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4500U -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4500U
CN205404500U CN201620146015.3U CN201620146015U CN205404500U CN 205404500 U CN205404500 U CN 205404500U CN 201620146015 U CN201620146015 U CN 201620146015U CN 205404500 U CN205404500 U CN 205404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introduction
valve
carrier gas
sample
nmh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460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任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n Nuo Instru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n Nuo Instru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n Nuo Instrument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n Nuo Instru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460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4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4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4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所述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前处理系统、分析系统及传输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一进样管路和一反吹系统,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管路连接并能够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清扫,所述样气通过所述进样管路进入所述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包括至少一色谱柱,用于对所述样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分析,所述分析系统与所述传输系统电性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将所述分析系统得出的分析数据传输至外部。

Description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甲烷总烃监测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气相色谱整体系统。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是将混合样品进行分离分析检测的装置,包括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电路控制系统、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在气相色谱仪中载气载着欲分离的试样通过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离,然后分别经过检测器检测,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试样中各组分的峰高或面积,经过计算得到需要组分的含量。
这个方法的问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载气中往往含有本底烃类,从而会降低检测器的灵敏度;
2、样品中含有大量的空气,其中氧气在经过检测器时会对其产生干扰,出现干扰峰会对峰形的切割和最终定量产生很大误差,最终降低检测结果准确性。
3、玻璃微球柱在分析总烃时会对部分碳五以上组分产生保留,使检测得到总烃含量偏低,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采集样气时一般仅采集某一区域,或者将各区域分别采集分别计算,最后汇总取检测结果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此方法不仅麻烦而且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且当前技术中的样气采集管路一般均不包括反吹系统,应此当样气采集管路受到污染时,会影响样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除此以外,现有技术中得到检测结果后需人工记录分析汇总,再将结果传输至相关部门,这种做法一方面不能保证检测结果被实时监测,另一方面,人工处理检测结果耗时耗力,导致检测成本较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实用新型一种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所述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对于非甲烷总烃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检测结果能够实时传输至外部,以便于进行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所述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对不同区域的样气进行采集,从而确保样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所述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前处理系统、分析系统及传输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一进样管路和一反吹系统,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管路连接并能够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清扫,一样气通过所述进样管路进入所述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包括至少一色谱柱,用于对所述样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分析,所述分析系统与所述传输系统电性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将所述分析系统得出的分析数据传输至外部。
