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5434U -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5434U
CN205445434U CN201620216762.XU CN201620216762U CN205445434U CN 205445434 U CN205445434 U CN 205445434U CN 201620216762 U CN201620216762 U CN 201620216762U CN 205445434 U CN205445434 U CN 205445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er
wheels
underbeam
tether
central s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67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盛瀛
许竣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g Feng Blinds Ind Co Ltd
Ching Feng Home Fash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g Feng Blinds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g Feng Blinds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g Feng Blinds I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167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5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5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5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是针对一包括上梁、中梁、下梁及帘体的窗帘来改良的,其中于上梁的前侧、后侧安装固定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各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各配置一对应的活动座、一弹性件,活动座受弹性件一端的伸缩移动,弹性件另一端固定,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各与其对应的活动座各配置对称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利用第一轮组、第二轮组来供中梁系绳、下梁系绳绕设,再通过第一卷收器的多个中梁系绳连接中梁,第二卷收器的多个下梁系绳串穿中梁、帘体以固定于下梁,借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可在上梁的有限空间内储存绕设的中梁系绳、下梁系绳,以配合加长型的帘体需要增长的中梁系绳、下梁系绳。

Description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针对具有上梁、中梁、下梁的无拉绳窗帘,其以多个滑轮的轮组来供穿绳绕设,来增加穿绳储线空间。
背景技术
由于窗帘的形态功能不断转变,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为免除传统的窗帘,以手拉绳的方式来控制窗帘的升降所造成的手部拉痕,因此研发并获准一中国台湾证书号为M296300号的“窗帘的无拉绳结构(二)”实用新型专利案(下称:现有技术一),其利用卷绳控制器的传动绳配合供收放绳绕设的活动座及固定座,使传动绳可与活动座及固定座所穿绕的收放绳相互形成连动,从而仅需配合手部推、拉下梁产生的力道即可改变收放绳于活动座上的松紧状态而连动传动绳,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状态,让使用者仅需以手部推拉下梁的力量即可任意调整帘体的展开或收合。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为求不断精进,就现有技术一再予以改变,如中国台湾证书号M467724号的“无拉绳窗帘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案“下称:现有技术二”,将现有技术一的用以弹性连接活动座的卷绳控制器,其包括旋转座、两个扭力弹簧、一传动绳等复杂结构予以改进,转而以一弹簧来取代,弹簧一端连接于位移滑动座(即现有技术一的活动座),另一端固定于上梁。
而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本着多年钻研窗帘的技术领域中,发现无拉绳式的传动设计可以研发出一种具有上梁、中梁及下梁的窗帘,通过参考现有技术二在上梁两端分别设置一无拉绳控制结构,其安排出偶数条的传动绳来分别连接中梁与下梁,便能下放中梁所对应的传动绳,使中梁、下降与上梁之间形成一个穿透的空间,利用中梁与上梁的穿透空间,得以清楚的看到屋外,如另一获准的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473788号的“窗帘的传动绳传动机构”。
