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4728U -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4728U
CN205404728U CN201620127154.1U CN201620127154U CN205404728U CN 205404728 U CN205404728 U CN 205404728U CN 201620127154 U CN201620127154 U CN 201620127154U CN 205404728 U CN205404728 U CN 205404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eft frame
power transmission
gear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71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宝柱
张国政
张惠娟
姚明坤
薛超宇
李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1271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4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4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47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包括装置主体、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安装在装置主体内,所述电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连为其供电,所述控制模块与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实现检测控制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主体在电力传输线上移动,利用温度传感器及电场传感器分别采集电力传输线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和电场强度值并结合驱动轮上的计数器判别出故障点,保证了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检测的及时性,有效避免了目前人工检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使得检测效率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传输线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检测的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传输线作为输送电能的重要载体,其绝缘情况直接影响到所输送电能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在中低压场合下,电力传输线包括电力传输线导线芯线和绝缘外皮,实际使用中,电力传输线的绝缘外皮常常会因为外力干扰、过电压等原因发生破损从而使导线芯线裸露于外,或者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线路发生绝缘老化问题,以上情况都会造成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的下降,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然而,目前中低压场合下,检测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的装置主要是手持装置,还不能实现自动化,从而不便于电力维修人员的检修,且易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除此之外,检测方法大多为通过外接电路来测量电力传输线的电流、绝缘电阻等参数,或是直接检测电力传输线漏电情况,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外加电源等,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复杂性,另外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绝缘破损后才能发现,造成检测的不及时,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针对自动检测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方面,人们不断地进行研究,申请号为CN201410676458.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传输线绝缘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采用改进的手摇式兆欧表来进行绝缘检测,避免了人为进行手摇检测,但是该装置需要将设备的两根引出线置于被测电力传输线两端,对电力传输线芯线进行一一检查,仍没有实现彻底的自动化检测,且鉴于该检测方法需要芯线两端正常接通方可实现,这就大大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与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准确性高且使用方便的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包括装置主体、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安装在装置主体内,所述电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连为其供电,所述控制模块与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实现检测控制功能;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单体,每个单体均包括左边框、右边框和两个中边框,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通过四个外扩模块与上下中边框连接在一起,每个左边框、右边框均包括上、下两部分并锁紧在一起;每个左边框、右边框的上部分均安装有一个转轴,每个左边框、右边框的下部分均设有一个内孔,在转轴和内孔上分别安装连接杆,两个单体通过四个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行走模块包括驱动轮装置以及压紧轮装置并对称安装在单体上端的中边框内侧和单体下端的中边框内侧,被检测电力传输线夹在驱动轮装置和压紧轮装置之间;
