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1984U -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1984U
CN208171984U CN201820572042.6U CN201820572042U CN208171984U CN 208171984 U CN208171984 U CN 208171984U CN 201820572042 U CN201820572042 U CN 201820572042U CN 208171984 U CN208171984 U CN 208171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water collection
guizhou
chamber
yellow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720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萌
刘彦伶
魏全全
芶久兰
何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filed Critical GUIZHOU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Priority to CN2018205720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1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1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19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浇淋敞腔、若干层土壤筒以及集水腔,浇淋敞腔顶部设置有开口;若干层所述土壤筒从上到下依次密封接续,每层所述土壤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孔,取样孔中能够插入集水管;与集水腔相邻的土壤筒和集水腔之间设有滤水层。通过设置三层土壤筒,且土壤筒的高度可以通过选择灵活组装,这样便可以匹配不同特性的土壤层,也可以匹配不同特性土壤层的厚度,应用比较灵活。通过设置取样孔,一方面可以方便将集水管插入让集水管分别收集每一层的滤液,另一方面,在没有插入收集管时可以通过小工具直接从取样孔中掏取土壤进行观察等。

Description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柱浇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炭由于具有高度稳定性、多孔性、碱性、强吸附性、高阳离子交换量和丰富的养分含量等理化特性,已经成为土壤学、环境科学和农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炭作为一种外源输入物质,不仅能够改变土壤pH,吸附固定土壤无机离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环境,从而影响土壤氮素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尤其是在抑制氮素流失、转化等方面展示了极大的优越性。以贵州特色酒糟生物炭和典型黄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及室内培养试验,通过研究生物炭对外源氮素在贵州典型黄壤上吸附固持、迁移转化及淋溶特征规律,并从土壤生物活性方面深入探讨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氮素的固持转化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技术在我国农业持续高产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模式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同时为提高我国西南黄壤农田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淋溶风险,并为化肥“零增长”下的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土壤采样土柱淋溶装置,为研究贵州特色酒糟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特征规律提供实验便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浇淋敞腔、若干层土壤筒以及集水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淋敞腔顶部设置有开口;
若干层所述土壤筒从上到下依次密封接续,每层所述土壤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孔,所述取样孔中能够插入集水管;
与所述集水腔相邻的所述土壤筒和所述集水腔之间设有滤水层。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管包括管体以及连接在管体一端的集水板,所述管体带有集水板的一端插入取样孔中并埋在土壤内,所述管体另一端伸出所述取样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内孔中塞有滤料。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板为弧面结构,弧面的内侧面朝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浇淋敞腔为喇叭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腔为锥形结构,所述集水腔小头一端朝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浇淋敞腔、所述若干层土壤筒以及所述集水腔依次密封接续。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土壤筒内壁带有凹凸纹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三层土壤筒,且土壤筒的高度可以通过选择灵活组装,这样便可以匹配不同特性的土壤层,也可以匹配不同特性土壤层的厚度,应用比较灵活。
(2)通过设置取样孔,一方面可以方便将集水管插入让集水管分别收集每一层的滤液,另一方面,在没有插入收集管时可以通过小工具直接从取样孔中掏取土壤进行观察等。
(3)收集管上设置的集水板成弧形,土壤中浇淋下来的水在流到收集板时被逐渐汇集,倾斜向下设置的集水管便可以将水逐渐引流出来,以便收集化验。另外滤料可以更好将管体内的土壤等固体颗粒物等阻挡住,保证水中基本不存在固含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集水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浇淋敞腔;2、土壤筒;3、管体;4、集水板;5、滤料;6、集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浇淋敞腔1、三层土壤筒2以及集水腔6,浇淋敞腔1顶部设置有开口;三层土壤筒2从上到下依次密封接续,通过设置三层土壤筒2,且土壤筒2的高度可以通过选择灵活组装,这样便可以匹配不同特性的土壤层,也可以匹配不同特性土壤层的厚度,应用比较灵活。
每层土壤筒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孔,取样孔中能够插入集水管;通过设置取样孔,一方面可以方便将集水管插入让集水管分别收集每一层的滤液,另一方面,在没有插入收集管时可以通过小工具直接从取样孔中掏取土壤进行观察等。
与集水腔6相邻的土壤筒2和集水腔6之间设有滤水层,集水腔6为锥形结构,集水腔6小头一端朝下。
