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8934U -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 - Google Patents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8934U
CN205378934U CN201490000064.5U CN201490000064U CN205378934U CN 205378934 U CN205378934 U CN 205378934U CN 201490000064 U CN201490000064 U CN 201490000064U CN 205378934 U CN205378934 U CN 205378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bracelet
monitoring
air quality
groov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90000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Huasheng Technology Industr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VERBEST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VERBEST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VERBEST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8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89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1),环带结构(101)包括呈环状的环带本体,环带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电子元件及显示屏(103)的凹槽,其下部中设有用于放置电池(107)的容腔,凹槽及容腔分别呈长条状,分别沿环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对布置。该环带结构(101)可以充分利用环带本体的内部空间,大大缩小环带结构(101)的体积,缩小智能手环(1)的体积,并且电池(107)与其它电子元件分开放置,充分利用环带本体的长条结构展开放置,可以便于散热。

Description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环带结构和包括该环带结构的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手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佩戴的物品,其有多种类型,如运动型手环、保健型手环等,根据人们不同需求,手环中可以设置有多种不同结构,如加设按摩结构、磁性体等。
目前,手环的种类虽然有多种,但是其功能却大致相同的,只是装饰效果,或者,再嵌入一些结构,使其具备保健的效果,功能较为单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在现时生活中的更多需要及要求,且为了更好提高人们的健康指数,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种智能手环,主要是在手环中嵌入各种功能的电子元件,使得手环的功能不再单一化,其还具有多种其他的功能,如脉搏监测等等,这样,随着智能手环中电子元件的增多,并且所需要耗损的电能也较多,电池的体积较大,导致智能手环体积过大,且散热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环带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环体积过大以及散热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环带结构,包括呈环状的环带本体,所述环带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电子元件及显示屏的凹槽,其下部中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容腔,所述凹槽及容腔分别呈长条状,分别沿所述环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对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智能手环,包括上述的环带结构、控制元件、显示屏以及电池,所述控制元件及显示屏嵌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电池置于所述容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带结构,其分别在环带本体的上部及下部设置凹槽及容腔,将显示屏、电子元件等放置在凹槽中,电池放置在凹腔中,并且,凹槽与容腔分别呈长条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环带本体的内部空间,大大缩小环带结构的体积,缩小智能手环的体积,并且电池与其它电子元件分开放置,充分利用环带本体的长条结构展开放置,可以便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手环,其显示屏以及控制元件等电子元件放置在环带本体上部的凹槽中,电池则放置在环带本体下部的容腔中,这样,充分利用环带本体的环形结构,将电子元件与电池分开放置,可以大大缩小智能手环的体积,并且,便于智能手环内电子元件等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的爆炸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环带结构101包括环带本体,该环带本体呈环状,其上部的外表面设有呈条状的凹槽,该凹槽可以用于放置各种电子元件,如控制元件104、显示屏103等等;环带本体的下部中设有容腔,该容腔也呈条状,其用于放置电池107,凹槽与容腔分别延伸环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两者相对布置。
上述的环带结构101中,分别在环带本体的上部及下部设置凹槽及容腔,将显示屏103、控制元件104等电子元件放置在凹槽中,电池107放置在凹腔中,并且,凹槽与容腔分别呈长条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环带本体的内部空间,大大缩小环带结构101的体积,缩小智能手环1的体积,并且电池107与其它电子元件分开放置,充分利用环带本体的长条结构展开放置,可以便于散热。
本实施例中,环带本体上部的凹槽包括中间槽1011以及两分别分布在中间槽1011两侧的侧槽1012,当然,侧槽1012与中间槽1011是连通,形成上端开口的凹槽,中间槽1011可以用于放置显示屏103等,其它电子元件则可以放置在侧槽1012中,从而充分利用凹槽的空间,且将个电子元件也充分摊开放置,便于散热且布置。
在两侧槽1012的上端设有面壳102,该面壳102覆盖在侧槽的上端,当显示屏等放置在中间槽中后,面壳的端部抵接在显示屏103上,这样,由于显示屏103两侧都布置有面壳102,利用该两面壳102,则可以实现对显示屏103的固定,并且,面壳102封闭了侧槽1012的上端开口,使得侧槽与面壳10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它的电子元件则可以被封闭在该容纳空间中,可以起到密封防水等作用。
