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3665U -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3665U
CN205423665U CN201620105112.8U CN201620105112U CN205423665U CN 205423665 U CN205423665 U CN 205423665U CN 201620105112 U CN201620105112 U CN 201620105112U CN 205423665 U CN205423665 U CN 205423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damping
oil
rotating shaft
self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51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湘冀
陈文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EIDIYA PRECISION MOULD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051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3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3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36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叶片,叶片与转轴连接,叶片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叶片的外侧紧贴壳体的内壁。当叶片的外侧与端面出现磨损时,本实用新型能够自修复因磨损造成过油间隙过大而造成阻尼衰减的问题,能够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叶片与连接脊对应地均为螺旋状结构,在形成阻尼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产生自锁力,进一步减少阻尼油从转轴与壳体的底面间流过,影响阻尼效果,使阻尼效果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旋转阻尼器使用到一定次数时,随着零件的磨损,过油间隙会变大,慢落时间会变短。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220364330.5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包括单端开口的外壳、旋转轴,旋转轴的底部成型有通过外壳的开口插入外壳内的轴芯,轴芯与外壳转动连接,外壳的内壁凸起成型有一对骨位,轴芯凸起成型有一对叶片,轴芯的一对叶片分别扣接有一扣件,扣件位于外壳的一对骨位之间,扣件的外侧可滑动地抵住外壳的内壁,使外壳的骨位、轴芯的叶片与扣件之间构成用于容置阻尼油的容置区,扣件与轴芯的叶片组成单向过油阀;外壳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组件。
上述实用新型中,扣件的外侧与下端面与外壳的内壁紧贴,才能形成阻尼。而随着使用时长的积累,扣件的外侧与下端面必须会出现磨损,造成过油间隙变大,过油速度自然会加快,造成阻尼效果的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磨损造成阻尼效果衰减,并且延长寿命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叶片,叶片与转轴连接,叶片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叶片的外侧紧贴壳体的内壁。
作为优选,驱动机构为叶片表面向上突起的挡板,挡板推动阻尼油,形成带动叶片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力。
作为优选,挡板沿叶片的外侧边沿、下边沿、上边沿中的一处或几处突起设于叶片的表面。
作为优选,叶片绕转轴形成在轴向方向呈倾斜的螺旋状。
作为优选,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
作为优选,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与叶片适配的螺旋状连接脊,连接脊与叶片同步联动。
作为优选,叶片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过油槽,通过过油槽与转轴上的连接脊进行定位,连接脊设有泄油口,叶片上设有用于封盖泄油口的封油板,叶片与转轴配合形成单向阻尼机构,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封油板受阻尼油的压力而封盖住泄油口,形成阻尼;转轴背向封油板的方向转动,封油板脱离泄油口。
作为优选,封油板的一边与叶片连接,其余边开放。
作为优选,叶片上与封油板相对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油口,阻尼油依次经泄油口、过油槽、通油口流至叶片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壳体的内壁向内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的限位筋,限位筋的末端与转轴紧密配合;转轴的外壁沿转动方向向下开设有过油通道,当转动转轴,限位筋的末端运动至过油通道时,阻尼油从过油通道流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利用与阻尼油形成的阻力,形成作用力,使得阻尼器的叶片发生弹性形变,保持叶片的外面与端面保持紧贴于壳体的内壁。当叶片的外侧与端面出现磨损时,本实用新型在形成阻尼的过程,驱动机构与阻尼油间形成阻力,阻尼油产生对驱动机构的作用力,驱使叶片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保持叶片与壳体的内壁尽量紧贴。本实用新型能够自修复因磨损造成过油间隙过大而造成阻尼衰减的问题,能够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与连接脊对应地均为螺旋状结构,在形成阻尼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产生自锁力,进一步减少阻尼油从转轴与壳体的底面间流过,影响阻尼效果,使阻尼效果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壳体未示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叶片的侧视图;
图6是叶片的立体图;
