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5409U -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5409U
CN205435409U CN201620245737.4U CN201620245737U CN205435409U CN 205435409 U CN205435409 U CN 205435409U CN 201620245737 U CN201620245737 U CN 201620245737U CN 205435409 U CN205435409 U CN 205435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flue gas
plate washer
plate
channe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457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永明
程永灿
陆利民
李颉
李用
翁晔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Hongbao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Hongbao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Hongbao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Hongbao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457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5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5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54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本烟气除湿除雾装置,衔接于脱硫塔的出烟口上,包括具有进烟口和出烟口的烟道箱,烟道箱的外周包覆冷却箱,冷却箱的底部设置进液口,顶部设置出液口,冷却箱内注满冷却液;烟道箱中上下排列若干相平行放置的隔板,若干隔板将烟道箱的内腔分隔成往复曲折的烟道通路,烟道通路的底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一档板,烟道通路的顶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二档板,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相间隔设置,烟道通路的底壁上设置导流槽,第一档板的根底处开设漏液孔,导流槽的末端衔接漏液孔,烟道箱的底部设置集液腔,集液腔通过漏液孔与烟道通路连通,集液腔的底部连通排液管。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烟气中的含水量、含雾量。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和国内烟气脱硫工艺80%以上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烟气湿法脱硫工艺一般在吸收塔喷淋层之上设置两层由PP材料制成的除雾器,经该除雾器除雾后,烟气中雾滴含量一般≤65mg/Nm3,对烟气中的饱和水汽则无能为力。除雾后的烟气或直接由烟囱排放,或再经过GGH(气—气换热器)换热后再由烟囱排放。
此烟气如果通过烟囱直接排放,湿烟气在接触到大气中的冷空气后烟气中的水汽会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进一步吸附烟气中的水汽和烟气中带出的雾滴,形成较大的水滴而降落到地面,形成“烟囱雨”。由于水滴成酸性,PH值在5~6之间,并且“烟囱雨”中带有石膏等固体颗粒物,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此烟气如果通过GGH加热后再排空,烟气中的水汽和雾滴在通过GGH的换热面时,水汽、雾滴被蒸干,水汽、雾滴中的固体颗粒会粘附在GGH的传热面上,使GGH发生结垢、堵塞和腐蚀。另一方面,由于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中的水汽、雾滴中带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和金属离子,直接放散到大气中,将使尾气中含尘浓度增高,尤其新的《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粉尘要求满足≤30mg/Nm3的排放要求,重点地区要求满足≤20mg/Nm3的排放要求,只使用常规除雾器很难达到要求,导致区域环境PM2.5指数升高。有人提出在吸收塔原常规除雾器后增加湿式电除尘器,但湿式电除尘器,存在占地大,腐蚀,运行维护费用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设置多节弯曲折回的过烟管路,并配合冷却操作,以优化除湿除雾效果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衔接于脱硫塔的出烟口上,包括具有进烟口和出烟口的烟道箱,所述烟道箱的外周包覆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底部设置进液口,顶部设置出液口,所述冷却箱内注满冷却液;所述烟道箱中上下排列若干相平行放置的隔板,若干隔板将烟道箱的内腔分隔成往复曲折的烟道通路,所述烟道通路的底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一档板,所述烟道通路的顶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二档板,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相间隔设置,所述烟道通路的底壁上设置导流槽,所述第一档板的根底处开设漏液孔,所述导流槽的末端衔接漏液孔,所述烟道箱的底部设置集液腔,所述集液腔通过上述漏液孔与烟道通路连通,所述集液腔的底部连通排液管。
