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5169U -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5169U
CN205425169U CN201521063095.8U CN201521063095U CN205425169U CN 205425169 U CN205425169 U CN 205425169U CN 201521063095 U CN201521063095 U CN 201521063095U CN 205425169 U CN205425169 U CN 205425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ling units
water chilling
handpiece water
cooling system
circulation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30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玉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630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5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5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5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其中,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流路,第一循环流路适于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二循环流路,第二循环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泵体、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适于与风盘换热,第二换热段适于与换热器换热;和与第二换热段并联的旁通管段,旁通管段上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通过控制旁通管段内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内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与换热器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内与换热器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与风盘之间的换热量,使风盘的温度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器件都有允许运行温度的限制,如果超过这个限制温度需要降容使用,甚至无法工作的情况。冷水机组电控柜目前主要有用风冷、冷媒冷却和水冷冷却三种大的方式。目前的几种冷却方式在以下问题:
1、风冷:在环境温度高(如风冷机组)采用风冷冷却方式电控柜在满负荷运行在极端环境下可能会超过控制器运行温度而无法开机,如果可以开启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超温缩短寿命和无法满负荷运行。如果风沙较大柜内容易污染,做高IP等级风冷就会严重限制冷却效果。
2、冷媒冷却:冷媒冷却效果非常好,但是非常容易凝露滴水,电器件在凝露或有水滴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故障甚至短路起火。
3、水冷方案:水冷方案采用机组冷却水冷却,冷却水温在冷水机组进水口温度一般都在30度以上,经过几次换热后冷却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多数情况下器件还是要考虑降容使用;同时风冷机组本来就没有冷却水,无法实现机组间移植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所述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具有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具有如上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所述冷水机组包括风盘和换热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流路,所述第一循环流路适于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二循环流路,所述第二循环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泵体、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适于与所述风盘换热,所述第二换热段与所述泵体连通且适于与所述换热器换热;以及与所述第二换热段并联的旁通管段,所述旁通管段上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以适于控制所述旁通管段内液体的流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通过在第二循环流路上设置旁通管段,并利用开度可调的控制阀控制旁通管段内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内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与换热器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内与换热器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与风盘之间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控制风盘的温度,使风盘的温度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冷水机组的性能。另外,通过控制阀调节旁通管段的流量,还可以实时调节风盘的进口处的温度,从而可以防止因风盘的进口处的进水温度低而出现凝露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内液体的温度为7℃-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内液体的温度为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循环流路上设有过滤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循环流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循环流路的另一端均设有节截止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阀为电动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水机组,包括:柜体;风盘和风扇,所述风盘和所述风扇均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扇设在靠近所述风盘的位置处且适于驱动所述柜体内空气流动;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冷冻水进口和冷冻水出口;和如上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的所述第一循环流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冻水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冻水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水机组,通过在第二循环流路上设置旁通管段,并利用开度可调的控制阀控制旁通管段内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内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与换热器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内与换热器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与风盘之间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控制风盘的温度,使风盘的温度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冷水机组的性能。另外,通过控制阀调节旁通管段的流量,还可以实时调节风盘的进口处的温度,从而可以防止因风盘的进口处的进水温度低而出现凝露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柜体为封闭式柜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盘位于所述柜体中部的靠上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风扇驱动空气朝向所述柜体的左下方流动,另一个所述风扇驱动空气朝向所述柜体的右下方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风扇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却系统100,
第一循环流路110,过滤器111,节截止阀112,
第二循环流路120,泵体121,第一换热段122,第二换热段123,
旁通管段130,控制阀131,
冷水机组200,
柜体210,
风盘220,风扇230,
换热器240,
蒸发器250,冷冻水进口251,冷冻水出口2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冷水机组200的冷却系统100。需要说明的是,冷水机组200可以包括风盘220和换热器24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冷水机组200的冷却系统100,包括:第一循环流路110、第二循环流路120以及旁通管段130。
具体而言,第一循环流路110适于与换热器240进行热交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循环流路110的两端可分别与蒸发器250的冷冻水进口251、冷冻水出口252连通,第二循环流路120可以为独立的流体循环管路,在冷却系统100的工作过程中,第一循环流路110与第二循环流路120是两条独立的循环流路,由此可以避免使第一循环流路110内的液体和第二循环流路120内的液体混合,从而可以使第二循环流路120内液体的维持在一个相对洁净的环境内。
