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9539U - 一种双版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版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9539U
CN205439539U CN201521129251.6U CN201521129251U CN205439539U CN 205439539 U CN205439539 U CN 205439539U CN 201521129251 U CN201521129251 U CN 201521129251U CN 205439539 U CN205439539 U CN 205439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ink
forme
membrane rod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92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模
代平
伍秋涛
周文强
周建兵
刘彬
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EXIN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EXI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EXIN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EXI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292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9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9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95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版印刷机,包括油墨槽、印版滚轮、压印滚轮和刮墨装置,所述印版滚轮上设置有第一印版区和第二印版区;还包括第一卷膜棍和第二卷膜棍,由第一印刷区印刷的第一薄膜由第一卷膜棍卷收,由第二印刷区印刷的第二薄膜由第二卷膜棍卷收。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能够同时印刷两卷塑料薄膜,在原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印版滚轮的印版区域,延长了压印滚轮的长度,同时,可以保留原来的整套动力设备,也就是说,在印刷效率提高1倍的情况下,并不明显增加电能消耗,实现了降低单位能耗、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双版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领域,涉及凹版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
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刷时,油墨被充填到凹坑内,印版表面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印版与承印物之间有一定的压力接触,将凹坑内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当然,凹版印刷也存在局限性,其主要缺点有:印前制版技术复杂、周期长,制版成本高;由于采用挥发型溶剂,车间内有害气体含量较高,对工人健康损害较大;凹版印刷从业人员要求的待遇相对较高。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凹版印刷机通常只能单机一次印刷一卷薄膜,印刷机的占地面积比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
2、因单机一次印刷一卷薄膜,印刷效率不高,不利于降低成本,不利于节省能源;
由于采用挥发型溶剂,车间内有害气体含量较高,对工人健康损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凹版印刷机,该凹版印刷机能够同时印刷两卷薄膜,能够提高设备使用率,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省能源。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版印刷机,包括油墨槽、印版滚轮、压印滚轮和刮墨装置,所述印版滚轮上设置有第一印版区和第二印版区;还包括第一卷膜棍和第二卷膜棍,由第一印刷区印刷的第一薄膜由第一卷膜棍卷收,由第二印刷区印刷的第二薄膜由第二卷膜棍卷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印滚轮长度不小于印版滚轮长度的95%。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同轴或不同轴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相互独立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刮墨装置为刮墨刀,刮墨刀与印版滚轮接触点切线之间的夹角为2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刮墨刀的安装角a为25°-40°。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印滚轮表面为橡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10-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油墨槽的至少一个侧边安装有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油墨槽位于刮墨装置一侧的侧边安装有第一挡板,油墨槽的另一个侧边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在油墨槽上方以收口形式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能够同时印刷两卷塑料薄膜,在原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印版滚轮的印版区域,延长了压印滚轮的长度,同时,可以保留原来的整套动力设备,也就是说,在印刷效率提高1倍的情况下,并不明显增加电能消耗,实现了降低单位能耗、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压印滚轮长度不小于印版滚轮长度的95%的设置方式,使压印滚轮的长度大于印版滚轮上的网穴即可。
3、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同轴安装,使同一印刷设备的印刷工作同步进行。或者,更佳的选择是将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不同轴安装,更方便印刷成品的更换。