在中间槽1011的两侧壁的上端,分别设有缺口1013,这样,当显示屏103放置在该中间槽1011中,其两侧可以嵌入在该两缺口1013中,便于显示屏103的安装,且可以使得显示屏103在中间槽1011中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容腔位于凹槽的正下方,且容腔的两端分别延伸凹槽的两端延伸布置,这样,可以保证容腔与凹槽之间相对对称布置,使得电子元件以及电池107等安装在环带结构中后,整个环带结构101更加均衡,增加其佩戴的舒适感。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智能手环1,其包括上述的环带结构101、控制元件104以及显示屏103,显示屏103嵌入在环带结构101的凹槽中,并且其显示面(也就是上表面)朝上布置,这样,显示面显露在外;控制元件104以及各种电子元件放置在凹槽中,控制元件104用于对整个智能手环1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当然,控制元件104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元件,如PCB板、单片机以及各种其它具有控制效果的元件。
智能手环1包括电池107,电池107设置在环带结构101下部的容腔中,这样,则不会与其它元件之间位置重复,且更有效分配环带结构101的内部空间,另外,避免电池107与其它元件之间设置在一起,也可以大大提高智能手环1的散热以及缩小体积。
具体地,电池107设置有多个,该多个电池107均匀相邻分布在环带结构101下部的容腔中,这样,用户在配戴该智能手环1时,也不会因为环带结构101内置电池107,感觉不适。
智能手环1还包括无线通讯元件105以及空气质量监测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105及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分别定性连接于控制元件104,其由控制元件104控制运行、保存数据以及数据传递等。其中,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可以对智能手环1所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递至控制元件104,控制元件104可以将该监测数据传递至显示屏103中进行显示,或者利用无线通讯元件105,将监测数据传递至外部的服务器,进行运算、统计以及储存等。
上述提供的智能手环1,其功能多样化,其通过设置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可以对用户所处的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通过控制元件104,利用无线通讯元件105,传递至外的服务器等设备,或者直接显示在显示屏103上;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可以对其行走路径或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经这些监测数据储存、计算处理等,以选择更优的行走路径,或者,可以时刻提示用户所处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状况,以使用户选择是否继续停留或离开等,其为用户的健康生活提供引导作用;特别对于一些患病用户二样,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对其影响较大,利用该手环1中的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则可以时刻监测到其所处环境空气质量的数据,有利于用户的健康选择,满足用户对健康生活追求的需求。
另外,智能手环1的体积较小,其直接配戴在手上,用户不需要再另外携带任何监测仪器,使用起来简单及便捷。
当监测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元件105传递至外部的服务器等后,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以及统计等,外部服务器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更加形象化反馈至手环1中,显示的显示屏103上,如配合路径,模拟出多条空气质量路径,以便用户选择更佳的行走路径;或者,通过一些图像处理,以图像形式显示空气质量等等,具体方式还可以是多种多样,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所举形式。
当然,为了便于安装控制元件104、空气质量监测元件以及无线通讯元件105,该控制元件104、空气质量监测元件以及无线通讯元件105等都放置在环带结构101的凹槽中,当然,具体位置的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具体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PM2.5监测传感器106,用于监测空气中的PM2.5,其可以结合用户跑步时使用,当用户在跑步时,手环1中的PM2.5监测传感器106自动启动,开启监测,当跑到一定的时间时,则再次开启PM2.5的监测,区别跑步不同状态、不同位置时的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13,其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温湿度,当用户在不同位置时,其可以监测不同位置空气中的温湿度,并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相应的提示,并且,还可以用于区分用户运动时的发热量是否过高,以提醒客户继续运动或选择休息。
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气压传感器112,用于自动监测空气中的气压和海拔高度,用户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随时监测其所处位置的高度及气压,对于一些有疾病的用户,该功能更加实用,并且,可以配合实时语音提醒。
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污染气体传感器114,其用于监测空气中,污染气体的浓度,结合上述的PM2.5传感器,监测空气的质量,并且,当环境中的空气的PM2.5或污染气体的数据达到一定危害时,可以配合语音提醒用户离开。当然,当用户在车内时,通过该污染气体传感器114,则可以判断车内环境的空气是否达标,并提示是否开窗。
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紫外线传感器115,其用于监测环境中的紫外线指数,这样,用户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通过该紫外线传感器115的提醒,对用户起到保护的作用,当然,当紫外线指数太高时,用户也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电磁辐射传感器118以及NCV传感器117,用于主要用于监测用户所处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危害,是否存在电磁辐射,这样,根据该电磁辐射传感器118监测的数据,则可以选择到电磁辐射较小的地方。
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噪音传感器116,其用于监测用户所处环境周围的噪音,当所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则可以做出不同的反应。
上述的各类传感器,都是涉及空气质量监测的,其可以归纳为测量类传感器,当然,空气质量监测元件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的传感器,并不仅限制于上述的种类。