本烟气除湿除雾装置的作用过程为,通过进液口向冷却箱中注入冷却液,且冷却液经过降温后可循环使用。脱硫后的烟气通过进烟口进入烟道箱内,在经过每节烟道通路时,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将烟道通路分隔成若干小室,烟气经过这些小室。由于冷却液的制冷作用,使得烟道箱外壁、隔板、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一直保持在较低温度的状态下,烟气中的水分遇冷而凝结在周壁、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上形成露滴,同时,烟气中夹带的雾滴也可能粘附在这些地方上。这些小水珠进一步吸附烟气中的水汽和雾滴,形成大颗粒水珠,如果这些水珠足够大,烟气不能裹带则往下落,通过漏液孔层层下漏,直至进入底部的集液腔中排出。如果水珠不够大,这些水珠顺第一档板或第二档板的表面流动进入烟气,将被烟气裹带,由于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成弧形,烟气经过后形成折反、回旋,烟气中的水珠在烟气中折反运动,进一步吸附烟气中的水汽和雾滴,在碰到下一级的第一档板或第二档板后,将粘附在其上面而形成大水珠而去除。
在上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中,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均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具有弧面凹腔,所述弧面凹腔朝向烟气流入方向。
在上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中,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的边缘均具有导流薄边,所述导流薄边的厚度为1mm~3mm。
在上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中,所述烟道箱的出烟口上连接U型排烟管。
在上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中,所述烟道箱由耐烟气腐蚀的板材组成。
在上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中,所述隔板为耐烟气腐蚀的板体,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均为耐烟气腐蚀的片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烟气除湿除雾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种能凝结烟气中水汽的除湿、除雾器,该除湿、除雾器通过使烟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露滴,露滴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水汽和雾滴形成水珠或水流排出,从而降低烟气中的含水量、含雾量,避免了烟囱雨的形成。同时,由于烟气中含水量的减少,可以大大减轻烟气对GGH的堵塞、腐蚀,提高GGH的传热效率,提高GGH出口烟气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烟气除湿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道箱;2、进烟口;3、出烟口;4、U型排烟管;5、第一档板;6、第二档板;7、集液腔;8、排液管;9、冷却箱;10、进液口;11、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烟气除湿除雾装置,衔接于脱硫塔的出烟口上,包括具有进烟口2和出烟口3的烟道箱1,烟道箱1的外周包覆冷却箱9,冷却箱9的底部设置进液口10,顶部设置出液口11,冷却箱9内注满冷却液;烟道箱1中上下排列若干相平行放置的隔板,若干隔板将烟道箱1的内腔分隔成往复曲折的烟道通路,烟道通路的底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一档板5,烟道通路的顶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二档板6,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相间隔设置,烟道通路的底壁上设置导流槽,第一档板5的根底处开设漏液孔,导流槽的末端衔接漏液孔,烟道箱1的底部设置集液腔7,集液腔7通过上述漏液孔与烟道通路连通,集液腔7的底部连通排液管8。
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均为弧形板,弧形板具有弧面凹腔,弧面凹腔朝向烟气流入方向。
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的边缘均具有导流薄边,导流薄边的厚度为1mm~3mm。
烟道箱1的出烟口3上连接U型排烟管4。
烟道箱1由耐烟气腐蚀的板材组成。隔板为耐烟气腐蚀的板体,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均为耐烟气腐蚀的片体。
本烟气除湿除雾装置的作用过程为,通过进液口10向冷却箱9中注入冷却液,且冷却液经过降温后可循环使用。脱硫后的烟气通过进烟口2进入烟道箱1内,在经过每节烟道通路时,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将烟道通路分隔成若干小室,烟气经过这些小室。由于冷却液的制冷作用,使得烟道箱1外壁、隔板、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一直保持在较低温度的状态下,烟气中的水分遇冷而凝结在周壁、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上形成露滴,同时,烟气中夹带的雾滴也可能粘附在这些地方上。这些小水珠进一步吸附烟气中的水汽和雾滴,形成大颗粒水珠,如果这些水珠足够大,烟气不能裹带则往下落,通过漏液孔层层下漏,直至进入底部的集液腔7中排出。如果水珠不够大,这些水珠顺第一档板5或第二档板6的表面流动进入烟气,将被烟气裹带,由于第一档板5与第二档板6成弧形,烟气经过后形成折反、回旋,烟气中的水珠在烟气中折反运动,进一步吸附烟气中的水汽和雾滴,在碰到下一级的第一档板5或第二档板6后,将粘附在其上面而形成大水珠而去除。
本烟气除湿除雾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种能凝结烟气中水汽的除湿、除雾器,该除湿、除雾器通过使烟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露滴,露滴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水汽和雾滴形成水珠或水流排出,从而降低烟气中的含水量、含雾量,避免了烟囱雨的形成。