优选地,所述前处理系统中的所述进样管路中依次包括一进样支路、一分析阀、一采样泵以及一开关阀,所述反吹系统包括一空气气源入口和一反吹阀,其中所述空气气源入口连接所述反吹阀,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支路并联于所述分析阀,从而使所述反吹系统能够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正向吹扫和反向吹扫。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一进样支路、一第二进样支路及一第三进样支路,所述第一进样支路、第二进样支路和第三进样支路并联于所述分析阀,其中所述第一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一进样口和一第一取样阀,所述第一取样阀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样口和所述分析阀之间,所述第二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二进样口和一第二取样阀,所述第二取样阀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样口和所述分析阀之间,所述第三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三进样口和一第三取样阀,所述第三取样阀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样口和所述分析阀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前处理系统中,所述样气在所述进样管路中为全程伴热。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系统包括一十通阀、一六通阀、一第一色谱柱、一第二色谱柱、一第三色谱柱、一零死体积三通以及一检测器,所述十通阀具有一第一载气入口、一第二载气入口、一样气入口以及一阀放空口,所述六通阀具有一第三载气入口和一样气出口,所述零死体积三通与所述检测器连接,其中样气依次经过所述样气入口和所述样气出口进入所述十通阀和所述六通阀,第一载气气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载气入口依次经过所述十通阀、所述第一色谱柱、所述第二色谱柱和所述零死体积三通,最终进入所述检测器进行检测,第二载气气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载气入口进入所述十通阀并从所述十通阀的所述阀放空口出去,第三载气气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载气入口依次经过所述六通阀、所述第三色谱柱和所述零死体积三通,最终进入所述检测器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分析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脱烃净化系统、一第二脱烃净化系统和一第三脱烃净化系统,所述第一脱烃净化系统连接于所述第一载气气源和所述第一载气入口之间,所述第二脱烃净化系统连接于所述第二载气气源和所述第二载气入口之间,所述第三脱烃净化系统连接于所述第三载气气源和所述第三载气入口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色谱柱内包括有高分子聚合物,所述第二色谱柱内包括有担体5A分子筛,所述第三色谱柱为不锈钢惰性管。
优选地,所述传输系统包括一内置工控机,所述内置工控机与所述分析系统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分析系统的数据并将之分析处理后传输至所述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包括一工厂监控室和一环保局,所述工厂监控室和所述环保局同时电性连接于所述内置工控机,以便于同时接收搜索内置工控机传输的所述分析数据。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一上位机和一数采仪,所述上位机和所述数采仪依次电性串联于所述内置工控机与所述环保局之间,且所述上位机拥有数据集成软件并通过网线或RS485/232与所述内置工控机连接,所述数采仪的两端分别通过网线或RS485/232与所述上位机连接,以及通过GPRS与所述环保局连接,以实现多种类数据方便快捷地传输。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能够达到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在所述前处理系统中包括了多组进样支路,从而保证所采集样气的多样性,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在所述进样管路中采用了反吹系统,因此能够保证进样管路的清洁度,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所述分析系统能够一次性检测出样气中的甲烷和总烃,从而得出所述样气中非甲烷的含量,并且检测步骤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所述传输系统能够对所述分析系统得出的分析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从而确保监测实时性。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所述传输系统不仅能够将所述分析系统得出的分析数据传输至工厂监控室,还能同时整理并传输至环保局,从而确保环保局监测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前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分析系统在取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分析系统在检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分析系统的检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样气中的非甲烷总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处理系统A、一分析系统B和一传输系统C,其中所述前处理系统A中包括一进样管路和一反吹系统,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管路连接并能够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清扫,所述样气通过所述进样管路进入所述分析系统B,所述分析系统B包括至少一色谱柱,用于对所述样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分析,所述分析系统B与所述传输系统C电性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传输系统C将所述分析系统B的分析数据传输至外部。
详细地,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前处理系统A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所述前处理系统A包括一进样管路和一反吹系统,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管路连接并能实现对所述进样管路的正向清扫和反向清扫。