智能手环1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11及重力传感器109,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11置于凹槽中,其用于实现计步功能,并且可以计算处用户体内的卡里路,利用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11,可以监测环带结构101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从而根据状态,进行相对应测量。
智能手环1包括距离传感器108,其用于作为用户体验的接口,可以使得用户与手环1之间具有更多的人机交互功能;在环带结构101上还设有LED灯,其电性连接控制元件104,这样,当人体靠近该智能手环1时,利用距离传感器108的监测功能,控制元件104则控制LED灯亮,当手环1靠近人眼时,控制元件104则控制LED灯变暗,从而不至于过于刺眼,避免对人眼的伤害。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元件105包括WIFI以及蓝牙,其中,蓝牙可以用于连接手机,并通过手机,将手环1监测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智能手环1包括GPS元件,其时刻监控用户所处的位置,将用户所有去到的地方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如PM2.5,污染气体浓度,以及海拔高度等等参数,并利用地图的形式在APP界面表示出来,并保存在后台服务器中,用户可以随时调取这些数据并且可以和身边的朋友共享这些数据,可以使自己没去过的地方也标识出当地的环境状态。
智能手环1的空气质量监测元件中的各个部件,如上述的各种传感器,PM2.5监测传感器106等,其体积较小,从而内嵌在智能手环1的环带10中,智能手环1的体积可以做得比较小。
当然,为了实现两个手环1或多个手环1之间的数据功能,智能手环1通过蓝牙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数据分享,也可以设置类似微信“摇一摇”或“扫一扫”来实现数据共享。
本实施例中,环带结构101上部的凹槽包括中间槽1011以及两分别分布在中间槽1011两侧的侧槽1012,当然,侧槽1012与中间槽1011是连通的形成上端开口的凹槽,显示屏103放置在中间槽1011中。
在两侧槽1012的上端设有面壳102,该面壳102的端部抵接在显示屏103上,这样,由于显示屏103两侧都布置有面壳102,利用该两面壳102,则可以实现对显示屏103的固定,并且,面壳102封闭了侧槽1012的上端开口,使得凹槽与面壳10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上述的空气质量传感器以及各类其它传感器都可以放置在容纳空间中,当然,部分可以放置在中间槽1011中,具体放置可视实际空间需求而定,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放置。
本实施中,控制元件104为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呈条板状,其放置在凹槽中,且沿着环带结构10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这样,尽量使得整个控制电路板展开在整个凹槽内,及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且便于控制电路板与各传感器之间的电性连接,不需要通过布置过多电线连接。
智能手环1包括喇叭110,其置于凹槽中,其显露在环带结构101外,且电性连接于控制元件104,这样,对于智能手环1内的各个监测元件,根据其监测到的数据,控制元件104可以利用喇叭110发出不同的警示声音,用于提醒用户。
智能手环1的环带101中嵌设有多个LED灯,该多个LED灯与控制元件104电性连接,该多个LED灯可以呈阵列排布,其环绕环带101布置,或者环绕在凹槽外周布置等等,其可以用于显示智能手环1的多个功能,通过各种不同的亮灯方式,提示智能手环1的空气质量监测元件的各个部件的监测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手环1,可以设计为智能手表,只要其显示屏103可以显示时间等则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环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状的环带本体,所述环带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电子元件及显示屏的凹槽,其下部中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容腔,所述凹槽及容腔分别呈长条状,分别沿所述环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对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用于放置显示屏的中间槽以及两分别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侧槽,两所述侧槽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槽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的上端封设有面壳,所述面壳与所述侧槽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槽的两侧壁的上端分别设有缺口。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环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位于所述凹槽的正下方,其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凹槽的两端延伸布置。
6.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环带结构、控制元件、显示屏以及电池,所述控制元件及显示屏嵌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电池置于所述容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设有用于监测外部环境空气质量且将监测数据传递至所述控制元件的空气质量监测元件以及由所述控制元件控制将所述监测数据传递至外部服务终端的无线通讯元件,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及无线通讯元件置于所述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用于监测空气中PM2.5数据的PM2.5监测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用于监测空气气压的气压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用于监测空气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用于监测空气中污染气体数据的污染气体传感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用于监测空气中紫外线数据的紫外线传感器。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用于监测空气中电磁辐射数据的电磁辐射传感器。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包括用于监测噪音数据的噪音传感器。
