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5929U -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5929U
CN205425929U CN201520967493.6U CN201520967493U CN205425929U CN 205425929 U CN205425929 U CN 205425929U CN 201520967493 U CN201520967493 U CN 201520967493U CN 205425929 U CN205425929 U CN 205425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eat
cooling
cooling chambe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674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yang Flui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e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e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e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674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5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5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59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包括:换热单元,该换热单元包括散热管、冷却管及若干换热管,换热管内具有散热腔、冷却腔、及加热腔;冷却腔与冷却管连通,散热腔与散热管连通;冷却腔呈十字形,散热腔置于冷却腔的一对侧,加热腔置于冷却腔的另一对侧;在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器;在加热腔中还填充有熔点为35-55℃的导热介质;控制单元,包括MCU、显示器、存储器、键盘,该控制单元分别与换热单元、检测单元和阀门单元的各电气元件相连,并用于控制各个单元的配合以达到设定的参数。其结构简单、使用和生产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是设备的生产效率,其加热器的设计能够换热器制冷,能够有效的防止设备的内的介质结冰,提高设备的抗寒性。加热腔内的导热介质能够有效的防止传递热量,同时能够良好的适应加热腔的形状,在不使用加热器的是时候能够凝固,有效的防止电加热器漏电,危害人身安全,同时还能够防止冷却管内的介质溢出的情况,有效的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属于换热器领域。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传统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体积大,换热面积小,而且换热效率低,使用不方便。换热器的种类较多,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颗粒凝并式换热器,颗粒凝并式换热器用于吸收流体中的热量,使气流中的水蒸气放热凝结成雾滴并吸附在换热器的翅片和蛇形管上,常用于烟气处理工艺当中。但是,烟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酸性气体溶于水后形成酸性的雾滴,酸性的雾滴会对设备发生腐蚀,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颗粒凝并式换热器能够去除烟气中的酸性雾滴,但是酸性雾滴吸附在蛇形管和翅片后滴落在下方容易发生飞溅,造成二次夹带,不仅降低颗粒凝并式换热器的滤除效果,还会降低周围设备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收集酸性液滴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该系统通过MCU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关,通过对电磁阀的调控,得到合适的冷却液体,对于高精度温度要求的设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能够有效的防止设备之间相互影响,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本系统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5-10%。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包括:
换热单元,该换热单元包括散热管、冷却管及若干换热管,换热管内具有散热腔、冷却腔、及加热腔;冷却腔与冷却管连通,散热腔与散热管连通;冷却腔呈十字形,散热腔置于冷却腔的一对侧,加热腔置于冷却腔的另一对侧;在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器;在加热腔中还填充有熔点为35-55℃的导热介质;
检测单元,包括分别设于各冷却腔出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散热管出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冷却管出口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
阀门单元,包括设于各冷却腔入口处的第一电磁阀、设于各散热腔入口处的第二电磁阀、设于散热管入口处的第三电池阀、及设于冷却管入口处的第四电磁阀;
控制单元,包括MCU、显示器、存储器、键盘,该控制单元分别于换热单元、检测单元和阀门单元的各电气元件相连,并用与控制各个单元的配合以达到设定的参数。
由于上述系统,该系统通过MCU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关,通过对电磁阀的调控,得到合适的冷却液体,对于高精度温度要求的设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能够有效的防止设备之间相互影响,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本系统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5-10%。
更进一步,其控制方法:
步骤一:将阀门单元的各个阀门置于半开状态,向换热单元内分别通入热交换的介质,检测单元中的各温度传感器其安装处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MCU,其散热管中介质的温度为冷却管中介质的温度的50-60%;
步骤二:MCU接收温度信号后,一冷却腔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的45%以下时,MCU控制该冷却腔上的侧面上的散热腔上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降低该散热腔内的介质的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50-60%;MCU控制加热腔中的电加热器通入1-3A的电流,并逐步升高电加热器的电压,以升高冷却腔中介质的温度;MCU控制该冷却腔上的电磁阀以控制该冷却腔中介质的流量为其最大流量的70-80%;
