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5310U - 电池充电箱 - Google Patents

电池充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5310U
CN205385310U CN201620091462.3U CN201620091462U CN205385310U CN 205385310 U CN205385310 U CN 205385310U CN 201620091462 U CN201620091462 U CN 201620091462U CN 205385310 U CN205385310 U CN 205385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torage units
charging case
energy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914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王文韬
许柏皋
郑大阳
刘元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914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5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5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53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箱,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仓,用以分别容置待充电的电池;储能单元;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并能够电连接至所述待充电的电池,用以使得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充电;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一外部电源,以利用所述外部电源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该电池充电箱可实现对多块电池进行同时充电,且可实现快充。该电池充电箱还支持AC电源的充电方式,因此大大满足了户外快充、多充的需求。

Description

电池充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箱。
背景技术
通常无人飞行器采用电池提供能量来源,以保证无人飞行器正常运转。当无人飞行器在户外使用时,由于没有AC电源,使得电池的充电非常不方便,因此通常需要准备多个电池或者使用车充在户外充电。然而采用户外车充的方式较为局限,且由于车充功率和车载电量的限制,使得充电过程很长,且充电数量有限。
此外,飞行器的电池通常为高容量电池,其最佳的存储电量为半满电状态,且过一段时间需要做一次完整的充放电,从而保持电池的活性。目前电池的放电主要是通过使用用电器,例如飞行器、负载等方式实现,其方便性较差,且需要手工操作,缺乏可控性和智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箱。
一种电池充电箱,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仓,用以分别容置待充电的电池;
储能单元;
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并能够电连接至所述待充电的电池,用以使得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充电;以及
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一外部电源,以利用所述外部电源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单元为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用以获取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并根据获取的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量计及处理器,所述电量计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用以检测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量计电连接,用以获取所述电量计检测到的电量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电量信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所述至少一个信号接口用以与所述处理器及相应的电池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接口分别获取每一电池的充电信息,并根据所述充电信息以及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用以显示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以及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信息至少包括电池的设计信息及电池的状态信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包括至少一充电单元,每一充电单元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对所述电池开启不同的充电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同时导通,以启动第一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同时充电;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依次导通,以启动第二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轮流充电。
进一步地,每一充电单元还包括一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及相应的开关单元,用以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预充、恒流、恒压或涓流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电源适配器及第一直流-直流(DC-DC)转换单元,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以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并输出一相应的第一直流电,所述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电源适配器及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储能单元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第二DC-DC转换单元以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用以电连接至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及相应的用电设备,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用以将所述储能单元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用电设备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电池仓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电池仓加热或/及冷却的热量转换元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热量转换元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热量转换元件对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所述电池的电量,当所述电池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储能单元给所述电池充电,以使所述电池保持在储存状态。
一种电池充电箱,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仓,用以分别容置待充电的电池;
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能够电连接至一外部电源,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能够电连接至所述待充电的电池;
至少一放电单元,所述至少一放电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以及
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及所述放电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给所述电池充电,或者控制所述放电单元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单元为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至少一放电单元将所述电池放电至预设电量,以使所述电池处于储存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放电电路以及放电开关,所述放电电路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放电开关电连接至所述放电电路,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放电开关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启动相应的放电电路,进而对相应的电池进行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量计及处理器,所述电量计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用以检测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量计电连接,用以获取所述电量计检测到的电量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电量信息将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所述至少一个信号接口用以与所述处理器及相应的电池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接口分别获取每一电池的充电信息,并根据所述充电信息以及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用以显示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以及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信息至少包括电池的设计信息及电池的状态信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电源适配器及第一直流-直流(DC-DC)转换单元,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以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并输出一相应的第一直流电,所述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电源适配器及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储能单元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第二DC-DC转换单元以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用以电连接至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及相应的用电设备,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用以将所述储能单元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用电设备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至少一充电单元,所述至少一充电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且能够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池,进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每一充电单元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对所述电池开启不同的充电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同时导通,以启动第一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同时充电;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依次导通,以启动第二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轮流充电。
