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8203U -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8203U
CN205398203U CN201620205825.1U CN201620205825U CN205398203U CN 205398203 U CN205398203 U CN 205398203U CN 201620205825 U CN201620205825 U CN 201620205825U CN 205398203 U CN205398203 U CN 205398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layer
water inlet
ecological matrix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58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景山
李勇利
白朋
于江川
解学周
苑莹莹
高迪
史思远
杜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58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8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8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82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在处理池内增设分隔板将处理池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集水调节池,下层为处理层,处理介质为生态基,生态基位于处理层内,进水口位于分隔板一端上方的处理池侧壁上,分隔板的另一端开设有布水孔,出水口位于分隔板下方的处理池侧壁上,出水口与进水口位于处理池的同一端且出水口位于生态基上方。污水由处理池一端的进水口进入集水调节池内,经过缓冲、匀质后,由处理池另一端的布水孔重新分配水量后流出,进入处理层内,生态基对进入处理层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当处理层内的水位到达出水口高度后,随着污水的不断加入,净化后的水不断地由出水口排出,经过上述过程的如此反复,从而实现连续净化。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与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在污水治理领域,对于小水量的污水水体而言,往往容易遭到忽视,引不起人们的重视。这部分水体虽然排污单位(比如:门诊、饭店、个体工商户、社区医院等等)排放的量少,但是就整片区域而言,所产生的污水量之和也不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和加强,人们对区域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部分水体的治理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对于治理小水量的水体而言,通常采取的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但是,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对于污水的连续处理能力较差,出水也不稳定,净化效率较低;而且专用集水池需要配套提升设备,处理时将集水池内的污水送入处理池内,占地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以实现无动力提升的连续净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处理池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理池内设置有处理介质,关键是:在处理池内增设分隔板将处理池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集水调节池,下层为处理层,处理介质为生态基,生态基位于处理层内,进水口位于分隔板一端上方的处理池侧壁上,分隔板的另一端开设有布水孔,出水口位于分隔板下方的处理池侧壁上,出水口与进水口位于处理池的同一端且出水口位于生态基上方。
在集水调节池内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增设格栅,格栅与处理池内壁围成过滤腔,进水口与过滤腔连通。
所述的处理层内设置有曝气机,曝气机上有竖直设置的曝气管,曝气机位于处理池的中间部位,生态基环绕设置在曝气机周围且生态基与曝气机之间留有维修通道。
所述的处理层内设置有多个支架,支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和竖板,竖板的上端与上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竖板的下端与下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水平板的另一端和下水平板的另一端都与处理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支架上都设置有多个生态基,所有的生态基在支架上呈阵列式排布。
所述的生态基包括织物竖条和设置在织物竖条上的吸附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分隔板将处理池内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集水调节池,下层为处理层,不用再设置专门的集水池来存储污水,结构简单,缩小了占地面积。处理层内设置有生态基作为处理介质,污水由处理池一端的进水口进入集水调节池内,然后由处理池另一端的布水孔流出进入处理层内,生态基对进入处理层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随着污水的加入,处理层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到达出水口的高度后,随着污水的进入,净化后的水由出水口排出,可以实现连续进出水,从而实现无动力提升的连续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1代表处理池,2代表进水口,3代表出水口,4代表分隔板,5代表生态基,6代表布水孔,7代表格栅,8代表曝气机,9代表曝气管,10代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处理池1上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处理池1内设置有处理介质,在处理池1内增设分隔板4将处理池1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集水调节池,下层为处理层,处理介质为生态基5,生态基5位于处理层内,生态基5包括织物竖条和设置在织物竖条上的吸附层。进水口2位于分隔板4一端上方的处理池1侧壁上,分隔板4的另一端开设有布水孔6,出水口3位于分隔板4下方的处理池1侧壁上,出水口3与进水口2位于处理池1的同一端且出水口3位于生态基5上方。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集水调节池内靠近进水口2的一端增设格栅7,格栅7与处理池1内壁围成过滤腔,进水口2与过滤腔连通。格栅7可以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污水内较大的杂质将布水孔6堵住而影响布水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处理层内设置有曝气机8,曝气机8上有竖直设置的曝气管9,曝气机8位于处理池1的中间部位,生态基5环绕设置在曝气机8周围且生态基5与曝气机8之间留有维修通道。利用曝气机9给生态基5提供充足的氧气,曝气管9使得氧气分布更加均匀,使生态基5可以充分发挥净化作用,更好地保证净化效果。