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3453U - 水电两用暖气 - Google Patents

水电两用暖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3453U
CN205373453U CN201620192898.1U CN201620192898U CN205373453U CN 205373453 U CN205373453 U CN 205373453U CN 201620192898 U CN201620192898 U CN 201620192898U CN 205373453 U CN205373453 U CN 205373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heating installation
dua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28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928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3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3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34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包括:相互连通的供热管和散热管,其中,散热管包括管道和环绕管道的暖气翅片;供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水道管和连接管;并且,供热管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电热管和水热管。本实用新型的水电两用暖气实现了既能单独水暖,又能单独电暖,并且能水暖电暖一起使用的效果。在不方便连接水暖的建筑内,只需电源插座即可实现供暖,且通电后加热散热效率高。在想要经济节电的建筑内,只需通过连接管出入热水,即可实现供暖。并且,水暖或电暖故障时,依旧能提供供暖。水暖和电暖同时工作,加热散热效果极高。

Description

水电两用暖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两用暖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暖气片一般分为水暖和电暖两种。水暖是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暖气片设备上,电暖主要是油汀、暖风机、快热炉等采暖设备。目前两种采暖产品很难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及个性化采暖的需求。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单独水暖,又能单独电暖,并且能水暖电暖一起使用的水电两用暖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既能单独水暖,又能单独电暖,并且能水暖电暖一起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包括相互连通的供热管和散热管,其中,散热管包括管道和环绕管道的暖气翅片;供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水道管和连接管;并且,供热管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电热管和水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水电两用暖气还包括:设置有散热孔和暖气外罩盖的暖气外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水道管连通形成环形管道;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水道管的相对侧;连接管为多个且分别连通水道管的上侧和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连接管上设置有能调节水流量且能闭合连接管入水口的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暖气翅片为铝暖气翅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和水热管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电子显示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的外层为绝缘层;电热管内层为导热金属,用于通电以产生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连接调温元件和调温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暖气外罩的下侧设置有脚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为螺旋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电两用暖气,实现了既能单独水暖,又能单独电暖,并且能水暖电暖一起使用的效果。这样在不方便连接水暖的建筑内,只需电源插座即可实现供暖,且通电后加热散热效率高。在想要经济节电的建筑内,只需通过连接管出入热水,即可实现供暖。并且,水暖或电暖故障时,依旧能提供供暖。水暖和电暖同时工作,加热散热效果极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供热管2、散热管3、管道
4、暖气翅片5、水道管6、连接管
7、电热管8、水热管9、暖气外罩
10、散热孔11、暖气外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两用暖气包括:相互连通的供热管1和散热管2。散热管2包括管道3和环绕管道3的暖气翅片4;供热管1包括相互连通的水道管5和连接管6;供热管1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电热管7和水热管8。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可以为普通铸铁散热器、改良型铸铁散热器或钢制散热器。
目前采用较多的为普通柱形铸铁散热器,其优点是不易被系统中的氧气腐蚀,水容量大,热稳定性好,初投资费用较低。但是,其外形不够美观。
铸铁散热器具有很多优点,如热稳定性好、耐腐蚀等,人们不满的是其外观。已有前卫的开发商研制出抛光上漆的新型铸铁散热器,其外型美观而又保持铸铁的优良品质,而且造价不高,也许能够成为现行铸铁构件的替代品。
