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2450U - 外开窗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外开窗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2450U
CN205422450U CN201521076364.4U CN201521076364U CN205422450U CN 205422450 U CN205422450 U CN 205422450U CN 201521076364 U CN201521076364 U CN 201521076364U CN 205422450 U CN205422450 U CN 205422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adhesive tape
pore
swinging
s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63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gyu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gyu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gyu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gyu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763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2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2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24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开窗密封结构,包含窗框、与窗框铰接的窗扇、对窗扇和窗框进行密封的室外胶条和室内胶条、对所述窗扇的隔热断桥进行包围的环形密封条,且窗扇以与窗框铰接的一端为支点从室内向室外翻转对窗框进行封闭,并当窗扇对窗框进行封闭时,设置在窗扇上的环形密封条紧贴住窗框的隔热断桥,与窗框的隔热断桥进行密封。同现有技术相比,当用户在关闭窗扇后,通过设置在窗扇隔热断桥上的环形密封条来贴住窗框上的隔热断桥,并将窗扇与窗框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完全隔开,从而当室外胶条出现变形或磨损时也可通过窗扇隔热断桥上的环形密封条对雨水进行阻挡,避免雨水渗入型材的内部造成对型材的腐蚀,并同时防止了对墙体造成的损坏。

Description

外开窗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特别涉及一种外开窗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开窗一般是通过在窗扇和窗框上安装鸭嘴胶条进行密封,但由于鸭嘴胶条一般是安装在窗扇的室内和室外边框型材上,或者是安装在窗框的室外和室内边框型材上,从而实现窗框和窗扇的密封。虽然胶条具有一定的弹性系数来防止胶条形变和磨损,但是在经长时间使用过后,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出现变形和磨损,从而影响窗框与窗扇之间的密封性能。
此外,由于窗扇与窗框的隔热断桥处并没有任何密封措施,从而当窗扇在闭合状态时,窗扇与窗框桥之间会形成一个腔体,一旦胶条的密封出现问题后,如遇到雨雪天气,雨水就会渗进此腔体中造成对内部型材的腐蚀;严重的,雨水还会渗进屋内对墙体造成损伤。
因此如何提高外开窗窗扇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能,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一种外开窗密封结构,可大大增强窗扇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能,并且在窗扇处于闭合状态时,可避免雨水渗进窗扇与窗框之间所构成的腔体中,造成对内部型材的腐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开窗密封结构,包含窗框、与所述窗框铰接的窗扇、对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进行密封的室外胶条和室内胶条、对所述窗扇的隔热断桥进行包围的环形密封条,且所述窗扇以与所述窗框铰接的一端为支点从室外向室内翻转对所述窗框进行封闭,并当所述窗扇封闭所述窗框时,设置在所述窗扇上的环形密封条紧贴住所述窗框的隔热断桥,与所述窗框的隔热断桥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在窗扇的隔热断桥上环设有环形密封条,使用户在关闭窗扇后,通过设置在窗扇隔热断桥上的环形密封条来牢牢的贴住窗框上的隔热断桥,并将窗扇与窗框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完全隔开,从而当室外胶条即使出现变形或磨损也可通过环设在窗扇隔热断桥上的环形密封条对雨水进行阻挡,避免雨水渗入型材的内部造成对型材的腐蚀,并同时防止了对墙体造成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条为可充气的密封条;其中,所述环形密封条上设有气孔和用于对所述气孔进行封闭的封闭件。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环形密封条上的气孔对环形密封条进行充气,以实现对窗扇与窗框之间密封力大小的调节,从而使得窗扇与窗框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件为插入所述气孔中与所述气孔连接的气门芯;其中,所述气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段,而所述气门芯上具有插入所述气孔并与所述气孔的内螺纹段相互旋合的外螺纹段。从而使得用户在对环形密封条进行充气时,只需将外部气源直接接在气门芯的进气端即可,而无需将气门芯拆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在对环形密封条进行充气时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条上的气门芯还外接自动充气装置。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含与所述气门芯连接的充气泵、对所述充气泵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的主控电路板,且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气泵;其中,所述充气泵在被开启后,所述主控电路板在所述充气泵对所述环形密封条的充气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关闭所述充气泵。由此可知,通过在气门芯上外接自动充气装置,可实现对环形密封条的自动充气,并且用户能够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对充气泵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以满足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窗扇与窗框的密封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外开窗密封结构还包含设置在所述窗框上,并对所述窗框的隔热断桥进行环绕的环形胶条,且所述环形胶条在所述窗扇封闭所述窗框时时,与所述环形密封条相互贴合。由于在窗框上设置环形胶条,通过环形胶条与环形密封条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窗框与窗扇之间的密封性能。
