慢且不可靠。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高且较为安全的一种充气阀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高且较为安全的一种致裂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
公开了一种充气阀总成,包括充气阀总成壳体、用于与加热总成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充气阀结构,还包括所述双层电极结构,所述双层电极结构包括有中心电极和外套电极,所述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所述外套电极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电极穿设于中心通孔内,所述中心电极的两端延伸出外套电极,所述充气阀总成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过渡槽,所述双层电极结构的两端均延伸至过渡槽处,所述面向加热总成一端的过渡槽螺纹连接有外套电极固定套。
通过这样设置,首先,通过双层电极结构保证了安装方便,且绝缘性好,不用使用壳体作为电极,而双层电极结构保证绝缘性的前提下,稳定性和强度较高,受力时能起到受力平衡的效果,同时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这样中心电极、外套电极以及壳体之间均不会有直接接触,保证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电极螺纹连接有中心电极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固定套和中心电极之间形成卡接环槽。通过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固定套实现卡接环槽,保证结构强度,使其固定牢固不会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电极面向加热总成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充气阀总成壳体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适配的第一限位环槽。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环槽的配合,保证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通孔位于第一限位凸起处形成有第二限位环槽,所述中心电极形成有与第二限位环槽适配的第二限位凸起。通过第二限位环槽和第二限位凸起,可以保证中心电极相对于外套电极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环槽螺纹连接于所述中心电极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固定套穿设于外套电极固定套中并通过绝缘层隔离。通过绝缘层进行固定,保证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装接头,所述充装接头内部设置有充装针阀。通过充装针阀的设置,保证密封性和充气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充装针阀设置有行程槽,所述行程槽内部设置有挡圈和形变环。形成槽和形变环的设置,保证了安装时的便捷性以及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阀总成壳体设置有与弹簧跳豆适配的定位槽。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致裂器串联,可以直接定位任意安装弹簧跳豆的释放头总成。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公开了一种致裂器,包括有加热总成、储液管、剪切片、释放头总成,还包括充气阀总成包括充气阀总成壳体、用于与加热总成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充气阀结构,还包括所述双层电极结构,所述双层电极结构包括有中心电极和外套电极,所述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所述外套电极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电极穿设于中心通孔内,所述中心电极的两端延伸出外套电极,所述充气阀总成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过渡槽,所述双层电极结构的两端均延伸至过渡槽处,所述面向加热总成一端的过渡槽螺纹连接有外套电极固定套。
通过这样设置,首先,通过双层电极结构保证了安装方便,且绝缘性好,不用使用壳体作为电极,而双层电极结构保证绝缘性的前提下,稳定性和强度较高,受力时能起到受力平衡的效果,同时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这样中心电极、外套电极以及壳体之间均不会有直接接触,保证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电极螺纹连接有中心电极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固定套和中心电极之间形成卡接环槽。通过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固定套实现卡接环槽,保证结构强度,使其固定牢固不会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电极面向加热总成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充气阀总成壳体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适配的第一限位环槽。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环槽的配合,保证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通孔位于第一限位凸起处形成有第二限位环槽,所述中心电极形成有与第二限位环槽适配的第二限位凸起。通过第二限位环槽和第二限位凸起,可以保证中心电极相对于外套电极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环槽螺纹连接于所述中心电极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固定套穿设于外套电极固定套中并通过绝缘层隔离。通过绝缘层进行固定,保证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装接头,所述充装接头内部设置有充装针阀。通过充装针阀的设置,保证密封性和充气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充装针阀设置有行程槽,所述行程槽内部设置有挡圈和形变环。形成槽和形变环的设置,保证了安装时的便捷性以及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阀总成壳体设置有与弹簧跳豆适配的定位槽,所述释放头总成设置有弹簧跳豆,所述弹簧跳豆与所述定位槽适配。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致裂器串联,可以直接定位任意安装弹簧跳豆的释放头总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这样设置,首先,通过双层电极结构保证了安装方便,且绝缘性好,不用使用壳体作为电极,而双层电极结构保证绝缘性的前提下,稳定性和强度较高,受力时能起到受力平衡的效果,同时外套电极和中心电极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这样中心电极、外套电极以及壳体之间均不会有直接接触,保证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阀总成示意图;
图2是释裂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部放大图。
图中,100、释放头总成;111、弹簧跳豆;200、剪切片;300、储液管;400、加热总成;500、充气阀总成;501、第一限位凹槽;510、定位槽;520、双电极结构;521、中心电极;5211、第二限位凸起;522、外套电极;5221、第一限位凸起;5222、第二限位凹槽;523、绝缘层;524、外套电极固定套;525、中心电极固定套;526、卡接环槽;530、过渡槽;540、充装接头;541、行程槽;542、挡圈;543、形变环;60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对致裂器进行说明,参照图2所示,包括充气阀总成、加热总成400、储液管300、剪切片200和释放头总成100,释放头总成100和加热总成400通过螺纹连接,剪切片200设置在所述加热总成400内螺纹孔内部,同时设置有绝缘垫片600所述释放头总成100固定。
参照图1所示,充气阀总成500,包括充气阀总成500壳体、用于与加热总成400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充气阀结构,还包括所述双层电极结构,所述双层电极结构包括有中心电极521和外套电极522,所述外套电极522和中心电极521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所述外套电极522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电极521穿设于中心通孔内,所述中心电极521的两端延伸出外套电极522,所述充气阀总成500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过渡槽530,所述双层电极结构的两端均延伸至过渡槽530处,所述面向加热总成400一端的过渡槽530螺纹连接有外套电极522固定套,参照图4和图5所示,外套电极522螺纹连接有中心电极521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521固定套和中心电极521之间形成卡接环槽526。外套电极522面向加热总成40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5221,所述充气阀总成500壳体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5221适配的第一限位环槽。中心通孔位于第一限位凸起5221处形成有第二限位环槽,所述中心电极521形成有与第二限位环槽适配的第二限位凸起5211。第二限位环槽螺纹连接于所述中心电极521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521固定套穿设于外套电极522固定套中并通过绝缘层523隔离。