进一步地,每一充电单元还包括一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及相应的开关单元,用以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预充、恒流、恒压或涓流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电池仓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电池仓加热或/及冷却的热量转换元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热量转换元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热量转换元件对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所述电池的电量,当所述电池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储能单元给所述电池充电,以使所述电池保持在储存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充电箱中的储能单元为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因此可实现对多块电池进行同时充电,且可实现快充。同时该电池充电箱还可电连接至外部电源,即支持AC电源的充电方式,因此大大满足了户外快充、多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的功能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供电系统 400
充放电装置 100
电源适配器 11
第一DC-DC转换单元 12
储能单元 13
控制单元 14
电量计 141
处理器 143
第一电源输出端 15
信号接口 16
充电单元 17
充电管理芯片 171
开关单元 173
放电单元 18
放电电路 181
放电开关 183
显示单元 19
第二DC/DC转换单元 20
第二电源输出端 21
电池 3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接触连接,例如,可以是导线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连接,例如,可以是非接触式耦合的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电系统400,可适用于无人飞行器。所述供电系统400包括充放电装置100及电池300。所述电池300装设于所述无人飞行器上,用以为该无人飞行器提供动力能源。所述充放电装置100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池300,用于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充放电。
该充放电装置100可以为一电池充电箱。该充放电装置100包括电源适配器11、第一直流-直流(DC-DC)转换单元12、储能单元13、控制单元14、第一电源输出端15、信号接口16以及充电单元17。
所述电源适配器11用以电连接至一外部电源(图未示),并输出一相应的第一直流电。所述第一DC-DC转换单元12电连接至所述电源适配器12及所述储能单元13,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储能单元13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13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该储能单元13所需的充电信号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充电电压大小,充电电流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单元13为锂离子电池,其与所述控制单元14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4包括电量计141及处理器143。所述电量计141与所述储能单元13电连接,用以检测所述储能单元13的电量。所述处理器143与所述电量计141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15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300,用以获取所述电量计141检测到的电量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电量信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13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
所述信号接口16与所述处理器143及相应的电池300电性连接,用以建立该处理器143与该电池300的电连接,使得所述处理器143可通过该信号接口16与所述电池300进行通信,进而获取该电池300的充电信息,并根据所述充电信息以及所述储能单元13的电量信息,对所述电池300进行保护,例如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充电、放电、短路以及温度异常保护等。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300的充电信息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该电池300的设计信息,该电池300的状态信息。例如,该电池300的充电信息至少包括电池设计组数、电池设计容量、电池设计电压、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及电池当前容量、电池当前电池温度等。
所述充电单元17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43,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5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300。所述充电单元17包括充电管理芯片171以及开关单元173。所述开关单元173分别通过相应的充电管理芯片171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43,并通过第一电源输出端15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300。如此,所述处理器143可通过控制所述开关单元173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对所述电池300开启不同的充电模式。例如,所述处理器143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173同时导通,以启动第一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同时充电;以及所述处理器143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173依次导通,以启动第二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300进行轮流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173用以在所述处理器143的控制下,根据所述电池300的充电信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预充、恒流、恒压或涓流充电。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装置100还包括放电单元18。所述放电单元18均与所述处理器143电连接,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5电连接至所述电池300,用以在所述处理器143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15对所述电池300进行放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电单元18包括放电电路181以及放电开关183。所述放电电路181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43。所述放电开关183电连接至所述放电电路181,并通过第一电源输出端15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300。如此,所述处理器143还用以通过控制所述放电开关183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启动相应的放电电路181,进而对相应的电池300进行放电。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单元19。所述显示单元19与所述处理器143电连接,其用以显示所述储能单元13的电量信息以及所述电池300的充电信息。可以理解,所述显示单元19可以为显示屏或LED等显示装置。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装置100还包括第二DC-DC转换单元20以及第二电源输出端21。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20通过所述控制单元14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13。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21可以为USB接口或其他类型的接口,用以电连接至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20及相应的用电设备(图未示),例如手机、电脑等。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20用以将所述储能单元13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用电设备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21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仓(图未示),所述电池仓用以分别容置相应的电池300。所述充放电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电池仓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电池仓加热或/及冷却的热量转换元件。所述控制单元14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热量转换元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4还用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热量转换元件对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300进行加热或冷却。
可以理解,所述控制单元14可实时获取所述电池300的电量,且当所述电池300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所述控制单元14控制所述储能单元13给所述电池300充电,以使所述电池300保持在储存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4还可控制所述放电单元18将所述电池300放电至预设电量,例如5%,以使所述电池300处于储存状态。