所述测量模块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场传感器和计数器并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分别用于检测运行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电力传输线的温度、电力传输线的电场强度以及故障点距装置起始位置距离;
所述外扩模块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传动轴、第一联轴器、丝杠、套管、蜗轮、蜗杆、伸缩杆、螺旋副和连杆,每个外扩模块分别固定在左边框、右边框内部的支撑板上,所述丝杠通过蜗杆与第一联轴器一端相连,蜗杆另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轴连接,第一联轴器可绕着自身轴纵向上下转动;所述套管整体通过螺旋副套在丝杠外围,当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传动轴带动蜗杆及丝杠做旋转运动,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套管自身的横向直线运动;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中边框连接在一起,第一齿轮固定在蜗轮一侧的连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与固定在第二齿轮上的轴相连的伸缩杆完成上下转动的动作;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中边框连接在一起;
所述二次打开模块包括驱动机构、齿条、支撑杆;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固定在支撑杆上,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齿条实现支撑杆纵向上升或下降功能,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凹槽用于放置上端的两根连接杆,下端的两根连接杆中间均布设有两个通孔用于穿装支撑杆及齿条;在四根连接杆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联轴器,实现连接杆相对第二联轴器横向的转动功能;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机构和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测量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测量模块中传感器的信号,所述控制机构与报警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电路传送的报警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调控中心相连接。
所述驱动轮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传动轴、电机支座、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轮轴、驱动轮及可调轮架;电机支座固定在每个单体上端中边框的内部,步进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步进传动轴一端与步进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驱动齿轮相连,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相连,第二驱动齿轮带动轮轴转动并使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固定在可调轮架上,可调轮架固装在上端的中边框上。
所述压紧轮装置包括压紧轮、轮架、压缩弹簧和底座,所述压紧轮固定在轮架上,轮架固定在底座上,装置主体通过压缩弹簧调节压紧轮与驱动轮之间距离,使驱动轮与压紧轮夹住电力传输线以保证装置主体移动。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探头以外部分放置在两单体上端的中边框内部,探头部分漏在外面,用以检测装置运行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计数器安放在驱动轮上,记录所转圈数用以确定故障点距离起点的距离,并将所采集的结果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电场传感器安放在两个压紧轮中间,用以检测电力传输线上温度的变化及电场强度值的大小,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
所述左边框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在其结合处安装异性磁铁实现左边框上、下两部分的锁紧功能;所述右边框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在其结合处安装异性磁铁实现右边框上、下两部分的锁紧功能。
所述外扩模块的第一联轴器绕着自身轴纵向上下转动的范围为20度~30度;所述套管横向直线运动的距离为0~5cm。
所述二次打开模块的齿条驱动支撑杆纵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区间为10cm~15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主体在电力传输线上移动,利用温度传感器及电场传感器分别采集电力传输线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和电场强度值,并根据温度值是否变化及电场强度值是否超过设定报警值,触发相应报警电路动作,并根据事先计算得到的驱动轮直径,结合驱动轮上的计数器记录所转的圈数就可以确定故障点距离起点的距离,继而判别出故障点,保证了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检测的及时性,装置简单、可靠,有效避免了目前人工检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解决了装置自动检测时的运行问题,从而使得检测效率大大提升。