同时,由于烟气中含水量的减少,可以大大减轻烟气对GGH的堵塞、腐蚀,提高GGH的传热效率,提高GGH出口烟气温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烟道箱1;进烟口2;出烟口3;U型排烟管4;第一档板5;第二档板6;集液腔7;排液管8;冷却箱9;进液口10;出液口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衔接于脱硫塔的出烟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烟口和出烟口的烟道箱,所述烟道箱的外周包覆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底部设置进液口,顶部设置出液口,所述冷却箱内注满冷却液;所述烟道箱中上下排列若干相平行放置的隔板,若干隔板将烟道箱的内腔分隔成往复曲折的烟道通路,所述烟道通路的底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一档板,所述烟道通路的顶壁上均匀设置若干第二档板,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相间隔设置,所述烟道通路的底壁上设置导流槽,所述第一档板的根底处开设漏液孔,所述导流槽的末端衔接漏液孔,所述烟道箱的底部设置集液腔,所述集液腔通过上述漏液孔与烟道通路连通,所述集液腔的底部连通排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均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具有弧面凹腔,所述弧面凹腔朝向烟气流入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的边缘均具有导流薄边,所述导流薄边的厚度为1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箱的出烟口上连接U型排烟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箱由耐烟气腐蚀的板材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湿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耐烟气腐蚀的板体,所述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均为耐烟气腐蚀的片体。
CN201620245737.4U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5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5737.4U CN205435409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5737.4U CN205435409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5409U true CN205435409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7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4573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5409U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54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2568A (zh) * 2016-08-26 2017-02-01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型氨法脱硫装置
CN108939802A (zh) * 2018-08-24 2018-12-07 苏容婵 氨气浓度提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2568A (zh) * 2016-08-26 2017-02-01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型氨法脱硫装置
CN108939802A (zh) * 2018-08-24 2018-12-07 苏容婵 氨气浓度提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7796U (zh) 一种凝结烟气中水汽的除湿除雾装置
CN208553608U (zh) 一种深度降温冷凝消白烟装置
CN110425902A (zh) 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5107365B (zh) 烟气复合相变除尘脱硫工艺及装置
CN107261699A (zh) 一种脱硫烟气超净除尘消白烟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74860A (zh) 湿法脱硫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8295646A (zh) 脱硫废水零排放及烟气脱白联合处理系统
CN207056315U (zh) 一种烟气超净排放及白烟消除一体化装置
CN108970370A (zh) 一种低成本烟气深度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收水消白烟工艺
CN105536484B (zh) 一种基于烟气冷凝的污染物预处理塔
CN107875835A (zh) 一种浆液冷却的烟气混风消白系统
CN208553658U (zh) 一种烟气脱白系统
CN109772071A (zh) 基于上喷淋上进气喷淋塔的白色烟羽消除系统
CN214635248U (zh) 一种脱硫净烟气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05435409U (zh) 一种烟气除湿除雾装置
CN208927905U (zh) 一种低成本烟气深度净化装置
CN108144383A (zh) 烟气污染物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烟囱
CN205435460U (zh) 一种干冷式烟气低雾超净处理一体塔
CN110124347A (zh) 一种节水节能型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5363319B (zh) 一种提高湿法脱硫后烟气过热度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8742284U (zh) 一种无浆池二级循环的单塔洗涤湿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08229598U (zh) 一种湿法脱硫用烟气脱白和余热回收系统
CN109663490A (zh) 具有水平衡功能的湿法脱硫烟气冷凝系统及烟气冷凝方法
CN109939557A (zh) 协同消除有色烟羽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10045079U (zh) 协同消除有色烟羽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