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7419U -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 Google Patents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7419U
CN205427419U CN201521029336.7U CN201521029336U CN205427419U CN 205427419 U CN205427419 U CN 205427419U CN 201521029336 U CN201521029336 U CN 201521029336U CN 205427419 U CN205427419 U CN 205427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optical fiber
fibre bundle
bund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93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reiser horizon Technology Co.,Ltd.
BEIJING NEWYATIAN YING CINEMA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ying Shixu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ying Shixu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ying Shixu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93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7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7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7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本申请还提供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显示设备。本申请的光源照度和色度均匀性好。

Description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和激光灯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和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激光光源以及激光电影放映设备、激光投影设备、激光电视、一维成像装置、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激光灯。
背景技术
激光显示技术可分为若干个种类。其中一种称为LPD(LaserPhosphorDisplay,激光荧光粉显示),其结构与CRT类似,不过其用激光束代替了电子束;半导体蓝光激光器发出的蓝色激光束,照射到涂有荧光粉的屏上激发荧光粉发光,通过视频信号控制激光束二维扫描来实现图像显示。第二种是使用激光激发荧光粉光源的投影显示,不再使用气体灯泡,消除了以往频繁更换灯泡的维护工作,同时画面质量也有所改善。第三种激光显示技术是使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光源的投影显示,大多采用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光阀。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图1中的激光白光光源)通过光纤束传输到光学积分棒,经积分棒匀场整形后再分成红、绿、蓝三色光束,分别均匀照射到对应的DMD光阀上。经过视频信号调制后的DMD将三色光反射后透过投影镜头,三色图像在屏幕上叠加成彩色图像。
激光白光光源一般由n台独立的红光激光器、m台独立的绿光激光器以及q台蓝光激光器构成,如图2中所示,R1…Rn为红光激光器,G1…Gm为绿光激光器,B1…Bq为蓝光激光器,LR1…LRn,LG1…LGm,LB1…LBq为耦合透镜,分别将各个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光纤FR1…FRn,FG1…FGm,FB1…FBq中,上述n+m+q根光纤形成一束光纤束4。
如图3所示,一个激光器对应一根光纤,光纤束输出头端面的所有光纤排列成圆对称分布。光纤束输出头与激光投影显示产品中的积分棒之间通过一机械适配件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激光传输到积分棒里。
如上所述的现有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光源的光纤耦合传输结构具有如下缺点:其形成的画面上三基色均匀度不一致,从而导致白场色度值均匀性较差。图4中由左到右分别示出了红场、绿场与蓝场的照度的均匀度。红绿蓝叠加成白色光场后,由于九个区域中红绿蓝照度的比例不一致,白场色度值均匀性有较大偏差。比如左上角区域的红绿蓝照度值比例为85:90:95,而右下角的比例为:85:95:87,白场配比不一致,偏色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或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和激光光源,以解决现有的光纤耦合传输结构的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白光模组的激光投影显示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或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
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
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可选的,所述第一耦合接头为但不限于SMA905接口或FC接口;所述第二耦合接头为但不限于SMA905接口或FC接口。
可选的,所述绿光激光器为全固态激光器或绿光半导体激光管。
可选的,所述红光激光器和蓝光激光器为半导体激光管。
可选的,所述红光激光器、蓝光激光器和绿光激光器均为一个,所述第二芯径光纤束的出光端构成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的照明单元。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其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作为该激光光源的出光端。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激光电影放映设备,包括激光光源,其中,所述激光光源为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包括激光光源,其中所述激光光源为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激光电视,包括激光光源,其中所述激光光源为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一维成像装置,其包括: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并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维成像装置、扫描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投影镜头;
所述一维成像装置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并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
