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6542U -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6542U
CN205426542U CN201520996468.0U CN201520996468U CN205426542U CN 205426542 U CN205426542 U CN 205426542U CN 201520996468 U CN201520996468 U CN 201520996468U CN 205426542 U CN205426542 U CN 205426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ictyosome
clamping block
macrobenthos
sliding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964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杨
张敏
张海萍
解莹
渠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5209964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6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6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65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包括:定量密封器,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橘皮闭合装置,其包括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采集网体,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外框的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的柔性网状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当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闭合、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闭合、且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连接时,可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及其沉积物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呈倒伏状态的沉水植物及其根部沉积物进行保留性定量采集,防止附着的大型底栖动物从叶片部流失、沉积物中的大型底栖动物从底部流失。

Description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样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河流中呈倒伏状态的沉水植物及其叶片和根部沉积物所附着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水生植物是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专指除小型藻类以外所有的水生植物类群。该类植物的一部分或全部永久地或一年中数月沉没于水中或漂浮于水面上,不仅包括在溪流河道中的水生植物,还包括生长在河岸带,适应湿生环境的植物。通过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形态,一般将其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与根生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
大型底栖动物一般指主要栖息在水底或附着在水中植物和石块上,个体体长≥1mm、不能通过0.5mm(约40目)孔径筛网的无脊椎动物,它们行动能力差,形体较大,分布广泛,与水质和和各环境要素关系密切,现已成为评价水体质量的重要生物指标。
在采集、分析大型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时,一般采用采样面积为0.25m2的水草定量夹采集,采集时,将水草夹张开,插入水底,然后用力加紧,把方框内的全部植物连根带泥夹起,冲洗去淤泥,将网内水草洗净装入编有号码的水草袋内。
在使用水草定量夹时,需将全部植物连根带泥夹起,无法准确定量采集植物根部沉积物。而采集城市河流中的沉水植物样品时,常遇到长度较大且呈倒伏状态的沉水植物,如菹草、狐尾藻、眼子菜时,水草夹往往无法插入水底从根部夹断根部,只能通过样方法,用镰刀将一定面积内的全部植物从基部割取,费时费力且容易丢失植物上附着的底栖动物。同时,如果研究中还需要定量采集上述水生植物底部的沉积物及其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由于沉积物被植物根系夹带和扰动,样品采集准确性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对呈倒伏状态的沉水植物及其叶片上和根部沉积物中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保留性采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能够对呈倒伏状态的沉水植物及其根部沉积物进行保留性定量采集,防止附着的大型底栖动物从叶片部流失、沉积物中的大型底栖动物从底部流失。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包括:
定量密封器,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半圆弧面状的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当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闭合时,可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根部的中空环状结构;
橘皮闭合装置,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外框的第一端的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
采集网体,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外框的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的柔性网状的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
当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闭合、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闭合、且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连接时,可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及其沉积物的容置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直径均为30~50cm,高度均为1.5~2m。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的高度为5~10m,孔径为0.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外框的内壁设有弧形的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平行于所述第一外框的横截面且弧度一致,所述横向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竖向滑槽,形成工形贯通空间,所述工形贯通空间的横截面的弧长与所述第一外框的横截面的弧长一致,所述竖向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横向滑槽的深度,所述竖向滑槽的表面依次设有固定连接的弹簧、竖向挡板和锁定块,所述竖向挡板伸出所述第一外框以外形成按压部,当所述弹簧自然伸长时,所述竖向挡板与所述第一外框的内壁平齐、所述锁定块高于所述第一外框,当所述弹簧完全压缩时,所述锁定块不高于所述横向滑槽的表面;