可以理解,所述充放电装置100不局限于为无人飞行器内的电池300进行充放电,其还可应用于其他任何具有电池的设备上,例如车辆、船只等。
下面详细介绍该充放电装置100的工作原理。
当所述充放电装置100在室内使用时,所述充放电装置100可通过所述电源适配器11电连接至外部电源。如此,所述电源适配器11可将所述外部电源的电源进行处理,以输出一相应的第一直流电,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13进行充电。同时,所述处理器143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6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300,进而可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6获取所述电池300的充电信息,并结合所述电量计141获取的所述储能单元13的电量信息,所述处理器143可启动对所述电池300的保护,例如通过所述充电单元17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充电、通过所述放电单元18对所述电池300进行放电、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热量转换元件对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300进行加热或冷却、或者直接切断所述电池300的电源等。当然,在所述充放电装置100利用所述充电单元17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充电时,可启动不同的充电模式。例如,所述处理器143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173同时导通,以启动第一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同时充电;以及所述处理器143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173依次导通,以启动第二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300进行轮流充电。再者,当有其他的用电设备时,可直接将所述用电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21。如此,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20可将所述储能单元13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转换成所述用电设备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21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当然,当所述充放电设备100在户外使用时,不需要利用所述电源适配器11电连接至相应的外部电源,而可直接利用所述储能单元13的电量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充放电。
显然,上述充放电装置10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上述充放电装置100中的储能单元13为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因此该充放电装置100无需电连接至外部电源,便可实现对多块电池300进行同时充电,且可实现快充。同时该充放电装置100还可通过所述电源适配器11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即支持AC电源的充电方式,因此大大满足了户外快充、多充的需求。
(2)该充放电装置100设置有信号接口16,因此该处理器143可通过信号接口16与每一电池300进行通信,进而实时获取该电池300的充电信息,以对所述电池300进行有效保护。另外,所述控制单元14可实时获取所述电池300的电量信息,并可自动将所述电池300的电量放电或充电至预设电量,从而对所述电池300进行充放电保养。
(3)当所述电池300处于运输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14还可控制所述放电单元18将所述电池300单独放电至预设电量,例如5%,以使所述电池300处于储存状态,且一旦检测到所述电池300具有任何异常,可直接切断供电。
(4)上述充放电装置100通过将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单元13,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20及第二电源输出端21,进而方便对其他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5)上述充放电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单元19,因此可方便实时地显示所述电池300的充电信息及储能单元13的电量信息。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充电箱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仓,用以分别容置待充电的电池;
储能单元;
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并能够电连接至所述待充电的电池,用以使得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充电;以及
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一外部电源,以利用所述外部电源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为锂离子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以获取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并根据获取的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量计及处理器,所述电量计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用以检测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量计电连接,用以获取所述电量计检测到的电量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电量信息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所述至少一个信号接口用以与所述处理器及相应的电池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接口分别获取每一电池的充电信息,并根据所述充电信息以及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用以显示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以及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信息至少包括电池的设计信息及电池的状态信息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包括至少一充电单元,每一充电单元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对所述电池开启不同的充电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同时导通,以启动第一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同时充电;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依次导通,以启动第二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轮流充电。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每一充电单元还包括一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及相应的开关单元,用以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预充、恒流、恒压或涓流充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电源适配器及第一直流-直流DC-DC转换单元,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以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并输出一相应的第一直流电,所述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电源适配器及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储能单元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第二DC-DC转换单元以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用以电连接至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及相应的用电设备,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用以将所述储能单元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用电设备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充电。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电池仓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电池仓加热或/及冷却的热量转换元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热量转换元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热量转换元件对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所述电池的电量,当所述电池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储能单元给所述电池充电,以使所述电池保持在储存状态。
15.一种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充电箱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仓,用以分别容置待充电的电池;
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能够电连接至一外部电源,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输出端能够电连接至所述待充电的电池;
至少一放电单元,所述至少一放电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以及
