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6924U -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6924U
CN205426924U CN201620195373.3U CN201620195373U CN205426924U CN 205426924 U CN205426924 U CN 205426924U CN 201620195373 U CN201620195373 U CN 201620195373U CN 205426924 U CN205426924 U CN 205426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cope slide
sample
disposable
detection zone
up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53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阳
邓国亮
李园枚
邹铮铮
杨伟民
吴慧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ida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ida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ida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ida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53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6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6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6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该载玻片由光学透明材料通过注塑而成的上板和下板两部分组成,并且上板和下板粘结而成一体,形成十个高为0.1mm的矩形中空透明的样本腔室,每个样本腔室连通一个加样孔和一个出样孔,在其四周分布着四个溢出孔。本实用新型样本腔室之间相互隔开,避免细胞间污染,并采用光学镜片研磨抛光,具有高透光性和高平整度。比目前常用的玻璃载玻片使用更简便,加样完毕后即可直接把玻片拿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无需干燥,避免脱片,大大缩短实验所需时间,简化实验操作流程,实用性强,适宜普遍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检测玻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主要应用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中对待测细胞进行固定。
背景技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分子探针检查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相应抗原(或抗体)。
目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所用的玻片包括载玻片和盖玻片两部分。载玻片具有样本孔,孔周围有疏水的涂层。在实际实验操作中,需要先将样本(细胞)悬液滴在或涂在载玻片的样本孔内,待液体蒸发干,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才可进行后续实验操作。干燥这一步骤花费时间长,而且贴在载玻片上的细胞在后续的洗片步骤中容易脱落,会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其次,当细胞固定于玻璃载玻片上后,相当于形成一个薄薄的平面,而加入第一抗体、抗原、第二抗体孵育时,抗原抗体反应也是在一个平面上,使得抗原抗体与待测细胞接触不够充分,因此,反应时间较长。
载玻片和盖玻片都是玻璃制品,特别是盖玻片,在实验操作中极易划伤皮肤。在实验过程中,一些杂质如细胞碎片或灰尘等也容易伴随待测细胞一起贴在载玻片上,这些杂质常常能吸附荧光抗体,干扰实验结果。玻璃载玻片样本孔之间是一层很薄的疏水膜,容易导致孔与孔之间的交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它是由上板和下板组成;其中,所述上板上有加样槽、出样槽、溢出槽和检测区,所述加样槽和所述出样槽相对平行,所述加样槽和所述出样槽形成的四边形区域为所述检测区,所述溢出槽位于所述检测区的外围四角。
所述下板上有载样区和矩形框,所述矩形框所形成的四边形区域为载样区。
所述检测区与所述载样区位置对应。
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合并后,所述检测区与所述载样区形成样本腔室。
优选的,所述上板上有两排所述检测区,每排有5个所述检测区,所述检测区呈方形。
优选的,所述上板和下板合并后,形成两排所述样本腔室,每排有5个所述样本腔室,所述样本腔室中空透明,相互隔开,高0.1mm。
优选的,所述加样槽、所述出样槽和所述溢出槽均穿透所述上板。
优选的,所述检测区内部凹陷0.1mm,所述上板厚0.7mm;所述下板厚1.1mm。
优选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采用超声波焊接或点胶仪粘结而成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均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光学透明材料注塑而成,而且所述检测区和所述载样区均采用光学镜片研磨抛光。
优选的,所述加样槽为半圆形,所述出样槽为条形,所述溢出槽为直角形、T字形或十字形。
优选的,所述载样区长8.0mm,宽6.0mm;所述加样槽半径为3.0mm;所述出样槽长6.0mm,宽1.4mm。
优选的,所述载玻片长74.8mm,宽24.8mm。
与现有的免疫荧光用载玻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检测区域采用光学镜片研磨抛光,具有高透明度和平整度。
2)玻璃载玻片中的各个样本孔之间只有一层很薄的疏水膜,而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样本腔室为封闭空腔,而且相互隔离,有效避免了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可得到更干净的视野;而且,本实用新型上具有多个样本腔室,能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加快样本检测时间。
3)本实用新型可使细胞内部或表面的抗原与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的孵育先在EP管、离心管、样本采集管等容器内进行,使得抗原抗体间充分接触,反应更迅速,所需抗体浓度更低,而且无需将待测细胞固定于载玻片上,无需干燥,大大缩短实验所需时间,而且避免脱片,简化实验操作流程,实用性强。
4)一次性使用,无需使用后再清洗,而且使用安全,无须担心划伤皮肤造成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合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ab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cd线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由上板1和下板2两部分组成。上板1上有加样槽11、出样槽12、溢出槽13和检测区14,加样槽11和出样槽12相对平行,加样槽11和出样槽12形成的四边形区域为检测区14,溢出槽13位于检测区14的外围四角,检测区14内部凹陷了0.1mm。下板2上有载样区24和矩形条带23,矩形框23所形成的四边形区域为载样区24。检测区14与载样区24位置对应,上板1和下板2合并后,检测区14与载样区24形成样本腔室3。在本实施例中的载玻片上,上板1上有两排检测区14,每排有5个检测区14,检测区14呈方形。加样槽11、出样槽12和溢出槽13均穿透上板1。上板1除检测区14内部凹陷0.1mm外,其他区域均厚0.7mm;下板2厚1.1mm,为载玻片提供刚性。
上板1和下板2均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塑而成,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上板1和下板2还可以采用聚碳酸酯等类似的光学透明材料注塑而成。检测区14和载样区24均采用光学镜片研磨抛光,具有高透光性能和高平整度,使得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野更清晰。上板1和下板2可采用超声波焊接或点胶仪粘结而成为一体。
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合并后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合并后的载玻片上有两排检测模块,每排有5个检测模板,分别标记为A1、A2、A3、A4、A5、B1、B2、B3、B4、B5。每个检测模块对应一个加样槽11、一个出样槽12、四个溢出槽13、一个检测区14、一个样本腔室3和一个载样区24。同一检测模块中的载样区24与样品腔室3互相对应,与检测区14的加样槽11和出样槽12互相对应。图中所示两条虚线ab和cd为本实用新型的截线。
