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9940U -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9940U
CN205399940U CN201620191281.8U CN201620191281U CN205399940U CN 205399940 U CN205399940 U CN 205399940U CN 201620191281 U CN201620191281 U CN 201620191281U CN 205399940 U CN205399940 U CN 205399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gravity
vent
lighting structure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12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912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9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9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99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属于地下空间建设领域,该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包括有通风井、格栅板以及排水槽。其中,通风井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通风口、通风通道以及下通风口,上通风口设置于地面,格栅板盖合在上通风口,下通风口设置于地下室的顶面梁板,排水槽设置于下通风口的正下方,并分别与顶面梁板和雨水管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在不占有地面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地下空间内部的自然通风,降低了地下室层高,且不再需要依靠机械设备及通风管道进行换气,节省了管道布设费、机械设备采购及维护费,有效缩减了地下空间建设的成本,同时通风井也为地下室提供自然光,节省了人工照明的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通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地下空间是现有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将绿色建筑理念应用于地下空间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现有的地下空间环境基本依赖于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这在增加地下室层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土建造价,且机械通风需要布设通风管道及机械设备,增加了额外的维护费用及用电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以改善现有地下空间环境依赖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包括通风井、格栅板以及排水槽,
所述通风井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通风口、通风通道以及下通风口,
所述上通风口设置于地面,所述格栅板盖合所述上通风口,所述下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处,
所述排水槽设置于所述下通风口的下方,所述排水槽分别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所述地下室的雨水管连接。
这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为应用于地下室的单建式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其通过将通风井的上通风口设置于地面,下通风口设置于地下室的顶面梁板,使得在不占有地面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地下室的自然通风,不再需要依靠机械设备及通风管道进行换气,节约成本,且通风口还可为地下室提供自然光,节省人工照明的费用;同时在通风井的下方还设置有排水槽,在雨水或者其他水分经过通风井进入地下室内部时,可以落入排水槽内并通过雨水管排出地下室外,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也保护了地下室的内部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吊杆,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吊杆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的窗户,
所述窗户的一端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槽连接,
所述窗户关闭时,所述排水槽与所述窗户共同围合成隔断所述通风井与所述地下室的内部连通的封闭结构。
通过设置可开启和关闭的窗户,实现了地下室与通风井的人为隔断或连通,在需要通风时,打开窗户,在不需要通风或者是下雨刮风等恶劣天气条件时,关闭窗户,隔断通风井与地下室内部的连通,从而始终保证地下室内部具有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窗户为上悬窗或推拉窗。
窗户优选为上悬窗或推拉窗,且窗户的玻璃优选为磨砂玻璃,因为磨砂玻璃表面粗糙,对光线产生漫反射,透光而不透视,可以使地下室内的光线柔和而不刺目。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光线反射进入地下室的镜面反射件,
所述镜面反射件与所述通风通道的内侧壁连接。
通过增设镜面反射件,使得光线通过镜面的反射进入地下室内部,实现地下室内部的自然照明。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排水沟,
所述排水沟设置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所述排水沟分别与所述通风井的内侧壁、设置于所述地面的排水管道连接。
在雨水较大的地区,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使得进入通风井内的雨水落入排水沟后,随着地面的排水管道一起排走,增强了整个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通过将通风井的上通风口设置于地面,下通风口设置于地下室的顶面梁板,使得在不占有地面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地下室的自然通风,降低了地下室层高,且不再需要依靠机械设备及通风管道进行换气,节省了管道布设费、机械设备采购及维护费,有效缩减了地下室建设的成本,同时通风井也为地下室提供自然光,节省了人工照明的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通风井101;格栅板102;上通风口1011;通风通道1012;下通风口1013;顶面梁板103;排水槽104;雨水管105;储水桶1051;吊杆106;窗户107;镜面反射件108;排水沟109;地面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6。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为单建式自然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应用于地下空间的建设,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其结构包括有通风井101、格栅板102以及排水槽104。通风井101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通风口1011、几米甚至几十米长的通风通道1012以及下通风口1013,其中,上通风口1011设置在地面200上,下通风口1013设置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顶面梁板103处。格栅板102用于盖合上通风口1011,采用格栅板102的目的是,在保证地下空间内部可以通过格栅板102上的通孔进行通风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危险情况如行人踩空踏入通风井101内、小型动物通过通风井101掉入地下空间内等的发生。