15.如权利要求6~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包括用于监测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元件。
16.如权利要求6~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包括用于人机交互功能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元件。
17.如权利要求7~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包括GPS元件,所述GPS元件电性连接于控制元件,且配合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元件,将用户去过地方的空气质量以地图形式展现。
18.如权利要求6~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为呈条板状的控制电路板,其置于所述凹槽中,且沿所述环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19.如权利要求6~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多个所述电池均匀相邻置于所述环带本体下部的容腔中。
20.如权利要求6~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喇叭,所述喇叭电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元件,其置于凹槽中,且显露出所述环带外。
21.如权利要求6至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带中嵌设有多个LED灯,该多个LED灯呈阵列布置。
CN201490000064.5U 2014-05-29 2014-05-29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 Expired - Lifetime CN20537893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8783 WO2015180092A1 (zh) 2014-05-29 2014-05-29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8934U true CN205378934U (zh) 2016-07-13

Family

ID=5469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9000006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5378934U (zh) 2014-05-29 2014-05-29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8934U (zh)
WO (1) WO20151800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7531B (zh) * 2017-02-28 2018-12-21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旅游随身健康终端
CN107568852A (zh) * 2017-09-08 2018-01-12 霍山尼·苏玛 一种可穿戴装置
CN107822610A (zh) * 2017-09-28 2018-03-23 上品家武汉有限公司 具有监测显示数据及报警功能的智能运动护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26790A1 (en) * 2012-06-07 2013-12-12 Motorola Mobility, Inc. Wearable Band with Ease of Adjustment
CN202904018U (zh) * 2012-10-22 2013-04-24 吕丽玲 Gps智能定位腕带
CN203259809U (zh) * 2013-04-10 2013-10-30 深圳市立德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超薄智能手表
CN203310444U (zh) * 2013-06-26 2013-11-27 胡峰 一种环境质量实时检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可穿戴式终端
CN103784147B (zh) * 2014-02-20 2016-04-06 文闻 一种用于孕妇监护报警的穿戴式物联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80092A1 (zh)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7611B (zh)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349556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70094637A1 (en) Wireless visual notification car charger for mobile device
CN205378934U (zh) 环带结构和智能手环
CN104522945A (zh) 一种智能运动保健手环
CN205512761U (zh) 智能手环
CN204336038U (zh) 一种智能运动保健手环
CN204631389U (zh) 一种具有心率监测功能的智能眼镜
CN106575819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天线
WO2018058406A1 (zh) 智能手环
CN106909070A (zh) 基于gps、lbs和wifi三重定位的儿童智能手表
CN205072843U (zh) 多参数即时检验无线传输智能腕表
CN106213702A (zh) 一种智能腕带
CN204930498U (zh) 一种智能皮带
CN106136741A (zh) 一种智能枕头
CN108933864A (zh) 智能眼镜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59279B (zh) 一种智能项链
CN206443312U (zh) 一种具有夜光功能的手环
CN107830433A (zh) 一种自动调节睡眠夜灯系统
CN207353621U (zh) 一种可触摸控制照明的数据线
US20160097509A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CN207621720U (zh) 一种自动调节睡眠夜灯系统
CN107842796A (zh) 一种蓝牙蜡烛音箱灯
CN105467404B (zh) 一种智能臂套
CN105515221B (zh) 一种智能项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white Wangsong White Road industrial area 19 Building five Piovan lette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ity Huasheng Technology Industr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white Wangsong White Road industrial area 19 Building five Piovan lette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verbest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