并且,所述环形胶条为可充气的胶条;其中,所述环形胶条上设有气孔和用于对所述气孔进行封闭的封堵件。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环形胶条上的气孔对环形胶条进行充气,以实现对窗扇与窗框之间密封力大小的调节,从而使得窗扇与窗框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件为插入所述气孔中与所述气孔连接的气门芯;其中,所述气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段,而所述气门芯上具有插入所述气孔内并与所述气孔的内螺纹段相互旋合的外螺纹段。从而使得用户在对环形胶条进行充气时,只需将外部气源直接接在气门芯的进气端即可,而无需将气门芯拆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在对环形胶条进行充气时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胶条上的气门芯还外接自动充气装置。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含与所述气门芯连接的充气阀、对所述充气阀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的主控电路板,且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气阀;其中,所述充气泵在被开启后,所述主控电路板在所述充气阀对所述环形胶条的充气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关闭所述充气阀。由此可知,通过在气门芯上外接自动充气装置,可实现对环形胶条的自动充气,并且用户能够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对充气阀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以满足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窗扇与窗框的密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开窗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内开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窗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开窗密封结构通过检测环形密封条充气时长时的电路模块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开窗密封结构通过检测环形密封条充气气压时的电路模块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开窗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内开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开窗密封结构通过检测环形胶条的充气时长时的电路模块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开窗密封结构通过检测环形胶条气压时的电路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外开窗密封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窗框1、与窗框1铰接的窗扇1、对窗扇1和窗框2进行密封的室外胶条和室内胶条、对窗扇1的隔热断桥1-1进行包围的环形密封条5,且窗扇1以与窗框2铰接的一端为支点从室外向室内翻转对窗框2进行封闭,并当窗扇1封闭窗框2封闭时,设置在窗扇1上的环形密封条5紧贴住窗框1的隔热断桥2,与窗框2的隔热断桥2-1进行密封。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在窗扇1的隔热断桥1-1上环设有环形密封条5,使用户在关闭窗扇1后,通过设置在窗扇隔热断桥1-1上的环形密封条5来牢牢的贴住窗框1上的隔热断桥1-1,并将窗扇1与窗框2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完全隔开,从而当室外胶条即使出现变形或磨损也可通过环设在窗扇隔热断桥1-1上的环形密封条5对雨水进行阻挡,避免雨水渗入型材内部造成对型材的腐蚀,并同时防止了对墙体造成的损坏。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环形密封条5为一个可充气的密封条,且环形密封条5上设有气孔6和用于对气孔进行封闭的封闭件。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可通过开设在环形密封条上的气孔6对环形密封条进行充气,以实现对窗扇1与窗框2之间密封力大小的调节,从而使得窗扇1与窗框2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图3所示,上述所提到的封闭件其实为一个插入气孔6中与气孔6连接的气门芯7。其中,气孔6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段(图中未标示),而气门芯7上具有插入气孔6内,并与气孔6的内螺纹段相互旋合的外螺纹段(图中未标示)。从而使得用户在对环形密封条5进行充气时,只需将外部气源直接接在气门芯7的进气端即可,而无需将气门芯7拆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在对环形密封条进行充气时的便捷性。
并且,为了实现对环形密封条5的自动充气,在本实施方式中,气门芯7还可外接有一个自动充气装置。具体的说,该自动充气装置包含一个充气泵、一块对充气泵(图中未标示)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的主控电路板(图中未标示),并且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充气泵。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用户可预先通过主控电路板对充气泵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从而当充气泵被开启后,一旦充气泵对环形密封条5的充气时长达到主控电路板的预设时长时,表明环形密封条5内的气体已充满,主控电路板即可立刻关闭充气泵,从而完成充气泵对环形密封条5的充气。由此可知,通过在气门芯7上外接自动充气装置,可实现对环形密封条5的自动充气,并且用户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通过主控电路板预先对充气泵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以满足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窗扇1与窗框2的密封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密封条5的充气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以控制充气泵的充气时长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通过在环形密封条5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标示),并将该压力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具体的说,如图5所示,用户可预先通过主控电路板来设定环形密封条5内的气压值,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实施检测环形密封条5内的气压值。当充气泵被打开后,一旦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气压值大于主控电路板预设的气压值时,表明环形密封条5内的气体已充满,此时即可由主控电路板立即关闭充气泵,从而完成充气泵对环形密封条5的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外开窗密封结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开窗密封结构还包含设置在窗框2上,并对窗框2的隔热断桥2-1进行环绕的环形胶条9,且环形胶条9在窗扇1封闭窗框2时,与环形密封条5相互贴合。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在窗框2上设置环形胶条9,通过环形胶条9与环形密封条5的紧密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窗框2与窗扇1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避免雨水渗入型材内部造成对型材的腐蚀。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胶条9可采用与环形密封条5相同的结构,为一个可充气的胶条,且环形胶条9上设有气孔10和用于对气孔10进行封闭的封堵件。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可通过开设在环形胶条9上的气孔10对环形胶条9进行充气,以实现对窗扇1与窗框2之间密封力大小的调节,从而使得窗扇1与窗框2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图8所示,上述所提到封堵件实际为一个插入气孔10中与气孔10连接的气门芯11。其中,气孔10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段(图中未标示),而气门芯11上具有插入气孔10内,并与气孔10的内螺纹段相互旋合的外螺纹段(图中未标示)。从而使得用户在对环形胶条9进行充气时,只需将外部气源直接接在气门芯11的进气端即可,而无需将气门芯11拆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在对环形胶条进行充气时的便捷性。