步骤三:当一冷却腔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46%-80%时,MCU控制该冷却腔上的侧面上的散热腔上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降低该散热腔内的介质的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75-80%,MCU控制加热腔中的电加热器通电,并逐步升高电加热器的电压,以升高冷却腔中介质的温度;
步骤四:当一冷却腔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81%-95%时,MCU控制对应的散热腔上的电磁阀以控制该冷却腔中介质的流量至最大流量的80-85%,从而升高冷却腔中介质的温度;
步骤五:当一冷却腔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的105%以上时,则MCU控制该冷却腔上的电池阀以降低冷却腔中的流量,从而降低冷却腔出口处的温度;
步骤六:当与冷却管相连的若干换热管中,至少五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的60%以下且冷却管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的75%以下,则控制第四电磁阀降低散热管中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65-73%,控制第三电磁阀调节冷却管中流量至最大流量的45-55%;
步骤七:当与冷却管相连的若干换热管中,至少四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140%以上且冷却管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的135%以上时,则控制第四电磁阀降低散热管中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60-70%,控制第三电磁阀调节冷却管中流量至最大流量的75-80%。
由于上述方法,能够通过测量换热器内介质温度值,并根据不同的温度值将温度的启动不同的换热方式,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提高换热的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避免设备局部温差过大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保证设备的有效利用,对该控制器尽心智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该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换热器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够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而且本装置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利用装置的各个位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换热器空腔的浪费,能够提高进出换热器的流量10-20%。
2、其结构简单、使用和生产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是设备的生产效率,其加热器的设计能够换热器制冷,能够有效的防止设备的内的介质结冰,提高设备的抗寒性。
3、加热腔内的导热介质能够有效的防止传递热量,同时能够良好的适应加热腔的形状,在不使用加热器的是时候能够凝固,有效的防止电加热器漏电,危害人身安全,同时还能够防止冷却管内的介质溢出的情况,有效的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换热器系统主视图;
图中标记:1-散热管,2-冷却管,3-冷却腔,4-散热腔,5-加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包括:
换热单元,该换热单元包括散热管1、冷却管2及若干换热管,换热管内具有散热腔4、冷却腔3、及加热腔5;冷却腔3与冷却管2连通,散热腔4与散热管1连通;冷却腔3呈十字形,散热腔4置于冷却腔3的一对侧,加热腔5置于冷却腔3的另一对侧;在加热腔5内设有电加热器;在加热腔5中还填充有熔点为35-55℃的导热介质;
检测单元,包括分别设于各冷却腔3出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散热管1出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冷却管2出口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
阀门单元,包括设于各冷却腔3入口处的第一电磁阀、设于各散热腔4入口处的第二电磁阀、设于散热管1入口处的第三电池阀、及设于冷却管2入口处的第四电磁阀;
控制单元,包括MCU、显示器、存储器、键盘,该控制单元分别于换热单元、检测单元和阀门单元的各电气元件相连,并用与控制各个单元的配合以达到设定的参数。
由于上述系统,该系统通过MCU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关,通过对电磁阀的调控,得到合适的冷却液体,对于高精度温度要求的设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能够有效的防止设备之间相互影响,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本系统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5-10%。
具体实施例2
根据具体实施例1的智能换热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步骤一:将阀门单元的各个阀门置于半开状态,向换热单元内分别通入热交换的介质,检测单元中的各温度传感器其安装处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MCU,其散热管1中介质的温度为冷却管2中介质的温度的50-60%;
步骤二:MCU接收温度信号后,一冷却腔3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的45%以下时,MCU控制该冷却腔3上的侧面上的散热腔4上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降低该散热腔4内的介质的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50-60%;MCU控制加热腔5中的电加热器通入1-3A的电流,并逐步升高电加热器的电压,以升高冷却腔3中介质的温度;MCU控制该冷却腔3上的电磁阀以控制该冷却腔3中介质的流量为其最大流量的70-80%;
步骤三:当一冷却腔3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46%-80%时,MCU控制该冷却腔3上的侧面上的散热腔4上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以降低该散热腔4内的介质的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75-80%,MCU控制加热腔5中的电加热器通电,并逐步升高电加热器的电压,以升高冷却腔3中介质的温度;
步骤四:当一冷却腔3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81%-95%时,MCU控制对应的散热腔4上的电磁阀以控制该冷却腔3中介质的流量至最大流量的80-85%,从而升高冷却腔3中介质的温度;
步骤五:当一冷却腔3出口处的温度为设定值的105%以上时,则MCU控制该冷却腔3上的电池阀以降低冷却腔3中的流量,从而降低冷却腔3出口处的温度;
