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6385U -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6385U
CN205396385U CN201620186580.2U CN201620186580U CN205396385U CN 205396385 U CN205396385 U CN 205396385U CN 201620186580 U CN201620186580 U CN 201620186580U CN 205396385 U CN205396385 U CN 205396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recessed area
sensor
control circui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65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865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6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6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6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它包括踏板、电动机、压力传感器、驱动轮、控制线路板、电源、开关和万向轮,在踏板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轮,在踏板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万向轮;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踏板上,且位于人体站立在踏板时与脚接触的区域内;控制线路板上的电路与电动机、开关、电源、压力传感器之间组成一个控制电路。该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踏板上,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更加方便,而且可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可提高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代步车都采用自平衡系统,或者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并控制代步车运行的速度;而这类传感器目前大都安装在车轮上或者车轮安装架上,这样能使得信号采集更加精准。但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轮上或者车轮安装架上,会使得整体的结构复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压力传感器及车轮安装架的整体牢固性和寿命,影响使用性能,成本高,组装繁琐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性能稳定且成本较低的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它包括面板、传感器、控制线路板、电池组、电源开关和万向轮,还包括电动轮,在面板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动轮,在面板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万向轮;所述的电池组分别通过电源开关和控制线路板与电动轮连接;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面板上,且人体站立在面板时传感器能感受到作用力的变化;控制线路板上的电路与电动轮、电源开关、电池组、传感器之间组成一个控制电路。
所述的电动轮已申请专利,专利号为:2015210931387,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电动轮包括外转子电机和橡胶轮胎,外转子电机的壳体由前端盖、筒体和后端盖组成,外转子电机的轴延伸出其中一侧的端盖;橡胶轮胎套设在外转子电机壳体的外部,橡胶轮胎中间部分的内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外侧壁过盈配合,橡胶轮胎的两侧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贴合住,从而使得橡胶轮胎能够紧密固定在外转子电机的壳体上并增强前端盖、后端盖与筒体的连接性与密封性,使得在壳体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前端盖、后端盖、筒体和橡胶轮胎各自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和不形成空隙,从而起到密封防水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外转子电机的前端盖与筒体一体成型,而后端盖与筒体可拆卸连接;因此,这种结构防水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外转子电机的前端盖与筒体一体成型,后端盖与筒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转子电机的前端盖、后端盖与筒体三部分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上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为使防水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外转子电机的端盖与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为防止电动轮在运动过程中受强力作用使得外转子电机的外壳本体发生变形,作为优选,对所述外转子电机外壳的筒体进行加强处理,增强其抗变形能力,加强处理为使用增强材料或在筒体上设置加强筋。
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人体站立在面板上时,传感器能感受人体在面板上的作用力,并将作用力的大小信号传递至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根据作用力大小信号,控制各个电动轮的转动速度,从而实现代步车的加速、减速、转弯等操作。从而实现了人体控制代步车运动。而且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面板上,其结构简单,组装过程简单方便,而且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在面板上设置有内凹区域,在内凹区域内设置与其配合的踏板,在人体站立在面板上时所述的踏板至少与人体双脚的前脚掌和脚后跟处接触,所述的踏板与内凹区域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在内凹区域的底面与面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内凹区域的底面与面板之间,且传感器或者传感器的感应点分别位于内凹区域相对于面板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该结构的设置,当人体站立在面板上时,踏板相对于面板之间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位移,在位移过程中会使得压力传感器感受到作用力的变化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线路板,信号感应灵敏,分析更加清晰明确,使用更加稳定;而且当人体脱离踏板时,在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面板与传感器之间为零压力,不会产生错误的信号,此时代步车原地停止,使用性能更加稳定安全可靠。同时踏板上无作用力时,踏板的高度可以与面板表面齐平。
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在面板的前后设置的两条横向矩形内凹结构;或者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在面板的左右设置的两条纵向矩形内凹结构;或者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在面板上设置的矩形环状内凹结构;或者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在面板上设置的H型内凹结构。所述的内凹区域可以设计为不同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所述的弹性支撑件为橡胶垫圈或者硅胶垫圈或者弹簧。同时弹性支撑件可以为其他具有回弹功能的物件,不限于上述三种。