2、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在装置主体上的超声波传感器判断出前方有无障碍,实现了检测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扩模块使得装置主体的两个中边框向外扩张,继而使得驱动轮和压紧轮与电力传输线脱离,实现了该检测装置纵向上的跨越障碍功能;并利用装置主体中每个单体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外扩,实现了该检测装置横向上的跨越障碍。
4、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为对称结构,避免了装置在电力传输线运行过程中重心偏移问题,增强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次打开模块实现二次打开功能,解决了遇到一些较大障碍物时装置的运行稳定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单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跨越障碍时装置外扩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跨越障碍时装置动作起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跨越障碍时装置动作完成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跨越障碍时装置二次打开动作起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跨越障碍时装置二次打开动作完成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流程图;
图中,1-左边框、2-中边框、3-右边框、4-超声波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电场传感器、7-转轴、8-内孔、9-驱动轮、10-压紧轮、11-压缩弹簧、12-轮架、13-底座、14-可调轮架、15-计数器、21-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传动轴、23-第一联轴器、24-丝杠、25-套管、261-蜗轮、262-蜗杆、27-伸缩杆、28-螺旋副、29-连杆、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41-电力传输线、42-障碍物、43-连接杆、44-第二联轴器、71-前单体、72-后单体、73-磁铁N极、74-磁铁S极、75-支撑杆、76-齿轮、77-驱动机构、78-凹槽、81-报警电路、82-控制机构、83-无线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由装置主体、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构成,所述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所述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安装在装置主体内,所述电源模块与各模块相连为其供电,所述控制模块与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实现检测控制功能。下面对装置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装置主体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前单体71和后单体72通过连接杆43连接构成。如图1所示,前单体71和后单体72均为矩形框架结构,每个单体均包括左边框1、右边框3和两个中边框2,左边框1和右边框3为对称结构,左边框1和右边框3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中边框2连接在一起,上述边框内部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左边框1、右边框3均包括上下两部分,如图7所示,上下两部分结合处对称安装有异性磁铁(磁铁N极73、磁铁S极74),通过磁铁的作用可以实现两个单体的左、右边框的锁紧功能。左边框1、右边框3的上端均安装有一个转轴7,左边框1、右边框3的下端均设有一个内孔8,在转轴7和内孔8上分别安装连接杆43,前单体71和后单体72通过四个连接杆43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中边框2与行走模块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所述行走模块包括驱动轮装置以及压紧轮装置并对称安装在单体上端的中边框内侧和单体下端的中边框内侧,被检测电力传输线41夹在两装置中间,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轮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传动轴、电机支座、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可调轮架14、驱动轮9及轮轴;其中,电机支座固定在每个单体上端中边框2的内部,步进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步进电机传动轴一端与步进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驱动齿轮相连,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相连,第二驱动齿轮带动轮轴转动,从而使驱动轮9转动。驱动轮9固定在可调轮架14上,可调轮架14固装在上端中边框上,通过调节高度使电力传输线41夹在驱动轮装置以及压紧轮装置之间,并在步进电机的作用下带动装置主体沿着电力传输线41移动。压紧轮装置包括压紧轮10、轮架12、压缩弹簧11、底座13。压紧轮10固定在轮架12上,轮架12固定在底座13上,装置主体通过压缩弹簧11,可以调节压紧轮10与驱动轮9之间距离,使驱动轮9与压紧轮10夹住电力传输线41,从而保证装置主体顺利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测量模块包括超声波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电场传感器6和计数器15。