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2593U -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 Google Patents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2593U
CN205382593U CN201520979377.6U CN201520979377U CN205382593U CN 205382593 U CN205382593 U CN 205382593U CN 201520979377 U CN201520979377 U CN 201520979377U CN 205382593 U CN205382593 U CN 205382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direction
structural beams
wall
tie
cent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93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苗冬梅
马荣全
梁建军
董继勇
冯国军
孙学峰
王浩
葛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93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2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2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25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组合式结构柱住宅包括桩基础、设于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剪力墙结构包括格构柱组合墙以及混凝土剪力墙,格构柱组合墙包括位于结构梁交汇位置的节点柱以及分别自节点柱向结构梁方向延伸的连接肢,结构梁连接于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以轻简的钢管柱代替部分混凝土剪力墙进而解决现有混凝土剪力墙有害环境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住宅墙体的环保性。

Description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住宅,具体涉及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下,住宅建设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住宅建筑的倒逼机制。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很长时间内钢材价格将在低位徘徊。因而,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应运而生。
目前,如图1所示,住宅楼层的墙体转角多为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剪力墙200’。这种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虽然价格便宜并且强度足够,但是,在施工时会造成大量粉尘,有害于环境。对于现代施工来说,我们更渴求一种更为环保的住宅墙体结构,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生活环境的向往。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以轻简的钢管柱代替部分混凝土剪力墙进而解决现有混凝土剪力墙有害环境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住宅墙体的环保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该组合式结构住宅包括桩基础、设于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剪力墙结构包括格构柱组合墙以及混凝土剪力墙,格构柱组合墙包括位于结构梁交汇位置的节点柱以及分别自节点柱向结构梁方向延伸的连接肢,结构梁连接于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每道连接肢包括:
加强柱,位于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
位于不同高度的至少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加强柱与节点柱;
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梁与节点柱的交点,第二连接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梁与加强柱的交点。
本实用新型钢结构住宅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节点柱、加强柱以及斜支撑形成桁架结构的格构式组合墙,以作为住宅的剪力墙结构,以替代现有住宅中的部分的混凝土剪力墙,这样,既满足了改进环保性的要求,又避免了柱体凸出于室内,进而提高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沿第一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第二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
优选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相互平行。
优选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相互交叉。
优选地,结构梁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结构梁以及第二结构梁,相邻两个格构柱组合墙之间设有斜拉支撑,斜拉支撑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梁与加强柱的交点,斜拉支撑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结构梁的中部。
优选地,沿第一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第二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交汇点;沿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端延长交汇于第二结构梁的中点。
优选地,节点柱以及加强柱为方形钢管柱且内部浇筑混凝土,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以及结构梁为工字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住宅建筑中基础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基础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标准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顶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应图2中A-A的局部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格构柱组合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应图6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相邻两个格构柱组合墙之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该组合式结构住宅包括具有结构梁1的基础层、标准层以及顶层,基础层、标准层以及顶层上均设有剪力墙结构,位于不同位置的剪力墙结构包括格构柱组合墙100以及混凝土剪力墙200,相邻的格构柱组合墙100与混凝土剪力墙200之间通过结构梁1连接,相邻两个格构柱组合墙100之间同样通过结构梁1连接。
其中,结合图2和图5所示,在基础层上分别设有多个桩基础9,剪力墙结构设于桩基础9上,而每个桩基础9下间隔设有多个桩体90,以便施工打桩形成稳定的地基。而上述的格构柱组合墙100则设置于桩基础9上。
结合图6至图7所示,具体地,上述各个层面的格构柱组合墙100包括位于结构梁1交汇位置的节点柱2以及分别自节点柱2向结构梁1方向延伸的连接肢3,结构梁1连接于连接肢3向外延伸的端部,每道连接肢3包括:加强柱4,位于连接肢3向外延伸的端部;位于不同高度的至少第一连接梁5以及第二连接梁6,第一连接梁5以及第二连接梁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加强柱4与节点柱2;斜支撑7,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梁5与节点柱2的交点,第二连接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梁6与加强柱4的交点。
较为优选地,节点柱2以及加强柱4为方形钢管柱且内部浇筑混凝土,第一连接梁5、第二连接梁6以及结构梁1为工字梁。斜支撑7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7相互平行或者交叉。
如图8所示,更为详细地,沿第一连接梁5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加强柱4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第二连接梁6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节点柱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沿斜支撑7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斜支撑7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
同时,结构梁1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结构梁10以及第二结构梁12,相邻格构柱组合墙的两个连接肢3之间设有斜拉支撑8,斜拉支撑8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梁10与加强柱4的交点,斜拉支撑8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结构梁12的中部。
