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4300U - 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54300U CN205354300U CN201620031656.4U CN201620031656U CN205354300U CN 205354300 U CN205354300 U CN 205354300U CN 201620031656 U CN201620031656 U CN 201620031656U CN 205354300 U CN205354300 U CN 2053543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tention device
- signal
- emergency
- warning system
- cloud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02 transmitt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787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8118 Cerebral infar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364 Peperomia pelluci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711 Peperomia pelluc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包括急救车,设置有急救按钮,急救按钮按压后产生一急救信号,急救信号通过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出;云服务平台;警示器,设置在医院的预定位置且与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第一报警灯,设置于警示器上且与警示器信号连接。通过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急救车辆以及警示器,在急救车上便捷的报警方法几乎不影响车上院前出诊医生的现场抢救工作,另一方面在急诊室内两次不同时间的报警灯闪烁提示方式使得院内急诊医生能够从容地处理好手头事务以及院前急救接车准备工作,这样的急救警示系统有效提高了院前院内急救急诊一体化连接的工作效率,与传统方式相比较具有更优秀的实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急救是一个涉及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多科室关联协作的抢救工作过程,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梗病人的抢救过程更是如此。因此对于危急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车上医生为了尽快通知开通院内绿色通道,有时甚至是需要绕行急诊直接进入手术室,需要及时告知院内急诊科或手术室提前做好抢救物资和人员准备。另一方面,当急救车辆接近医院时也应有一个明显的即将到达提示,以便院内人员立即做好接收急救病人的准备。
传统的绿色通道开放方式一般依据车上医生电话、短信通知,或对讲机,也有利用GPS车辆定位方式对急救车辆到达医院距离时间作出预告知提示。现行的院前急救急诊绿色通道开放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
①电话通知方式:
即是医生在急救车上根据病人危重症情况打电话通知院内急诊科室人员提前做好接车准备。这种一对一的通信方式很难达到一对多的通信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一些大型医院病患众多,处于繁重工作状态下的医生或护士不得不中断手头上的事务转而处置院前急救电话,轻则干扰工作思路,严重时恐会引发医疗纠纷。
②短信通知方式:
即是医生在急救车上根据病人危重症情况发送电话短信通知院内急诊科室人员提前做好接车准备。但实际情况是处于繁重工作状态下的医生或护士无暇顾及短信消息,这样的短信消息很容易被忽略。
③对讲机方式:
急救车配置对讲机,虽然具有便捷的通话功能,但是这里比电话通知方式更复杂的是需要对方也具有对讲设备,也就是说需要给相关急诊医生或护士配备对讲机,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易实现的。
④GPS距离显示提醒方式:
有的医院通过设立信息屏来显示急救车辆当前位置,企图影响急诊室人员对于院前急救事件的及时关注。但由于信息屏难以引起繁忙的医护人员的关注,因此信息屏显示提示方式难以达到院前急救信息向院内急诊科室传递的实时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中,其包括:
急救车,所述急救车设置有急救按钮,所述急救按钮按压后产生一急救信号,所述急救信号通过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出;
云服务平台,与所述急救车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急救车发出的所述急救信号并转发;
警示器,设置在医院的预定位置且与所述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平台转发的急救信号,并响应所述急救信号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报警灯,设置于所述警示器上且与警示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报警灯,所述第二报警灯设置于所述警示器上且与警示器信号连接;
所述云服务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急救车发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急救车与所述警示器之间的距离值,并且在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送触发信号至所述警示器;
所述警示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触发信号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报警灯,以控制所述第二报警灯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器为多个,多个所述警示器设置于所述医院的不同位置,每个所述警示器均设有所述第一报警灯和所述第二报警灯。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器内置有工控机及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急救信号及触发信号;
所述工控机与所述第一报警灯和第二报警灯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急救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为3G/4G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急救车辆以及警示器,在急救车上便捷的报警方法几乎不影响车上院前出诊医生的现场抢救工作,另一方面在急诊室内两次不同时间的报警灯闪烁提示方式使得院内急诊医生能够从容地处理好手头事务以及院前急救接车准备工作,这样的急救警示系统有效提高了院前院内急救急诊一体化连接的工作效率,与传统方式相比较具有更优秀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院前急救预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记:
急救车10;
急救按钮110;
云服务平台20;
警示器30;
第一报警灯310;第二报警灯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包括急救车10、云服务平台20、警示器30,第一报警灯310。
具体的,急救车10上设置有多个急救按钮110,出诊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危重程度需要通知院内科室立即做好抢救准备时,可按下相应的急救按钮110,此时产生一急救信号,并且通过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将该急救信号发送给云服务平台20。警示器是设置在医院的各急诊室内且与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接收到云服务平台20发出的急救信号后可响应急救信号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报警灯310设置在警示器30上,且与警示器30信号连接,其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响应第一控制信号而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急救人员当前出现的急救信息。急救人员根据相应的第一报警灯310可迅速得知院前急救车10病人的病情紧急程度状况,从而可从容地展开相关准备工作,及时开放急救绿色通道。在急救车10上便捷的报警方法几乎不影响急救车10上院前出诊医生的现场抢救工作,与传统方式相比较具有更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警示器30可以采用灯箱式的警示器的结构,其安装简单、方便,而且外观美观、醒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设置于警示器30上与警示器30信号连接的第二报警灯320。对应的,云服务平台20还用于接收急救车10发出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计算急救车10与警示器30之间的距离值,并且在距离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送触发信号至警示器30。警示器30还用于接收触发信号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至第二报警灯320,以控制第二报警灯320发出报警提示。
也就是说,当急救车10在回到医院的过程中,急救车10与警示器30的距离达到预设的距离值时,云服务平台20会自动发送一触发信号给警示器30,使对应的急诊室的第二报警灯320开启并闪烁,以便院内人员立即做好接收急救病人的准备。这是第二次警示,先后两次不同时间的报警灯闪烁提示方式使得院内急诊医生能够从容地处理好手头事务以及院前急救接车准备工作。现有的用电话通知的方式,虽然在第一时间通知了病人需要立即开放绿色通道抢救,但由于交通堵车等等原因车辆迟迟不能到达,使得放下手中事务的医护人员耽误了宝贵的工作时间,因此本系统院前急救两次警示方式更加符合医院实际环境的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警示器30设置为多个,多个警示器30设置在各医院的不同位置,且每个警示器均设置有第一报警灯310和第二报警灯320,设置有多个警示器30在不同的位置,使得医院内有更多的急救人员能看到警示信息,提高其系统的有效性。