图3为图1的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ab线截面结构示意图,由图3可见,本实施例所述载玻片形成的样本腔室3高0.1mm,中空透明,而且相互隔开。每个样品腔室3四周都是封闭的,且与加样槽11和出样槽12连通,与下板上的载样区24互相对应。
图4为图1的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cd线截面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见,本实施例所述载玻片每排含有5个样本腔室3,高0.1mm,中空透明,而且相互隔开。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时,将处理好的样本溶液滴加在加样槽11上,通过毛细作用,样本自动流入样本腔室3内,再流至出样槽12中,过多的样本溶液可溢出至加样槽11和出样槽两旁的溢出槽13中,可避免干扰,防止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在样品溶液滴加完毕之后,可直接将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放至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由上板和下板组成;
所述上板上有加样槽、出样槽、溢出槽和检测区;所述加样槽和所述出样槽相对平行;所述加样槽和所述出样槽形成的四边形区域为所述检测区;所述溢出槽位于所述检测区的外围四角;
所述下板上有载样区和矩形框,所述矩形框所形成的四边形区域为载样区;
所述载样区与所述检测区、所述加样槽和所述出样槽互相对应;
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合并后,所述检测区与所述载样区形成样本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上有两排所述检测区,每排有5个所述检测区,所述检测区呈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合并后,所述载玻片上形成两排所述样本腔室,每排有5个所述样本腔室,所述样本腔室中空透明,相互隔开,高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槽、所述出样槽和所述溢出槽均穿透所述上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内部凹陷0.1mm,所述上板厚0.7mm;所述下板厚1.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采用超声波焊接或点胶仪粘结而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均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光学透明材料注塑而成;所述检测区和所述载样区均采用光学镜片研磨抛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槽为半圆形,所述出样槽为条形,所述溢出槽为直角形、T字形或十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样区长8.0mm,宽6.0mm;所述加样槽半径为3.0mm;所述出样槽长6.0mm,宽1.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长74.8mm,宽24.8mm。
CN201620195373.3U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Active CN205426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5373.3U CN205426924U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5373.3U CN205426924U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6924U true CN205426924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4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5373.3U Active CN205426924U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69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6661A (zh) * 2017-09-08 2018-01-12 湖南友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妇科显微镜检测的双腔制片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9884012A (zh) * 2019-03-04 2019-06-14 精微视达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荧光微球测试片、其制作方法及制作组件
CN113899659A (zh) * 2020-06-22 2022-01-07 苏州中加康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玻片及血细胞分析仪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6661A (zh) * 2017-09-08 2018-01-12 湖南友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妇科显微镜检测的双腔制片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9884012A (zh) * 2019-03-04 2019-06-14 精微视达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荧光微球测试片、其制作方法及制作组件
CN109884012B (zh) * 2019-03-04 2022-04-08 精微视达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荧光微球测试片、其制作方法及制作组件
CN113899659A (zh) * 2020-06-22 2022-01-07 苏州中加康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玻片及血细胞分析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6924U (zh) 一种一次性免疫荧光检测载玻片
CN103191791B (zh) 生物微粒高通量分选和计数检测的集成芯片系统及应用
US8197775B2 (en) Detection article having fluid control film
Rosenauer et al. Miniaturized flow cytometer with 3D hydrodynamic particle focusing and integrated optical elements applying silicon photodiodes
WO2004036194A1 (ja) 分析チップおよび分析装置
US20160370289A1 (en) Sensor chip for surface plasmon-field enhanc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N203220910U (zh) 生物微粒高通量分选和计数检测的集成芯片
US20070128069A1 (en) Protein microarray slide
JP2004077305A (ja) 検出装置
CN109603941A (zh) 微流控芯片系统及微流控芯片
JP4391790B2 (ja) チップの使用方法及び検査チップ
CN101398377A (zh) 聚合物spr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US9505001B2 (en) Porous film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automatic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quantitative analysis
CN111693694B (zh) 基于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的多病毒免疫检测装置与方法
US20220241774A1 (en) Detection Chip and Detection System
WO2013152679A1 (zh) 一种集成微光学结构阵列装置
CN207703706U (zh) 一种基于边孔和哑铃光纤的全光纤微流芯片
CN103116215A (zh) 基于硝酸纤维素膜的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新型细胞载片构件
JP2015049161A (ja) バイオチップ
CN110018136B (zh) 一种基于光流控的生物分子检测芯片及检测系统
CN207502399U (zh) 一种哑铃光纤spr检测微流芯片
JP2002372673A (ja) スライド板装置
CN110794128A (zh) 一种用于体外生化诊断的干化学法多层膜试剂
JP2013540986A (ja) 人工膜又は生体膜の特性の光学測定のための微小構造化された測定チップ及びその製造のための方法
CN220824845U (zh) 一种应用于免疫荧光试验时可自由拼接的孔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