所述进样管路中依次连接一进样支路、一分析阀44、一采样泵46以及一开关阀48,所述反吹系统包括一空气气源入口51、一反吹阀49,其中所述空气气源入口51连接所述反吹阀49,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支路并联于所述分析阀,从而使所述反吹系统能够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正向吹扫和反向吹扫。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一进样支路41,所述第一进样支路41包括一第一进样口42和一第一取样阀43,所述第一取样阀43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样口42和所述分析阀44之间,用于控制样气的通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样支路还包括一第二进样支路41’和一第三进样支路41”,所述第一进样支路41、第二进样支路41’、第三进样支路41”并联于所述分析阀44,用于对不同区域的样气进行同时采集分析,从而确保所采集的样气的样本多样性。具体地,所述第二进样支路41’中包括一第二进样口42’和一第二取样阀43’,所述第三进样支路41’’中包括一第三进样口42’’和一第三取样阀43’’,其中所述第二进样口42’和所述第二取样阀43’连接,所述第三进样口42’’和所述第三取样阀43’’连接,从而完成不同区域的样气的采集。
优选地,所述进样管路还包括一第一过滤器45,所述第一过滤器45连接于所述分析阀44与所述采样泵46之间,以除掉气体中颗粒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管路还包括一流量计47,所述流量计47连接于所述采样泵46与所述开关阀48之间,以控制进入所述分析系统B中气体的量。
更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47被具体实施为一转子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反吹系统还包括一第二过滤器50,所述第二过滤器50连接于所述空气气源入口51与所述反吹阀49之间,以除掉进入所述空气气源入口51中的空气中的杂质,从而保证所述空气在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吹扫时不会因为其本身含有的杂质而影响吹扫效果。
具体地,所述空气经过所述空气气源入口51和所述第二过滤器50进入所述反吹阀49,当所述分析阀44关闭时,所述空气从所述反吹阀49中吹向所述进样支路,从而对所述进样管路的前半段进行反吹扫,以保证所述第一进样支路41、第二进样支路41’,第三进样支路41”不被堵塞;当所述第一取样阀43、第二取样阀43’,第三取样阀43”关闭时,所述空气从所述反吹阀49吹向所述分析阀44,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器45、所述采样泵46、所述流量计47以及所述开关阀48,从而对所述进样管路的后半段进行正吹扫,以保证所述进样管路的后半段不被污染,从而保证所述进样管路的清洁度,以使所述样气经过所述进样管路进入所述分析系统B时不会受到所述进样管路的清洁度影响而降低所述样气中非甲烷总烃的含量的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反吹系统可以由软件控制,自动、定时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正吹和反吹,以保证所述进样管路不被堵塞及不被污染。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阀48被具体实施为一两位三通阀,在所述分析系统B即将及运行进样时,所述两位三通阀切换至与所述分析系统B连通,使所述分析系统B的进样端与大气形成平衡,保证了所述样气进样的重复性及数据的准确性;在所述进样系统A中的所述反吹系统对所述进样管路的后半段进行反吹扫时,所述两位三通阀切换至与所述分析系统B断开,使反吹扫空气从所述两位三通阀排出。
值得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处理系统A中,所述样气在所述进样管路中为全程伴热,保证所采集的样气的稳定性,防止样气有液化现象而影响取样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详细地,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分析系统在取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分析系统在检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分析系统B包括一十通阀V1、一六通阀V2、一第一色谱柱23、一第二色谱柱24、一第三色谱柱22、一零死体积三通25以及一检测器26,所述十通阀V1具有一第一载气入口7、一第二载气入口4、一样气入口9以及一阀放空口3,所述六通阀V2具有一第三载气入口12和一样气出口16,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与所述检测器26连接,样气20依次经过所述样气入口9和所述样气出口16进入所述十通阀V1和所述六通阀V2。如图4所示,在检测状态下,第一载气气源31能够带动所述样气20通过所述第一载气入口7依次经过所述十通阀V1、所述第一色谱柱23、所述第二色谱柱24和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最终进入所述检测器26进行检测,第二载气气源35能够带动所述样气20通过所述第二载气入口4进入所述十通阀V1并从所述十通阀V1的所述阀放空口3出去,第三载气气源38能够带动所述样气20通过所述第三载气入口12依次经过所述六通阀V2、所述第三色谱柱22和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最终进入所述检测器26进行检测。
因此,如图4所示,在检测状态下,所述十通阀V1用于将样气20中甲烷送入所述检测器26进行检测含量,并且在所述检测器26检测之前,所述样气20已经利用所述十通阀V1的所述阀放空口3的反吹功能以及所述第一色谱柱23和所述第二色谱柱24对样气20中的空气进行三次分离,从而提高所述空气在所述样气20中的被分离度,进而提高进入所述检测器26中的甲烷的纯度。换句话说,通过多次对样气20中的空气进行分离,能够避免样气20中的氧气对所述检测器26产生干扰,从而提高所述检测器26的检测灵敏度。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分析系统B还包括一第一定量环19和一第二定量环32,所述样气20在通过所述样气入口9和所述样气出口16的过程中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定量环19和所述第二定量环32。通过所述第一定量环19和所述第二定量环32,确保所述样气20进入所述十通阀V1和所述六通阀V2的量。
所述分析系统B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脱烃净化系统17、一第二脱烃净化系统34和一第三脱烃净化系统37,所述第一脱烃净化系统17连接于所述第一载气气源31和所述第一载气入口7之间,所述第二脱烃净化系统34连接于所述第二载气气源35和所述第二载气入口4之间,所述第三脱烃净化系统37连接于所述第三载气气源38和所述第三载气入口12之间。通过在所述第一载气气源31和所述第一载气入口7之间增加所述第一脱烃净化系统17,在所述第二载气气源35和所述第二载气入口4之间增加所述第二脱烃净化系统34以及在所述第三载气气源38和所述第三载气入口12之间增加所述第三脱烃净化系统37,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载气气源31、第二载气气源35以及所述第三载气气源38内微量的烃类气体脱除,从而避免所述第一载气气源31、第二载气气源35以及所述第三载气气源38中的本底烃类降低所述检测器26的灵敏度的影响。
