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9525U -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9525U
CN205379525U CN201620043129.5U CN201620043129U CN205379525U CN 205379525 U CN205379525 U CN 205379525U CN 201620043129 U CN201620043129 U CN 201620043129U CN 205379525 U CN205379525 U CN 205379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pore
heating device
infusion tube
he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31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桂红
杨秀红
薄文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0431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9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9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95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内胆、加热元件和电源,所述电源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电源的上方,所述加热元件置于所述内胆之中,加热元件的两端通过穿设在内胆底部的导电柱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内胆之间密封连接;在所述内胆上设有入管孔和出管孔,所述入管孔和所述出管孔的高度高于所述加热元件的高度;对应所述入管孔和所述出管孔的位置,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过孔。通过将输液管穿过所述输液管加热装置,实现了对流经输液管的注射液进行加热;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可以保持温度恒定,而通过内胆隔热的方式实现了节能的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工具用的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输液管在输液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对输液管加热。但对于有些特殊体质的患者,输液的温度过低,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的感觉。而在冬季这样气温较低的季节,环境温度远低于体温,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也也会有不适的感觉。
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将输液管穿过温水或热水,利用温水或热水对输液管进行升温。由于温水或热水也是放置在空气环境中,导致温水或者热水的温度会自然降低和随着输液而降低,所以解决的效果不明显,并且温水或热水需要不断的更换以保证适当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输液过程中对输液管加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内胆、加热元件和电源,所述电源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电源的上方,所述加热元件置于所述内胆之中,加热元件的两端通过穿设在内胆底部的导电柱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内胆之间密封连接;在所述内胆上设有入管孔和出管孔,所述入管孔和所述出管孔的高度高于所述所述加热元件的高度;对应所述入管孔和所述出管孔的位置,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过孔。
优选地,在所述内胆内部设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置于所述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并且所述多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入管孔、出管孔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导电柱的下部支撑在所述电源的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电加热棒,并且电加热棒为U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所述过孔设为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部边缘形成的缺口,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形成过孔。
优选地,所述内胆包括下胆体和上胆体,所述入管孔、出管孔设为在所述下胆体的上部边缘形成的缺口,由上胆体与下胆体对接形成所述入管孔、出管孔。
优选地,所述内胆为陶瓷内胆。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与壳体上的充电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变压器,变压器与壳体上的电源接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液管加热装置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通过将输液管穿过所述输液管加热装置,实现了对流经输液管的注射液进行加热;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可以保持温度恒定,而通过内胆隔热的方式实现了节能的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通过多孔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输液管接触到加热元件,防止输液管遇到高温熔化;导电柱直接支撑在电源的外壳上,使所述导电柱可对内胆提供支撑作用,保证结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输液管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内胆2、加热元件3和电源4,所述电源置4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内胆2位于所述电源4的上方,所述加热元件3置于所述内胆2之中,加热元件3的两端通过穿设在内胆2底部的导电柱5与所述电源4连接,所述导电柱5与所述内胆2之间密封连接;在所述内胆2上设有入管孔23和出管孔24,所述入管孔23和所述出管孔24的高度高于所述所述加热元件3的高度;对应所述入管孔23和所述出管孔24的位置,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过孔13。
优选地,在所述内胆2内部设有多孔板25,所述多孔板25置于所述所述加热元件3的上方,并且所述多孔板25的高度低于所述入管孔23、出管孔24的高度,通过多孔板25实现了对输液管和加热元件之间的隔离,保证输液管不会接触到加热元件而受热熔化,保证输液安全。
优选地,所述导电柱5的下部支撑在所述电源4的外壳上;导电柱直接支撑在电源的外壳上,使所述导电柱可对内胆提供支撑作用,保证结构稳固。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3为电加热棒,并且电加热棒为U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接,所述过孔13设为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部边缘形成的缺口,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接形成过孔13。
优选地,所述内胆2包括下胆体22和上胆体21,所述入管孔23、出管孔24设为在所述下胆体22的上部边缘形成的缺口,由上胆体21与下胆体22对接形成所述入管孔23、出管孔24。
优选地,所述内胆2为陶瓷内胆,陶瓷内胆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有效防止热量散失,并且可以提升加热效率,节省电能,延长直流电源的使用时间。
优选地,所述电源4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与壳体上的充电接口41连接,采用直流电源进行充电的方式,可以扩大所述输液管加热装置的使用区域,不需要借助交流电接口来完成加热。
优选地,也可以将所述电源设为变压器,变压器与壳体上的电源接头连接,此时通过交流电供电的方式来实现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液管加热装置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通过将输液管穿过所述输液管加热装置,实现了对流经输液管的注射液进行加热;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可以保持温度恒定,而通过内胆隔热的方式实现了节能的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通过多孔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输液管接触到加热元件,防止输液管遇到高温熔化;导电柱直接支撑在电源的外壳上,使所述导电柱可对内胆提供支撑作用,保证结构稳固。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液管加热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内胆、加热元件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电源的上方,所述加热元件置于所述内胆之中,加热元件的两端通过穿设在内胆底部的导电柱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内胆之间密封连接;在所述内胆上设有入管孔和出管孔,所述入管孔和所述出管孔的高度高于所述所述加热元件的高度;对应所述入管孔和所述出管孔的位置,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过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内部设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置于所述所述加热元件的上方,并且所述多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入管孔、出管孔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的下部支撑在所述电源的外壳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电加热棒,并且电加热棒为U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所述过孔设为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部边缘形成的缺口,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形成过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下胆体和上胆体,所述入管孔、出管孔设为在所述下胆体的上部边缘形成的缺口,由上胆体与下胆体对接形成所述入管孔、出管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为陶瓷内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与壳体上的充电接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变压器,变压器与壳体上的电源接头连接。
CN201620043129.5U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9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3129.5U CN205379525U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3129.5U CN205379525U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9525U true CN205379525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7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312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9525U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9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2584U (zh) 一种可加热的咖啡搅拌棒
CN207214413U (zh) 一种节能电磁锅炉
CN205379525U (zh)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CN208269648U (zh) 一种石英熔炼炉
CN203215959U (zh) 一种远红外线热水器
CN206303827U (zh) 一种全封闭电磁热水淋浴器
CN201628368U (zh) 储水式节能电磁热水器
CN204168512U (zh) 能实现涡流式热循环的液体发热棒
CN203399684U (zh) 一种带有温控系统的固体发酵罐
CN203089524U (zh) 一种恒温热水袋
CN202908513U (zh) 一种自动温控电水壶
CN208183105U (zh) 电镀清洗槽加热装置
CN206884104U (zh) 一种注塑机用加热装置
CN201748624U (zh) 一种区域快速加热热水器
CN204293934U (zh) 自动加热式热滤漏斗
CN206037205U (zh) 高度可调的电取暖器
CN201599927U (zh) 一种控制双加热器加热的节能电热装置
CN205402900U (zh) 一种新型高效吊炕
CN204969521U (zh) 衣服
CN203776490U (zh) 一种水暖床垫
CN205106711U (zh) 一种便携式迷你夹板
CN207299485U (zh) 外镀膜或绕制非金属或金属电热丝的电热水器
CN204285597U (zh) 一种拼装式多功能支持低电压的对流电暖气
CN202018114U (zh) 热能转换器
CN201558387U (zh) 一种输液加温保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