排水槽104设置于下通风口1013的下方,通过吊杆106与顶面梁板103连接,同时也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雨水管105连接,雨水落入排水槽104内后,直接通过雨水管105流至储水桶1051或其他储水设施内,用作洗车或者绿化用水,不会造成排水槽104内水量淤积。
阴雨天气时,雨水通过格栅板102上的通孔进入地下室或地下车库内,如果不设置排水槽104,那雨水便会在内部积结,造成内部空间的潮湿甚至积水,影响内部环境的同时也对内部设施造成损害。为了更好的保证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的干燥舒适,排水槽104的横截面积优选为大于下通风口1013的横截面积,且排水槽104设置在下通风口1013的正下方的一定距离处。
这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通过将通风井101的上通风口1011设置于地面200,下通风口1013设置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等的顶面梁板103处,使得在不占有地面200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地下空间内部的自然通风,不再需要依靠机械设备及通风管道进行换气,节省了管道布设费及机械设备采购及维护费,有效缩减了地下空间建设的成本,同时设置排水槽104,使得整个结构的实用性增强。这种自然通风采光的建造结构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理念,是未来地下空间建设的必然趋势。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建筑区域,如临近地上建筑、临近道路或者处于相对开阔的地面200时,该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构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建位置进行相应的优选构建,特别的,为了使格栅板102周围更加美观,还可以增设挡墙及绿色植被等。
通风井101自身的作用是实现地下空间的自然通风,所以在具体构建通风井101时,优选将其设置在能够与地下空间的入口形成空气对流的位置或者是离入口较近的位置,便于空气流通。
通风井101的数目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选设计,比如地下室的空间一般较小,通常设置一个通风井101就可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地下车库的空间一般较大,可以设置多个通风井101,多个通风井101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或者根据建筑学理论布设多个通风井101,使得地下车库内部能够达到最优的通风采光环境。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该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有窗户107,窗户107的一端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顶面梁板103连接,另一端与排水槽104连接,在窗户107关闭时,排水槽104与窗户107共同围合成隔断通风井101与地下空间的内部连通的封闭结构。通过设置窗户107,实现了地下空间与通风井101的人为隔断或连通,可以视天气情况开关窗户107,例如天气晴朗时,打开窗户107,在不需要通风或者是下雨刮风等恶劣天气条件时,关闭窗户107,隔断通风井101与地下室内部的连通,从而始终保证地下空间内部具有良好的环境。
当然,于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窗户107可以采用上悬窗、平开窗或推拉窗等其他可开启窗,但无论是哪一种窗,窗框均优选为断桥铝材质,玻璃优选为磨砂玻璃。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该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有镜面反射件108,镜面反射件108设置在通风通道1012的内侧壁上,用于将自然光或者其他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入地下空间内,为地下空间提供自然照明,增强了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实现自然照明,节省人工照明的费用。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采光结构还设有排水沟109,排水沟109设置于地下空间的顶面梁板103,排水沟109分别与通风井101的内侧壁以及设置于地面的排水管道连接。
排水沟109设置与否可根据地区雨水的大小决定。如果雨水较大,则设置一条或两条排水沟109,使得通过上通风口1011进入通风通道1012的雨水可部分地落入排水沟109内,由于排水沟109与地面的排水管道连通,所以落入排水沟109的雨水可以随着排水管道排出,保证了地下空间环境的干燥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通过将通风井101的上通风口1011设置于地面200,下通风口1013设置于地下空间的顶面梁板103处,使得在不占有地面200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地下空间内部的自然通风,不再需要依靠机械设备及通风管道进行换气,节省了管道布设费及机械设备采购及维护费,有效缩减了地下空间建设的造价,同时通风井101也为地下空间提供了自然光,节省了人工照明的费用。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列举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所示:
实施方式1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包括通风井101、格栅板102以及排水槽104,所述通风井101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通风口1011、通风通道1012以及下通风口1013,所述上通风口1011设置于地面200,所述格栅板102盖合所述上通风口1011,所述下通风口1013设置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处,所述排水槽104设置于所述通风井101的下方,所述排水槽104分别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所述地下室的雨水管105连接。
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的窗户107,所述窗户107的一端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槽104连接,所述窗户107关闭时,所述排水槽104与所述窗户107共同围合成隔断所述通风井101与所述地下室的内部连通的封闭结构。所述窗户107为上悬窗或推拉窗。
