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3302U -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3302U
CN205443302U CN201620256311.9U CN201620256311U CN205443302U CN 205443302 U CN205443302 U CN 205443302U CN 201620256311 U CN201620256311 U CN 201620256311U CN 205443302 U CN205443302 U CN 205443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metically sealed
housing
pipe
dividing plate
bio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563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娟丽
黄超群
费伟英
申丽静
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6202563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3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3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33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沼气产生装置结构简单,发酵温度受季节影响,产气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本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和密封罐,密封罐处于壳体内,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密封罐下部固定在隔板上,隔板上还开设有过滤孔,壳体下部处开设有出液口,在壳体外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一端与出液口密封连通,输送管上设置有输送泵,密封罐内设置有一根进液管,进液管上端由密封罐的顶板穿出,进液管上端与输送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密封罐处还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下端处于密封罐内,出液管上端由密封罐的顶板穿出与一根回液管的中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产气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沼气发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较为粗放,以燃料、饲料、肥料等方式为主,甚至随意堆弃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没有实现农业废弃物向资源的高效转化,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作物稻秆直接焚烧产生大量的N2O、SO2、CH4及烟尘,进一步的加剧了农村及城乡结合处大气环境恶化。此外,大量生产性农业废弃物的随意堆弃及焚烧也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
浙江省作为全国唯一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设示范点,提出力争通过3年(2015-2017)左右时间的努力,全面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实现,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减少,畜禽养殖粪便与死亡动物、农作物杭白菊废弃物、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形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据统计,2014年桐乡杭白菊种植面积5.34万亩,平均每亩产鲜茎叶2000公斤,年产茎叶10.68万吨。早年杭白菊茎干多用作燃料,如今农村多用煤气、天然气,因此大量茎叶废弃田头或者被焚烧,成为一大农业污染。
沼气,化学名为甲烷,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
如果能将杭白菊根茎叶发酵成为沼气,那么不但能解决因为燃烧导致污染的问题,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一举两得。
经检索,未发现有将杭白菊的废弃物发酵成沼气的装置,因此,设计出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产气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和密封罐,其特征在于,密封罐处于壳体内,壳体上部具有开口,壳体上部处还设置有能将所述开口封闭住的盖板,密封罐上部具有内开口,密封罐上部具有顶板,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的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的密封罐下部固定在隔板上,隔板上还开设有若干过滤孔,壳体下部处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于隔板下方,在壳体外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一端与出液口密封连通,输送管上设置有输送泵,密封罐由上至下设置有一根进液管,进液管下端处于密封罐下部处,进液管上端由密封罐的顶板穿出,进液管上端与输送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密封罐处还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下端处于密封罐内,且出液管下端位于进液管下端的上方,出液管上端由密封罐的顶板穿出与一根回液管的中部相连通,回液管与出液管相垂直,回液管两端处均连接有喷头,喷头的喷口向下设置;所述密封罐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密封罐上部还连接有沼气排出管,沼气排出管能与一沼气存储装置相连通。
在壳体的上空腔内预先加入杭白菊废弃物、腐熟剂和氮素,通过腐熟剂对杭白菊废弃物进行酸化腐熟,该过程可形成酸化液,酸化液从隔板上的过滤孔中流到壳体的下空腔中,通过输送泵将酸化液输送到密封罐中,在密封罐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从沼气排出管输出到沼气存储装置中,而密封罐内过多的沼液从回液管输出到喷头中,通过喷头将沼液输回到壳体中;其中,酸化腐熟产生的热量被密封罐充分利用,实现其自动升温,保证连续稳定产气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产气效果好。
所述的输送管上还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处于出液口和输送泵之间。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过滤网可对输送管中的酸化液进行过滤,避免其出现堵塞,过滤方便。
所述的壳体内壁处固定有保温层。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保温层可避免壳体内的热量散失,保温效果好。
所述的沼气存储装置为一存储袋。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存储袋可将沼气进行收集,方便其运输。
所述的隔板通过一升降定位结构设置在壳体内壁处,所述升降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一和定位板二,定位板一固定在壳体其中一内壁上,定位板二固定在壳体另外一对应的内壁上,定位板一处开设有滑槽一,定位板二处开设有滑槽二,所述的隔板一端设置在滑槽一中,隔板另一端设置在滑槽二中,在隔板中部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壳体内底板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隔板下部相固定,在隔板下部还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处于密封罐的正下方,液位传感器通过线路与一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盖板下部处,所述的升降气缸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
