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6764U -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6764U
CN205376764U CN201521011258.8U CN201521011258U CN205376764U CN 205376764 U CN205376764 U CN 205376764U CN 201521011258 U CN201521011258 U CN 201521011258U CN 205376764 U CN205376764 U CN 205376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wave antenna
short
arres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12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少林
刘立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 Accurate Hardwear Pty Ltd Is Pushed Up By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An Accurate Hardwear Pty Ltd Is Pushed Up By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 Accurate Hardwear Pty Ltd Is Pushed Up By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An Accurate Hardwear Pty Ltd Is Pushed Up By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5210112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6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6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6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短波天线塔和避雷系统;所述避雷系统具体包括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均安装设置在所述短波天线塔外;且所述避雷系统中的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所述第二避雷单元与所述短波天线塔之间存在间隙无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分体式避雷系统中的避雷单元各自都安装在底部的安装架以及隐藏井内(即避雷系统中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与短波天线塔之间存在间隙无连接)。避雷单元可以与安装架实施拆卸进行转移,还可以通过升降储放在隐藏井内,保证高大的避雷单元不会影响到短波天线塔的传输工作,以免造成信号死角。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移动通信站,广播电视塔站等天线信号收发系统都采用避雷针防雷(例如:短波天线系统也会采用避雷针进行防雷措施)。
众所周知,天线是不能设计地面(水平)固定式避雷针的,否则通信会造成死角;因此现有的天线塔塔体上安装独立钢管避雷针,以塔身为导电体并在塔底接入大地,这种避雷针的好处是安装简单,牢固可靠,在雷电轻的一般地域,钢管避雷针接闪器可以防止雷击造成的危害;
但是,在雷电高发地区,此种类型的避雷针很难避闪连续雷电的袭击,通过传统避雷针传递下来的高电位、强电流的雷电流在通过建筑物内的立柱或横梁中的钢筋下地的同时,也会将雷电流及其产生的电磁场带进楼内通信网络和设备之中,对各种电信设备造成强烈的电流脉冲冲击和电磁感应冲击。如果某个通信基站内的电信设备遭受这样的雷电冲击而损坏,将会造成通信瘫痪的严重故障。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使用传统避雷针的短波天线上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不仅兼顾短波天线接收和发射信号的性能,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雷击概率,提高避雷针的针对性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包括短波天线塔和避雷系统;
上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的具体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布局顺序如下:
所述避雷系统具体包括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所述避雷系统结构中的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均安装设置在所述短波天线塔外;且所述避雷系统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所述第二避雷单元与所述短波天线塔之间存在间隙无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安放在靠近短波天线塔尾部的地面上;所述第二避雷单元安放在靠近短波天线塔头部的地面上。
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安放在靠近(注意是靠近且并不接触)短波天线尾部的地面上,其第一避雷单元主要用于保护尾部短波天线塔的部件;同时,第二避雷单元安放在靠近短波天线头部的地面上,第二避雷单元主要用于保护其附近短波天线塔头部的部件。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避雷系统为一个或多个避雷单元(本实施例中计算得出两个)。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短波天线塔包括多个对数周期天线单元,且多个所述对数周期天线单元呈夹角排列设置并整体形成扇形排列形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一避雷单元结构中,所述第一避雷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具体包括避雷针针体、法兰盘、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避雷单元的所述法兰盘的底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二避雷单元结构中,所述第二避雷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具体包括避雷针针体、法兰盘、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避雷单元的所述法兰盘的底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结构中:所述避雷针针体和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避雷系统具体结构中:所述第一避雷单元中避雷针针体的顶部高度为4.14m;所述第二避雷单元中的避雷针针体的顶部高度为4.3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第一避雷单元以及第二避雷单元的具体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四个安装支腿和四个销轴;四个所述安装支腿均一一通过四个销轴实现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安装支腿固定连接在地面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每个避雷单元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容纳避雷单元完全沉降的隐藏井以及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配重装置、滑轮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通过配重装置以及滑轮组件控制避雷单元在对应的隐藏井内上升和下降;所述隐藏井的深度大于对应的避雷单元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分析其主要结构可知: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主要由短波天线塔和避雷系统组成;