图7是转轴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关闭时阻尼器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打开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10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打开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11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打开时阻尼器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关闭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13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关闭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中:10是壳体,11是了限位筋,12是卡孔,20是转轴,21是连接脊,22是泄油口,23是过油通道,24是卡台,30是叶片,31是过油槽,32是封油板,33是挡板,34是通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旋转阻尼器存在的阻尼衰减,影响使用寿命的不足,提供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往阻尼方向运动到一定角度时,产生自锁力,补偿因零件磨损产生的间隙变大问题,慢落时间会更加稳定。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阻尼器包括壳体10、转轴20、叶片30,叶片30与转轴20连接,叶片30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20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30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叶片30的外侧尽量紧贴壳体10的内壁,使叶片30与壳体10之间的缝隙足够小,阻尼油从缝隙缓慢流过。阻尼油对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来自阻尼油对驱动机构产生的阻力,当驱动机构克服阻尼油的阻力进行运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产生相对的作用力,根据驱动机构的受力面,作用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分量,进而使叶片30朝作用力的分量的方向形成运动趋势或形变趋势,使叶片30的外侧保持与壳体10的内壁紧贴。
本实施例中,叶片30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通过叶片30的形变保持与壳体10的内壁紧贴。叶片30由具备一定弹性形变性能的材质制成,如塑料、橡胶等,在驱动机构受到来自阻尼油的反作用力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
驱动机构用于与阻尼油相互作用,产生作用力,因此,驱动机构需要有承担朝向叶片30外侧的阻力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叶片30表面向上突起的挡板33,挡板33推动阻尼油,形成带动叶片30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挡板33为设于叶片30周边的一圈薄边,受到阻尼油压力时,会产生向外撑开的力,由于叶片30具有弹性形变,迫使叶片30的边缘紧贴壳体10的内壁,补偿叶片30与壳体10在不断运动中产生的磨损而造成的阻尼衰减。
为了使作用力的力矩尽可能大,产生较大的作用,保证叶片30发生足够的弹性形变,挡板33沿叶片30的外侧边沿突起设于叶片30的表面,即挡板33在叶片30的最外边沿,使作用力的力矩最大化。
由于叶片30的下端面也与壳体10的底面紧贴,如果阻尼器盖设有不跟随转轴20发生转动的盖板,而且盖板与叶片30的上端面紧贴,因而叶片30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也均会发生磨损,造成叶片30与壳体10或盖板的过油间隙变大。因此,为了减缓阻尼发生衰减,挡板33还沿叶片30的表面的下边沿和/或上边沿进行设置。
为了使叶片30与阻尼油的接触面积更大,产生更大的作用力,叶片30绕转轴20形成在轴向方向呈倾斜的螺旋状,如图4所示。同样的高度的螺旋状相比直板状的结构,总长度更长,叶片30的表面面积更大,进而有更长的挡板33能够与阻尼油相互作用,产生作用力。
如图2、图3所示,螺旋状的叶片30在阻尼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30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30带动转轴20向下紧抵壳体10的底面,在形成阻尼时,能进一步减少阻尼油从转轴20与壳体10的底面间流过,影响阻尼效果。为了实现叶片30具备最大形变趋势与阻尼油对叶片30形成最大的下拉力之间达到最优的平衡,本实施例中,叶片30的倾斜角度为与水平面呈65°左右。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叶片30内侧开设有过油槽31,转轴20的外侧设置有与叶片30适配的螺旋状连接脊21,连接脊21与叶片30同步联动。转轴20的底部为卡台24,壳体10的底面与卡台24对应设有下沉的卡孔12,转轴20安装于壳体10内,卡台24嵌入卡孔12内。通过过油槽31与转轴20上的连接脊21进行定位。
连接脊21设有泄油口22,叶片30上设有用于封盖泄油口22的封油板32,转轴20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封油板32受阻尼油的压力而封盖住泄油口22,只有非常少的阻尼油从泄油口22通过。转轴20背向阻尼形成的方向转动,封油板32脱离泄油口22,泄油口22打开,阻尼油从泄油口22经过油槽31流到叶片30的另一侧。为了使过油阻力更小,叶片30上与封油板32相对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油口34,当需要快速过油时,阻尼油依次经泄油口22、过油槽31、通油口34快速地流至叶片的另一侧。
封油板32的一边与叶片30连接,其余边开放。当转轴20转动时,在阻尼油的压力作用下,仅一边与叶片30连接的封油板32更容易发生固定偏摆。
当本实用新型需要实施于具备打开与关闭两种状态的设备,比如马桶盖板,当打开盖板时,阻尼器过油更快,能够省力地打开盖板,当关闭盖板时,阻尼器缓慢过油,产生阻尼效果,盖板慢落。对应地,叶片30与转轴20配合形成单向阻尼机构,转轴20朝向封油板32的方向转动,封油板32封盖住泄油口22,过油速度缓慢,形成阻尼;转轴20背向封油板32的方向转动,泄油口22打开,快速过油,几乎不形成阻尼。
为了在背向阻尼形成的方向转动时更快速地过油,叶片30上与封油板32相对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油口34,当需要快速过油时,阻尼油依次经泄油口22、过油槽31、通油口34快速地流至叶片的另一侧,阻尼油能够更无障碍地进行流动。
壳体10的内壁向内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的限位筋11,转动转轴20,叶片30与限位筋11相抵时,转轴20停止转动,即限位筋11限定转轴20的转动行程的起始位与终止位。限位筋1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当设置两个限位筋11且非对称设置时,两个限位筋11之间较小的一段距离即为转轴20的转动行程。限位筋11的末端与转轴20紧密配合,限制阻尼油过快从限位筋11与转轴20间流过。转轴20的外壁沿转动方向向下开设有过油通道23。当转动转轴20,限位筋11的末端运动至过油通道23时,阻尼油从过油通道23快速流过。
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于马桶盖板为例,具备打开与关闭两种状态。
如图8所示,当马桶盖板关闭时,对应地,阻尼器中,叶片30设置封油板32的一侧与限位筋11相抵。
如图9所示,打开马桶盖板的前半段,顺时针转动转轴20,叶片30受阻尼油的阻力作用,泄油口22与封油板32脱离,泄油口22打开,形成大通路,阻尼油快速在叶片30两侧交换,可以较轻松地打开马桶盖板。