当下空腔的使用空间不足时,液位传感器检测到下空腔内的液位过高,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气缸动作,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带动隔板向上移动,随着隔板的向上移动,可将下空腔的空间调大,调节方便。
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1-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酸化腐熟产生的热量可被密封罐充分利用,实现其自动升温,保证连续稳定产气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产气效果好。
2、壳体和密封罐中的物质可循环流动,采用该一体循环发酵的方式,节约空间,管理方便。
3、杭白菊废弃物酸化腐熟后,无需处理即是优质的有机肥,在固体发酵状态下,进出料方便。
4、采用两相发酵,厌氧发酵原料为液态酸化液,沼渣残留少;沼液被循环用于酸化淋洗,外排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环境污染小;沼液中的氮素可循环流动,减少酸化中氮素和水的补充次数,资源利用率高。
5、壳体内壁处固定有保温层,采用该结构,通过保温层可避免壳体内的热量散失,保温效果好。
6、通过过滤网可对输送管中的酸化液进行过滤,避免其出现堵塞,过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定位板一;3、液位传感器;4、隔板;4a、过滤孔;5、升降气缸;6、过滤网;7、输送泵;8、输送管;9、定位板二;10、密封罐;11、进液管;12、出液管;13、盖板;14、顶板;15、沼气排出管;16、存储袋;17、控制器;18、回液管;1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1和密封罐10,密封罐10处于壳体1内,壳体1上部具有开口,壳体1上部处还设置有能将开口封闭住的盖板13,密封罐10上部具有内开口,密封罐10上部具有顶板14,壳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4,隔板4将壳体1的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密封罐10下部固定在隔板4上,密封罐10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隔板4上;隔板4上还开设有若干过滤孔4a,过滤孔4a的孔径为1-3cm,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孔4a的数量为三十个,过滤孔4a的孔径为2cm;壳体1下部处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于隔板4下方,在壳体1外设置有输送管8,输送管8一端与出液口密封连通,输送管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出液口密封连通;输送管8上设置有输送泵7,密封罐10由上至下设置有一根进液管11,进液管11下端处于密封罐10下部处,进液管11上端由密封罐10的顶板14穿出,进液管11上端与输送管8的另一端相连通,进液管1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输送管8的另一端相连通,且输送管8的另一端穿入壳体1内;密封罐10处还设置有出液管12,出液管12下端处于密封罐10内,且出液管12下端位于进液管11下端的上方,出液管12上端由密封罐10的顶板14穿出与一根回液管18的中部相连通,回液管18与出液管12相垂直,回液管18两端处均连接有喷头19,喷头19的喷口向下设置;密封罐1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罐10的材料为紫铜,可使密封罐10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密封罐10上部还连接有沼气排出管15,沼气排出管15能与一沼气存储装置相连通;沼气存储装置为一存储袋16,在本实施例中,存储袋16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采用该结构,通过存储袋16可将沼气进行收集,方便其运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相发酵,厌氧发酵原料为液态酸化液,沼渣残留少;沼液被循环用于酸化淋洗,外排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环境污染小;沼液中的氮素可循环流动,减少酸化中氮素和水的补充次数,资源利用率高;壳体1内壁处固定有保温层,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的材料为珍珠岩;采用该结构,通过保温层可避免壳体1内的热量散失,保温效果好。
如图1所示,输送管8上还设置有过滤网6,过滤网6处于出液口和输送泵7之间,采用该结构,通过过滤网6可对输送管8中的酸化液进行过滤,避免其出现堵塞,过滤方便。
如图1所示,隔板4通过一升降定位结构设置在壳体1内壁处,升降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一2和定位板二9,定位板一2固定在壳体1其中一内壁上,定位板一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其中一内壁上;定位板二9固定在壳体1另外一对应的内壁上,定位板二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另外一对应的内壁上;定位板一2处开设有滑槽一,定位板二9处开设有滑槽二,隔板4一端设置在滑槽一中,隔板4另一端设置在滑槽二中,在隔板4中部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5,升降气缸5的缸体固定在壳体1内底板上,升降气缸5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内底板上;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与隔板4下部相固定,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隔板4下部相固定;在隔板4下部还固定有液位传感器3,在隔板4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液位传感器3,液位传感器3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液位传感器3处于密封罐10的正下方,液位传感器3通过线路与一控制器17相连接,控制器17固定在盖板13下部处,控制器1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盖板13下部处;升降气缸5通过线路与控制器17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7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气缸和传感器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在壳体1的上空腔内预先加入杭白菊废弃物、腐熟剂和氮素,通过腐熟剂对杭白菊废弃物进行酸化腐熟,该过程可形成酸化液,酸化液从隔板4上的过滤孔4a中流到壳体1的下空腔中,通过输送泵7将酸化液输送到密封罐10中,在密封罐10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从沼气排出管15输出到存储袋16中,而密封罐10内过多的沼液从回液管18输出到喷头19中,通过喷头19将沼液输回到壳体1中;其中,酸化腐熟产生的热量被密封罐10充分利用,实现其自动升温,保证连续稳定产气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产气效果好;当下空腔的使用空间不足时,液位传感器3检测到下空腔内的液位过高,液位传感器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控制升降气缸5动作,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带动隔板4向上移动,随着隔板4的向上移动,可将下空腔的空间调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4)