所述避雷系统结构中的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均安装设置在所述短波天线塔外;且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所述第二避雷单元与所述短波天线塔之间存在间隙无连接,这样就可以避免了避雷针将传递下来的高电位、强电流通过短波天线塔传递进建筑物内的通信网络和电器设备之中,因而避免了通信基站内的电信设备遭受这样的雷电冲击而损坏。
另外,分体式避雷系统中的避雷系统中的避雷单元各自都安装在底部的安装架以及隐藏井内。避雷单元可以与安装架实施拆卸进行转移,同时还可以通过升降储放在隐藏井内,保证高大的避雷单元不会影响到短波天线塔的传输工作,以免造成信号死角。即在短波天线不工作时,避雷系统直立在地面上,避免短波天线塔遭受雷击;在短波天线塔工作时,避雷系统降在地面以下或平放在地面上,以免影响到短波天线塔的工作,造成信号死角。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其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避雷针安装位置及滚球法半径坡面的保护范围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中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的对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中避雷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中避雷系统安装在地面的铰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
避雷系统12;第一避雷单元121;第二避雷单元122;避雷针针体1211;法兰盘1212;第一安装架1213;第二安装架1221;安装支腿1214;销轴12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包括短波天线塔11和避雷系统12;
上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的具体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布局顺序如下:
所述避雷系统12具体包括第一避雷单元121和第二避雷单元122;所述避雷系统结构中的所述第一避雷单元121和第二避雷单元122均安装设置在所述短波天线塔11外;且所述避雷系统中的所述第一避雷单元121和所述第二避雷单元122与所述短波天线塔11之间存在间隙无连接。所述避雷系统为一个或多个避雷系统。
如图1所示,在避雷系统结构中:所述第一避雷单元121安放在靠近(注意是靠近且并不接触)短波天线尾部的地面上,保护尾部短波天线塔的部件,第二避雷单元122安放在靠近短波天线头部的地面上,保护其附近短波天线塔头部的部件。其中,连接两个避雷单元的三段弧线为根据滚球法计算得到的弧线,在该弧线以下的部分为避雷单元所保护的部件。所述短波天线包括多个对数周期天线单元,且多个所述对数周期天线单元呈夹角排列设置并整体形成扇形排列形状。
在所述避雷系统具体结构中:所述第一避雷单元121中避雷针针体的顶部高度为4.14m;所述第二避雷单元122中的避雷针针体的顶部高度为4.3m。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中,两个避雷单元分别安放在短波天线塔的外部,穿过短波天线振子之间的间隙,较为靠近振子中心。在每个避雷单元上避雷针的高度及其相对于短波天线塔的位置是通过滚球法和圆特征方程计算得出的,其计算公式主要为:和r2=x2+y2,在同样的公式和计算条件之下,加上安全系数后,第一避雷单元中避雷针的高度为4.14m,第二避雷单元中避雷针的高度为4.3m,为提高一致性,将两根避雷针高度均设计为4.3m,图示中,圆圈内部分为该避雷针高度下其水平面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一避雷单元121结构中,所述第一避雷单元121自上而下依次具体包括避雷针针体1211、法兰盘1212、第一安装架1213;所述第一安装架12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避雷单元121的所述法兰盘1212的底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二避雷单元122结构中,所述第二避雷单元122自上而下依次具体包括避雷针针体1211、法兰盘1212、第二安装架1221;所述第二安装架122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避雷单元122的所述法兰盘1212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其为单根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其由避雷针针体1211和法兰盘1212组成,避雷针针体1211和法兰盘121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如图4所示,其为避雷系统整体安装示意图,分别是第一避雷单元121和第二避雷单元122,其中每个避雷单元分别由避雷针针体1211、法兰盘1212和第一安装架1213或第二安装架1221组成。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第一避雷单元以及第二避雷单元的具体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架1213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架122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四个安装支腿1214和四个销轴1215;四个所述安装支腿1214均一一通过四个销轴1215实现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安装支腿1214固定连接在地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避雷单元121和第二避雷单元122在地面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213与安装支腿1214通过四个销轴1215连接。在短波天线塔工作之前,拔掉其中两个销轴1215,以另外两个安装支腿1214和销轴1215为支点,利用辅助设备将避雷单元分别平放在地面上,在短波天线塔不工作的状态下,利用辅助设备将两个避雷单元分别竖立在地面上,并安装好销轴1215,以起到防雷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每个避雷单元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容纳避雷单元完全沉降的隐藏井以及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配重装置、滑轮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通过配重装置以及滑轮组件控制避雷单元在对应的隐藏井内上升和下降;所述隐藏井的深度大于对应的避雷单元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梯井的原理,在避雷单元下挖高于避雷单元整体高度的井,通过配重和滑轮等控制避雷单元的上升和下降。在短波天线塔工作前,控制避雷单元下降到地面以下,不会造成通信死角。在短波天线停止工作后,控制避雷单元上升在提前设定好的高度上,起到防雷的作用。