步骤六:当与冷却管2相连的若干换热管中,至少五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的60%以下且冷却管2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的75%以下,则控制第四电磁阀降低散热管1中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65-73%,控制第三电磁阀调节冷却管2中流量至最大流量的45-55%;
步骤七:当与冷却管2相连的若干换热管中,至少四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140%以上且冷却管2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为设定值的135%以上时,则控制第四电磁阀降低散热管1中流量至其最大流量的60-70%,控制第三电磁阀调节冷却管2中流量至最大流量的75-80%。
由于上述方法,能够通过测量换热器内介质温度值,并根据不同的温度值将温度的启动不同的换热方式,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提高换热的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避免设备局部温差过大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保证设备的有效利用,对该控制器尽心智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该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单元,该换热单元包括散热管、冷却管及若干换热管,换热管内具有散热腔、冷却腔、及加热腔;冷却腔与冷却管连通,散热腔与散热管连通;冷却腔呈十字形,散热腔置于冷却腔的一对侧,加热腔置于冷却腔的另一对侧;在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器;在加热腔中还填充有熔点为35-55℃的导热介质;
检测单元,包括分别设于各冷却腔出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散热管出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冷却管出口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
阀门单元,包括设于各冷却腔入口处的第一电磁阀、设于各散热腔入口处的第二电磁阀、设于散热管入口处的第三电池阀、及设于冷却管入口处的第四电磁阀;
控制单元,包括MCU、显示器、存储器、键盘,该控制单元分别与换热单元、检测单元和阀门单元的各电气元件相连,并用于控制各个单元的配合以达到设定的参数。
CN201520967493.6U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5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7493.6U CN205425929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7493.6U CN205425929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5929U true CN205425929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6749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5929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59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3089A (zh) * 2015-11-30 2016-03-16 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3089A (zh) * 2015-11-30 2016-03-16 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CN105403089B (zh) * 2015-11-30 2018-06-12 成都德善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7913U (zh) 相变蓄热式热水器
WO2017020567A1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电热水器
CN102997483B (zh) 回收烟气余热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106510465A (zh) 速成式恒温恒流校园用温热饮水机及其加热方法
CN204407448U (zh) 浸液式电池箱温度控制系统
CN205425929U (zh)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CN205209288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03869336U (zh) 一种太阳能组合装置
CN203302868U (zh) 节能饮用水杀菌结构
CN205537192U (zh) 闭式冷却塔自动防冻裂加热循环保护系统
CN103925695A (zh) 热泵热水器
CN216393810U (zh) 一种步进式加热无承压下热交换凉白开水恒温饮水机
CN210463662U (zh) 一种基于涡流管的饮水机换热器
CN205448790U (zh) 一种智能换热器
CN105864867A (zh) 一种太阳能取暖系统
CN103335411A (zh) 带防漏报警的集中供热水装置
CN105403089B (zh) 一种智能换热器系统
CN106338145A (zh) 热量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3052990U (zh) 多功能节能型开水器
CN103185406B (zh) 电辅助加热间接式热水系统中应用的蓄热水箱
CN205752446U (zh)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温控结构
CN207473437U (zh) 一种蒸汽控制与电加热控制的双模式切换控制系统
CN105783565B (zh) 一种智能换热器
CN201396954Y (zh) 模块化承压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5102460U (zh) 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u Tao

Inventor before: Zeng 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3

Address after: The first 111000 Liaoyang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Liaoyang County Xiangyang Industrial Park saddle Yang Street No. 57

Patentee after: Liaoyang Flui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Chengdu City, Wuhou District Province, the South Ring Road, No. two, No. 1, No. 1, floor 31, No. 5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DESH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