1.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和密封罐,其特征在于,密封罐处于壳体内,壳体上部具有开口,壳体上部处还设置有能将所述开口封闭住的盖板,密封罐上部具有内开口,密封罐上部具有顶板,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的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的密封罐下部固定在隔板上,隔板上还开设有若干过滤孔,壳体下部处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于隔板下方,在壳体外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一端与出液口密封连通,输送管上设置有输送泵,密封罐由上至下设置有一根进液管,进液管下端处于密封罐下部处,进液管上端由密封罐的顶板穿出,进液管上端与输送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密封罐处还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下端处于密封罐内,且出液管下端位于进液管下端的上方,出液管上端由密封罐的顶板穿出与一根回液管的中部相连通,回液管与出液管相垂直,回液管两端处均连接有喷头,喷头的喷口向下设置;所述密封罐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密封罐上部还连接有沼气排出管,沼气排出管能与一沼气存储装置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上还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处于出液口和输送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沼气存储装置为一存储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通过一升降定位结构设置在壳体内壁处,所述升降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一和定位板二,定位板一固定在壳体其中一内壁上,定位板二固定在壳体另外一对应的内壁上,定位板一处开设有滑槽一,定位板二处开设有滑槽二,所述的隔板一端设置在滑槽一中,隔板另一端设置在滑槽二中,在隔板中部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壳体内底板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隔板下部相固定,在隔板下部还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处于密封罐的正下方,液位传感器通过线路与一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盖板下部处,所述的升降气缸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
CN201620256311.9U 2016-03-30 2016-03-30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3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6311.9U CN205443302U (zh) 2016-03-30 2016-03-30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6311.9U CN205443302U (zh) 2016-03-30 2016-03-30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3302U true CN205443302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8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563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3302U (zh) 2016-03-30 2016-03-30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3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2844A (zh) * 2016-03-30 2016-07-27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升温秸秆两相沼气发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2844A (zh) * 2016-03-30 2016-07-27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升温秸秆两相沼气发酵装置
CN105802844B (zh) * 2016-03-30 2017-10-31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升温秸秆两相沼气发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0987B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03477909B (zh) 基于三沼综合利用的北方棚室蔬菜生产系统
CN103265154B (zh) 养殖污粪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理工艺
CN109534636A (zh) 一种废弃秸秆与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的生产系统
CN103430906B (zh)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集成利用的方法
CN104817357A (zh) 一种农村大宗有机废弃污染物源头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4529580A (zh) 一种利用禽畜粪便生产腐熟有机原料的方法
CN103922817A (zh) 一种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的生物转化方法
CN106145587A (zh) 一种牛粪再处理后回收利用系统
CN100389097C (zh) 组装型、可移动式粪肥能源生产利用装置
CN203144304U (zh) 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
CN204607825U (zh) 一种牛粪再处理后回收利用系统
CN204589021U (zh) 一种农村大宗有机废弃污染物源头综合治理系统
CN104261925B (zh) 好氧堆肥与秸秆干式厌氧发酵耦合系统
CN106431580A (zh) 仿森林地表生态系统处理粪污同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装置
CN205443302U (zh)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装置
CN103102193A (zh) 基于田园秸秆废弃物的可移动微生物发酵系统
CN109370885A (zh) 一种养鸡场用厌氧发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47976A (zh) 利用杭白菊废弃物产生沼气的方法
CN204752498U (zh) 一种牛粪回收利用系统
CN209872801U (zh) 养殖粪污中温太阳能好氧发酵罐
CN209906777U (zh) 一种用于喷雾除臭的微生物菌剂的活化装置
CN201006869Y (zh) 利用生态废料产生燃气的斜坡管式装置
CN111729922A (zh) 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CN208684944U (zh) 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