如图1所示,第二循环流路120包括泵体121、第一换热段122和第二换热段123,其中,泵体121、第一换热段122和第二换热段123依次连通,第二换热段123与泵体121连通且适于与换热器240换热,第一换热段122适于与风盘220换热。也就是说,第一换热段122设在靠近风盘220的位置处以与风盘220换热,第二换热段123设在靠近换热器240的位置处以与换热器240换热,第一换热段122的一端与泵体121的一端连通,第一换热段122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段123的一端连通,第二换热段123的另一端与泵体121的另一端连通。如图1所示,液体在泵体121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换热段122、第二换热段123后返回到泵体121内,或者液体在泵体121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二换热段123、第一换热段122后返回到泵体121内。
如图1所示,旁通管段130与第二换热段123并联,旁通管段130上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131以适于控制旁通管段130内液体的流量。可选地,控制阀131可以为电动阀,由此便于控制流经旁通管段130的液体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开度可调的控制阀131可以控制旁通管段130内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内液体的流量。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第二换热段123内的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与换热器240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123内与换热器240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122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122与风盘220之间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控制风盘220的温度,使风盘220的温度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冷水机组200的性能。另外,通过控制阀131调节旁通管段130的流量,还可以实时调节风盘220的进口处的温度,从而可以防止因风盘220的进口处的进水温度低而出现凝露现象。
从另一方面讲,通过利用控制阀131调节旁通管段130的流量,进而控制风盘220的温度,由此可以使具有较低温度的液体通入到第一循环流路110内,从而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分盘处出现凝露现象,还可以使冷却系统100使用不同的工况环境,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冷却需求,进而可以扩大冷却系统100的适用范围。
下面参照图1以液体在泵体121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二换热段123、第一换热段122后返回到泵体121内为例描述第二循环流路120内液体流动的过程。
如图1所示,旁通管段130与第二换热段123并联,从泵体121流出的液体一部分流入到第二换热段123内并通过第二换热段123流入到第一换热段122内,另一部分液体流入到旁通管段130内并旁通管段130流入到第一换热段122内。由于在旁通管段130上设置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131,通过调节控制阀131可以控制流入到旁通管段130内的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调整液体流入到第二换热段123的流量。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第二换热段123内的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与换热器240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123内与换热器240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122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122与风盘220之间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控制风盘220的温度,使风盘220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冷水机组200的冷却系统100,通过在第二循环流路120上设置旁通管段130,并利用开度可调的控制阀131控制旁通管段130内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内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与换热器240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123内与换热器240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122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122与风盘220之间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控制风盘220的温度,使风盘220的温度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冷水机组200的性能。另外,通过控制阀131调节旁通管段130的流量,还可以实时调节风盘220的进口处的温度,从而可以防止因风盘220的进口处的进水温度低而出现凝露现象。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循环流路110内液体的温度可以为7℃-15℃。由此,可以使第一循环流路110直接与蒸发器250的冷冻水进口251和冷冻水出口252分别相连通,从而可以简化冷水机组200的结构。进一步地,第一循环流路110内液体的温度为12℃。为方便检修第一循环流路110,如图1所示,第一循环流路110的一端和第一循环流路110的另一端均设有节截止阀112。
为方便净化第一循环流路110内的液体、除去第一循环流路110内液体所含有的杂质,如图1所示,第一循环流路110上设有过滤器111。用户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检查、清理过滤器111,由此可以有效地清理第一循环流路110内的杂质。
下面参照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水机组2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水机组200,包括:柜体210、风盘220、风扇230、换热器240、蒸发器25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200的冷却系统100。
具体而言,风盘220和风扇230均设在柜体210内,风扇230设在靠近风盘220的位置处且适于驱动柜体210内空气流动,蒸发器250包括冷冻水进口251和冷冻水出口252,冷却系统100的第一循环流路110的一端与冷冻水进口251连通,另一端与冷冻水出口252连通。在冷却系统100的工作过程中,第一循环流路110与第二循环流路120是两条独立的循环流路,由此可以避免使第一循环流路110内的液体和第二循环流路120内的液体混合,从而可以使第二循环流路120内液体的维持在一个相对洁净的环境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开度可调的控制阀131可以控制旁通管段130内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内液体的流量。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第二换热段123内的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与换热器240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123内与换热器240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122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122与风盘220之间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控制风盘220的温度,使风盘220的温度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冷水机组200的性能。另外,通过控制阀131调节旁通管段130的流量,还可以实时调节风盘220的进口处的温度,从而可以防止因风盘220的进口处的进水温度低而出现凝露现象。