4、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刮墨刀的安装使刮墨刀对印版滚轮的磨损更小;油墨的干燥程度与安装角的大小具有正相关性,本实用新型的刮墨装置安装角的选择更佳。
5、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压印滚轮表面为橡胶层以及橡胶层厚度的设置方式,使印刷机具有优良的印压效果。
6、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油墨槽上安装挡板,一方面可以减少油墨溢流,阻挡飞溅的油墨,二是可以减少油墨槽内油墨中的溶剂挥发,有利于提高厂房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一较佳实施例中印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一较佳实施例中印版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印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墨槽,
11第一挡板,
12第二挡板,
2印版滚轮,
21第一印版区,
22第二印版区,
3压印滚轮,
4刮墨装置,
5第一卷膜棍,
6第二卷膜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参见图1至图2。图1和图2仅仅给出了双版印刷机的部分结构,包括机架、动力装置等相关设备均属于现有技术,属于现有技术的内容,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双版印刷机,包括油墨槽1、印版滚轮2、压印滚轮3和刮墨装置4,所述印版滚轮2上设置有第一印版区21和第二印版区22;还包括第一卷膜棍5和第二卷膜棍6,由第一印刷区印刷的第一薄膜由第一卷膜棍5卷收,由第二印刷区印刷的第二薄膜由第二卷膜棍6卷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压印滚轮3位于印版滚轮2正上方,印版滚轮2位于油墨槽1上方。印版滚轮2部分浸入与油墨槽1中的油墨内。印版滚轮2和压印滚轮3均水平安装。术语“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印版滚轮2可以是分离式的,也可以是整体式的。
分离式印版滚轮方便装卸、更换,以选择不同直径;工艺性好,运输、保管、使用方便,配合精度要求高,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整体式印版滚轮具有良好的刚度,保证套准精度,适于高速、大批量。
第一印版区21和第二印版区22可以是仅在印版滚轮2的表面进行分区,也可以是对印版滚轮2的轮体进行分区。图2是印版滚轮结构示意图,印版滚轮为圆柱体,正视于图2,左侧为第一印版区21,右侧为第二印版区22。第一印版区21表面通过电子雕刻、激光雕刻或电子束雕刻的方式雕刻有用于负载油墨的网穴;第二印版区22表面通过电子雕刻、激光雕刻或电子束雕刻的方式雕刻有用于负载油墨的网穴。
通过本实施例前述的设置方式,使得同一台印刷机能够同时印刷两卷塑料薄膜。在原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印版滚轮的印版区域,延长了压印滚轮的长度,同时,可以保留原来的整套设备的动力装置。也就是说,在印刷效率提高1倍的情况下,并不明显增加电能消耗,实现了降低单位能耗、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厂房的单位面积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采用直接供墨的方式,具体是印版滚轮2部分浸泡在油墨槽1中的油墨内,油墨进入印版滚轮2的网穴内,在印版滚轮转动过程中,通过刮墨装置4将网穴外的油墨刮除干净。承印物从印版滚轮2和压印滚轮3之间通过,网穴内的油墨在印版滚轮2与压印滚轮3的作用线上转印到承印物上。
第一印版区21和第二印版区22表面通过电子雕刻、激光雕刻或电子束雕刻的方式雕刻有用于负载油墨的网穴。电子雕刻凹版网穴形状为倒锥形,其大小和深浅可以变化;暗调网穴深度可达60μm左右;网穴角度有方形、拉长菱形和压扁菱形,还可以是前述网穴角度的组合。腐蚀凹版网穴为梯形,或称为盆形。同样深度,锥体网穴容墨量低于盆形网穴。电子雕刻网穴光滑没死角,腐蚀网穴表面光滑度低,墨层边缘光洁,图像清晰。本实用新型选择通过电子雕刻的凹版网穴。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压印滚轮3长度不小于印版滚轮2长度的95%。压印滚轮的长度大于印版滚轮上的网穴范围即可。作为具体选择,压印滚轮3长度与印版滚轮2长度相同。压印滚轮3位于印版滚轮2的正上方,印版滚轮2位于压印滚轮3正下方,压印滚轮3的轴心线与印版滚轮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作为一个选择性的实施方式,第一卷膜棍5与第二卷膜棍6同轴或不同轴安装。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同轴安装,使同一印刷设备的印刷工作同步进行。作为优选的选择,将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不同轴安装,更方便印刷成品的换取。图1示出的是非同轴安装的情形。第一卷膜棍5的高度高于第二卷膜棍6的高度,该高度差不小于印刷成品膜卷的直径,保证在取印刷成品膜卷的时候,互不干涉。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刮墨装置4为刮墨刀,刮墨刀与印版滚轮接触点切线之间的夹角是20°-25°之间任一角度,刮墨刀的安装角a是25°-40°之间任一角度。具体的,刮墨刀与印版滚轮接触点切线之间的夹角为20°,刮墨刀的安装角a为25°。
安装角a是指刮墨刀与印版滚轮的接触点与印版滚轮圆心之间的连线同压印滚轮与印版滚轮的接触点与印版滚轮圆心之间的连线的夹角。刮墨装置的作用是,印版滚轮着墨后,用刮墨刀将印版滚筒空白部分的油墨刮去,然后印版滚轮与压印滚轮接触,完成压印过程。
压印滚轮3表面为橡胶层,采用橡胶层,可增大压印滚轮3与承印物之间的摩擦力。橡胶层的厚度为10-15mm。橡胶层的厚度选择能够使网穴内的油墨更多的转移到承印物上。本实施例中,承印物选用塑料薄膜;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也主要适用于塑料薄膜的印刷。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油墨槽1的至少一个侧边安装有挡板。参见图3,油墨槽1位于刮墨装置4一侧的侧边安装有第一挡板11,油墨槽1的另一个侧边安装有第二挡板12;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在油墨槽1上方以收口形式安装。通过在油墨槽上安装挡板,一方面可以减少油墨溢流,阻挡飞溅的油墨,二是可以减少油墨槽内油墨中的溶剂挥发,有利于提高厂房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双版印刷机具有以下优点:
能够同时印刷两卷塑料薄膜,在原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印版滚轮的印版区域,延长了压印滚轮的长度,同时,可以保留原来的整套动力设备,在印刷效率大幅提高的条件下,并不明显增加电能消耗,实现了降低单位能耗、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