但是目前该种兼具上梁、中梁及下梁的窗帘,如果帘体长度需要加长,则其控制的传动绳相对需要增长,但是在上梁的有限空间内,要安置两组卷收器、活动座及弹簧,实在没有多余空间来容纳储备的传动绳,因此如何能有效运用上梁的有限空间,让加长的帘体也能适用该种具有上梁、中梁及下梁的窗帘,增广使用场合,实为需要再三研思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的问题,进而用心研究开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主要是改变卷收器、活动座的结构,于上述两者安装对应多个滑轮组,因而能于上梁的有限空间内储备更多的系绳,得以灵活地配合加长型帘体所欲变化的长度需求,并且确保中梁系绳、下梁系绳在传动上更为顺畅。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包括一上梁、一中梁、一下梁及一连接于中梁与下梁之间的帘体,该上梁为U形断面,该中梁与该下梁分别固定连接于该可收合的帘体的上侧、下侧;
该上梁包括一第一卷收器、一第二卷收器以及各一配置于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的活动座、各一弹性件、各一固件,该上梁于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一轨道、一第二轨道,该第一轨道的一端分别固定该第一卷收器、该固件,该第二轨道的一端分别固定该第二卷收器、该固件,该第一卷收器配置至少两条用以连接该中梁的中梁系绳,该第二卷收器配置至少两条用以连接该下梁的下梁系绳,该上梁水平面于近两端处各至少穿设一穿线孔,以供该中梁系绳及该下梁系绳穿伸,以分别连接该中梁与该下梁,该第一轨道的一端固定该第一卷收器,该第二轨道于相反的一端固定该第二卷收器;以及
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两者各包括一基座、一第一轮组、一第二轮组,该基座的一外端设置一穿孔,以供该中梁系绳、该下梁系绳穿入该基座内,该基座水平间隔地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以及
该活动座包括一座体、一第一轮组及一第二轮组,该活动座与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呈相向的配置,该活动座与该固件之间连接该弹性件,该活动座于该座体内水平间隔地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与其各对应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位置呈对称配置,供该中梁系绳、该下梁系绳分别通过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穿入,以穿绕于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并且绕设于该活动座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借以该第一卷收器通过该中梁系绳控制该中梁的位移,该第二卷收器通过该下梁系绳控制该下梁的收合、展开。
其中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于该基座的一外侧突设一呈钩状的侧卡部,该固件一外侧对应设有一侧钩部,以供与该侧卡部相邻来凹凸卡制。
其中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于该基座内部中央隔设一隔片,该隔片与基座平行,该隔片与该基座两内侧面于间隔处沿着该基座水平设置多个呈V形的枢槽,以于该枢槽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
其中该活动座于该座体内部中央隔设一隔片,该隔片与座体平行,该隔片与该座体两内侧面于间隔处沿着该座体水平设置多个呈V形的枢槽,以于该枢槽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
其中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的轮径大小不同,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于轴轮形体上,以至少一环片居间插设,以在轴向区隔出多节轴绕区,供该中梁系绳、该下梁系绳来绕设。
其中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及该活动座,可增加轮径不同于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的第三轮组。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上梁设置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以及活动座,尤其于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及活动座上各对称地配置枢设至少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利用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居间来供中梁系绳与下梁系绳绕设,并且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于轴向可分设多节轴区,增加中梁系绳与下梁系绳绕设空间,意即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可弹性增加中梁系绳与下梁系绳的储线空间,因此当帘体加长长度,而中梁系绳与下梁系绳因此需要加长型的,则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的设计可以满足该需求,让帘体长度无论是规格化或是客制化,均能不受限于上梁既有固定的空间来增设,深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让中梁系绳与下梁系绳绕设于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上,