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8111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8111U
CN205408111U CN201620159221.8U CN201620159221U CN205408111U CN 205408111 U CN205408111 U CN 205408111U CN 201620159221 U CN201620159221 U CN 201620159221U CN 205408111 U CN205408111 U CN 205408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circuit
resistance
ear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92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choolp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choolp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choolp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choolp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592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8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8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81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属于音频传输设备领域。所述耳机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壳体,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转换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功放和骨传导扬声器。针对于现有技术的耳机中采用气传导扬声器时,需要将耳机塞进耳朵或者将耳朵覆盖住才能进行声音传导时,会导致耳朵不能接收其他环境声音时会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利于使用者耳朵健康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将所述扬声器优选为骨传导扬声器,达到了使用时不需要将耳机塞入耳朵内或者将耳朵完全覆盖住,而且声音传输过程中不需要通过耳膜,长时间使用不会损伤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等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传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的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产品,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快速普及,耳机更是被广泛应用,用来收听歌曲和接听电话。
然而,普通手机使用时需要将耳机耳朵内,将耳朵完全覆盖,这样会产生两个不利影响:其一是不安全,耳机被塞住或者完全覆盖住时,难以接收环境中的声音,这样在路上行走、汽车或者驾驶机动车辆时,会听不到环境中汽笛警报声或者别的声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二是对于耳机使用者的耳朵的危害,普通耳机是通过二模振动感知声音,长期使用普通耳机时将耳机塞入耳朵或者把耳朵盖住,给使用者造成不适感,而且长时间佩戴耳机会造成使用者听力下降,影响耳朵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壳体,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转换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功放和骨传导扬声器,所述音频接收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耦合,所述音频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出功放耦合,所述输出功放和所述骨传导扬声器耦合。
进一步,所述音频转换模块包括滤波电路、将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电路和将滤波处理过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与所述输出功放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出功放包括:功放器、稳压电路、左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右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和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功放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和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入电路与所述功放器的音频输入端连接,所述功放器的音频输出端与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和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与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与所述骨传导扬声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骨传导传感器包括轭铁、振动板和轭板,所述轭铁的上侧面装有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一个磁铁和两个磁极,其中,所述磁极安装在轭铁中部,两个磁极对称的不舍在磁铁的左右两侧,两个磁极上各套设有一个线圈,所述振动板安装在轭铁上,振动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该中心孔位于电磁组件的正上方,所述轭板安装在振动板的中心孔部,且位于电磁组件的正上方,轭板与电磁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音频接收模块还包括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所述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包括麦克风、第一电感、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第一电感耦合,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感均耦合,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耦合,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均与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耦合,所述第二电容接地。
进一步,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器、第十三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音频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军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均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音频接收模块包括蓝牙接收子模块,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单元耦合。
进一步,所述音频接收模块包括音频接收线,所述音频接收线的一端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耦合,所述音频接收线的另一端与音频输出设备的音频输出端耦合。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耳挂和音量控制壳,所述输出功放还包括音量控制电路,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耳挂内,所述音量调节电路设置于所述音量控制壳,所述耳挂与所述音量控制壳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针对于现有技术的耳机中采用气传导扬声器时,需要将耳机塞进耳朵或者将耳朵覆盖住才能进行声音传导时,会导致耳朵不能接收其他环境声音时会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利于使用者耳朵健康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壳体,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转换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功放和骨传导扬声器,所述音频接收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耦合,所述音频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出功放耦合,所述输出功放和所述骨传导扬声器耦合。将所述扬声器优选为骨传导扬声器,达到了使用时不需要将耳机塞入耳朵内或者将耳朵完全覆盖住,而且声音传输过程中不需要通过耳膜查,长时间使用不会损伤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等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模块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电路输出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麦克风音频接收子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骨传导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存储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音频接收模块101;音频转换模块102;音频输出模块103;