其中,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的探头以外部分放置在两单体上端的中边框内部,探头部分漏在外面,用以检测装置运行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当电力传输线前方有障碍物时,超声波传感器4可以识别出来,并将所采集信号送至控制模块里的控制机构82,进一步带动两单体的行走模块以及外扩模块动作,完成该检测装置的跨越障碍动作;所述计数器15安放在驱动轮9上,记录所转圈数,并将所采集的信号送至控制模块,从而确定故障点距离起点的距离,这样就可以大概确定绝缘性能异常点;所述温度传感器5及电场传感器6安放在两个压紧轮10中间的位置,该检测装置在前进过程中如果遇到电力传输线41绝缘层某处发生破损或者出现绝缘老化点的话,该位置附近会透过绝缘层放电,此时该检测装置中温度传感器5会识别出此位置放电所带来的温度的变化,而电场传感器6会采集到此位置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值的大小,通过与控制模块中所设定的参考值相对比,继而判断该位置是否为异常点,两者配合安装在驱动轮上的计数器15来确定故障点距装置起始位置距离,进而确定电力传输线41的绝缘性能异常点位置。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外扩模块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传动轴22、第一联轴器23、丝杠24、套管25、蜗轮261、蜗杆262、伸缩杆27、螺旋副28、连杆29。前单体71、后单体72各包括四套外扩模块,每个单体的四套外扩模块分别固定在单体所成矩形的四个角内部的空心结构中,其中,安放在单体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上端外扩模块被固定在支撑板31上面,两个支撑板31分别固定在单体左上部分及右上部分的内部空心结构里,下端外扩模块安装在单体左下角和右下角,四个外扩模块将左边框1、右边框3和两个中边框2活动安装在一起。其中,所述丝杠24通过蜗杆262与第一联轴器23一端相连,蜗杆262另一端与驱动电机21的驱动电机传动轴22连接,第一联轴器23本身可以绕着自身轴纵向上下转动20至30度;所述套管25整体通过螺旋副28套在丝杠24外围,当驱动电机21转动时,驱动电机传动轴22带动蜗杆262及丝杠24做旋转运动,丝杠2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套管25自身的横向直线运动,其中套管25可实现横向上5cm的直线运动。如图3所示,所述四套外扩模块中,在套管25远离第一联轴器23一侧,其中两个套管25与单体上部的中边框2相连,另外两个与单体下部的中边框2相连,从而通过套管25的横向直线运动来带动单体实现左边框1、右边框3与中边框2横向上相对分离与聚合,其中图3为分离之后状态;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301固定在蜗轮261一侧的连杆29上,第二齿轮302与第一齿轮301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01带动第二齿轮302做逆时针转动,继而带动与固定在第二齿轮302上的轴相连的伸缩杆27完成上下转动的动作,其中上下转动角度相应为30度;所述四套外扩模块中,在伸缩杆27远离蜗轮261一侧,如图3所示其中两个伸缩杆27与单体上部的中边框2相连,另外两个与单体上部的中边框2相连,从而通过伸缩杆27的上下转动动作来带动单体实现左边框1、右边框3与中边框2的上升与下降;另外当套管25做直线伸缩运动时,会带动伸缩杆27进行相应距离的伸缩;当伸缩杆27绕着转动轴上下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联轴器23进行相应角度的上下转动,进而与第一联轴器23相连的丝杠会带动套管进行相应角度转动,整体上看就是伸缩杆27和第一联轴器23相连的相关结构做同步水平伸缩及上下转动动作,继而实现单体整体外扩动作(参见图3)。
如图7所示,所述二次打开模块包括驱动机构77、齿条76、支撑杆75、凹槽78、连接杆43、转轴7。其中,驱动机构77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与齿条76相互啮合;所述齿条76固定在支撑杆75上,通过齿轮带动齿条76实现支撑杆75纵向上上升或下降,高度区间为10cm至15cm,支撑杆75上方有凹槽78;所述连接杆43总共有四根,分别放置在前后单体的左边框1、右边框3的上下两端,其中,上端的两根两端通过转轴7与前后单体的左边框1、右边框3相连接,且整体安放在支撑杆75上方的凹槽78中,转轴7可以实现上下转动20度至30度,继而带动连接杆43整体纵向上转动相应角度;下端的两根两端通过内孔8与前后单体的左边框1、右边框3相连接,且在连接杆43中间1/3,2/3处分别开有两个孔,使支撑杆75和固定在上面的齿条76得以从孔穿过。另外,所述四根连接杆43中间位置都安有第二联轴器44,可实现连接杆43的左、右两部分相对第二联轴器44横向上的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动作如下:前单体71前端的超声波传感器4识别出障碍后,所采集到的信号送至控制模块中的控制机构82,然后控制驱动轮装置中的步进电机开始减速,接着控制机构82控制单体71的外扩模块开始工作,所述四套外扩模块同时工作,其中驱动电机21带动蜗杆262转动,蜗杆262通过第一联轴器23带动丝杠24做旋转运动,通过螺旋副28套在丝杠24上的套管25开始做直线伸缩运动,运动距离为5cm,进而单体71、72各自的左部分、右部分与中部分实现了横向上相对分离;同时蜗轮261做逆时针运动,单体71的伸缩杆27以固定在第二齿轮302上的轴为转动轴上下转动30度,实现单体71上中部上升和下中部下降。前单体71进行外扩动作时,后单体72保持不变,连接杆43上靠近前单体71的部分以第二联轴器44为轴,随前单体71进行横向上相应转动,前后单体71、72动作完成后整体结构如图4所示;接着控制机构82控制单体72的驱动轮装置开始动作,前后两单体继续前行至单体71跨越过障碍,当检测装置向前行进至单体72上超声波传感器4检测到障碍物时,单体71中外扩模块的驱动电机21开始反转,继而使单体71恢复至动作之前状态,(参见图5),同时连接杆43上靠近前单体71的部分也以第二联轴器44为轴,随前单体71恢复至开始状态,单体72开始重复单体71之前跨越障碍时的外扩动作,连接杆43上靠近后单体72的部分也以第二联轴器44为轴,随后单体72进行横向上相应转动,此时单体71的驱动轮装置开始动作并带动整个装置向前行进,待前后单体均跨过障碍后再恢复动作前状态,从而实现了该检测装置整体跨越障碍。