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同轴安装,使同一印刷设备的印刷工作同步进行。或者,更佳的选择是将第一卷膜棍与第二卷膜棍不同轴安装,更方便印刷成品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双版印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刮墨刀的安装使刮墨刀对印版滚轮的磨损更小;油墨的干燥程度与安装角的大小具有正相关性,本实用新型的刮墨装置安装角的选择更佳。
压印滚轮表面为橡胶层以及橡胶层厚度的设置方式,使印刷机具有优良的印压效果。
通过在油墨槽上安装挡板,一方面可以减少油墨溢流,阻挡飞溅的油墨,二是可以减少油墨槽内油墨中的溶剂挥发,有利于提高厂房内的空气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版印刷机,包括油墨槽(1)、印版滚轮(2)、压印滚轮(3)和刮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轮(2)上设置有第一印版区(21)和第二印版区(22);还包括第一卷膜棍(5)和第二卷膜棍(6),由第一印刷区印刷的第一薄膜由第一卷膜棍(5)卷收,由第二印刷区印刷的第二薄膜由第二卷膜棍(6)卷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滚轮(3)长度不小于印版滚轮(2)长度的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膜棍(5)与第二卷膜棍(6)同轴或不同轴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膜棍(5)与第二卷膜棍(6)相互独立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墨装置(4)为刮墨刀,刮墨刀与印版滚轮接触点切线之间的夹角为20°-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墨刀的安装角a为25°-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滚轮(3)表面为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10-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1)的至少一个侧边安装有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1)位于刮墨装置(4)一侧的侧边安装有第一挡板(11),油墨槽(1)的另一个侧边安装有第二挡板(12);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在油墨槽(1)上方以收口形式安装。
CN201521129251.6U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双版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9251.6U CN20543953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双版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9251.6U CN20543953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双版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9539U true CN205439539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98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925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53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双版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9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406A (zh) * 2018-11-28 2019-01-29 大连知你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动漫制品印刷设备及方法
CN109572155A (zh) * 2019-01-28 2019-04-05 夏领兵 一种凹版印刷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406A (zh) * 2018-11-28 2019-01-29 大连知你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动漫制品印刷设备及方法
CN109572155A (zh) * 2019-01-28 2019-04-05 夏领兵 一种凹版印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6648Y (zh) 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递墨辊装置
CN205439539U (zh) 一种双版印刷机
CN203901908U (zh) 一种无水胶印设备
CN207108003U (zh) 高效卷筒纸凹印机收纸裁切装置
CN206357778U (zh) 一种高速凹版的印刷机
CN200945740Y (zh) 用于不干胶轮转印刷机的翻转装置
CN207088710U (zh) 新型卷筒纸凹印机双面干燥箱
CN208774234U (zh) 一种仿真木纹印刷版辊
CN205818624U (zh) 凹版双面印刷机
CN105252902A (zh) 一种柔版印刷装置
CN107601110A (zh) 一种卷筒纸凹印机收纸压辊装置
CN205615177U (zh) 胶印机输墨装置
CN205167876U (zh) 凹版印刷机浸墨装置
CN207105874U (zh) 卷筒纸凹印机收纸压辊装置
CN207207369U (zh) 新型卷筒纸凹印机收纸牵引装置
CN212796182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压印机构
CN204749499U (zh) 一种上墨辊挡墨装置
CN208888577U (zh) 印刷感光版
CN212171589U (zh) 一种柔版印刷装置
CN203427461U (zh) 一种新型的uv平板打印机
CN209851772U (zh) 一种凹版印刷装置
CN2691852Y (zh) 一种凹版彩色印刷机油墨转移装置
CN202378418U (zh) 柔性印刷机降低油墨消耗机构
CN201275917Y (zh) 凹版打样机的压印胶辊
CN106626724A (zh) 一种高速凹版的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