扫描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反射面,所述扫描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光纤束出光端出射的激光的光路中;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纤束出光端的出射光反射至所述投影镜头;
所述投影镜头,将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的出光端成像到屏幕上;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激光白光模组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激光白光模组的每一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在不同时刻的光强;
其中,所述扫描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在所述扫描装置绕其旋转轴旋转时,可实现被投影的第一方向的一维出射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扫描。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激光灯,其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作为该激光光源的出光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通过数个直径较小的第一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将单色激光聚合后,耦合至单根的第二光纤中,使得三基色激光产生的光束在第二光纤中混合并传输,从而在出射端叠加产生色度均匀度和照度均匀度较高的白光。本申请的激光白光模组产生的白光光场各点色度均匀度可达到96%以上,照度均匀度可达到99%以上。将上述的白光模组聚合后(通过两个以上的白光模组)可产生不同的白光激光光源,所述白光激光光源可以应用于激光投影、电影放映机、电视等各种激光显示设备以及激光灯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采用DMD光阀的激光投影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用于图1的激光投影显示的激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图2和图3所示的激光光源产生的白光光场的各基色光的不同位置照度值;
图5和图6为本申请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白光模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本申请的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维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整行扫描式激光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用于图9和图10的激光白光模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白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
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
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白光模组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考图5,其为本申请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白光模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激光白光模组包括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和蓝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应设置一具有第一芯径的第一光纤,如图中所示的光纤11、13和15。在每一第一光纤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和蓝光激光器产生的激光通过上述第一耦合接头耦合至相应的第一光纤中。所述第一耦合接头可以为但不限于SMA905接口或FC接口;激光光束在出射后,可以通过准直光学元件如准直透镜系统准直后,再耦合至所述第一光纤中。
连接一个白光模组所有激光器的第一芯光纤合束成第一光纤束;所述第一光纤束可分为分支段和合束段,如图5中所示,分支段所有第一光纤的自由端端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激光器相藕接;合束段135将所有第一光纤合并为一束,每一第一光纤各自保持其独立功能,在合束段的输出端光纤头(也称为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如图6所示的第二光纤235相藕接,所述第二光纤235具有第二芯径。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135的光纤头输出端面相平齐,相邻光纤通过粘结剂粘结。图5示了该端面135a的放大的结构,图中每个小圆圈表示一根光纤,本图为12根光纤,可以耦合12个独立的红绿蓝激光器,如果芯径为200微米,则通光孔径小于800微米。
所述第二光纤235为单根光纤,其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135端头所有第一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本实施例中第二芯径光纤的芯径为1000微米。第一光纤束的出射光通过第二耦合接头耦合至第二光纤235中。其中,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的出光端光纤头(也称为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与第二光纤的第二耦合接头可以为但不限于SMA905接口或FC接口。第二芯径光纤的另一端235a为出光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绿光激光器为全固态激光器或绿光半导体激光管或其它类型激光器。所述红光激光器和蓝光激光器为半导体激光管或其它类型激光器。所述各单色激光器(本申请中将绿光激光器、红光激光器及蓝光激光器均统称称为单色激光器)的数目也可以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根据其功率以及与其它单色激光器相配合产生白光的需要而选择。相应的第一光纤的数目与所有激光器的数目相同。所有第一光纤将单色激光器的激光合束后再耦合至单独的第二光纤中,由第二光纤的另一端出射。
本实施例中,通过数个直径较小第一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将单色激光聚合后,耦合至单根的第二光纤中,使得三基色激光产生的光束在第二光纤中混合并传输,从而在出射端叠加产生色度均匀度和照度均匀度较高的白光。本实施例产生的白光光场各点色度均匀度可达到96%以上,照度均匀度可达到99%以上。将上述的白光模组聚合后(通过两个以上的白光模组)可产生不同的白光激光光源,所述白光激光光源可以应用于激光投影、电影放映机、电视等各种激光显示设备以及激光灯中。