因此无论是帘体伸展而令下梁拉动下梁系绳的传动过程,或是拉开中梁与上梁而拉动中梁系绳的传动过程,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的滑轮设计可提供中梁系绳与下梁系绳移动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收合的前视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收合的上视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绕设中梁系绳、下梁系绳的放大前视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绕设中梁系绳、下梁系绳的放大上视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帘体展开前视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帘体展开上视平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中梁分开于上梁的前视平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第三轮组绕设中梁系绳、下梁系绳的放大前视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梁
11第一轨道
12第二轨道
13、14穿线孔
15中梁系绳
16下梁系绳
17中梁
18下梁
20帘体
30第一卷收器
301第二卷收器
31基座
311侧卡部
312穿孔
32、42隔片
33、43枢槽
40活动座
41座体
45弹性件
46固件
461侧钩部
50第一轮组
60第二轮组
51、61环片
52、62轴绕区
70第三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请参考图1、图2所示,基本上窗帘包括一上梁10、一中梁17、一下梁18及一连接于中梁17与下梁18之间的帘体20,该帘体20可展开以及收合,该上梁10具有两端,分别安装一第一卷收器30、一第二卷收器301以及配置于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上的活动座40、各一弹性件45、各一固件46,中梁17与下梁18分别固定连接于帘体20的上侧、下侧,其中:
该上梁10为U形断面,内部水平面根据其前、后两侧各形成一互为平行的第一轨道11、第二轨道12,位于第一轨道11、第二轨道12之间,于近两端处各穿设一穿线孔13、14,以供中梁系绳15、下梁系绳16贯穿帘体20,该第一轨道11一端用以固定该第一卷收器30,第二轨道12于相反的一端固定该第二卷收器301;
该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形态相同,两者各包括一基座31、一第一轮组50及一第二轮组60,其中该基座31的一外侧突设一呈钩状的侧卡部311,一外端设有一穿孔312,内部中央隔设一隔片32,隔片32与基座31长度方向呈平行,隔片32与基座31两内侧面于间隔处沿着基座31水平设置多个呈V形的枢槽33;
活动座40的形态与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的形态类似,包括一座体41,座体41的一端用以钩设一弹性件45的一端,座体41内部中央隔设一隔片42,隔片42与座体41长度方向呈平行,隔片42与座体41两内侧面于间隔处沿着座体41水平设置多个呈V形的枢槽43;前述的弹性件45不同于活动座40的另一端连接一固件46上,该固件46共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上梁10的第一轨道11、第二轨道12的尽头处,固件46一外侧相邻该第一卷收器30或第二卷收器301而设有侧钩部461,利用侧钩部461来与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的侧卡部311上下钩合,如图4所示,让两者加强固定不可位移;以及
该第一轮组50、第二轮组60彼此的轮径大小不同,于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的枢槽33各安装一第一轮组50、一第二轮组60,同理,两活动座40的枢槽43也各安装一第一轮组50、一第二轮组60;第一轮组50于轴轮形体上,以环片51居间插设,因而在轴向长度区隔出多节轴绕区52,同理,第二轮组60的轮径大于第一轮组50的轮径,也设置环片61以区隔出多节轴绕区62,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的轴绕区52、62的数目对应,轴绕区52、62的数目也能有三个,以便因应中梁系绳15、下梁系绳16的绳体长度增加时,可以有更多的容纳空间;因此配置上如图2、图3所示,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及其对应配置的活动座40之间,均是在靠外位置的枢槽33、43上装设可转动的第二轮组60,靠内位置的枢槽33、43上装设可转动的第一轮组50。
因此整体组合如图1、图2、图3所示,上梁10的第一轨道11两端分别固定第一卷收器30以及一固件46,与第一卷收器30呈对应的活动座40也滑置于第一轨道11上,第一卷收器30的穿孔312朝向外端,第一卷收器30、活动座40所安装的第一轮组50、第二轮组60呈相对方向,而活动座40不同于第一卷收器30的另一端钩合弹性件45的一端,弹性件45的另一端钩合该固定在第一轨道11另一端的固件46上,故活动座40可活动而能拉动弹性件45,使其形成弹性伸缩;同理,上梁10的第二轨道12两端分别固定第二卷收器301以及一固件46,但是左右方向与第一轨道11的第一卷收器30及其固件46的方向相反,另一活动座40也滑置于第二轨道12上介于弹性件45与第二卷收器301之间,同样地,也是让弹性件45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卷收器301对应的活动座40与固件46;