所述第二外框的外壁的一侧设有可在所述横向滑槽中滑动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竖向滑槽的横向长度,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可收纳所述锁定块的贯通孔;
其中,当所述第二外框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框滑动至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锁定块相抵时,朝所述竖向滑槽的表面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使得所述锁定块低于所述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至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锁定块相对的位置,停止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锁定块伸入所述贯通孔,实现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网体上未与所述第一外框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链牙,所述第二网体上未与所述第二外框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链牙相配合的带拉链的第二链牙,所述第一链牙和所述第二链牙滑动连接,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枝叶部的闭合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当所述弹簧完全压缩时,所述锁定块与所述横向滑槽的表面平齐。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锁定块为直径小于所述贯通孔、高度等于所述贯通孔的圆柱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锁定块的上端设有外螺纹,锁紧螺母与所述锁定块的上端螺纹连接,实现对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锁定。
优选的是,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外框的外壁上未设有所述滑动块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一外框的外壁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构件,实现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能够定量采集根部位于一定底质面积上的大型水生植物、采集附着于上述水生植物叶片及根部的大型底栖动物、采集固定底质面积上一定深度的沉积物样品,防止底栖动物从叶片部流失、沉积物从底部流失;
第二、本实用新型由定量密封器、橘皮闭合装置和采集网体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定量密封器的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旋转至闭合以收纳水生植物的根部,将位于下方的橘皮闭合装置闭合以收纳根部的沉积物样品,将位于上方的采集网体闭合以收纳水生植物的叶片以及附着的底栖动物,便于操作、省时省力;定量密封器、采集网体可自制或量产,橘皮闭合装置可由丹麦KC-Denmark公司采购;
第三、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尺寸适配于不同规格的沉水植物的根部;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的尺寸适配于不同规格的沉水植物的枝叶部高度;第二外框位于横向滑槽的第一端时,锁定块收纳于滑动块的贯通孔中,实现第二外框的第一端与第一外框连接,并呈上下叠合的状态,可以将采集网体放置于第二外框的弧度空间,便于收纳;第二外框在横向滑槽的滑动过程,第二外框可随时脱粒第一外框,实现分装;第二外框位于横向滑槽的第二端时,锁定块收纳于滑动块的贯通孔中,实现第二外框的第二端与第一外框连接,并呈中空环状结构,以实现对水生植物的根部的收纳;通过锁定块和滑动块的配合,实现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的可拆卸结构,在水下压力作用下,仅需要通过滑动、按压动作,即可实现采集;
第四、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通过拉链实现滑动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水下带压操作,并且有效采集水生植物的枝叶部;弹簧完全压缩时,锁定块与横向滑槽的表面平齐,锁定块对滑动至竖向滑槽的滑动块起支撑作用,防止滑动块由于高度差下落造成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的摩擦损伤;锁定块与贯通孔均为圆柱状,且直径较小、高度一致,便于锁定块伸入贯通孔,避免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的横向移动;锁定块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避免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的竖向移动;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的连接构件相配合,可以为常规的任一种,例如挂锁、插销等形式,使得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在一端已经锁定的基础上,实现另一端的锁定,将水生植物的根部全部收纳并防止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合采集装置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闭合构件和所述第二闭合构件未闭合、且所述的采集网体未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量密封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包括:
定量密封器1,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半圆弧面状的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当所述第一外框11和所述第二外框12闭合时,可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根部的中空环状结构;
橘皮闭合装置2,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外框12的第一端的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
采集网体3,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1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外框12的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的柔性网状的第一网体31和第二网体32;