特别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红光激光器、蓝光激光器和绿光激光器可以均为一个,所述第二光纤的出光端即构成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其中一个像素的照明单元。该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设备可以是单一方向扫描的一维成像设备,也可以为在两个垂直方向扫描的二维逐点扫描设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如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源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激光白光模组。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235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称为合束段335,其出光端335a作为激光光源的出射端;出光端335a所有第二光纤端面相平齐,图8中示出了出光端335a的放大后各第二光纤235的端面排布的示意图。相邻第二光纤235可通过粘结剂粘结为一体。在用于激光投影设备或装置时,所述出光端335a可以用于与光学积分棒相对接。即可以替换如图1中所示的激光白光光源。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激光灯,其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本实施例中,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激光白光模组。所述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可以与上述激光光源中第二光纤相同的方式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激光电影放映设备、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和一种激光电视,所述的激光电影放映设备、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和一种激光电视中的激光光源均采用上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在此不再对上述的设备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维成像装置、扫描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投影镜头;所述一维成像装置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并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
扫描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反射面,所述扫描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芯径光纤出光端出射的激光的光路中;用于将所述第二芯径光纤出光端的出射光反射至所述投影镜头;
所述投影镜头,将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的出光端成像到屏幕上;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激光白光模组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激光白光模组的每一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在不同时刻的光强;
其中,所述扫描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在所述扫描装置绕其旋转轴旋转时,可实现被投影的第一方向的一维出射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扫描;
下面分别就构成本实施例的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看图9和图10,其为本申请的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维成像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一维成像装置包括复数个由三基色激光器组成的白光模组100,每一白光模组的结构如图12所示,即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白光模组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所不同的是,每一白光模组仅包括一红光激光器、一白光激光器和一蓝光激光器。
每一白光模组对应于一个像素,其色彩通过控制该三基色激光器发射的红、绿、蓝三色激光的光强来实现。通过激光驱动器20控制三基色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可以实现对出射激光强度的控制,而驱动电流可以通过视频解码器10的视频信号进行调制。复数个白光模组100的所有第二光纤的另一端合束后端面相平齐,并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即构成一帧二维图像的其中一维。
如上所述,将所述的单个像素沿一维方向排列,并粘合在一起,即形成如图9和图10中的一维像素阵列200c。其中,图10中示出了一维像素阵列200c的局部放大图,单个像素218a沿一维排列为阵列结构,所述白光模组出光端粘结为一体,且出光端端面平齐设置。所述单个像素的个数可以根据待显示像素数而决定。例如可以为768或1024或2048。对于每一个像素而言,都需要三个激光器。其中,红光激光器和蓝光激光器可以采用半导体激光管,绿光激光器可以为全固态激光器或绿光半导体激光管。
请参考图11,其为本申请的整行扫描式激光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11中,省略了显示组件。请参考图11,除了上述的一维成像装置外,还包括扫描装置300、设置于所述一维成像装置200b与扫描装置300之间的光路中的准直透镜300a、柱透镜300b和设置于扫描装置300的出射侧的投影透镜4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扫描装置300为可旋转多棱镜,本实施例具体为八棱镜。所述八棱镜具有八个反射侧面,将所述正八棱镜300(实际不限于正八棱镜)设置于所述一维成像装置200b的出光光路中,所述一维成像装置200b发出的光通过准直透镜以及柱透镜300b后,会聚到所述八棱镜300的其中一反射侧面上,并经由反射侧面反射后经过投影透镜400后照射在投影屏幕50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八棱镜具有旋转轴(及其中心轴),其旋转轴沿平行于所述一维成像装置的一维阵列方向设置,若沿所述八棱镜的旋转轴旋转所述八棱镜,即可以实现投射于所述投影屏幕500上的一维图像在垂直于所述一维图像的方向扫描,形成二维彩色图像。
以屏幕产生1024×768分辨率的图像为例,若一维成像装置发射出768个彩色光束,经过准直透镜和柱面透镜后,照射到正八棱镜300的一个面上;正八棱镜300以角速度ω绕其中心轴匀速转动,反射光束以2ω角速度匀速转动,反射光束的转动角度最大范围为90°。反射光束经过投影镜头投射到屏幕500上,当多棱镜静止时,反射光束在屏幕上形成一行(或一列)彩色像素(本例中有768个像素);当多棱镜以ω角速度绕其中心轴匀速转动时,反射光束以2ω角速度匀速扫描屏幕;反射光束扫描屏幕一次,每个像素的色彩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变换1024次,屏幕上便可产生1024×768分辨率的二维彩色图像;如果每个像素的色彩变换2048次,屏幕上便产生2048×768分辨率的图像。