输出功放1031;骨传导扬声器1032;
轭板401;安装螺孔4011;轭板突出部4012;
振动板402;中心孔4021;振动板边缘4022;
轭铁403;轭铁边缘4031;
磁铁404;磁极405;线圈406;
耳挂601;音量控制盒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主要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壳体,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音频接收模块101、音频转换模块102和音频输出模块103,所述音频输出模块103包括输出功放1031和骨传导扬声器1032,所述音频接收模块101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耦合,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与所述输出功放1031耦合,所述输出功放1031和所述骨传导扬声器1032耦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包括耳机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承载信号传输和处理功能的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集成电路板上可以包括音频接收模块101、音频转换模块102和音频输出模块103,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与音频发送设备连接,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所述音频接收信号接收音频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有线传输接收方式和无线传输接收方式,所述有线输出接收方式可以优选为在所述音频接收模块101设置音频接收线,所述音频接收线可以为耳机线,通过耳机线连接耳机和发送音频信号的音频发送设备,例如手机等接收的发送的音频信号。而所述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为通过蓝牙进行音频信号传输。可以优选在所述音频接收模块101设置蓝牙接收子模块1011,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音频发送设备无线连接,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1011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连接,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1011可以包括蓝牙芯片,所述蓝牙芯片可以优选为CSR8635,以完成蓝牙的信号传输功能。
音频转换模块102用于接收所述音频接收模块101发送的音频信号,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在将处理过的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音频输出模块103进行音频输出。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可以优选包括模数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和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音频接收模块101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原始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模数转换电路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用于将滤波电路滤波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在转换成后期音频信号,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与所述音频输出模块103的输出功放1031连接,以使所述音频输出将所述数模转换电路发送的后期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所述骨传导扬声器1032与所述输出功放1031连接,用于根据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振动,并将振动传导至耳朵前端的颞骨,由颞骨传导至人的听觉神经,进而实现声音传导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声音传输过程主要包括:音频接收模块101接收所述音频发送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将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发送至与所述音频接收模块101连接的音频转换模块102,通过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对于所接收的音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进行滤波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发送至音频输出模块103。音频输出模块103包括输出功放1031和骨传导扬声器1032,所述输出功放1031将所接收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至骨传导扬声器1032,骨传导扬声器1032通过振动将声音传送至耳朵前方的颞骨,再由颞骨传输给听觉神经,听觉声音就能感知到所传导的声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针对于现有技术的耳机中采用气传导扬声器时,需要将耳机塞进耳朵或者将耳朵覆盖住才能进行声音传导时,会导致耳朵不能接收其他环境声音时会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利于使用者耳朵健康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壳体,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音频接收模块101、音频转换模块102和音频输出模块103,所述音频输出模块103包括输出功放1031和骨传导扬声器1032,所述音频接收模块101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耦合,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与所述输出功放1031耦合,所述输出功放1031和所述骨传导扬声器1032耦合。将所述扬声器优选为骨传导扬声器1032,达到了使用时不需要将耳机塞入耳朵内或者将耳朵完全覆盖住,而且声音传输过程中不需要通过耳膜查,长时间使用不会损伤耳膜导致听力下降,而且适合听力有障碍人士或者听力下降的老年人使用等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耳机,所述输出功放1031包括:功放器、稳压电路、左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右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和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功放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和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入电路与所述功放器的音频输入端连接,所述功放器的音频输出端与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和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与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与所述骨传导扬声器1032连接。
所述输出功放1031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102的输出端连接,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主要通过所述输出功放1031的功放器实现,所述输出功放1031还包括稳压电路,用于进行电源连接和保护,左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和右声道音频输入电路用于连接音频转换模块102和功放器,将转换后的音频信息传送至所述功放器,左声道音频输出模块103和右声道音频输出模块103用于将功放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传送至骨传导扬声器1032进行音频播放。
参见图2,所述输出功放的具体电路结构可以包括:功放器U4、第十九电容C19、第九电阻R9、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二十电容C20、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容C17和第十八电容C18,所述骨传导扬声器SPK包括左声道骨传导扬声器SPK-L和右声道骨传导扬声器SPK-R,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