当所述第一外框11和所述第二外框12闭合、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闭合、且所述第一网体31和所述第二网体32连接时,可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及其沉积物的容置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定量密封器1、橘皮闭合装置2和采集网体3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定量密封器1的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旋转至闭合以收纳水生植物的根部,将位于下方的橘皮闭合装置2闭合以收纳根部的沉积物样品,将位于上方的采集网体3闭合以收纳水生植物的叶片以及附着的底栖动物,便于操作、省时省力;定量密封器1、采集网体3可自制或量产,橘皮闭合装置2可由丹麦KC-Denmark公司采购;能够定量采集根部位于一定底质面积上的大型水生植物、采集附着于上述水生植物叶片及根部的大型底栖动物、采集固定底质面积上一定深度的沉积物样品,防止底栖动物从叶片部流失、沉积物从底部流失。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外框11和所述第二外框12的直径均为30~50cm,高度均为1.5~2m。第一外框11和所述第二外框12的尺寸适配于不同规格的沉水植物的根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网体31和所述第二网体32的高度为5~10m,孔径为0.5mm。第一网体31和所述第二网体32的尺寸适配于不同规格的沉水植物的枝叶部高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外框11的内壁设有弧形的横向滑槽111,所述横向滑槽111平行于所述第一外框11的横截面且弧度一致,所述横向滑槽1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竖向滑槽112,形成工形贯通空间,所述工形贯通空间的横截面的弧长与所述第一外框11的横截面的弧长一致,所述竖向滑槽112的深度大于所述横向滑槽111的深度,所述竖向滑槽112的表面依次设有固定连接的弹簧113、竖向挡板114和锁定块115,所述竖向挡板114伸出所述第一外框11以外形成按压部,当所述弹簧113自然伸长时,所述竖向挡板114与所述第一外框11的内壁平齐、所述锁定块115高于所述第一外框11,当所述弹簧113完全压缩时,所述锁定块115不高于所述横向滑槽111的表面;
所述第二外框12的外壁的一侧设有可在所述横向滑槽111中滑动的滑动块121,所述滑动块121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竖向滑槽112的横向长度,所述滑动块121上设有可收纳所述锁定块115的贯通孔122;
其中,当所述第二外框12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框11滑动至所述滑动块121与所述锁定块115相抵时,朝所述竖向滑槽112的表面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使得所述锁定块115低于所述滑动块121,所述滑动块121滑动至所述贯通孔122与所述锁定块115相对的位置,停止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锁定块115伸入所述贯通孔122,实现所述第一外框11和所述第二外框12的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外框12位于横向滑槽111的第一端时,锁定块115收纳于滑动块121的贯通孔122中,实现第二外框12的第一端与第一外框11连接,并呈上下叠合的状态,可以将采集网体3放置于第二外框12的弧度空间,便于收纳;第二外框12在横向滑槽111的滑动过程,第二外框12可随时脱粒第一外框11,实现分装;第二外框12位于横向滑槽111的第二端时,锁定块115收纳于滑动块121的贯通孔122中,实现第二外框12的第二端与第一外框11连接,并呈中空环状结构,以实现对水生植物的根部的收纳;通过锁定块115和滑动块121的配合,实现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的可拆卸结构,在水下压力作用下,仅需要通过滑动、按压动作,即可实现采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网体31上未与所述第一外框1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链牙,所述第二网体32上未与所述第二外框12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链牙相配合的带拉链的第二链牙,所述第一链牙和所述第二链牙滑动连接,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枝叶部的闭合空间。第一网体31和第二网体32通过拉链实现滑动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水下带压操作,并且有效采集水生植物的枝叶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当所述弹簧113完全压缩时,所述锁定块115与所述横向滑槽111的表面平齐。弹簧113完全压缩时,锁定块115与横向滑槽111的表面平齐,锁定块115对滑动至竖向滑槽112的滑动块121起支撑作用,防止滑动块121由于高度差下落造成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的摩擦损伤。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锁定块115为直径小于所述贯通孔122、高度等于所述贯通孔122的圆柱状结构。锁定块115与贯通孔122均为圆柱状,且直径较小、高度一致,便于锁定块115伸入贯通孔122,避免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的横向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锁定块115的上端设有外螺纹,锁紧螺母与所述锁定块115的上端螺纹连接,实现对所述第一外框11和所述第二外框12的锁定。锁定块115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避免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的竖向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外框12的外壁上未设有所述滑动块121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一外框11的外壁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构件,实现所述第一外框11和所述第二外框12的闭合。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的连接构件相配合,可以为常规的任一种,例如挂锁、插销等形式,使得第一外框11和第二外框12在一端已经锁定的基础上,实现另一端的锁定,将水生植物的根部全部收纳并防止流失。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集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量密封器,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半圆弧面状的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当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闭合时,可形成收纳大型水生植物根部的中空环状结构;
橘皮闭合装置,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外框的第一端的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
采集网体,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外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外框的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的柔性网状的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