所述分析系统B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流量控制系统18、一第二流量控制系统33和一第三流量控制系统36,其中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系统18连接于所述第一脱烃净化系统17和所述第一载气入口7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系统33连接于所述第二脱烃净化系统34和所述第二载气入口4之间,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系统36连接于所述第三脱烃净化系统37和所述第三载气入口12之间。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系统18、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系统33和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系统36均为EPC电子流量控制系统。在对所述第一载气31、第二载气35和所述第三载气38脱除本底烃类气体的前提下,再通过所述EPC电子流量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载气31、第二载气35和所述第三载气38的流量进行监控,能够进一步确保所述分析系统B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所述第一载气气源31、第二载气气源35和所述第三载气气源38的脱烃净化需求和流量控制需求进行确定,可以选择性地或者全部增加所述脱烃净化系统和所述流量控制系统,只要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26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且分别包括一空气入口29和一氢气入口30。如图所示,所述分析系统B进一步包括一第四脱烃净化系统28和一第五脱烃净化系统27,所述第四脱烃净化系统28连接于所述空气入口29和所述检测器26之间,所述第五脱烃净化系统27连接于所述氢气入口30和所述检测器26之间。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样气20中的所述甲烷和所述总烃含量进行检测,并且在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26进气点火之前利用所述第四脱烃净化系统28和所述第五脱烃净化系统27进行脱烃,从而保证所述检测器26在对所述样气20中的甲烷和总烃进行检测时,不会受到点火进气中的烃类气体的影响,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析系统B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强调的是,所述第一色谱柱23内包括有高分子聚合物,所述第二色谱柱24内包括有担体5A分子筛,所述第三色谱柱22为不锈钢惰性管。其中所述第一色谱柱23用于分离样气20中的空气、甲烷和碳2以上的组分,所述第二色谱柱24用于分离样气20中的空气和甲烷,而所述第三色谱柱22能够完全分离样气20中的总烃成分,而不会导致样气20中碳5以上的成分被所述第三色谱柱22中的玻璃微球柱保留。因此,经过所述第三色谱柱22分离的样气20中的总烃含量不会受到影响,从而确保了最后检测的结果的准确性。
换句话说,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分析系统B中的所述十通阀V1包括1-10十个接入口,所述六通阀V2包括11-16六个接入口,所述第一色谱柱23和所述第二色谱柱24分别与所述十通阀V1连接,所述第三色谱柱22与所述六通阀V2连接,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色谱柱24、所述第三色谱柱22和所述检测器26。
如图3所示,在取样状态下,样气20通过所述样气入口9进入所述十通阀V1,再通过所述十通阀的第八接口8连接所述第一定量环19,再次通过所述十通阀的第一接入口1进入所述十通阀V1,然后通过所述十通阀的第十接入口10出去并经过所述六通阀的第15接入口进入所述六通阀V2,然后再经过所述六通阀V2的第14接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定量环32并通过所述六通阀V2的第11接入口再次进入所述六通阀V2,最后通过所述六通阀的所述样气出口16出去。当样气20进入所述十通阀V1和所述六通阀V2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定量环19和所述第二定量环32,清洗干净后,将所述十通阀V1和所述六通阀V2切换至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在检测状态下,所述第一载气31依次进过所述第一脱烃净化系统17和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系统18,然后通过所述第一载气入口7进入所述十通阀V1,再通过所述十通阀V1中的第八接入口8连接所述第一定量环19,再通过所述十通阀V1中的第一接入口1进入所述十通阀V1,然后通过所述十通阀V1中的所述第二接入口2连接所述第一色谱柱23,再通过所述十通阀V1中的第六接入口6进入所述十通阀V1,然后通过所述十通阀V1中的第五接入口5连接所述第二色谱柱24,再经过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进入所述检测器26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色谱柱23对所述样气20中的空气、甲烷和碳2以上组分进行分离,所述第二色谱柱24对所述样气20中的空气和甲烷进行分离,最终使所述检测器26对样气20中的甲烷含量进行检测。
同样地,所述第二载气35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脱烃净化系统34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系统33,再通过所述第二载气入口4进入所述十通阀V1,然后通过所述十通阀V1中的所述阀放空口3排出。所述第二载气35在流通过程中利用所述十通阀V1的所述阀放空口3的反吹功能对所述样气20中的空气和甲烷进行分离,仅使甲烷进入所述检测器26。
所述第三载气38依次进过所述第三脱烃净化系统37和所述第三流量控制器36,再通过所述六通阀V2的第十二接入口12进入所述六通阀V2,然后通过所述六通阀V2的第十一接入口11连接所述第二定量环32,再通过所述六通阀V2的第十四接入口14进入所述六通阀V2,然后通过所述六通阀V2的第十三接入口13连接所述第三色谱柱22,最后通过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连接至所述检测器26,进行检测总烃含量。
最后,根据所述检测器26测出的样气20中的总烃的含量和甲烷含量算出所述样气20中的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为零死体积1/16三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具体需求确定所述零死体积三通25的具体类型以及所述第一色谱柱23、第二色谱柱24和第三色谱柱22中的成分,只要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分析系统的检测的流程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离样气20中的空气、甲烷和非甲烷,从而检测样气20中的甲烷含量;
步骤二:分离样气20中的空气,从而检测样气20中的总烃含量;
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出来的样气20中的甲烷含量和总烃含量和计算样气20中的非甲烷总烃含量,其中在对所述甲烷含量进行检测前至少对样气20中的空气进行至少三次分离。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分析系统的检测方法的检测步骤中的步骤一和步骤二没有先后顺序,而是同时对样气20进行检测的。