其次,中梁系绳15、下梁系绳16穿装上梁10、中梁17、帘体20与下梁18,请参考图2、图3、图5、图6所示,以第一卷收器30与其配置的活动座40来说明,第二卷收器301与其配置的活动座40则是相同方式,即不再赘述;其中第一卷收器30配置至少两条中梁系绳15,第二卷收器301则配置至少两条下梁系绳16,因此第一卷收器30的多条中梁系绳15一端予以重叠,一起自该第一卷收器30的穿孔312穿入基座31内,可选择先绕第一轮组50或第二轮组60,比如以第二轮组60为始,多条中梁系绳15一起绕向第一卷收器30的第二轮组60的轴绕区62,再转向活动座40的第二轮组60的轴绕区62,接下来交叉转绕至第一卷收器30的第一轮组50的轴绕区52、活动座40的第二轮组60的轴绕区62,据此于上梁10的两个穿线孔13、14处,分别让至少一条中梁系绳15分为两路,分别自穿线孔13及穿线孔14穿出;反之,第二卷收器301的多条下梁系绳16通过第二卷收器301的穿孔312进入,在其第一轮组50、第二轮组60与其活动座40的第一轮组50、第二轮组60如同前述方式来交叉穿绕,让第二卷收器301这一组的下梁系绳16分别自穿线孔13、穿线孔14穿出,让穿线孔13、14都各有一条中梁系绳15、下梁系绳16一起穿出上梁10;
因此两条穿出穿线孔13、14的中梁系绳15系结定位于中梁17上,而两条分别自穿线孔13、14穿出的下梁系绳16继续贯穿中梁17、帘体20以及下梁18,最后系结于下梁18底侧即完成组装。
实施时,如图2、图3所示,当帘体20收折起来时,其中梁系绳15、下梁系绳16完全收线于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并且未拉动活动座40,因此弹性件45呈未伸张状态。
而如果使用者要如图7、图8所示,全面展开帘体20,则手部拉动下梁18的力量,克服弹性件45的弹力,借以以拉伸展开帘体20,中梁17会抵靠于上梁10的底面,手部拉动下梁18即带动两条下梁系绳16,改变下梁系绳16在第二卷收器301与其活动座40上的相对绕线状态来产生放线,造成弹性件45伸张弹性以拉动该活动座40,让帘体20往下展开,下梁系绳16往下放线,使帘体20稳定往下展开。
反之,如图9所示,在下梁18全展开的底侧位置,要在中梁17与上梁10之间调整出一个窗口空间A,可以在图7、图8所示的帘体20展开状态下,手部拉住中梁17并且向下推拉,一方面收合帘体20,另一面则拉动两条中梁系绳15,使中梁系绳15在第一卷收器30与其活动座40的相对绕线状态下产生放线,拉伸弹性件45来拉持活动座40,让两条中梁系绳15放线并且伸出于上梁10之外,使中梁17受到两中梁系绳15的连动,因为下梁18位置不动,送出的下梁系线16长度不变,故帘体20连同中梁17一起被下移并且收合,退离于上梁10,形成中梁17顶侧与上梁10底侧之间调整出一个窗口空间A。
另外,如图6、图10所示,则说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第一卷收器30、第二卷收器301及活动座40上,在相邻第二轮组60位置的枢槽33、43安装第三轮组70,第三轮组70的轮径大于第一轮组50、第二轮组60的轮径,此处请再配合图7所示,可适用帘体20加长的型态,此乃帘体20伸展长度愈长,相对串穿支撑的下梁系绳16长度相对增长,或是中梁17与上梁10拉开距离愈长,相对串穿中梁17的中梁系绳15长度相对增长,因此增设第三轮组70,可在上梁10的有限空间内,增加中梁系绳15、下梁系绳16的收线空间。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6)

1.一种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包括一上梁、一中梁、一下梁及一连接于中梁与下梁之间的帘体,该上梁为U形断面,该中梁与该下梁分别固定连接于该可收合的帘体的上侧、下侧,其特征在于:
该上梁包括一第一卷收器、一第二卷收器,以及各一配置于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的活动座、各一弹性件、各一固件,该上梁于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一轨道、一第二轨道,该第一轨道的一端分别固定该第一卷收器、该固件,该第二轨道的一端分别固定该第二卷收器、该固件,该第一卷收器配置至少两条用以连接该中梁的中梁系绳,该第二卷收器配置至少两条用以连接该下梁的下梁系绳,该上梁水平面于近两端处各至少穿设一穿线孔,以供该中梁系绳及该下梁系绳穿伸,以分别连接该中梁与该下梁,该第一轨道的一端固定该第一卷收器,该第二轨道于相反的一端固定该第二卷收器;以及
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两者各包括一基座、一第一轮组及一第二轮组,该基座的一外端设置一穿孔,以供该中梁系绳、该下梁系绳穿入该基座内,该基座水平间隔地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以及
该活动座包括一座体、一第一轮组及一第二轮组,该活动座与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呈相向的配置,该活动座与该固件之间连接该弹性件,该活动座于该座体内水平间隔地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与其各对应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的位置呈对称配置,供该中梁系绳、该下梁系绳分别通过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穿入,以穿绕于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并且绕设于该活动座的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借以该第一卷收器通过该中梁系绳控制该中梁的