参照图3所示,充装接头540,所述充装接头540内部设置有充装针阀。充装针阀设置有行程槽541,所述行程槽541内部设置有挡圈542和形变环543。充气阀总成500壳体设置有与弹簧跳豆111适配的定位槽51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包括充气阀总成(500)壳体、用于与加热总成(400)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充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电极结构,所述双层电极结构包括有中心电极(521)和外套电极(522),所述外套电极(522)和中心电极(521)的外缘均包覆有绝缘保护套,所述外套电极(522)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电极(521)穿设于中心通孔内,所述中心电极(521)的两端延伸出外套电极(522),所述充气阀总成(500)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过渡槽(530),所述双层电极结构的两端均延伸至过渡槽(530)处,所述面向加热总成(400)一端的过渡槽(530)螺纹连接有外套电极(522)固定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电极(522)螺纹连接有中心电极(521)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521)固定套和中心电极(521)之间形成卡接环槽(52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电极(522)面向加热总成(40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5221),所述充气阀总成(500)壳体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5221)适配的第一限位环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孔位于第一限位凸起(5221)处形成有第二限位环槽,所述中心电极(521)形成有与第二限位环槽适配的第二限位凸起(52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环槽螺纹连接于所述中心电极(521)固定套,所述中心电极(521)固定套穿设于外套电极(522)固定套中并通过绝缘层(523)隔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装接头(540),所述充装接头(540)内部设置有充装针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装针阀设置有行程槽(541),所述行程槽(541)内部设置有挡圈(542)和形变环(54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总成(500)壳体设置有与弹簧跳豆(111)适配的定位槽(510)。
9.一种致裂器,包括有加热总成(400)、储液管(300)、剪切片(200)、释放头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
10.一种致裂器,包括有加热总成(400)、储液管(300)、剪切片(200)、释放头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气阀总成(500),所述释放头总成(100)设置有弹簧跳豆(111),所述弹簧跳豆(111)与所述定位槽(510)适配。
CN201620137254.2U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Active CN205446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7254.2U CN205446846U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7254.2U CN205446846U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6846U true CN205446846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2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7254.2U Active CN205446846U (zh) 2016-02-23 2016-02-23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684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1839A (zh) * 2017-03-30 2017-07-07 湖南烈岩科技有限公司 致裂器用充能引爆一体化装置
CN108317912A (zh) * 2018-02-28 2018-07-24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充装头、二氧化碳致裂器和二氧化碳致裂器组
CN111942208A (zh) * 2020-08-19 2020-11-17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1839A (zh) * 2017-03-30 2017-07-07 湖南烈岩科技有限公司 致裂器用充能引爆一体化装置
CN108317912A (zh) * 2018-02-28 2018-07-24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充装头、二氧化碳致裂器和二氧化碳致裂器组
CN111942208A (zh) * 2020-08-19 2020-11-17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
CN111942208B (zh) * 2020-08-19 2022-01-18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46846U (zh) 一种充气阀总成及其致裂器
CN105066801A (zh) 二氧化碳致裂器
CN105783617A (zh) 活化器及使用该活化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
CN205448856U (zh) 一种双回路致裂器
CN207099467U (zh) 一种易装易卸电源外壳
CN205503126U (zh) 带有双电极定压剪切片的致裂器
CN206830175U (zh) 一种二氧化碳破碎顶煤放顶煤的装置
CN205561686U (zh) 一种自平衡释放头及致裂器
CN205577992U (zh) 多管无障碍连接气体爆破装置
CN105486183B (zh) 一种二氧化碳充装阀和致裂器
CN208934694U (zh) 一种二氧化碳爆破开采器
CN202547790U (zh) 一种防爆温度计
CN207112529U (zh) 一种防爆工作灯
CN205558940U (zh) 万向旋转顶盖单体液压支柱
CN209799966U (zh) 便于运送的二氧化碳致裂器
CN201000444Y (zh) 可燃气体报警传感器的抗震结构
CN205619842U (zh) 活化器及使用该活化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
CN202756798U (zh) 一种炉管炉膛双管密封结构
CN202502924U (zh) 起停按钮隔爆轴套
CN207231326U (zh) 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用止飞器
CN206989827U (zh) 一种一次性二氧化碳致裂器
CN206556518U (zh) 二氧化碳致裂器发热装置
CN104634197B (zh) 破裂膜片
CN209586431U (zh) 一种矿井救援用爆破装置
CN205297555U (zh) 油井高温存储式三参数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Linhe

Inventor after: Qin Zhig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Bo

Inventor after: Guo Wangpeng

Inventor after: Liu Yongli

Inventor after: Liu Yin

Inventor after: Chen Yan

Inventor after: Zhang Haisheng

Inventor after: Xiao Qunan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xin

Inventor after: Wang Haichao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xin

Inventor before: Shi Honglei

Inventor before: Yang Linxin

Inventor before: Ji G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30

Address after: 100031 Beijing Qian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No. 41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ddress before: 101103 Beijing Zhongguancun Tongzhou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ongzhou Park Jinqi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base, 25 south two street, 26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MART POWER TECHNOLO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31 Beijing Qian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No. 41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ddress before: 100031 Beijing Qian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No. 41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