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5945U -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 Google Patents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5945U
CN205445945U CN201521103915.1U CN201521103915U CN205445945U CN 205445945 U CN205445945 U CN 205445945U CN 201521103915 U CN201521103915 U CN 201521103915U CN 205445945 U CN205445945 U CN 205445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haped
oxygenerator
moves towards
noise abat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39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尔琪
谢明杰
赵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ZHONGJIN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ZHONGJIN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ZHONGJIN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039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5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5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59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包括:一底板,其两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压缩机下方;一机箱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所述机箱底座的第一端镂空,所述机箱底座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一坡形板,所述坡形板的坡度向所述第一端递减,所述坡形板与所述第一端内壁间设有通风口;一底座,其中部镂空,用以设置所述机箱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端相配合端设置有底部支撑板,与所述第二端配合端形成一出风口;一出风口百叶,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以减噪。本实用新型中机箱底座中坡形板的设计与所述底座以及底板相结合型成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这样的设计加长了风道,因此有更多的空间去做消音设计。

Description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机的减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整体制氧机市场存在压缩机高运行噪音现象,在实际使用时候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
现有技术中制氧机市场的减噪手段太过单一,风扇安装在压缩机正上方通过风扇进冷风吹过压缩机,然后在通过风道排到机器外,目前绝大多数出气风道的降噪仅仅是通过百叶口的形式来进行降噪的,这样的结构使得压缩机直达声可以轻易传播到外界,风道长度太短,没有消音作用,也没有空间去做消音,导致制氧机整体运行噪音偏高。
如中国专利201310688148.4,名称:一种家用制氧机降噪装置,其压缩机设置在封闭舱内,压缩机的底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第一橡胶垫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柱形空腔,封闭舱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第二橡胶垫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嵌入到柱形空腔和通孔中;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消声器,排气口设置有排气消声器;封闭舱的内壁设置有吸音海绵、基橡胶层。
这样的结构使得压缩机直达声可以轻易传播到外界,风道长度太短,没有消音作用,也没有空间去做消音,导致制氧机整体运行噪音偏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一种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用以压缩机的减噪散热,包括:
一底板,其两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压缩机下方用以支撑;
一机箱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其结构与所述底板相配合,所述机箱底座的第一端镂空,所述机箱底座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一坡形板,所述坡形板的坡度向所述第一端递减,所述坡形板与所述底板结合形成上风道,所述坡形板与所述第一端内壁间设有通风口,用以通风;
一底座,其中部镂空,所述镂空处结构与所述机箱底座相配合,用以设置所述机箱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端相配合端设置有底部支撑板,用以设置消音设备,所述底部支撑板向所述第二端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二端相配合端形成一出风口,所述底部支撑板与所述底板相结合形成下风道;
一出风口百叶,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以减噪。
较佳的,所述底座还包括竖形挡板,其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板上,用以固定物品。
较佳的,所述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还包括三氯氰胺海绵,其设置在所述竖形挡板间,用以吸收噪音。
较佳的,所述底板为腰形结构。
较佳的,所述底部支撑板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方向的截面为半U型结构。
较佳的,所述底座为板状结构,其底部设置有滑轮,用以移动。
较佳的,所述通风孔设置在上风道上方。
较佳的,所述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还包括一腰形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机箱底座和所述底座间,用以密封。