当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闭合、第一闭合构件和第二闭合构件闭合、且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连接时,可形成收纳大型水生植物及其根部沉积物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直径均为30~50cm,高度均为1.5~2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体和所述第二网体的高度为5~10m,孔径为0.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的内壁设有弧形的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平行于所述第一外框的横截面且弧度一致,所述横向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竖向滑槽,形成工形贯通空间,所述工形贯通空间的横截面的弧长与所述第一外框的横截面的弧长一致,所述竖向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横向滑槽的深度,所述竖向滑槽的表面依次设有固定连接的弹簧、竖向挡板和锁定块,所述竖向挡板伸出所述第一外框以外形成按压部,当所述弹簧自然伸长时,所述竖向挡板与所述第一外框的内壁平齐、所述锁定块高于所述第一外框,当所述弹簧完全压缩时,所述锁定块不高于所述横向滑槽的表面;
所述第二外框的外壁的一侧设有可在所述横向滑槽中滑动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竖向滑槽的横向长度,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可收纳所述锁定块的贯通孔;
其中,当所述第二外框相对于所述第一外框滑动至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锁定块相抵时,朝所述竖向滑槽的表面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使得所述锁定块低于所述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至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锁定块相对的位置,停止按压所述按压部,所述锁定块伸入所述贯通孔,实现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体上未与所述第一外框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链牙,所述第二网体上未与所述第二外框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链牙相配合的带拉链的第二链牙,所述第一链牙和所述第二链牙滑动连接,形成收纳大型水生物植物枝叶部的闭合空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簧完全压缩时,所述锁定块与所述横向滑槽的表面平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为直径小于所述贯通孔、高度等于所述贯通孔的圆柱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的上端设有外螺纹,锁紧螺母与所述锁定块的上端螺纹连接,实现对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锁定。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框的外壁上未设有所述滑动块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一外框的外壁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构件,实现所述第一外框和所述第二外框的闭合。
CN201520996468.0U 2015-12-03 2015-12-03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6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6468.0U CN205426542U (zh) 2015-12-03 2015-12-03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96468.0U CN205426542U (zh) 2015-12-03 2015-12-03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6542U true CN205426542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9646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6542U (zh) 2015-12-03 2015-12-03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65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399A (zh) * 2018-07-24 2018-12-04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深海生物采集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399A (zh) * 2018-07-24 2018-12-04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深海生物采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2248A (zh) 植物根系生长的分层定位研究方法及分层定位器
CN104777011B (zh) 一种滩涂沉积物采集、原位生态模拟装置及其方法
CN206057007U (zh) 原位采集浅水域淤泥质沉积物的样品采集装置
CN205426542U (zh) 大型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联合采集装置
CN207488009U (zh) 便携式底泥采集器
Valadbeigi et al. Megaspora rimisorediata (Pertusariales, Megasporaceae), a new sorediate species from Iran and its affinities with Aspicilia sensu lato
CN203231913U (zh) 一种原位定量采集底泥上覆水装置
CN203561527U (zh) 一种抓斗底泥采样装置
CN207133076U (zh) 一种辅助浮游网采集浮游生物的装置
CN105880267A (zh) 一种干旱半干旱铅、锌矿区修复植物的筛选方法
CN106006655B (zh) 从黑色页岩中提取介形类微体化石的方法
CN206182135U (zh) 一种泥鳅幼苗收集装置
CN205580808U (zh) 一种用于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水收集装置
CN203422242U (zh) 底泥采集装置
Rauenbusch Biologie und feinstruktur (REM-Untersuchungen) terrestrischer testaceen in Waldböden (Rhizopoda, Protozoa)
CN203811422U (zh) 一种用于采集浅型水体底泥的柱状采泥装置
CN203735289U (zh) 一种底栖生物探测装置
CN209201909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溪流的浮游生物的采集装置
CN211235036U (zh) 一种中小型土壤动物取样器
CN209027837U (zh) 一种用于土壤肥力检测的土样采集设备
CN208905958U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菌液过滤装置
CN102487808A (zh) 一种多底质河流着生藻类监测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206945328U (zh) 一种环境检测取样装置
CN201355313Y (zh) 一种深层剖面土壤取样器
CN206710131U (zh) 一种滤池滤料多层同步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