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及所述放电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所述储能单元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给所述电池充电,或者控制所述放电单元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为锂离子电池。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至少一放电单元将所述电池放电至预设电量,以使所述电池处于储存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放电电路以及放电开关,所述放电电路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放电开关电连接至所述放电电路,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放电开关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启动相应的放电电路,进而对相应的电池进行放电。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量计及处理器,所述电量计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用以检测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量计电连接,用以获取所述电量计检测到的电量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电量信息将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接口,所述至少一个信号接口用以与所述处理器及相应的电池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接口分别获取每一电池的充电信息,并根据所述充电信息以及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护。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用以显示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以及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信息至少包括电池的设计信息及电池的状态信息中的一种。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电源适配器及第一直流-直流DC-DC转换单元,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以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并输出一相应的第一直流电,所述第一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电源适配器及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储能单元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第二DC-DC转换单元以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用以电连接至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及相应的用电设备,所述第二DC-DC转换单元用以将所述储能单元输出的第一直流电进行处理,以转换成所述用电设备所需的充电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充电。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至少一充电单元,所述至少一充电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且能够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池,进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每一充电单元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并通过相应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相应的电池,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者断开,以对所述电池开启不同的充电模式。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同时导通,以启动第一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同时充电;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单元依次导通,以启动第二充电模式,进而控制对所述电池进行轮流充电。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每一充电单元还包括一充电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及相应的开关单元,用以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信息对相应的电池进行预充、恒流、恒压或涓流充电。
2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箱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电池仓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给所述电池仓加热或/及冷却的热量转换元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热量转换元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热量转换元件对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
3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充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所述电池的电量,当所述电池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储能单元给所述电池充电,以使所述电池保持在储存状态。
CN201620091462.3U 2016-01-29 2016-01-29 电池充电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5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1462.3U CN205385310U (zh) 2016-01-29 2016-01-29 电池充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1462.3U CN205385310U (zh) 2016-01-29 2016-01-29 电池充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5310U true CN205385310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146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5310U (zh) 2016-01-29 2016-01-29 电池充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531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297A (zh) * 2016-07-22 2016-10-12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电池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WO2017128316A1 (zh) * 2016-01-29 2017-08-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电装置、管理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供电系统
CN108702017A (zh) * 2018-01-23 2018-10-23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设备及其系统
CN112786983A (zh) * 2021-01-29 2021-05-1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114024345A (zh) * 2021-07-30 2022-02-08 张成君 具有显示功能的充电宝
CN114069741A (zh) * 2020-07-31 2022-02-18 西安慧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8316A1 (zh) * 2016-01-29 2017-08-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电装置、管理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供电系统
CN106026297A (zh) * 2016-07-22 2016-10-12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电池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CN108702017A (zh) * 2018-01-23 2018-10-23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设备及其系统
CN108702017B (zh) * 2018-01-23 2021-10-29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设备及其系统
CN114069741A (zh) * 2020-07-31 2022-02-18 西安慧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
CN112786983A (zh) * 2021-01-29 2021-05-1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WO2022161228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114024345A (zh) * 2021-07-30 2022-02-08 张成君 具有显示功能的充电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5310U (zh) 电池充电箱
CN107004915B (zh) 充放电装置、管理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供电系统
US20120088555A1 (en) Wireless charging equipment for mobile phones
US10374445B2 (en) Isolated bidirectional constant-current maintenance system based on power supply source of shared device
CN103580297A (zh) 移动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07303825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及用于对电动车辆充电的方法
CN110739741B (zh) 高压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中的低压直流耦合管理系统
CN205039589U (zh) 电动汽车随车移动充电器
CN203071613U (zh) 可充电的移动设备
CN202957630U (zh) 多功能充电箱
CN111162233A (zh) 电池包、充电系统及汽车
CN207691493U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
CN116001572A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池包管理方法
CN103165960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池的加热保温系统
US20100013435A1 (en) Charging Station
CN115441723A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209784476U (zh) 零序故障指示器
CN205123372U (zh) 一种利用wifi信号的充电设备
CN210898547U (zh) 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母线耦合双向充放电通讯基站电源设备
CN210608605U (zh) 一种低压电池系统
KR102284859B1 (ko) 다수의 충전기 관리가 용이한 그리드 참여형 전기자동차 충전시스템
CN210137072U (zh) 一种电池包组用高压配电盒
CN113659673A (zh) 一种基于储能电源的快速充电和并网连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8112276U (zh) 一种即插即用型分布式储能装置
CN207737130U (zh) 一种低速车bms供电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