所述的电池组、控制线路板均设置在面板的背面,在面板的背面设置有盖板,盖板将电池组、控制线路板、覆盖在内部。该结构通过盖板的设置,能在代步车运动过程中保护内部部件不受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的稳定性,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将传感器设置在面板上,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更加方便,而且可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可提高传感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踏板与传感器的配合能感应到人站立在踏板上的重力变化;而面板为代步车的结构平台;底部的盖板主要用于保护内部附件及内部附件的安装固定,同时也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它包括面板1、传感器5、控制线路板8、电池组9、电源开关和万向轮7,还包括电动轮6,在面板1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动轮6,在面板1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万向轮7;所述的电池组9分别通过电源开关和控制线路板8与电动轮6连接;所述的传感器5设置在面板1上,且人体站立在面板1时传感器5能感受到作用力的变化;控制线路板8上的电路与电动轮6、电源开关、电池组9、传感器5之间组成一个控制电路。在面板1上设置有内凹区域2,在内凹区域2内设置与其配合的踏板3,在人体站立在面板1上时所述的踏板3至少与人体双脚的前脚掌和脚后跟处接触,所述的踏板3与内凹区域2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在内凹区域2的底面与面板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4;所述的传感器5设置在内凹区域2的底面与面板1之间,且传感器5或者传感器5的感应点分别位于内凹区域2相对于面板1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述的内凹区域2的形式为在面板1的前后设置的两条横向矩形内凹结构。
所述的弹性支撑件4为橡胶垫圈。所述的电池组9、控制线路板8均设置在面板1的背面,在面板1的背面设置有盖板,盖板将电池组9、控制线路板8、覆盖在内部。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内凹区域2的形式为在面板1的左右设置的两条纵向矩形内凹结构。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内凹区域2的形式为在面板1上设置的矩形结构,且布满整个面板1的上表面。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内凹区域2的形式为在面板1上设置的H型内凹结构。

Claims (5)

1.一种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它包括面板、传感器、控制线路板、电池组、电源开关和万向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电动轮,在面板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动轮,在面板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万向轮;所述的电池组分别通过电源开关和控制线路板与电动轮连接;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面板上,且人体站立在面板时传感器能感受到作用力的变化;控制线路板上的电路与电动轮、电源开关、电池组、传感器之间组成一个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其特征是:在面板上设置有内凹区域,在内凹区域内设置与其配合的踏板,在人体站立在面板上时所述的踏板至少与人体双脚的前脚掌和脚后跟处接触,所述的踏板与内凹区域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在内凹区域的底面与面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内凹区域的底面与面板之间,且传感器或者传感器的感应点分别位于内凹区域相对于面板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在面板的前后设置的两条横向矩形内凹结构;或者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在面板的左右设置的两条纵向矩形内凹结构;或者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矩形结构,且布满整个面板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的内凹区域的形式为在面板上设置的H型内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支撑件为橡胶垫圈或者硅胶垫圈或者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组、控制线路板均设置在面板的背面,在面板的背面设置有盖板,盖板将电池组、控制线路板、覆盖在内部。
CN201620186580.2U 2016-03-11 2016-03-11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Active CN205396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6580.2U CN205396385U (zh) 2016-03-11 2016-03-11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6580.2U CN205396385U (zh) 2016-03-11 2016-03-11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6385U true CN205396385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6580.2U Active CN205396385U (zh) 2016-03-11 2016-03-11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63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083A (zh) * 2018-12-20 2019-03-01 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出行工具的新型压感踏板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083A (zh) * 2018-12-20 2019-03-01 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出行工具的新型压感踏板控制装置
CN109398083B (zh) * 2018-12-20 2023-09-22 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出行工具的新型压感踏板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1251U (zh) 电动平衡车
CN207580049U (zh) 脚踏装置
US20190337585A1 (en) Man-machine interaction somatosensory vehicle
CN205022767U (zh) 一种电动四轮平衡车
CN105539672A (zh) 一种电动平衡两轮车
CN205396385U (zh) 智能体感电动代步车
CN105774991A (zh) 一种无扶手双轮刚性连接平衡车
CN106828726B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05615631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5469524U (zh) 一种新型电动平衡车
CN207045553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06125271U (zh) 平衡车
CN207000687U (zh) 电动平衡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电动平衡车
CN206590036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13735366U (zh) 一种脚踏控制转向的双轮平衡车
CN106828727A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06644918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07045593U (zh) 一种自带蓝牙喇叭的滑板车
CN206528566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05345212U (zh) 一种电动平衡扭扭车
CN205906118U (zh) 一种电动扭扭车
CN214594496U (zh) 盲人模式智能穿戴鞋
CN215553815U (zh) 一种带有上置式控制系统的上壳结构及其平衡车
CN217654610U (zh) 一种多支脚电子秤
CN216491517U (zh) 智能触摸感应个人护理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