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4323U -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4323U
CN205384323U CN201620105932.7U CN201620105932U CN205384323U CN 205384323 U CN205384323 U CN 205384323U CN 201620105932 U CN201620105932 U CN 201620105932U CN 205384323 U CN205384323 U CN 205384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leakage coaxial
fixing
field strength
non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59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庆诗
刘泰
吕捷
韩超
谢飞
李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AT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ATR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ATR
Priority to CN2016201059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4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4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4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包括固定装置、非金属杆和测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临时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上,非金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连接,通过非金属杆固定测试天线并且调整天线与漏泄同轴电缆的相对距离和角度,测定装置与天线连接用于测定场强,使得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从定点测试变成空间平面的测试,极大地拓展了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范围,使所得数据能充分反映漏泄同轴电缆的性能,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背景技术
漏泄同轴电缆尤其是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建筑物内、隧道内及地铁等天线传输很困难的场所,具有信号分布均匀、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耦合损耗是体现漏泄同轴电缆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对漏泄同轴电缆耦合损耗的测试方法均来自于标准IEC61196-1:2005,该标准规定了天线中心与电缆槽孔端面水平距离为2米处的场强,但在实际使用中工程设计者更关心的是以电缆槽孔端面为圆心以一定长度为半径的扇形覆盖面积的场强分布,在这种覆盖面积下测定的数据可以更好反应漏泄同轴电缆性能。
因此,这就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以进一步修正标准中的耦合损耗测试方法,并解决传统漏泄同轴电缆耦合损耗测试中得到的空间分布数据积累不足,不能完全反映漏泄同轴电缆性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包括固定装置、非金属杆和测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上,所述非金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连接,天线固定在所述非金属杆上,天线与所述测定装置连接,以实现调整非金属杆的转动角度和天线在所述非金属杆上的位置测定漏泄同轴电缆在不同位置的场强。
其中,所述非金属杆可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的径向平面转动,转动角度为-180°至+180°;所述非金属杆可在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转动,转动角度为-90°至90°。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上分别设有刻度,以实现标示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的径向平面和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转过的角度。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上以标示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转过角度的刻度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45度;所述固定装置上以标示非金属杆在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转过角度的刻度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45度。
其中,还包括测量件,所述测量件以实现测量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的径向平面和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转过的角度。
其中,所述非金属杆长度为1-5米。
其中,所述非金属杆上设有刻度。
其中,所述非金属杆上的刻度间隔小于或等于50厘米。
其中,所述测定装置为频谱仪。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可延漏泄同轴电缆轴向方向移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针对工程使用中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空间分布的需求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该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上,非金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连接,通过非金属杆固定测试天线并且调整天线与漏泄同轴电缆的相对距离和角度,使得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从定点测试变成空间平面的测试,极大地拓展了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范围,使所得数据能充分反映漏泄同轴电缆的性能,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可靠。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装置;2:非金属杆;3:天线;4:漏泄同轴电缆;5:频谱仪;6:非金属杆刻度线;7:固定装置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置于”、“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径向”是指沿漏泄同轴电缆半径的方向;“轴向”是指与漏泄同轴电缆半径方向向垂直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包括固定装置1、非金属杆2和测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1用于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4上(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临时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上),所述非金属杆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1可转动连接,天线3固定在所述非金属杆2上,天线3与所述测定装置连接,以实现调整非金属杆2的转动角度和天线3在所述非金属杆2上的位置测定漏泄同轴电缆4周围不同位置处的场强。
本实用新型针对工程使用中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空间分布的需求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该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上,非金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连接,通过非金属杆固定测试天线并且调整天线与漏泄同轴电缆的相对距离和角度,使得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从定点测试变成空间平面的测试,极大地拓展了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范围,使所得数据能充分反映漏泄同轴电缆的性能,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可延漏泄同轴电缆轴向方向移动。具体的,固定装置1可优选为圆形卡盘,圆形卡盘中心的圆心处留有与漏泄同轴电缆直径相适配的孔,该孔供漏泄同轴电缆4穿过,以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4上,并可延漏泄同轴电缆轴向方向移动。
具体地,漏泄同轴电缆4的外导体上分布有槽孔,该槽孔在漏泄同轴电缆的轴向上排布(槽孔图中未示出)。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槽孔是为了使电信号能量能从电缆槽口辐射出来,以达到向外传播和接收外来无线电波的目的,所以,非金属杆2与固定装置1的连接位置为靠近漏泄同轴电缆槽孔的位置,以便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槽孔附近的场强分布。也就是说,具体地,非金属杆2的一端与圆形卡盘径向平面上靠近漏泄同轴电缆槽孔的位置可转动连接。具体地转动连接方式可为万向节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可以实现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都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具体地,所述非金属杆2可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4的径向平面转动,转动角度为-180°至+180°。在径向平面上,将非金属杆2对准固定漏泄同轴电缆槽孔的位置定义为0°,以该0°为基准逆时针旋转180°为180°,以该0°为基准顺时针旋转180°为-180°,使非金属杆在该-180°至+180°的区间旋转。
具体地,所述非金属杆2可在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4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转动,转动角度为-90°至90°。转动角度为0°时,非金属杆2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4轴向相垂直,以该0°为基准在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逆时针旋转90°为90°,以该0°为基准顺时针旋转90°为-90°,使非金属杆在该-90°至90°的区间旋转。