实施方式2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包括通风井101、格栅板102以及排水槽104,所述通风井101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通风口1011、通风通道1012以及下通风口1013,所述上通风口1011设置于地面200,所述格栅板102盖合所述上通风口1011,所述下通风口1013设置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处,所述排水槽104设置于所述通风井101的下方,所述排水槽104分别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所述地下室的雨水管105连接。
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吊杆106,所述排水槽104通过所述吊杆106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连接。
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光线反射进入地下室的镜面反射件108,所述镜面反射件108与所述通风通道1012的内侧壁连接。
实施方式3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包括通风井101、格栅板102以及排水槽104,所述通风井101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通风口1011、通风通道1012以及下通风口1013,所述上通风口1011设置于地面200,所述格栅板102盖合所述上通风口1011,所述下通风口1013设置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处,所述排水槽104设置于所述通风井101的下方,所述排水槽104分别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所述地下室的雨水管105连接。
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光线反射进入地下室的镜面反射件108,所述镜面反射件108与所述通风通道1012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排水沟109,所述排水沟109设置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103,所述排水沟109分别与所述通风井101的内侧壁、设置于所述地面200的排水管道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井、格栅板以及排水槽,
所述通风井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通风口、通风通道以及下通风口,
所述上通风口设置于地面,所述格栅板盖合所述上通风口,所述下通风口设置于地下室的顶面梁板处,
所述排水槽设置于所述下通风口的下方,所述排水槽分别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所述地下室的雨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吊杆,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吊杆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的窗户,
所述窗户的一端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槽连接,
所述窗户关闭时,所述排水槽与所述窗户共同围合成隔断所述通风井与所述地下室的内部连通的封闭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为上悬窗或推拉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光线反射进入地下室的镜面反射件,
所述镜面反射件与所述通风通道的内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还包括排水沟,
所述排水沟设置于所述地下室的顶面梁板,所述排水沟分别与所述通风井的内侧壁、设置于所述地面的排水管道连接。
CN201620191281.8U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9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281.8U CN205399940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281.8U CN205399940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9940U true CN205399940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128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9940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99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4568A (zh) * 2019-07-24 2019-10-18 曹斌 地下室玻璃采光井
CN113513069A (zh) * 2021-07-20 2021-10-19 江苏银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4568A (zh) * 2019-07-24 2019-10-18 曹斌 地下室玻璃采光井
CN110344568B (zh) * 2019-07-24 2020-09-11 东阳市君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下室玻璃采光井
CN113513069A (zh) * 2021-07-20 2021-10-19 江苏银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9940U (zh) 一种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结构
CN211860805U (zh) 一种通信设备防水结构
CN201276799Y (zh) 百叶窗式防雨通风天窗
CN201310153Y (zh) 格栅式防雨通风天窗
CN103206762B (zh) 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CN209384853U (zh) 一种严密的推拉窗
WO2024060816A1 (zh) 新型5g节能机柜及多功能杆应用系统
CN104164892A (zh) 一种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
CN207878868U (zh) 一种自力式高度可调型的防水风井
CN209653098U (zh) 一种环保装配式房屋防虫蛀处理装置
CN207714856U (zh) 一种停车库汽车防水淹装置
CN203771248U (zh) 一种具有防雨结构的led路灯
CN206742724U (zh) 一种基于光伏供电的户外用箱式变电站防护装置
CN102852257A (zh) 高透光电动通风天窗
CN208668795U (zh) 屋面排烟天窗及屋面排烟天窗的埋地式结构
CN202850368U (zh) 防雨采光自然通风天窗
CN202850378U (zh) 顺坡电动高采光通风天窗
CN207213914U (zh) 一种具有降水量测量功能的园林景观灯
CN209544899U (zh) 一种变电站户外防雨电柜
CN202254087U (zh) 屋顶避风可调式采光通风器
CN205444721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gis室的穿屋面建筑构造
CN214462160U (zh) 具有防漏水结构的采光井
CN202850298U (zh) 加强型高透光自然通风气楼
CN220107335U (zh) 一种变电站
CN202850372U (zh) 高透光电动通风天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