其中,所述扫描装置还可以是其它光学元件,例如复数面面镜反射面朝外且侧边首尾相接而形成的面镜组合或者扫描摆镜。其中,扫描摆镜的摆动轴即为本申请所述旋转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采用扫描摆镜,则形成的图像交替在相向方向对屏幕进行扫描。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整行扫描式激光显示装置,通过一维成像装置可产生一维图像,在该一维成像装置中,多个导光器件的出光端一维阵列排布,使得一维图像在空间上铺开而形成,将所述一维图像投射到诸如八棱镜的扫描装置上,在垂直于所述一维图像的一维方向扫描,并在扫描过程中同步变化一维图像的出射光强,便可形成二维图像,连续转动所述八棱镜,即可实现视频播放。本实施例的装置,仅仅需要在其中二维图像的其中一个维度扫描,大大减小了扫描时间周期,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屏幕图像的刷新频率。此外,本申请的方案中,对于每一个像素,通过直径较小的第一光纤将单色激光聚合后,耦合至单独整根的第二光纤中,使得单色激光产生的光束在第二光纤中混合并传输,从而在出射端叠加产生色度均匀度和照度均匀度较高的白光信号,本实施例产生的白光光场各点色度均匀度可达到96%以上,照度均匀度可达到99%以上。将上述的白光模组聚合后形成产生一维成像装置,成像的图像的色度和照度均有大幅提高。本实施例的扫描装置还充分利用了激光作为点光源的特点,使得利用本申请的装置形成的图像亮度高,色彩好,同等光通量输出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方案光束光强比逐点扫描方式要弱得多(1/1000数量级),所以安全性较高;此外,本申请的方案不再使用光阀,分辨率可以超过4K(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本申请的方案光学结构简洁使得光能利用率更高;采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保证了很高的色彩覆盖率;激光器数目与像素数目相关,可以输出更高的光通量;不用拼接方式即可获得超大屏幕显示,且像素很小,画面非常细腻、明亮、艳丽;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或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
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
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或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接头为但不限于SMA905接口或FC接口;所述第二耦合接头为但不限于SMA905接口或FC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或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激光器为全固态激光器或绿光半导体激光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或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激光器和蓝光激光器为半导体激光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或激光灯的激光白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激光器、蓝光激光器和绿光激光器均为一个,所述第二光纤的出光端构成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的照明单元。
6.一种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作为该激光光源的出光端。
7.一种激光电影放映设备,包括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
8.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包括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
9.一种激光电视,包括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激光投影显示装置的激光光源。
10.一种一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并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
11.一种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维成像装置、扫描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投影镜头;
所述一维成像装置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并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
扫描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反射面,所述扫描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光纤束出光端出射的激光的光路中;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纤束出光端的出射光反射至所述投影镜头;
所述投影镜头,将沿第一方向一维排列的出光端成像到屏幕上;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激光白光模组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激光白光模组的每一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在不同时刻的光强;
其中,所述扫描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在所述扫描装置绕其旋转轴旋转时,可实现被投影的第一方向的一维出射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扫描。
12.一种激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激光白光模组;
所述每一激光白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红光激光器、至少一个蓝光激光器和至少一个绿光激光器,与每一激光器相匹配的复数个具有第一芯径的光纤构成的第一光纤束,以及具有第二芯径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束包括分支段和合束段,所述第一光纤束的分支段的每一端头均设置有第一耦合接头,通过第一耦合接头与相应的激光器相耦接,用于将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耦合至该第一光纤束中;所述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通过第二耦合接头与一根第二光纤相耦接,用于将所有通过第一光纤束传输的光耦合至一根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所述第二光纤的芯径不小于第一光纤束合束段端头所有光纤头的通光孔径之和;
所有激光白光模组的第二光纤构成第二光纤束,其出光端侧光纤段合束后,出光端端面相平齐,作为激光光源的出光端。
CN201521029336.7U 2015-12-10 2015-12-10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Active CN205427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336.7U CN205427419U (zh) 2015-12-10 2015-12-10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336.7U CN205427419U (zh) 2015-12-10 2015-12-10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7419U true CN205427419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1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9336.7U Active CN205427419U (zh) 2015-12-10 2015-12-10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7419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6129A (zh) * 2016-06-15 2017-12-29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光照射装置及用于该光照射装置的光纤路径
CN107861320A (zh) * 2016-09-22 2018-03-30 上海激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基色激光光纤传输投影机