当本实用新型遇到较大障碍物导致该检测装置完成外扩动作后仍无法跨越障碍物时,该检测装置会进行二次打开动作,具体过程如下:动作前装置如图6所示状态,当超声波传感器4检测到较大障碍物时,单体71、72会进行之前所介绍的跨障动作,当完成如图4所示跨越障碍动作后,前单体71的驱动机构收到由控制模块中的控制机构82所发出的信号,开始带动驱动电机及齿轮转动,驱动机构里的齿轮跟齿条76啮合,齿条76固定在支撑杆75上面,通过齿轮带动齿条76实现支撑杆75纵向上上升或下降,高度区间为10cm至15cm。在支撑杆动作下,安放在凹槽中的连接杆52以在后单体72一侧的转轴7为轴做上下转动,转动角度为20度至30度,从而实现单体71上下部分分离(参见图7)。其中,装置单体上下部分连接处分别安有磁铁N极73和磁铁S极74,用以实现装置单体上下部分的分离与闭合。当单体71跨过障碍物时,单体72先进行如图5所示的外扩动作,然后进行和单体71相同的二次打开动作,从而实现整个检测装置跨越较大障碍物过程。
如图8所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机构82和报警电路81,所述控制机构82与其他模块相连来控制其完成各自相应动作从而实现该检测装置稳定运行及跨障过程;所述报警电路81能够接收来自测量模块中传感器的信号,其中,当温度传感器5采集到温度变化的信号或者当电场传感器6采集到超过报警电路所设定的电场强度报警值时,报警电路81开始工作,两种传感器至少有一种符合要求即可。一般认为空气击穿场强为30kv/cm,而实际所设定电场强度报警值与周围空气环境有关系,因此该检测装置的电场强度报警值由用户根据所处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即可。然后将计数器15此时记录的所转圈数送给控制机构82,控制机构82再将信号送至无线通讯模块83,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
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83采用无线通讯设备,无线通讯设备根据巡检装置采集到的信号,把电力传输线41的实际绝缘情况传输到调控中心。
所述电源模块由蓄电池构成,为装置其他模块供电。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安装在装置主体内,所述电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连为其供电,所述控制模块与行走模块、测量模块、外扩模块、二次打开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实现检测控制功能;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单体,每个单体均包括左边框、右边框和两个中边框,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通过四个外扩模块与上下中边框连接在一起,每个左边框、右边框均包括上、下两部分并锁紧在一起;每个左边框、右边框的上部分均安装有一个转轴,每个左边框、右边框的下部分均设有一个内孔,在转轴和内孔上分别安装连接杆,两个单体通过四个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行走模块包括驱动轮装置以及压紧轮装置并对称安装在单体上端的中边框内侧和单体下端的中边框内侧,被检测电力传输线夹在驱动轮装置和压紧轮装置之间;
所述测量模块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场传感器和计数器并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分别用于检测运行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电力传输线的温度、电力传输线的电场强度以及故障点距装置起始位置距离;
所述外扩模块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传动轴、第一联轴器、丝杠、套管、蜗轮、蜗杆、伸缩杆、螺旋副和连杆,每个外扩模块分别固定在左边框、右边框内部的支撑板上,所述丝杠通过蜗杆与第一联轴器一端相连,蜗杆另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轴连接,第一联轴器可绕着自身轴纵向上下转动;所述套管整体通过螺旋副套在丝杠外围,当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传动轴带动蜗杆及丝杠做旋转运动,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套管自身的横向直线运动;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中边框连接在一起,第一齿轮固定在蜗轮一侧的连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与固定在第二齿轮上的轴相连的伸缩杆完成上下转动的动作;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中边框连接在一起;
所述二次打开模块包括驱动机构、齿条、支撑杆;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固定在支撑杆上,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齿条实现支撑杆纵向上升或下降功能,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凹槽用于放置上端的两根连接杆,下端的两根连接杆中间均布设有两个通孔用于穿装支撑杆及齿条;在四根连接杆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联轴器,实现连接杆相对第二联轴器横向的转动功能;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机构和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测量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测量模块中传感器的信号,所述控制机构与报警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电路传送的报警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调控中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传动轴、电机支座、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轮轴、驱动轮及可调轮架;电机支座固定在每个单体上端中边框的内部,步进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步进传动轴一端与步进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驱动齿轮相连,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