所述功放器U4的供电端与所述电源模块V连接,所述电源模块V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C19后接地,第十九电容C19作为去耦电容,设置于所述功放器的电源端,目的是让加到所述功放器上的电压更加稳定。
所述音频转换模块的左声道输出端LOUT与所述功放器U4的左声道音频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转换模块的右声道输出端ROUT与所述功放器U4的右声道音频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转换模块的左声道输出端和右声道输出端直接连接到功放器的左声道音频输入端和右声道音频输入端,实现音频信号向功放器的输送。
弱声器MUTE与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耦合,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阻R9和所述功放器的弱声器连接端均耦合,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功放器U4的扬声器左声道静音控制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耦合,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C15耦合,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左声道静音开关SPK-LN的输入端耦合,由串联的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五电容C15组成降压保护电路,将功放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传送至骨传导扬声器左声道静音开关,进行静音控制。
所述功放器的扬声器左声道播放控制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耦合,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六电容C16耦合,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左声道播放开关SPK-LP的输入端耦合,由串联的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六电容C16组成降压保护电路,将功放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传送至骨传导扬声器左声道播放开关,进行播放控制。
所述功放器的扬声器右声道静音控制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耦合,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与所述第十八电容C18耦合,所述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右声道静音开关SPK-RN的输入端耦合,由串联的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八电容C18组成降压电路,将所述功放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传送至骨传导扬声器右声道静音开关,进行静音控制。
所述功放器的扬声器右声道播放控制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R14耦合,所述第十四电阻R14与所述第十七电容C17耦合,所述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右声道播放开关SPK-RP的输入端耦合。由串联的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七电容组成降压电路,将所述功放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传送至骨传导扬声器右声道播放开关,控制右声道音频播放。
参见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音频接收模块还可以包括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所述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麦克风输入的音频信息,将所接收的音频信息发送至所述音频转换模块,以使所述音频转换模块将所述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通过所述音频接收模块发送至所述音频接收设备上。
所述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的具体电路结构可以包括麦克风MIC、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
所述麦克风MIC与所述第一电感L1耦合,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均耦合,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的麦克风平衡端(MIC-BIAS)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均耦合,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的麦克风播放端(MIC-AP)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的麦克风静音端连接(MIC-AN),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三电容C3均与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耦合,所述第二电容C2接地,以实现麦克风与蓝牙接收子模块的麦克风端音频输入控制。
参见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耳机,其中,所述骨传导扬声器可以为双圈式骨传导扬声器。现有技术的骨传导扬声器中多是在轭板401中部设置一个中央磁极405,将线圈406套装在中央磁极405上,在线圈406的外侧对称的放置有两个磁铁,轭板401设置在中央磁铁上方,并与中央磁极405保持一定间隙。由于采用了两个磁铁,组装时磁铁方向容易装错,需要菱形配置检测工序,其加工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两个磁铁占用了过多的磁路,使得主要作用部磁极405和轭板401的作用面积被压缩,工作效率不高,同时两个磁铁安装在两侧也限制了磁极405的截面积和线圈406的匝数,进一步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效率相应也不平坦。
所述双圈式骨传导扬声器可以包括轭铁403、振动板402和轭板401,所述轭铁403的上侧面装有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一个磁铁404和两个磁极405,其中,所述磁极405安装在轭铁403中部,两个磁极405对称的布设在磁铁404的左右两侧,两个磁极405上各套设有一个线圈406,所述振动板402安装在轭铁403上,振动板边缘向下弯折并分别与轭铁边缘4031固接,振动板402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4021,该中心孔4021位于电磁组件的正上方,所述轭板40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轭板突出部2012,所述轭板401安装在振动板402的中心孔4021部,且位于电磁组件的正上方,轭板401与电磁组件之间具有间隙。轭板401通过软磁性的磁液连接磁铁的上端,轭板4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螺孔4011。
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骨传导扬声器,将线圈406套设在磁极405上,不影响磁极405的截面积和线圈406的匝数,而且软磁性的磁液收到磁铁的吸引,吸附在磁铁上不会四处流动,由于磁液的导磁率要远高于空隙导磁率,能进一步降低磁路的磁阻,使得磁铁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小,还可以充分利用磁液的阻尼效应,使得传感器在谐振频率处的震动得到有效遏制,使得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变得平坦,进一步提高了骨传导扬声器的声音传输效果。
参见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可以包括存储器U2、第十三电容C1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音频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C13、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六电阻R6均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六电阻R6均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将蓝牙接收子模块所接收的数据信息存储到所述存储器。