较佳的,所述坡形板与所述机箱底座两侧内壁结合。
较佳的,所述底板为钣金制成。
较佳的,所述机箱底座为塑料制成。
较佳的,所述竖形挡板为多块。
较佳的,所述坡形板与所述机箱底座两侧内壁贴紧。
较佳的,所述三氯氰胺海绵至少为1块。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机箱底座中的坡形板相结合型成上风道,所述坡形板与所述底座中的底部支撑板相结合,形成下风道,同时所述坡形板与所述机箱底座的第一端还设有通风口,三者结合形成U型风道,使得噪音和气流随U型风道呈U型走向,同时加长了风道因此有更多的空间去做消音设计;同时底座中的竖形挡板用以设置三氯氰胺海绵,且三氯氰胺海绵以及出风口设置的出风口百叶都有利于消音;所述密封圈的设置可以有效的进行密封,防止噪音和气流溢出,更好的减噪;所述出风口百叶的设计可以减小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与压缩机结合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中机箱底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中底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二与压缩机结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与压缩机结合的结构图以及实施例一的剖视图。一种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设置在压缩机4下方用以减噪散热,其包括底板1,机箱底座2、底座3和出风口百叶5。
所述底板1安装在所述机箱底座2上对所述压缩机4进行支撑;所述机箱底座2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方,控制气流走向;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减噪装置,用以散热,所述出风口百叶5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用以消音。
请结合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中底座的俯视图。所述底板1安装在所述机箱底座2上,其两侧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101,所述压缩机4设置在所述底板1中部,所述底板1上用于设置压缩机4的位置不设孔洞,用以隔绝压缩机4的运行直达声。所述压缩机4产生的噪音随气流由所述底板1两侧的通风孔101进入所述机箱底座2。同时此处底板1优选为钣金制成,其重量轻,强度高,同时成本低,并且利于大规模生产。所述底板1外形可为长方形,圆形等,此处优选为腰形。
请结合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中机箱底座的俯视图。所述机箱底座2结构与所述底板1相配合,其外型为腰形结构,其第一端201镂空,其第二端202上设置有一坡形板203,所述坡形板203向第一端201延伸,且所述坡形板203坡度向第一端201方向减缓,所述坡形板203与所述机箱底座2两侧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坡形板203与所述第一端201间有一定距离,形成一通风口204,所述坡形板203与所述底板1间形成上风道7。所述压缩机4排出的气流由所述底板1的两侧通风孔101进入所述机箱底座2后沿所述上风道7经通风口204进入底座3中。所述坡形板203的设计对排风通道进行了加长,这样的设计利于减噪散热。同时所述机箱底座2为塑料材质制成,减小了自身重量,降低成本同时便于批量生产。
请结合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一中底座的剖视图和俯视图。所述底座3为两端向上凹起的板状结构,其中部镂空,形成与所述机箱底座2相配合的腰形镂空结构,所述机箱底座2固定安装于所述腰形镂空结构中。所述底座3的腰形镂空结构中,与所述机箱底座2第一端201相配合端设置有一底部支撑板10,且向所述第二端202方向延伸。且其周边与所述腰形镂空结构内壁贴合形成整体,且靠近所述第二端202的一端有出风口301,用以排风。所述底部支撑板10与所述坡形板203之间型成下风道8。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板10由所述第一端201至所述第二端202方向的截面成半U型。所述腰形周边还设置有凹凸形条纹,用以增加所述机箱底座2与所述底座3配合处的摩擦,使其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底部支撑板10上设置有多块竖形挡板6,用以设置消音装置。所述竖形挡板6间设置有消音海绵12,此处优选为三氯氰胺海绵,所述三氯氰胺海绵用以吸收噪音。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有滑轮,方便移动。
所述出风口百叶5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01处,用以减小噪音。
所述压缩机4设置在所述底板1中部,当压缩机4运行,其产生的噪音和气流随底板1两侧的通风孔101进入机箱底座2。所述机箱底座2中坡形板203与所述底板1及所述底部支撑板10三者相结合,型成U型风道,使得气流随坡形板203呈U型走向进入底座3中,并经底座3中设置的三氯氰胺海绵进行消音处理,本实用新型中的坡形板203设计,对风道进行加长,同时设置消音设备,减噪散热效果更佳,同时出风口百叶5也有利于减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1与所述机箱底座2中的坡形板203相结合形成上风道7,所述坡形板203与所述底座3中的底部支撑板10相结合,形成下风道8,同时所述坡形板203与所述机箱底座2的第一端201还设有通风口204,三者结合型成U型风道,使得噪音和气流随U型风道呈U型走向,同时加长了风道因此有更多的空间去做消音设计。同时底座3中相邻两块所述竖形挡板6之间用以设置三氯氰胺海绵,且三氯氰胺海绵以及出风口百叶5有利于消音。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实施例二与压缩机结合的结构图。本实施例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其中在所述机箱底座2与所述底座3间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为腰形结构,与所述机箱底座2以及底座3结构相配合。所述密封圈11上间隔设置有螺纹孔,用以与所述底座3以及机箱底座2更好的固定。所述密封圈1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进行密封,防止噪音和气流溢出,更好的减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U型风道的设计对减噪散热通道进行了加长,同时下通道中设置三氯氰胺海绵用以吸收噪音,密封圈11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噪音外溢,同时在出风口301处设置出风口百叶5也可以有效的减噪。并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1采用钣金制成,其重量轻,强度高,同时成本低,并且利于大规模生产。所述机箱底座2为塑料制成,减小了自身重量,降低成本同时便于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用以压缩机的减噪散热,其特征是,包括:
一底板,其两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压缩机下方用以支撑;
一机箱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所述机箱底座结构与所述底板相配合,所述机箱底座的第一端镂空,其第二端上设置有一坡形板,所述坡形板的坡度向所述第一端递减,所述坡形板与所述底板结合形成上风道,所述坡形板与所述第一端内壁间设有通风口,用以通风;
一底座,其中部镂空,所述镂空处结构与所述机箱底座相配合,用以设置所述机箱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端相配合端设置有底部支撑板,用以设置消音设备,所述底部支撑板向所述第二端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二端相配合端形成一出风口,所述底部支撑板与所述底板相结合形成下风道;
一出风口百叶,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以减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底座还包括竖形挡板,其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板上,用以固定物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还包括三氯氰胺海绵,其设置在所述竖形挡板间,用以吸收噪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为腰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底部支撑板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方向的截面为半U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为板状结构,其底部设置有滑轮,用以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通风孔设置在上风道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还包括一腰形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机箱底座和所述底座间,用以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坡形板与所述机箱底座两侧内壁结合。
CN201521103915.1U 2015-12-28 2015-12-28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5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3915.1U CN205445945U (zh) 2015-12-28 2015-12-28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3915.1U CN205445945U (zh) 2015-12-28 2015-12-28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5945U true CN205445945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78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391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5945U (zh) 2015-12-28 2015-12-28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59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942A (zh) * 2015-12-28 2016-04-06 常州中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942A (zh) * 2015-12-28 2016-04-06 常州中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9046U (zh) 具有消音散热功能的制氧机
CN104566636B (zh) 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
CN201234183Y (zh) 电机降噪通风装置
TW200639327A (en) Heat-dissipating device and frame thereof
CN204438446U (zh) 双吸风道装置及空调器
CN205445945U (zh)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CN105485747A (zh) 一种对流式整流边缘吸气除油烟方式
CN204423247U (zh) 横屏式超薄型空气净化电脑一体机
CN105928169A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室内立式空调器
CN105464942B (zh) 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CN107745750A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引擎盖
CN205533452U (zh) 一种吹风装置
CN104967022A (zh) 一种导流降温配电柜
CN205079638U (zh) 一种低噪音冷却塔
CN204983200U (zh) 机房的多隔板缓冲式噪音防治结构
CN204427810U (zh) 一种烤箱风扇隐藏结构
CN203731520U (zh) 一种低噪音抽油烟机
CN208183967U (zh) 一种新型移动板房
CN204983220U (zh) 机房的噪音防治结构
CN201943919U (zh) 一种消声器
CN205755162U (zh) 防尘散热电气柜
CN207579959U (zh) 汽车引擎盖
CN106679135A (zh) 一种高效消声静压箱
CN20605409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机箱的通风减噪装置
CN201407141Y (zh) 木工加工中心的真空泵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000 sirxiang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33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No. 3 Xinghu Road, Wuji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Zhongjin Medic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