在所述避雷系统具体结构中:所述避雷系统不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而是可以活动的,所述避雷系统可以活动下降到地面以下或者通过铰接的轴平放在地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避雷系统在所述短波天线塔不工作状态下时,属于直立在地面以上的状态,起到避免短波天线塔遭受雷击的作用。由于所述避雷系统可以活动,在所述短波天线塔工作时,所述避雷系统降在地面以下或平放在地面上,以免影响到短波天线塔的工作,造成信号死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所述分体式避雷系统是将避雷系统安放在短波天线塔外,并采用多避雷系统结构,所述短波天线是由多个呈夹角排列设置的对数周期天线单元组成的天线阵列。分体式避雷系统中的避雷系统可以活动,在短波天线不工作时,避雷系统直立在地面上,避免短波天线塔遭受雷击;在短波天线塔工作时,避雷系统降在地面以下或平放在地面上,以免影响到短波天线塔的工作,造成信号死角。同时,在避雷系统工作时,由于其安装在短波天线塔外,所以不存在雷电流通过短波天线塔或其上设备的问题,也不会对电信设备造成电流脉冲冲击和电磁感应冲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因此其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短波天线塔和避雷系统;
上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的具体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布局顺序如下:
所述避雷系统具体包括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所述避雷系统结构中的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均安装设置在所述短波天线塔外;且所述避雷系统中的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和所述第二避雷单元与所述短波天线塔之间存在间隙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避雷单元安放在靠近短波天线塔尾部的地面上;所述第二避雷单元安放在靠近短波天线塔头部的地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雷系统为一个或多个避雷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波天线塔包括多个对数周期天线单元,且多个所述对数周期天线单元呈夹角排列设置并整体形成扇形排列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避雷单元结构中,所述第一避雷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具体包括避雷针针体、法兰盘、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避雷单元的所述法兰盘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避雷单元结构中,所述第二避雷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具体包括避雷针针体、法兰盘、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避雷单元的所述法兰盘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避雷单元和第二避雷单元结构中:所述避雷针针体和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避雷系统具体结构中:所述第一避雷单元中避雷针针体的顶部高度为4.14m;所述第二避雷单元中的避雷针针体的顶部高度为4.3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避雷单元以及第二避雷单元的具体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四个安装支腿和四个销轴;四个所述安装支腿均一一通过四个销轴实现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安装支腿固定连接在地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避雷单元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容纳避雷单元完全沉降至地面以下的隐藏井以及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配重装置、滑轮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通过配重装置以及滑轮组件控制避雷单元在对应的隐藏井内上升和下降;所述隐藏井的深度大于对应的避雷单元的长度。
CN201521011258.8U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Active CN205376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1258.8U CN205376764U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1258.8U CN205376764U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6764U true CN205376764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1258.8U Active CN205376764U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6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7639A (zh) * 2019-11-26 2020-03-06 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对数周期天线阵列的自动组阵控制装置和组阵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7639A (zh) * 2019-11-26 2020-03-06 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对数周期天线阵列的自动组阵控制装置和组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1339B (zh) 一种电力杆塔
US8919584B2 (en) Electrical equipment mounting frame
CN101834424B (zh) 水平排列10kv绝缘线线路加装架空避雷线方法
CN104141406B (zh) 一种可安装4g天线的电力铁塔
CN102251486A (zh) 一种用于桥塔分节段安装的顶升支架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101499638A (zh) 一种提高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能力的方法
CN205376764U (zh) 一种采用分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CN204282935U (zh) 电网输电线杆防鸟装置
CN205901071U (zh) 一种变能限流型避雷针
CN206646904U (zh) 一种新型通讯基站铁塔
CN202008924U (zh) ±800kV换流站用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塔安装形式
CN203205705U (zh) 鼓型铁塔防绕击雷避雷针
CN205863857U (zh) 一种独立式电缆平台
CN210016225U (zh) 一种街码支架
CN109904824B (zh) 小导线线路提升横担
CN105762753A (zh) 一种±800千伏直流线路避雷器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08441599U (zh) 转角塔避雷线支架及转角塔
CN208014607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外置式电压互感器安装支架
CN205319318U (zh) 一种采用整体式避雷系统的短波天线
CN105633888A (zh) 一种输电杆塔用横担
CN201408936Y (zh) 一种用于绝缘斗臂车的支撑导线装置
CN113675579B (zh) 一种安装5g天线的变电站构支架装置
CN219535583U (zh) 一种110kV单回无平台座式电缆终端塔
CN217114765U (zh) 一种天线抱杆
CN103545779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防风偏刚性绝缘拉索的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