如图10所示,进一步打开马桶盖板,进入后半段,继续顺时针转动转轴20,泄油口22保持打开。当转轴20的过油通道23转动至限位筋11时,增加阻尼油交换的通道,阻尼器翻转阻力进一步减小,能够更轻松地打开马桶盖板,直至马桶盖板完全打开,如图11所示,阻尼器对应地,叶片30背向封油板32的一侧与限位筋11相抵。
如图12所示,关闭马桶盖板的前半段,逆时针转动转轴20,限位筋11运动至转轴20的过油通道23,阻尼油通过过油通道23快速流动,实现慢落前段的快速下落。
如图13所示,进一步关闭马桶盖板,进入后半段,继续逆时针转动转轴20,限位筋11运动脱离转轴20的过油通道23,并且在阻尼油的阻力下,封油板32紧密封盖住泄油口22,阻尼油在叶片30两侧之间缓慢交换,产生阻尼,形成慢落效果,直至马桶盖板完全关闭,如图8所示。此过程中,叶片30受到阻尼油压力(作用力),作用于转轴20上产生两个分力,一个水平切向力,一个向下的拉力,如图2所示。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叶片,叶片与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叶片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叶片的外侧紧贴壳体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为叶片表面向上突起的挡板,挡板推动阻尼油,形成带动叶片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挡板沿叶片的外侧边沿、下边沿、上边沿中的一处或几处突起设于叶片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叶片绕转轴形成在轴向方向呈倾斜的螺旋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与叶片适配的螺旋状连接脊,连接脊与叶片同步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叶片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过油槽,通过过油槽与转轴上的连接脊进行定位,连接脊设有泄油口,叶片上设有用于封盖泄油口的封油板,叶片与转轴配合形成单向阻尼机构,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封油板受阻尼油的压力而封盖住泄油口,形成阻尼;转轴背向封油板的方向转动,封油板脱离泄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封油板的一边与叶片连接,其余边开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叶片上与封油板相对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油口,阻尼油依次经泄油口、过油槽、通油口流至叶片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壁向内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的限位筋,限位筋的末端与转轴紧密配合;转轴的外壁沿转动方向向下开设有过油通道,当转动转轴,限位筋的末端运动至过油通道时,阻尼油从过油通道流过。
CN201620105112.8U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23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5112.8U CN205423665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5112.8U CN205423665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3665U true CN205423665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4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511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23665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3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185A (zh) * 2016-02-02 2016-06-08 王湘冀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185A (zh) * 2016-02-02 2016-06-08 王湘冀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WO2017133430A1 (zh) * 2016-02-02 2017-08-10 王湘冀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0185B (zh)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CN101680254B (zh) 铰链阻尼器
JP5427956B2 (ja) ダンパー
CN205423665U (zh)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CN102734484B (zh) 一种提升杆式球阀
CN201318464Y (zh) 轨道式旋塞阀
CN204909280U (zh) 一种可调阻尼机构及具有该阻尼机构的马桶缓降盖板
CN109629941A (zh) 阻尼铰链
KR100431073B1 (ko) 도어 힌지
CN105221820B (zh) 一种进水阀背压孔封闭开启装置及进水阀
CN104565455B (zh) 一种缓闭止回阀
CN108343333B (zh) 一种液压合页
CN101949247A (zh) 缓冲铰链及其使用方法
CN207333741U (zh) 一种旋转阀杆机构
CN201367794Y (zh) 一种自动闭门铰链
JP5571146B2 (ja) 緩衝装置を備えたゲート
CN209604555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截止阀
CN103967925B (zh) 一种带自补偿的阻尼转轴机构
KR20110062324A (ko) 여닫이 도어의 개폐속도를 완화할 수 있는 오일댐퍼
CN103485641B (zh) 双叶阻尼器
CN211624241U (zh) 一种新型暗杆橡胶闸阀
CN201277333Y (zh) 烟道高温蝶阀
CN205715754U (zh) 一种圆柱凸轮凹槽无柄旋转阀门
CN2802015Y (zh) 一种家具用铰链
KR101925484B1 (ko) 양변기용 회전식 댐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9

Address after: Xiafei road in Haicang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No. 2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Weidiya Precision Mould Plast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fei road in Haicang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No. 2 361022

Patentee before: Wang Xiangji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