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0641U - 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 Google Patents
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30641U CN205430641U CN201620243225.4U CN201620243225U CN205430641U CN 205430641 U CN205430641 U CN 205430641U CN 201620243225 U CN201620243225 U CN 201620243225U CN 205430641 U CN205430641 U CN 2054306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ver tablet
- insulating barrier
- layer
- double
- stainless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不锈钢发热板,旨在提供一种发热效果更稳定,升温更迅速,电热转化效率更高且电磁辐射更小的发热板,包括第一铝箔层、包括第一上绝缘层、第二上绝缘层、第一发热片、中间绝缘层、第二发热片、第一下绝缘层、第二下绝缘层和第二铝箔层。通过五层绝缘层和双层发热片串联的结构,改善传统发热板不稳定、易被击穿、电热转化效率低下,升温时间长、较为厚重、使用环境限制大、产生电磁辐射较强的缺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元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背景技术
碳晶发热板是一种在交变电流作用下产生交变电场,通过碳晶中的碳原子之间摩擦、碰撞做分子运动产生了布朗热导作用和远红外热能,从而产生大量热量,以此采暖的加热元件。
目前,公开号为CN20122009583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晶发热板,它包括绝缘层、碳晶发热片、基板和铜箔片,利用双层发热片并联的结构,在提供发热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交变电流通过发热片时产生的电磁辐射。
然而由于碳晶的导电导热性较高,热膨胀系数小的限制,在碳晶发热板使用过程中尚存在电热转化效率低下,升温时间长、产热量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效果更稳定,升温更迅速,电热转化效率更高、保温效果更好的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包括第一上绝缘层、第二上绝缘层、第一发热片、中间绝缘层、第二发热片、第一下绝缘层、第二下绝缘层,所述的第一发热片和第二发热片采用不锈钢电阻片,且第一发热片负极与第二发热片正极通过导线相连;第一发热片正极与电源正极通过导线相连;第二发热片负极与电源负极通过导线相连;还包括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铝箔层温度反射面设置方向相同。
如此设置,发热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利用其导电导热性较低,热膨胀系数大的特点,增加产热量,缩短升温时间,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发热片的形状控制发热片的发热量和升温速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发热片和第二发热片设置为S型结构,并且投影对应。
如此设置,两张发热片串联会产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及电磁场,能够将电磁辐射最大程度地互相抵消,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上绝缘层、第二上绝缘层、中间绝缘层、第一下绝缘层、第二下绝缘层采用环氧化树脂固化片。
如此设置,由于环氧化树脂固化片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形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的特点,能使双层不锈钢发热板整体更加轻薄、简便、稳定性更高,并且可以适应各种使用环境。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铝箔层的温度反射面背向且紧贴于第一上绝缘层,第二铝箔层的温度反射面面向且紧贴于第二下绝缘层。
如此设置,利用两层轻薄的铝箔层单向反射热辐射的性能配合最大程度上地留存和利用发热板所产生的热量,达到更好的升温速率和加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具有更厚的绝缘层,使用时更加稳定;两张串联且形状相同、位置对应、电流方向相反的发热片的设定能够最大程度地抵消电磁场,以此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控制发热片的形状,以此达到所要求的发热量和升温速度;绝缘层使用环氧化树脂固化片使双层不锈钢发热板整体更加轻薄、简便,并且在铝箔层的作用下进一步提升升温速度,提高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层不锈钢发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热板的连接形式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双层不锈钢发热板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双层不锈钢发热板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上绝缘层;2、第二上绝缘层;3、第一发热片;4、中间绝缘层;5、第二发热片;6、第一下绝缘层;7、第二下绝缘层;8、第一铝箔层;9、第一发热片正极;10、第一发热片负极;11、第二发热片负极;12、第二发热片正极;13、第二铝箔层;31、电极片;32、波浪状S形结构发热板;33、三角形波浪结构发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铝箔层8、第一上绝缘层1、第二上绝缘层2、第一发热片3、中间绝缘层4、第二发热片5第一下绝缘层6、第二下绝缘层7和第二铝箔层13。
将第一上绝缘层1和第二上绝缘层2热压固定,在第二上绝缘层2和中间绝缘层4之间热压固定第一发热片3;将第一下绝缘层6和第二下绝缘层7热压固定,在中间绝缘层4和第一下绝缘层6之间热压固定第二发热片5。