经过所述检测器26检测,得到的结果如图6及如下表一及表二所示,为本为非甲烷总烃的色谱峰和含量。
表一:非甲烷总烃的色谱峰峰面积
组分名称 1峰面积PA*S 2峰面积PA*S 3峰面积PA*S 4峰面积PA*S 5峰面积PA*S 6峰面积PA*S RSD%
甲烷(10.18ppm) 110.21 111.30 109.28 108.57 109.59 109.47 0.85%
总烃(21.71ppm) 520.17 521.38 530.87 528.28 526.67 533.21 0.98%
表二:非甲烷总烃的色谱峰峰高
组分名称 1峰高PA 2峰高PA 3峰高PA 4峰高PA 5峰高PA 6峰高PA RSD%
甲烷(10.18ppm) 34.21 33.07 34.50 33.28 34.21 33.87 1.68%
总烃(21.71ppm) 119.54 120.21 118.67 119.02 118.90 117.42 0.79%
灵敏度:(经实验测定FID的噪音是0.03PA,3倍噪音是0.09PA)
本实施例中甲烷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标准气体浓度÷(峰高/3倍噪音)=10.18÷(33.86/0.09)=0.027ppm
本实施例中总烃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标准气体浓度÷(峰高/3倍噪音)=21.71÷(118.96/0.09)=0.016ppm(以甲烷计约0.0117mg/m3)
因此,按照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的国家标准,本实用性非甲烷总烃测定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平行性,同时非甲烷总烃0.0117mg/m3的检测限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0.14mg/m3,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详细地,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
所述传输系统C包括一内置工控机61,所述内置工控机61与所述分析系统B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分析系统B的数据并将之分析处理后传输至所述外部。
优选地,所述外部包括一工厂监控室71和一环保局72,所述工厂监控室71和所述环保局72同时电性连接于所述内置工控机61。换句话说,所述分析系统B中的数据可以通过所述内置工控机61同时直接传输至所述工厂监控室71和所述环保局72.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系统C还包括一上位机62,所述上位机62电性连接于所述内置工控机61与所述环保局72之间,所述上位机62拥有数据集成软件,可以自动对所述内置工控机61传输的数据集成为报表,从而实现整套系统的无人监控测试。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62通过网线或RS485/232与所述内置工控机61连接,以实现多种类数据的传输。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系统C还包括一数采仪63,所述数采仪63连接于所述上位机62与所述环保局72之间,所述数采仪63将所有数据报表汇总后将最终结果发送至所述环保局72.
优选地,所述数采仪63的两端分别通过网线或RS485/232与所述上位机62连接,通过GPRS与所述环保局72连接,实现多种类数据方便快捷地传输。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能够达到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在所述前处理系统中包括了多组进样支路,从而保证所采集样气的多样性,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在所述进样管路中采用了反吹系统,因此能够保证进样管路的清洁度,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所述分析系统能够一次性检测出样气中的甲烷和总烃,从而得出所述样气中非甲烷的含量,并且检测步骤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所述传输系统能够对所述分析系统得出的分析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从而确保监测实时性。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所述传输系统不仅能够将所述分析系统得出的分析数据传输至工厂监控室,还能同时整理并传输至环保局,从而确保环保局监测的及时性。

Claims (9)

1.一种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前处理系统、分析系统及传输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一进样管路和一反吹系统,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管路连接并能够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清扫,一样气通过所述进样管路进入所述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包括至少一色谱柱,用于对所述样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分析,所述分析系统与所述传输系统电性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将所述分析系统得出的分析数据传输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系统中的所述进样管路中依次包括一进样支路、一分析阀、一采样泵以及一开关阀,所述反吹系统包括一空气气源入口和一反吹阀,其中所述空气气源入口连接所述反吹阀,所述反吹系统与所述进样支路并联于所述分析阀,从而使所述反吹系统能够对所述进样管路进行正向吹扫和反向吹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一进样支路、一第二进样支路及一第三进样支路,所述第一进样支路、第二进样支路和第三进样支路并联于所述分析阀,其中所述第一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一进样口和一第一取样阀,所述第一取样阀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样口和所述分析阀之间,所述第二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二进样口和一第二取样阀,所述第二取样阀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样口和所述分析阀之间,所述第三进样支路包括一第三进样口和一第三取样阀,所述第三取样阀连接于所述第三进样口和所述分析阀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处理系统中,所述样气在所述进样管路中为全程伴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系统包括一十通阀、一六通阀、一第一色谱柱、一第二色谱柱、一第三色谱柱、一零死体积三通以及一检测器,所述十通阀具有一第一载气入口、一第二载气入口、一样气入口以及一阀放空口,所述六通阀具有一第三载气