相连,第二驱动齿轮带动轮轴转动并使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固定在可调轮架上,可调轮架固装在上端的中边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装置包括压紧轮、轮架、压缩弹簧和底座,所述压紧轮固定在轮架上,轮架固定在底座上,装置主体通过压缩弹簧调节压紧轮与驱动轮之间距离,使驱动轮与压紧轮夹住电力传输线以保证装置主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探头以外部分放置在两单体上端的中边框内部,探头部分漏在外面,用以检测装置运行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计数器安放在驱动轮上,记录所转圈数用以确定故障点距离起点的距离,并将所采集的结果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电场传感器安放在两个压紧轮中间,用以检测电力传输线上温度的变化及电场强度值的大小,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框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在其结合处安装异性磁铁实现左边框上、下两部分的锁紧功能;所述右边框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在其结合处安装异性磁铁实现右边框上、下两部分的锁紧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模块的第一联轴器绕着自身轴纵向上下转动的范围为20度~30度;所述套管横向直线运动的距离为0~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打开模块的齿条驱动支撑杆纵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区间为10cm~15cm。
CN201620127154.1U 2016-02-18 2016-02-18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4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7154.1U CN205404728U (zh) 2016-02-18 2016-02-18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7154.1U CN205404728U (zh) 2016-02-18 2016-02-18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4728U true CN205404728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715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4728U (zh) 2016-02-18 2016-02-18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47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9182A (zh) * 2016-02-18 2016-07-13 河北工业大学 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自动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9182A (zh) * 2016-02-18 2016-07-13 河北工业大学 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自动检测装置
CN105759182B (zh) * 2016-02-18 2018-08-28 河北工业大学 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自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9182A (zh) 电力传输线绝缘性能自动检测装置
CN206191162U (zh) 管道机器人
CN105730540B (zh) 一种具有爬杆功能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及其驱动方法
CN104990766A (zh) 循环水养殖多参数巡回检测取样方法与装置
CN207134725U (zh)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自检装置
CN204021041U (zh) 一种用于架空电力线巡检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CN205404728U (zh) 电网绝缘弱点自动检测系统
CN106655328A (zh)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
CN110441698A (zh) 一种电源测试装置
CN103991076B (zh) 一种卡爪式钢丝绳爬行器
CN206164144U (zh)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
CN113608162A (zh) 一种电表用高效检测装置
CN109048245A (zh) 一种带检测机构的穿条装置
CN116520193A (zh) 一种具有防漏电与漏电预警功能的智能装置及其方法
CN106018001A (zh) 带集雨器的酸雨防护系统
CN109297527A (zh) 一种电缆故障检测装置
CN113176307B (zh) 一种基于频率介电反射fdr测量的多层土壤含水率计的多层土壤含水率测量方法
CN209043969U (zh) 一种电气消防漏电检测装置
CN113531283A (zh) 一种油管内壁爬行机器人
CN208297407U (zh) 一种土壤水分检测装置
CN111609283A (zh)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CN104989379A (zh) 一种示功图与电功率图同步采集方法
CN219625610U (zh) 线损检测装置
CN218995635U (zh) 配电室设备故障漏电检测装置
CN110919604A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检测设备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