并且,为了实现对环形胶条9的自动充气,在本实施方式中,气门芯11还可外接有一个自动充气装置。具体的说,该自动充气装置包含一个充气阀、一块对充气阀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的主控电路板(图中未标示),并且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充气阀。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如图9所示,用户可预先通过主控电路板对充气阀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从而当充气阀被开启后,一旦充气阀对环形胶条9的充气时长达到主控电路板的预设时长时,表明环形胶条9内的气体已充满,主控电路板即可立刻关闭充气阀,从而完成充气阀对环形胶条9的充气。由此可知,通过在气门芯11外接自动充气装置,可实现对环形胶条9的自动充气,并且用户能还够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通过主控电路板预先对充气阀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以满足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窗扇1与窗框2的密封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胶条9的充气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以控制充气阀的充气时长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通过在环形胶条9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标示),并将该压力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
具体的说,如图10所示,用户可预先通过主控电路板来设定环形胶条9内的气压值,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实施检测环形胶条9内的压力。当充气阀被打开后,一旦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气压值大于主控电路板预设的气压值时,表明环形胶条9内的气体已充满,此时即可由主控电路板立即关闭充气阀,从而完成充气阀对环形胶条9的充气。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开窗密封结构,包含窗框、与所述窗框铰接的窗扇、对所述窗扇和所述窗框进行密封的室外胶条和室内胶条,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对所述窗扇的隔热断桥进行包围的环形密封条,且所述窗扇以与所述窗框铰接的一端为支点从室外向室内翻转对所述窗框进行封闭,并当所述窗扇封闭所述窗框时,设置在所述窗扇上的环形密封条紧贴住所述窗框的隔热断桥,与所述窗框的隔热断桥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条为可充气的密封条;其中,所述环形密封条上设有气孔和用于对所述气孔进行封闭的封闭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件为插入所述气孔中与所述气孔连接的气门芯;
其中,所述气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段,而所述气门芯上具有插入所述气孔并与所述气孔的内螺纹段相互旋合的外螺纹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条上的气门芯还外接自动充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含与所述气门芯连接的充气泵、对所述充气泵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的主控电路板,且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气泵;
其中,所述充气泵在被开启后,所述主控电路板在所述充气泵对所述环形密封条的充气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关闭所述充气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窗密封结构还包含设置在所述窗框上,并对所述窗框的隔热断桥进行环绕的环形胶条,且所述环形胶条在所述窗扇封闭所述窗框时,与所述环形密封条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胶条为可充气的胶条;其中,所述环形胶条上设有气孔和用于对所述气孔进行封闭的封堵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插入所述气孔中与所述气孔连接的气门芯;
其中,所述气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段,而所述气门芯上具有插入所述气孔内并与所述气孔的内螺纹段相互旋合的外螺纹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胶条上的气门芯还外接自动充气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开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含与所述气门芯连接的充气阀、对所述充气阀的充气时长进行设定的主控电路板,且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气阀;
其中,所述充气泵在被开启后,所述主控电路板在所述充气阀对所述环形胶条的充气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关闭所述充气阀。
CN201521076364.4U 2015-12-21 2015-12-21 外开窗密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2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6364.4U CN205422450U (zh) 2015-12-21 2015-12-21 外开窗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6364.4U CN205422450U (zh) 2015-12-21 2015-12-21 外开窗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2450U true CN205422450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8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63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2450U (zh) 2015-12-21 2015-12-21 外开窗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2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08217U (zh) 一种新型充气密闭门
CN207377372U (zh) 铝型材平开门窗
CN205618053U (zh) 内开窗密封结构及内开窗
CN205422458U (zh) 内开窗密封结构
CN205422450U (zh) 外开窗密封结构
CN205422361U (zh) 内开内倒窗
CN205422456U (zh) 外开窗密封结构及外开窗
CN205477195U (zh) 一种节能门窗玻璃外防水密封胶条
ATE421059T1 (de) Verschlussvorrichtung mit druckventil
CN205618055U (zh) 外开窗
CN205422363U (zh) 内开内倒窗
CN205277240U (zh) 一种自动门密封结构
CN204024403U (zh) 一种暗藏式密封断热门体结构
CN108179966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双开塞拉门系统
CN205422455U (zh) 外开窗
CN208486766U (zh) 提高气密性的提升推拉门
CN206091823U (zh) 内开窗
CN205422457U (zh) 内开窗
CN205422459U (zh) 内开窗
CN205422359U (zh) 内开内导窗
CN205422362U (zh) 内开内导窗
CN207960382U (zh) 一种具有内部密封结构的被动式建筑用非对称性铝合金门
CN208168665U (zh) 一种断桥铝合金窗转向框
CN205558740U (zh) 带支撑的密封胶条及使用该密封胶条的建筑外窗密封结构
CN204782515U (zh) 门窗用开启式固定窗扇内嵌自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