入口和一样气出口,所述零死体积三通与所述检测器连接,其中样气依次经过所述样气入口和所述样气出口进入所述十通阀和所述六通阀,第一载气气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载气入口依次经过所述十通阀、所述第一色谱柱、所述第二色谱柱和所述零死体积三通,最终进入所述检测器进行检测,第二载气气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载气入口进入所述十通阀并从所述十通阀的所述阀放空口出去,第三载气气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载气入口依次经过所述六通阀、所述第三色谱柱和所述零死体积三通,最终进入所述检测器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脱烃净化系统、一第二脱烃净化系统和一第三脱烃净化系统,所述第一脱烃净化系统连接于所述第一载气气源和所述第一载气入口之间,所述第二脱烃净化系统连接于所述第二载气气源和所述第二载气入口之间,所述第三脱烃净化系统连接于所述第三载气气源和所述第三载气入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谱柱内包括有高分子聚合物,所述第二色谱柱内包括有担体5A分子筛,所述第三色谱柱为不锈钢惰性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系统包括一内置工控机,所述内置工控机与所述分析系统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分析系统的分析数据并将之分析处理后传输至所述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包括一工厂监控室和一环保局,所述工厂监控室和所述环保局同时电性连接于所述内置工控机,以便于同时接收搜索内置工控机传输的所述分析数据。
CN201620146015.3U 2016-02-26 2016-02-26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Active CN205404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6015.3U CN205404500U (zh) 2016-02-26 2016-02-26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6015.3U CN205404500U (zh) 2016-02-26 2016-02-26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4500U true CN205404500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46015.3U Active CN205404500U (zh) 2016-02-26 2016-02-26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45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9032A (zh) * 2016-02-26 2016-09-07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CN113790934A (zh) * 2021-08-31 2021-12-14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的采样装置
CN115508476A (zh) * 2022-11-17 2022-12-23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9032A (zh) * 2016-02-26 2016-09-07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CN113790934A (zh) * 2021-08-31 2021-12-14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的采样装置
CN113790934B (zh) * 2021-08-31 2023-10-10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的采样装置
CN115508476A (zh) * 2022-11-17 2022-12-23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5508476B (zh) * 2022-11-17 2023-03-10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9032A (zh)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CN104849374A (zh) 非甲烷总烃分析设备及方法
CN205404500U (zh) 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
CN207457147U (zh) 一种非甲烷总烃和苯系物在线监测色谱仪
CN109765084B (zh) 一种烟气分级采样系统及其采样方法
CN112526070B (zh) 一种lel和voc组合式废气分析系统
CN106525999B (zh) 气体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CN209117529U (zh) 一种VOCs在线监测系统
CN103616484B (zh) 一种基于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的大气颗粒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
CN111323525B (zh) 非甲烷总烃和苯系物浓度在线分析检测装置
CN102928265A (zh) 烟气采样方法、装置及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CN205404513U (zh) 非甲烷总烃在线检测装置
CN206696248U (zh)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装置
CN111257473A (zh) 非甲烷总烃在线检测装置
CN205426890U (zh) 一种气体分析仪检定配套装置
CN209198394U (zh) VOCs在线监测系统
CN107561177A (zh) 放射性气体连续监测装置和方法
CN204731209U (zh) 非甲烷总烃分析设备
CN204679877U (zh) 污染源voc浓度及排放总量实时监控系统
CN105954452A (zh) 非甲烷总烃在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6177909U (zh) 多功能气袋清洗、进样装置
CN102914453A (zh) 烟气采样混合方法、装置及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CN114235761B (zh) 分形态大气汞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CN210720282U (zh) 一种集成式测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系统
CN214011151U (zh) 一种气路系统及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色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