使用时,非金属杆2能够围绕固定点沿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旋转-180°到180°,也能沿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旋转-90°到90°,使得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从定点测试变成空间平面的测试,极大地拓展了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范围。
具体地,所述固定装置1上分别设有刻度,以实现标示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4的径向平面和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4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转过的角度。图1中仅示出,非金属杆2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4的径向平面上转过角度的刻度线7。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上以标示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转过角度的刻度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45度;所述固定装置上以标示非金属杆在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转过角度的刻度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45度。具体的刻度间隔值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每格刻度的间隔值宜相等,并且每格刻度优选为不大于15度,使测量更为精准。该刻度的作用是为调整天线和漏泄同轴电缆之间的角度提供依据。
除了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分别设有刻度以实现标示非金属杆转动角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还可通过单独的测量件实现对非金属杆转过角度的测量。所述测量件可优选为刻度盘或者量角器,使用刻度盘或者量角器可以实现测量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的径向平面和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转过的角度。测量件并不限刻度盘或者量角器,任何可以实现对非金属杆转过角度的测量装置都可用于本实用新型。
具体地,所述非金属杆长度为1-5米。非金属杆为直杆,根据施工的要求及实验总结,非金属直杆长度可优选为3-4米,并且所述非金属杆上设有刻度6,刻度间隔小于或等于50厘米,具体的刻度间隔值并不限于此,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每格刻度优选为不超过10厘米,使测量更为精准。该刻度的作用是为调整天线与漏泄同轴电缆的相对距离提供依据。
具体的,所述测定装置为频谱仪5,用于测定显示场强。测定装置并不限频谱仪这种具体的设备,任何可以实现测定显示场强功能的方式或者装置都可用于本实用新型。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方便易行,只需将固定装置固定在已经按照标准要求架空安放好的漏泄同轴电缆的某一测试点上,将测试天线固定在非金属杆上,根据测试要求调整非金属杆的角度以及测试天线在非金属杆上的位置,测出相应位置的场强分布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针对工程使用中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空间分布的需求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该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上,非金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连接,通过非金属杆固定测试天线并且调整天线与漏泄同轴电缆的相对距离和角度,使得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从定点测试变成空间平面的测试,极大地拓展了对漏泄同轴电缆场强的测试范围,使所得数据能充分反映漏泄同轴电缆的性能,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装置、非金属杆和测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漏泄同轴电缆上,所述非金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连接,天线固定在所述非金属杆上,天线与所述测定装置连接,以实现调整非金属杆的转动角度和天线在所述非金属杆上的位置测定漏泄同轴电缆周围不同位置处的场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杆可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的径向平面转动,转动角度为-180°至+180°;所述非金属杆可在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转动,转动角度为-90°至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上分别设有刻度,以实现标示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的径向平面和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转过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上以标示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转过角度的刻度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45度;所述固定装置上以标示非金属杆在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转过角度的刻度之间的间隔小于或等于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件,所述测量件以实现测量非金属杆在固定漏泄同轴电缆的径向平面和与固定漏泄同轴电缆径向平面相垂直的平面转过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杆长度为1-5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杆上设有刻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杆上的刻度间隔小于或等于5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装置为频谱仪。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可延漏泄同轴电缆轴向方向移动。
CN201620105932.7U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Active CN205384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5932.7U CN205384323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5932.7U CN205384323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4323U true CN205384323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50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5932.7U Active CN205384323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4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2794A (zh) * 2017-01-09 2017-06-20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讯产品的信号场强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2794A (zh) * 2017-01-09 2017-06-20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讯产品的信号场强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8459B (zh) 一种外场天线方向图的测试方法
CN106771897B (zh) 一种gis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衰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1497480U (zh) 联轴器同心度的校验装置
CN104730349A (zh) 基于直线运动的天线增益方向图测量方法
CN103616575A (zh) 一种辐射发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6872801A (zh) 一种近场测试系统
CN203422434U (zh) 一种辐射发射测试系统
CN108828485A (zh) 一种场强探头全向性校准系统、方法和支架装置
CN104330012A (zh) 便携式电缆弯曲半径验收器
CN205384323U (zh) 一种用于检测漏泄同轴电缆场强分布的装置
CN106885934A (zh) 一种建立在三相一体gis罐体封闭端的母线电压测量装置
WO201820943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urrents in bundled conductors
CN104777372A (zh) 天线方向图测量中的直线轨迹校正方法
CN105717432B (zh) 局部放电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3968741A (zh) 电力电缆拐弯半径测定仪
CN206876773U (zh) 一种近场测试系统
CN103983932B (zh) 板级射频电流探头的空间标定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205957301U (zh) 一种管道监测系统
CN208424379U (zh) 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测试装置
CN202837352U (zh) 探针卡安装台及探针测量装置
CN201191319Y (zh) 半自动无线电测向机
CN110579648A (zh) 一种天线增益判定方法和判定装置
Trueman et al. Comparison of computed RF current flow on a power line with full scale measurements
US2012012680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aulty concentric neutrals in a live power distribution cable
CN203012027U (zh) 一种天线方向图的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1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E OF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OF MI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