位移,该第二卷收器通过该下梁系绳控制该下梁的收合、展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中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于其基座的一外侧突设一呈钩状的侧卡部,该固件一外侧对应设有一侧钩部,以供与该侧卡部相邻来凹凸卡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中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于该基座内部中央隔设一隔片,该隔片与基座长度方向呈平行,该隔片与该基座两内侧面于间隔处沿着该基座水平设置多个呈V形的枢槽,以于该枢槽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中该活动座于其座体内部中央隔设一隔片,该隔片与座体平行,该隔片与该座体两内侧面于间隔处沿着该座体水平设置多个呈V形的枢槽,以于该枢槽枢设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的轮径大小不同,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于轴轮形体上,以至少一环片居间插设,以在轴向区隔出多节轴绕区,供该中梁系绳、该下梁系绳来绕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其中该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及该活动座,可增加轮径不同于该第一轮组、第二轮组的第三轮组。
CN201620216762.XU 2016-03-21 2016-03-21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Active CN205445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6762.XU CN205445434U (zh) 2016-03-21 2016-03-21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6762.XU CN205445434U (zh) 2016-03-21 2016-03-21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5434U true CN205445434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7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6762.XU Active CN205445434U (zh) 2016-03-21 2016-03-21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5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8758A (zh) * 2018-08-25 2018-12-11 杭州林迪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8758A (zh) * 2018-08-25 2018-12-11 杭州林迪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A86973C2 (uk)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намотування та розмотування шлангів, кабелів та їм подібних (варіанти)
BR112013017402B1 (pt) persiana celular possuindo pelo menos duas colunas celulares
CN201495972U (zh) 一种卷轴式天棚帘
CN102472080B (zh) 用于覆盖墙壁开口或窗户的卷绕装置
CN205445434U (zh) 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
CN207920212U (zh) 一种印第安帐篷
CN205046378U (zh) 一种可升降的晾衣架
CN203378840U (zh) 一种屏风结构
CN102644438B (zh) 隐藏式爬梯
CN108849119B (zh) 日光温室幕布系统
CN203213920U (zh) 一种百叶窗帘拉绳安全结构
JP5711419B1 (ja) 膜屋根ユニット、及び開閉式膜屋根構造
CN205105824U (zh) 大棚内遮阳、保温幕布驱动机构
CN205093263U (zh) 一种新型蔬菜种植用温室大棚
CN203430394U (zh) 遮阳防蚊两用纱窗
CN205330478U (zh) 一种无绳窗帘
CN203695291U (zh) 胶机胶枪支撑共用柔性悬臂装置
CN209327774U (zh) 一种管理学使用多媒体投影装置
ITMI20121972A1 (it) Dispositivo di movimentazione di tendoni e simili, particolarmente tendasole.
CN205250641U (zh) 带装饰性的救生提手带
JP2012148048A (ja) ネット又はシート体の吊り張り装置、及びネット又はシート体の吊り張りシステム
CN201888675U (zh) 防缠绕安全窗帘
CN202060552U (zh) 无拉绳罗马帘
CN211641202U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多功能面料
CN208406100U (zh) 一种开合幕布的拉幕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