当曝气机8出现问题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维修通道快速到达曝气机8所在位置进行维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处理层内设置有多个支架10,支架10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和竖板,竖板的上端与上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竖板的下端与下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水平板的另一端和下水平板的另一端都与处理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支架10上都设置有多个生态基5,所有的生态基5在支架10上呈阵列式排布。通过支架10将生态基5固定在一起,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污水由处理池1一端的进水口2进入集水调节池内,然后经过格栅7过滤后流向处理池1另一端,污水经过缓冲、匀质后,由处理池1另一端的布水孔6重新分配水量后流出,布水孔6的数量和孔径可以根据处理水体水量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在设定的时间内,达到均匀进水即可,以实现集水调节的目的。经过布水孔6布水后,水量能均匀地进入到处理层内,生态基5对进入处理层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随着污水的不断加入,处理层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到达出水口3的高度后,随着污水的均匀流入,处理层内经过净化后的水,也稳定的由出水口3排出,使得处理层的水位始终保持在出水口3的高度,经过上述过程的如此反复,可以实现连续进出水,达到连续净化的目的,而且本装置的进出水是在无动力状态下实现的连续进出水,结构简单,成本低。

Claims (5)

1.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处理池(1)上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处理池(1)内设置有处理介质,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池(1)内增设分隔板(4)将处理池(1)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集水调节池,下层为处理层,处理介质为生态基(5),生态基(5)位于处理层内,进水口(2)位于分隔板(4)一端上方的处理池(1)侧壁上,分隔板(4)的另一端开设有布水孔(6),出水口(3)位于分隔板(4)下方的处理池(1)侧壁上,出水口(3)与进水口(2)位于处理池(1)的同一端且出水口(3)位于生态基(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集水调节池内靠近进水口(2)的一端增设格栅(7),格栅(7)与处理池(1)内壁围成过滤腔,进水口(2)与过滤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层内设置有曝气机(8),曝气机(8)上有竖直设置的曝气管(9),曝气机(8)位于处理池(1)的中间部位,生态基(5)环绕设置在曝气机(8)周围且生态基(5)与曝气机(8)之间留有维修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层内设置有多个支架(10),支架(10)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和竖板,竖板的上端与上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竖板的下端与下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水平板的另一端和下水平板的另一端都与处理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支架(10)上都设置有多个生态基(5),所有的生态基(5)在支架(10)上呈阵列式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基(5)包括织物竖条和设置在织物竖条上的吸附层。
CN201620205825.1U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8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5825.1U CN205398203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5825.1U CN205398203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8203U true CN205398203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2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582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8203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8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1043B (zh) 一体化气升环流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
CN202124518U (zh) 一种多级向下流生物曝气滤池
CN207699412U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CN106927638B (zh) 一种多级导流式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082562B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系统及应用
CN114057352A (zh)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13582339A (zh)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04591408A (zh) 一种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滤池
CN205398203U (zh) 一种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016462A (zh) 滤料自动连续清洗的曝气生物滤池
CN208802968U (zh) 一种改良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8152137U (zh) 生物滞留池
CN211497306U (zh) 深床反硝化滤池
CN204897664U (zh)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4958536U (zh) 一种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滤池
CN213865815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1857305U (zh) 一种改进型污水回用和处理装置
CN203295324U (zh)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机
CN2892237Y (zh) 一种过滤池
CN210150910U (zh) 一种农村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106430582A (zh) 斜板式膜‑生物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5575869U (zh) 一种高效城镇集中污水深度净化处理v型滤池
CN204324987U (zh) 新型多级湿地过滤系统
CN205420101U (zh)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5313214U (zh) 建造成本低的场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