如图2和3所示,第一发热片负极10与第二发热片正极12通过导线相连;第一发热片正极9与电源正极通过导线相连;第二发热片负极11与电源负极通过导线相连;将第一发热片3第二发热片5蚀刻为波浪状S形结构和并使第一发热片3和第二发热片5的位置投影对应。
第一铝箔层8的温度反射面背朝向且热压于第一上绝缘层1上表面,第二铝箔层13的温度反射面面向且热压于第二下绝缘层7下表面。
第一上绝缘层1、第二上绝缘层2、中间绝缘层4、第一下绝缘层6、第二下绝缘层7采用环氧化树脂固化片。
实施例2,一种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将第一发热片3第二发热片5蚀刻为三角形波浪结构,相较于其他结构,如此设置可以加大发热板利用面积和利用率,同时由于三角形面积计算方便,如此设置便于计算和调整发热片的面积,达到便于调控发热量的目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包括第一上绝缘层(1)、第二上绝缘层(2)、第一发热片(3)、中间绝缘层(4)、第二发热片(5)、第一下绝缘层(6)、第二下绝缘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热片(3)和第二发热片(5)采用不锈钢电阻片,且第一发热片负极(10)与第二发热片正极(12)通过导线相连;第一发热片正极(9)与电源正极通过导线相连;第二发热片负极(11)与电源负极通过导线相连;还包括第一铝箔层(8)和第二铝箔层(13),铝箔层温度反射面设置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热片(3)和第二发热片(5)设置为S型结构,并且投影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绝缘层(1)、第二上绝缘层(2)、中间绝缘层(4)、第一下绝缘层(6)、第二下绝缘层(7)采用环氧化树脂固化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不锈钢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层(8)的温度反射面背向且紧贴于第一上绝缘层(1),第二铝箔层(13)的温度反射面面向且紧贴于第二下绝缘层(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43225.4U CN205430641U (zh) | 2016-03-28 | 2016-03-28 | 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43225.4U CN205430641U (zh) | 2016-03-28 | 2016-03-28 | 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30641U true CN205430641U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2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4322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0641U (zh) | 2016-03-28 | 2016-03-28 | 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306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77948A (zh) * | 2017-05-03 | 2017-10-20 | 陶志斌 | 远红外复合树脂发热基板、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2016
- 2016-03-28 CN CN201620243225.4U patent/CN2054306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77948A (zh) * | 2017-05-03 | 2017-10-20 | 陶志斌 | 远红外复合树脂发热基板、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07277948B (zh) * | 2017-05-03 | 2021-01-22 | 东莞市宏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远红外复合树脂发热基板、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0081307A1 (zh) | 平面状发热体 | |
CN108552913A (zh) | 一种石墨烯加热地毯 | |
CN201069884Y (zh) | 一种纳米负离子远红外电热膜 | |
CN103134100A (zh) | 一种超薄墙体电热膜采暖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7283843U (zh) | 一种自限温ptc电热膜 | |
CN206237620U (zh) | 低磁场、低电场远红外电热板 | |
CN205430641U (zh) | 双层不锈钢发热板 | |
CN209897291U (zh) | 一种石墨烯发热体 | |
CN109041298A (zh) | 一种电发热片及地暖系统 | |
CN203722846U (zh) | 一种平面状电热辐射体 | |
CN204721629U (zh) | 一种石墨电热板 | |
CN205408186U (zh) | 一种金属柔性发热膜 | |
CN202938371U (zh) | 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电热炉 | |
CN101945508B (zh) | 低电磁波电热板 | |
CN204377166U (zh) | 一种节能远红外碳纤维发热板 | |
CN204373039U (zh) | 复合纳米碳晶导热板 | |
CN208154582U (zh) | 一种石墨烯加热片 | |
CN104768250B (zh) | 低能耗电热玻璃板 | |
CN201039485Y (zh) | 一种低温辐射电热膜 | |
CN204559907U (zh) | 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板 | |
CN208227356U (zh) | 一种新型柔性电热膜 | |
CN201365350Y (zh) | 一种铝板发热结构 | |
CN201279206Y (zh) | 带柔性电热膜发热体的电热袋 | |
CN204131752U (zh) | 一种复合金属电热材料结构 | |
CN203088810U (zh) | 一种透明电饼铛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