钢制散热器有钢串片式、扁管式、板式、钢制柱式、排管式等形式,其外形较轻巧、形式多样,可用于不同场合。但是,其中部分形式散热器要求热水中含氧量不大于0.05MG/L,并要求系统在非供暖期充水保养。这种散热器通常不需要设暖气罩,但其初投资费用较普通铸铁散热器更高。
暖气翅片4可以为铸铁、铜铝复合、纯铝、低碳钢或纯铜材质的。铸铁暖气翅片的价格低廉,但是样式笨重。铜铝复合暖气翅片样式轻便,散热较快,但是价格较高,硬度低。纯铝暖气翅片轻便且价格实惠;低碳钢暖气翅片价格实惠,保温性能好,但是易被氧化腐蚀。纯铜暖气翅片,导热性能优越、耐腐蚀能力强,但是造价高。
暖气翅片4可以为矩形暖气翅片或是圆形暖气翅片。其中,圆形暖气翅片散热更均匀;矩形暖气翅片的结构稳定,易于并排叠放,且热交换面积大,散热效率高。
连接管6用于连接水道管5和连接锅炉房的主入水供热管和主出水供热管。连接管6的入水口或出水口即连接主入水供热管的一端可以设置端盖,用于在单独使用电暖时,封闭连接管6。
单独使用电暖时,事先在水道管5中灌入水或油等导热液体,电热管7连接电源,电源打开则电热管7开始工作,与水道管5中的导热液体进行热交换,水道管5中的导热液体的热量在通过散热管2时被暖气翅片4大量吸收,暖气翅片4上传导的热量被室内冷空气带走,使得室温升高。
单独使用水暖时,连接管6连通锅炉房的主入水供热管和主出水供热管,连接管6至少包括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和出水管既可以是同一管道3分割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管道3,并且可以一个设置在上侧一个设置在下侧,设置在同侧或是设置在异侧。使用时将主入水供热管、入水管、水道管5、出水管和主出水供热管依次连接。还可以将主入水供热管、水热管8、主出水供热管依次连接,并在水道管5和散热管2内倒入导热性能更好的油液等,这样升温快供热效果好。
同时使用水暖和电暖时,既可以将主入水供热管、入水管、水道管5、出水管和主出水供热管依次连接,且电热管7连接电源,电源打开;也可以将主入水供热管、水热管8、主出水供热管依次连接,且电热管7连接电源,电源打开。
这样实现了既能单独水暖,又能单独电暖,并且能水暖电暖一起使用的效果。在不方便连接水暖的建筑内,只需电源插座即可实现供暖,且通电后加热散热效率高。在想要经济节电的建筑内,只需通过连接管6出入热水,即可实现供暖。并且,在水暖或电暖故障时,依旧能提供供暖。水暖和电暖同时工作,加热散热效果极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水电两用暖气还包括:设置有散热孔10和暖气外罩盖11的暖气外罩9。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0可以均匀分布设置在暖气外罩9上,这样散热更均匀,加热效率高。
玻璃暖气外罩能防止墙壁被熏黑,金属暖气外罩传导热量效率高。可以在靠近墙壁的部分设置玻璃暖气外罩,远离墙壁的部分设置金属暖气外罩。
暖气外罩9下侧或靠墙一侧可以设置梯形或矩形支架,架起暖气,使得暖气远离底面,防止暖气过热造成失火。
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暖气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用户在使用暖气时被烫伤;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火灾;此外,暖气罩上面可以放置物品,节约空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水道管5连通形成环形管道3;散热管2的两端分别连通水道管5的相对侧;连接管6为多个且分别连通水道管5的上侧和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水道管5既可以在一定区域内设置方便移动水电两用暖气,也可以环绕房间设置散热均匀效率高,例如环绕地面、天花板或是四壁设置。环绕房间设置水道管5时,散热管2均匀分布在房间内,其中,当散热管2分布在四壁上时,可以通过小型水泵使得水在散热管2内循环流动。
水道管5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一个设置在上侧一个设置在下侧,上侧的水道管5入水,下侧的水道管5出水,且上下水道管5相互通过散热管2连通;或是多个水道管5平行于四壁并排设置,而多个水道管5在下侧连通,1个或多个水道管5上侧入水下侧出水。这样通过重力的作用,无需加装小水泵,即可实现大范围的散热供暖。
散热管2上可以设置节流阀和/或单向阀;节流阀用于控制液体流量;单向阀用于控制流动方向。并且还可以设置蓄水池连接散热管2,蓄水池可以设置出水口,将热水引出,方便日常使用。
这样方便水电两用暖气的入水和出水,并且环形管道3安装方便,散热更均匀。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连接管6上设置有能调节水流量且能闭合连接管6入水口的阀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连接管6上的阀门能控制液体流量,用户可以自行控制流量实现经济环保的供暖。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暖气翅片4为铝暖气翅片。
这样纯铝暖气翅片轻便且价格实惠,易于施工、环保、节约成本。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7和水热管8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电子显示屏。
这样通过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电子显示屏能方便直观的监控电热管7和水热管8的温度,既能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火灾,也能及时发现电热管7和水热管8的故障便于维护。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7的外层为绝缘层;电热管7内层为导热金属,用于通电以产生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电热管7内层为导热金属可以为多层,内侧导电性能较外侧导电性能强,外侧导热性能较内侧导热性能强。
这样能有效防止电热管7的漏电,且实现了电热管7的通电供热的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7连接调温元件和调温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调温元件可以为二极管或是调温电路。
这样通过调温元件和调温开关实现了电热管7的温度控制,从而实现了室内温度的调节。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暖气外罩9的下侧设置有脚轮。