集水管包括管体3以及连接在管体3一端的集水板4,管体3带有集水板4的一端插入取样孔中并埋在土壤内,管体3另一端伸出取样孔,管体3内孔中塞有滤料5,集水板4为弧面结构,弧面的内侧面朝上设置。收集管上设置的集水板4成弧形,土壤中浇淋下来的水在流到收集板时被逐渐汇集,倾斜向下设置的集水管便可以将水逐渐引流出来,以便收集化验。另外滤料5可以更好将管体3内的土壤等固体颗粒物等阻挡住,保证水中基本不存在固含物。
浇淋敞腔1为喇叭形结构,浇淋敞腔1、若干层土壤筒2以及集水腔6依次密封接续,土壤筒2内壁带有凹凸纹路结构。凹凸的纹路可以让土壤筒2内壁与土壤之间形成犬牙交错的互嵌形态,这样土壤与土壤筒2内壁之间没有特别清晰的分界面,浇淋下去的水等液体就不容易沿土壤筒2内壁快速流走,基本杜绝了壁流情形,使浇淋下去的水基本上是从土壤滤出的。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浇淋敞腔、若干层土壤筒以及集水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淋敞腔顶部设置有开口;
若干层所述土壤筒从上到下依次密封接续,每层所述土壤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孔,所述取样孔中能够插入集水管;
与所述集水腔相邻的所述土壤筒和所述集水腔之间设有滤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包括管体以及连接在管体一端的集水板,所述管体带有集水板的一端插入取样孔中并埋在土壤内,所述管体另一端伸出所述取样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孔中塞有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板为弧面结构,弧面的内侧面朝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淋敞腔为喇叭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为锥形结构,所述集水腔小头一端朝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淋敞腔、所述若干层土壤筒以及所述集水腔依次密封接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筒内壁带有凹凸纹路结构。
CN201820572042.6U 2018-04-20 2018-04-20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1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2042.6U CN208171984U (zh) 2018-04-20 2018-04-20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2042.6U CN208171984U (zh) 2018-04-20 2018-04-20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1984U true CN208171984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7204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1984U (zh) 2018-04-20 2018-04-20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19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9025A (zh) * 2019-01-29 2019-04-23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生物质炭改良红壤抬田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9682948A (zh) * 2019-01-29 2019-04-26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生物炭改良红壤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15541845A (zh) * 2022-09-17 2022-12-30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生物炭材料原位降解特性研究的装置及应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9025A (zh) * 2019-01-29 2019-04-23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生物质炭改良红壤抬田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9682948A (zh) * 2019-01-29 2019-04-26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生物炭改良红壤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9669025B (zh) * 2019-01-29 2024-01-12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生物质炭改良红壤抬田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9682948B (zh) * 2019-01-29 2024-01-12 南昌工程学院 一种生物炭改良红壤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15541845A (zh) * 2022-09-17 2022-12-30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生物炭材料原位降解特性研究的装置及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1984U (zh) 针对酒糟生物炭在贵州黄壤中特征研究的土柱淋溶装置
CN204116337U (zh) 一种污染物迁移模拟的土柱淋溶装置
CN201555741U (zh) 土壤渗漏溶液提取装置
CN101839825A (zh) 一种旱地农田径流收集装置
CN202928830U (zh) 便携式土壤采集器
CN107014645A (zh) 一种基于原位监测条件下的土壤淋溶物套管收集系统
CN201548424U (zh) 土壤溶液渗滤管
CN201662570U (zh) 陆生微宇宙试验系统装置
CN108593889A (zh) 移动式压砂砾石淋溶液元素迁移自动收集监测装置
CN201181265Y (zh) 土壤渗漏水简易采集装置
CN206258275U (zh) 便携式滨海湿地沉积物采样器
CN206459858U (zh) 一种水质监测取样装置
CN209017544U (zh) 一种园林种植箱
CN205596635U (zh) 一种花粉采集装置
CN208206569U (zh) 一种土壤中下渗水采样装置
CN208270263U (zh) 一种土壤和含水层原位监测和溶液采样装置
CN106645636B (zh) 一种用于监测农田地表径流的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9878758U (zh) 一种综合应用的室内模拟土柱实验装置
CN113311135B (zh) 一种原状土壤分层采集转移模拟淋溶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06696009U (zh) 一种用于土壤检测的简易快速原位取土装置
CN209327342U (zh) 一种定量分析农田氮排放的室内试验装置
CN211235036U (zh) 一种中小型土壤动物取样器
CN209495877U (zh) 一种地下水采样器
CN206804350U (zh) 一种基于原位监测条件下的土壤淋溶物套管收集系统
CN205642946U (zh) 一种土壤二氧化碳定深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