更为详细地,沿第一结构梁10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加强柱4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第二结构梁1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加强柱4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交汇点;沿斜拉支撑8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斜拉支撑8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端延长交汇于第二结构梁12的中点。
以此,在住宅的各个层面上的剪力墙位置,用格构柱组合墙代替部分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依旧保持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得住宅整体的环保性得到显著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结构柱住宅包括桩基础、设于所述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所述剪力墙结构包括格构柱组合墙以及混凝土剪力墙,所述格构柱组合墙包括位于所述结构梁交汇位置的节点柱以及分别自所述节点柱向所述结构梁方向延伸的连接肢,所述结构梁连接于所述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每道所述连接肢包括:
加强柱,位于所述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
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柱与所述节点柱;
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节点柱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加强柱的交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所述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
沿所述第二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所述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
沿所述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所述第一中心点;
沿所述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所述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所述第二中心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所述斜支撑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所述斜支撑相互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梁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结构梁以及第二结构梁,相邻两个所述格构柱组合墙之间设有斜拉支撑,所述斜拉支撑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加强柱的交点,所述斜拉支撑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结构梁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所述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
沿所述第二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所述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交汇点;
沿所述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所述第一端延长交汇于所述第一交汇点;
沿所述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所述第二端延长交汇于所述第二结构梁的中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柱以及所述加强柱为方形钢管柱且内部浇筑混凝土,所述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以及所述结构梁为工字梁。
CN201520979377.6U 2015-12-01 2015-12-01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2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9377.6U CN205382593U (zh) 2015-12-01 2015-12-01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9377.6U CN205382593U (zh) 2015-12-01 2015-12-01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2593U true CN205382593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38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937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2593U (zh) 2015-12-01 2015-12-01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2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5373U (zh) 双钢板夹心混凝土墙和方钢管混凝土结合的结构
CN103741958B (zh) 一种外设装配式子结构加固已有建筑物的方法
CN202248270U (zh) 一种竹-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
CN103046644B (zh) 多层房屋冷弯薄壁型钢梁柱结构体系
CN203034599U (zh) 不等高弦杆空腹悬挑钢桁架结构体系
CN107034793A (zh) 一种拱桥腹拱圈的加固结构
CN207295986U (zh) 装配式交错贝雷架钢结构建筑
CN204876695U (zh) 一种三角形单元格的轻型钢结构间接空冷塔
CN203238845U (zh) 一种高承载悬挑梁构件
CN105625567A (zh) 高层与超高层混凝土正交斜放空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及制作方法
CN205063101U (zh) 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
CN205382593U (zh) 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CN205907887U (zh) 一种陶粒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02627317U (zh) 钢丝网片弯折成型式配筋异形截面混凝土柱-墙板减震房屋
CN105152039A (zh) 坡地建筑塔吊超长附着装置及坡地建筑逆序施工方法
CN204940524U (zh) 用于钢结构住宅的l形偏心支撑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
CN205369988U (zh) 复合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
CN205296586U (zh) 装配式双板连接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CN205224342U (zh) 格构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
CN204098355U (zh) 蜂窝状钢腹板-钢管混凝土翼缘h形截面组合柱
CN209277287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壁式框架建筑集成结构
CN205224264U (zh) 实腹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CN203403598U (zh) 一种双向斜交张弦梁
CN208934106U (zh) 一种多层大跨度不规则i型混凝土空间网格盒式结构
CN205224276U (zh) 实腹式钢管柱组合墙结构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Qiang

Inventor after: Miao Dongmei

Inventor after: Ma Rongquan

Inventor after: Liang Jianjun

Inventor after: Dong Jiyong

Inventor after: Feng Guojun

Inventor after: Sun Xuefeng

Inventor after: Wang Hao

Inventor after: Ge Jie

Inventor before: Li Qiang

Inventor before: Miao Dongmei

Inventor before: Ma Rongquan

Inventor before: Liang Jianjun

Inventor before: Dong Jiyong

Inventor before: Feng Guojun

Inventor before: Sun Xuef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ao

Inventor before: Ge Ji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