在本实施例中,脚轮可以为多个。暖气外罩9上还可以设置把手,方便推拉。
这样易于移动水电两用暖气,可以自由调整水电两用暖气的位置,方便取暖。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中,电热管7为螺旋管。
在本实施例中,电热管7可以设置多个,并且多个电热管7可以螺旋盘旋嵌套均匀的分布在水道管5中。多个电热管7可以通过连接变压元件来加载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水道管5的温度的调节。
这样可以实现电热管7与水道管5中的导热液体的充分热交换,供暖效果好,效率高。
请注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各实施例的特征进行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电两用暖气包括相互连通的供热管和散热管,
所述散热管包括管道和环绕所述管道的暖气翅片;
所述供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水道管和连接管;并且
所述供热管的内侧设置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电热管和水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电两用暖气还包括:
设置有散热孔和暖气外罩盖的暖气外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道管连通形成环形管道;
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水道管的相对侧;并且
所述连接管为多个且分别连通所述水道管的上侧和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能调节水流量且能闭合所述连接管入水口的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气翅片为铝暖气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管和所述水热管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电子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管的外层为绝缘层;并且
所述电热管内层为导热金属,用于通电以产生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管连接调温元件和调温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气外罩的下侧设置有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两用暖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管为螺旋管。
CN201620192898.1U 2016-03-14 2016-03-14 水电两用暖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3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2898.1U CN205373453U (zh) 2016-03-14 2016-03-14 水电两用暖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2898.1U CN205373453U (zh) 2016-03-14 2016-03-14 水电两用暖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3453U true CN205373453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6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289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3453U (zh) 2016-03-14 2016-03-14 水电两用暖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3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6279A (zh) 一种带蓄热功能的可移动屏风式辐射空调装置
CN207350416U (zh) 电加热储能器外置的集中供暖式智能储热电暖系统
CN100473937C (zh) 一种高科技铝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暖气系统专用管道
CN203517985U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壁挂炉复合采暖系统
CN205373453U (zh) 水电两用暖气
EP3172497A1 (en) Water heater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206330459U (zh) 一种蛇形圆管式散热器
CN206281027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生活热水智能控制系统
CN204880722U (zh) 储热式加热器
CN202494355U (zh) 冬季水暖换热器
CN207197291U (zh) 一种横流式冷却塔用分级进水耗能器
KR101833149B1 (ko) 온수 및 스팀보일러용 열교환장치
CN201138009Y (zh) 壁挂式电热水炉
CN101290166A (zh) 超导蓄热电暖器
CN205897897U (zh) 一种钢制板式散热器
CN201133096Y (zh) 新型太阳能保暖洗浴房
CN20531645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电暖器
CN109974286A (zh) 一种即热型石墨烯膜加热及相变储能的高效电热水装置
CN213920601U (zh) 一种车辆暖水取暖装置及车辆
CN203824160U (zh) 热管辐射立式采暖/制冷系统
CN202126011U (zh) 水暖-电热两用相变铜管铝翅片强自然对流散热器
CN211823142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装置
CN209558467U (zh) 一种导热效率高的地暖用铝塑复合管
CN212842196U (zh) 光伏用工业热水机出水组件
CN200968671Y (zh) 节能保湿型电热水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