从另一方面讲,通过利用控制阀131调节旁通管段130的流量,进而控制风盘220的温度,由此可以使具有较低温度的液体进入到第一循环流路110内,从而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分盘处出现凝露现象,还可以使冷却系统100使用不同的工况环境,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冷却需求,进而可以扩大冷却系统100的适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从冷冻水进口251流出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系统100可以适用于将温度较低的液体直接通入到第一循环流路110内,即使第一循环流路110的一端与蒸发器250的冷冻水进口251直接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250的冷冻水出口252直接连通,从而可以简化冷水机组200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水机组200,通过在第二循环流路120上设置旁通管段130,并利用开度可调的控制阀131控制旁通管段130内液体的流量,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内液体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段123与换热器240之间的换热量,进而当第二换热段123内与换热器240换热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一换热段122内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段122与风盘220之间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控制风盘220的温度,使风盘220的温度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冷水机组200的性能。另外,通过控制阀131调节旁通管段130的流量,还可以实时调节风盘220的进口处的温度,从而可以防止因风盘220的进口处的进水温度低而出现凝露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柜体210可以为封闭式柜体210。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系统100可以使风盘220温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由此可以利用风盘220的温度将柜体210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将柜体210设计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进而有利于提高柜体210的防护等级。进一步地,通过利用旁通管段130的调控可以使风盘220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将柜体210设计呈封闭式柜体210,可以使柜体210内的温度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进而有利于利用风盘220对柜体210内其他部件进行散热。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风盘220位于柜体210中部的靠上的位置处。由此,便于提高柜体210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另外,通过利用冷空气容易下沉的原理,容易使风盘220对柜体210的其他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风扇230为多个,由此有利于驱动柜体210内的空气流动,提高柜体210内温度的均匀性以及风盘220对柜体210内其它部件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在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风扇230为两个,其中一个风扇230驱动空气朝向柜体210的左下方流动,另一个风扇230驱动空气朝向柜体210的右下方流动。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柜体210内温度的均匀性以及风盘220对柜体210内其它部件的散热效率。更进一步地,两个风扇230对称分布。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包括风盘和换热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第一循环流路,所述第一循环流路适于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第二循环流路,所述第二循环流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泵体、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适于与所述风盘换热,所述第二换热段与所述泵体连通且适于与所述换热器换热;以及
与所述第二换热段并联的旁通管段,所述旁通管段上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以适于控制所述旁通管段内液体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内液体的温度为7℃-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内液体的温度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流路上设有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流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循环流路的另一端均设有节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动阀。
7.一种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
风盘和风扇,所述风盘和所述风扇均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扇设在靠近所述风盘的位置处且适于驱动所述柜体内空气流动;
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冷冻水进口和冷冻水出口;和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的所述第一循环流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冻水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冻水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为封闭式柜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盘位于所述柜体中部的靠上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风扇驱动空气朝向所述柜体的左下方流动,另一个所述风扇驱动空气朝向所述柜体的右下方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风扇对称分布。
CN201521063095.8U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Active CN205425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3095.8U CN205425169U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3095.8U CN205425169U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5169U true CN205425169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3095.8U Active CN205425169U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51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815A (zh) * 2016-09-20 2018-03-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冷却回路和用于运行冷却回路的方法
CN113865207A (zh) * 2021-10-29 2021-12-31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815A (zh) * 2016-09-20 2018-03-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冷却回路和用于运行冷却回路的方法
CN113865207A (zh) * 2021-10-29 2021-12-31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65207B (zh) * 2021-10-29 2023-03-24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0964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03307658A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一种机柜
CN202371848U (zh) 恒温冷却水箱系统
CN208576388U (zh) 集成电池温度控制的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CN104315739B (zh) 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
CN10312934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4049701A (zh) 水冷背板式换热器及其性能测试系统
JP2013119989A (ja) フリークーリングチラー
CN205425169U (zh) 用于冷水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冷水机组
CN110186136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104807114A (zh) 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
CN111731065A (zh) 变频器冷却装置
CN104764114A (zh) 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
KR101837618B1 (ko) 전력공급장치의 냉각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정수기
US20230391160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06059323A (zh) 一种变频器的冷却系统
CN201213130Y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晶闸管的热管/风冷复合式散热系统
JP6906865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09672623U (zh) 一种对高温油液进行制冷降温机组
CN207493719U (zh) 一种温槽用降温装置
CN204923263U (zh) 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
CN204115337U (zh) 一种冷水机组
CN207849746U (zh) 一种空气源热风机
CN206879319U (zh) 空调及其驱动模块散热器
CN205425526U (zh) 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