更为详细的,可在警示器30内设置有工控机(图未示)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工控机连接,用于接收急救信号及触发信号,并且,工控机与第一报警灯310和第二报警灯320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急救信号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根据触发信号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在外部网络热点环境稳定的条件下,警示器30可自动恢复因断电等各种情况造成的联网中断情况,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优选的,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设置为wifi通信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为3G/4G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使其整体系统具有较高的无线通信效率,稳定可靠。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警示器30与医院的停电应急灯可以安装在同一位置,并且与停电应急灯的电源连接,安装拆卸方便,更好满足各式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院前急救预警系统,通过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急救车辆以及警示器,在急救车上便捷的报警方法几乎不影响车上院前出诊医生的现场抢救工作,另一方面在急诊室内两次不同时间的警示灯闪烁提示方式使得院内急诊医生能够从容地处理好手头事务以及院前急救接车准备工作,这样的急救警示系统有效提高了院前院内急救急诊一体化连接的工作效率,与传统方式相比较具有更优秀的实用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急救车,所述急救车设置有急救按钮,所述急救按钮按压后产生一急救信号,所述急救信号通过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出;
云服务平台,与所述急救车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急救车发出的所述急救信号并转发;
警示器,设置在医院的预定位置且与所述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平台转发的急救信号,并响应所述急救信号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报警灯,设置于所述警示器上且与警示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发出报警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报警灯,所述第二报警灯设置于所述警示器上且与警示器信号连接;
所述云服务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急救车发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急救车与所述警示器之间的距离值,并且在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送触发信号至所述警示器;
所述警示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触发信号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报警灯,以控制所述第二报警灯发出报警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器为多个,多个所述警示器设置于所述医院的不同位置,每个所述警示器均设有所述第一报警灯和所述第二报警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器内置有工控机及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急救信号及触发信号;
所述工控机与所述第一报警灯和第二报警灯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急救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为3G/4G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31656.4U CN205354300U (zh) | 2016-01-13 | 2016-01-13 | 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31656.4U CN205354300U (zh) | 2016-01-13 | 2016-01-13 | 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54300U true CN205354300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7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3165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4300U (zh) | 2016-01-13 | 2016-01-13 | 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5430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5125A (zh) * | 2016-07-27 | 2016-12-07 | 安徽聚润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救护车抵达时间实时预测系统及方法 |
CN108938225A (zh) * | 2018-06-05 | 2018-12-07 | 北京越洋新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移动医疗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2312937A (zh) * | 2018-06-19 | 2021-02-02 | 费森尤斯医疗保健控股公司 | 具有血压测量通知的血液治疗机器 |
-
2016
- 2016-01-13 CN CN201620031656.4U patent/CN2053543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5125A (zh) * | 2016-07-27 | 2016-12-07 | 安徽聚润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救护车抵达时间实时预测系统及方法 |
CN108938225A (zh) * | 2018-06-05 | 2018-12-07 | 北京越洋新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移动医疗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2312937A (zh) * | 2018-06-19 | 2021-02-02 | 费森尤斯医疗保健控股公司 | 具有血压测量通知的血液治疗机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40231C (zh) | 一种包含位置识别能力的可移动式患者监护系统 | |
CN103366503B (zh) | 一种便携式智能陪护系统 | |
CN205354300U (zh) | 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 |
CN204168288U (zh) |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医院无线呼叫系统 | |
CN103348738A (zh) | 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无线中继模块 | |
CN204707142U (zh) | 在线互联网急救车及互联网急救系统 | |
CN103034780A (zh) | 基于异构网络的医院病房管理系统 | |
CN205757636U (zh) | 一种医用急救智能手环 | |
CN105451191A (zh) | 基于ZigBee的无线护理呼叫系统及方法 | |
CN105815890A (zh) | 一种医用急救智能手环 | |
CN202590047U (zh) | 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及输液远程监控网络系统 | |
CN203276487U (zh) |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老人监护系统 | |
CN104378418B (zh) | 医疗监护的通信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4445845U (zh) | 一种提高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效率的综合系统 | |
CN206931159U (zh) | 一种医院无线呼叫系统 | |
CN203042462U (zh) | 一种移动急救监护系统及救护车 | |
CN103961072A (zh) | 一种人体健康智能监控系统 | |
CN109819131A (zh) | 医院住院部护士用可穿戴呼叫系统 | |
CN109966088A (zh) | 一种临床预警系统 | |
CN206548932U (zh) | 一种无线智能输液提醒系统 | |
CN213070109U (zh) | 一种手环式急救报警器 | |
CN210578788U (zh) | 一种用于护士站的智能紧急呼叫系统 | |
CN207782803U (zh) |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医院呼叫系统 | |
CN102256185A (zh) | 一种无线医护系统 | |
CN202565307U (zh) | 基于ZigBee的远程无线监控患者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