CN109212874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投影设备
CN10932446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扫描投影设备
JP2019035876A (ja) * 2017-08-17 2019-03-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集積回路
CN109519718A (zh) * 2017-09-18 2019-03-26 北京德瑞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非激发荧光体的高显色激光照明系统
CN110687678A (zh) * 2018-07-06 2020-01-14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波导的显示模组及其图像生成模组及应用
CN110989278A (zh) * 2019-12-02 2020-04-10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光纤传导绿光光源及全光纤激光背光源装置
CN113783983A (zh) * 2021-09-06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补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6129A (zh) * 2016-06-15 2017-12-29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光照射装置及用于该光照射装置的光纤路径
CN107526129B (zh) * 2016-06-15 2019-12-27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光照射装置及用于该光照射装置的光纤路径
CN107861320A (zh) * 2016-09-22 2018-03-30 上海激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基色激光光纤传输投影机
CN109212874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投影设备
CN10932446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扫描投影设备
JP2019035876A (ja) * 2017-08-17 2019-03-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集積回路
CN109519718A (zh) * 2017-09-18 2019-03-26 北京德瑞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非激发荧光体的高显色激光照明系统
CN110687678A (zh) * 2018-07-06 2020-01-14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波导的显示模组及其图像生成模组及应用
CN110989278A (zh) * 2019-12-02 2020-04-10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光纤传导绿光光源及全光纤激光背光源装置
CN113783983A (zh) * 2021-09-06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补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783983B (zh) * 2021-09-06 2024-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补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7419U (zh) 激光白光模组及激光光源、放映设备、投影设备、激光电视、成像装置、显示装置、激光灯
CN204650120U (zh) 一种一维成像器件及其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系统
US20050231651A1 (en) Scanning display system
CN104503195B (zh) 用于整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显示的装置及其同步控制的方法
CN207352345U (zh) 一种增强光亮的投影光源及其投影系统
CN102147562A (zh) 光源、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显示投影仪和投影显示装置
CN201622390U (zh) 一种激光投影显示系统
CN108663883A (zh) 一种投影显示系统
CN1501120A (zh) 投影机
WO2018209723A1 (zh) 一种投影照明光路及其投影装置
CN107621744A (zh) 光源及投影仪
CN107515510A (zh) 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显示装置
CN107357124B (zh) 多基色双dmd激光投影显示装置
CA2371218C (en) Image projector
CN101915994A (zh) 一种增强激光扫描投影图像亮度的方法
CN101295123B (zh) 一种基于闪耀光栅光调制器的显示系统
CN101684925B (zh) 一种面光源
CN1224855C (zh) 一次完成场扫描和行扫描的光偏转器及大面积图像放映设备
CN201302105Y (zh) 一种面光源
CN1198165C (zh) 采用发光轮的彩色显示装置
JP2006510940A (ja) 発光ユニットの二次元配列を備えた画像投射器
CN109426055A (zh) 投影系统
CN106997144A (zh) 一种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CN1337827A (zh) 一种激光显示视频图像的方法及显示器
CN108267853A (zh) 一种光纤扫描器、光纤扫描装置和光纤扫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96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Xiaoying West Xiaokou Road 27 West Sanqi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 Block A5 Area 1 00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reiser horiz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Floor 1 102, Building 26, Anningzhu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ying Shixun Las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2

Address after: No. 103, 1st floor, Building 26, Anningzhu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EWYATIAN YING CINEM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6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Xiaoying West Xiaokou Road 27 West Sanqi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 Block A5 Area 1 0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reiser horiz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