请参见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两种结构示意图。所述壳体包括耳挂601和音量控制盒602,所述输出功放还可以包括音量控制电路,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耳挂601内,所述音量调节电路设置于所述音量控制盒602,所述耳挂601与所述音量控制盒602连接。所述耳挂601与所述音量控制盒60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为一体连接方式(如图7所示),即是将所述耳挂601和所述音量控制盒602一体设置,便于移动过程中耳机的佩戴使用。也可以是分离式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可以将音量控制盒602通过软线连接到耳挂601上,这样音量控制盒602与耳挂601距离可以调节,使用者不需要一直扬起手臂即可实现音量调控,这样可以更方便进行音量控制。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针对于现有技术的耳机中采用气传导扬声器时,需要将耳机塞进耳朵或者将耳朵覆盖住才能进行声音传导时,会导致耳朵不能接收其他环境声音时会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利于使用者耳朵健康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壳体,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转换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功放和骨传导扬声器,所述音频接收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耦合,所述音频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出功放耦合,所述输出功放和所述骨传导扬声器耦合。将所述扬声器优选为骨传导扬声器,达到了使用时不需要将耳机塞入耳朵内或者将耳朵完全覆盖住,而且声音传输过程中不需要通过耳膜查,长时间使用不会损伤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等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实用新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路板和壳体,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转换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接收模块包括蓝牙接收子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功放和骨传导扬声器,所述音频接收模块的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耦合,所述音频转换模块与所述输出功放耦合,所述输出功放和所述骨传导扬声器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包括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将滤波处理过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与所述输出功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功放包括:功放器、稳压电路、左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右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和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功放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入电路和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入电路与所述功放器的音频输入端连接,所述功放器的音频输出端与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和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左声道音频输出电路与所述右声道音频输出电路与所述骨传导扬声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包括轭铁、振动板和轭板,所述轭铁的上侧面装有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一个磁铁和两个磁极,其中,所述磁极安装在轭铁中部,两个磁极对称的不舍在磁铁的左右两侧,两个磁极上各套设有一个线圈,所述振动板安装在轭铁上,振动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该中心孔位于电磁组件的正上方,所述轭板安装在振动板的中心孔部,且位于电磁组件的正上方,轭板与电磁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收模块还包括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所述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音频信号接收子模块包括麦克风、第一电感、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第一电感耦合,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感均耦合,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耦合,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均与所述蓝牙接收子模块耦合,所述第二电容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器、第十三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音频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军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均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收模块包括音频接收线,所述音频接收线的一端与所述音频转换模块耦合,所述音频接收线的另一端与音频输出设备的音频输出端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耳挂和音量控制壳,所述输出功放还包括音量控制电路,所述集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耳挂内,所述音量调节电路设置于所述音量控制壳,所述耳挂与所述音量控制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控制壳与所述耳挂固定连接。
CN201620159221.8U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8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9221.8U CN205408111U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9221.8U CN205408111U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8111U true CN205408111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94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922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8111U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81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022A (zh) * 2016-12-27 2017-05-24 深圳市八达晟电子有限公司 骨传导游戏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022A (zh) * 2016-12-27 2017-05-24 深圳市八达晟电子有限公司 骨传导游戏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5265B (zh) 具有录音功能的通讯用耳麦组合
CN104853282A (zh) 带骨传导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音频输出处理方法
CN105049977A (zh) 一种耳机音量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4105036A (zh)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CN202872885U (zh)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
CN105554664A (zh) 一种基于耳机的声音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02595280A (zh) 一种带传感器反馈及驱动电路的扬声器集成系统
CN204498354U (zh) 带骨传导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9642920U (zh) 环境感知降噪入耳式蓝牙耳机
CN212486738U (zh) 一种追踪型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05408111U (zh) 一种耳机
CN206272819U (zh) 一种空气导管耳机
CN204425579U (zh) 一种耳机
CN201319656Y (zh) 耳机
CN211352418U (zh) 一种防丢型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01051184Y (zh) 带静音装置的多功能眼镜
CN213403429U (zh) 一种耳机
CN206602615U (zh) 线控器及耳机
CN205195931U (zh) 一种耳机
CN213462193U (zh) 磁吸式话务耳机
CN205092951U (zh) 一种内置了麦克的耳塞装置
CN204090090U (zh) 消声式语音输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耳机
CN1878429B (zh) 整合有麦克风的耳机装置
CN203015096U (zh) 扬声器
CN202617346U (zh) 耳骨助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