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7430U -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7430U
CN205347430U CN201521030636.7U CN201521030636U CN205347430U CN 205347430 U CN205347430 U CN 205347430U CN 201521030636 U CN201521030636 U CN 201521030636U CN 205347430 U CN205347430 U CN 205347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cylinder
inlet pipe
cuff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06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晓磊
夏海峰
徐建荣
韩曜平
姜波
张涛
张巧玲
杨逸文
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10306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7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7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7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所述发生器为筒状,其由筒盖、筒体和筒底构成,所述筒盖上设置有进水管、悬挂钩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穿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尾端连接有沸石,所述筒底设置有放液孔,所述放液孔连接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筒底处还设置有LED灯和控温加热棒;本实用新型的发生器属于微藻的封闭式培养,其受光面积大、保温性能好、污染机会小、成本低、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微藻的器具,具体是一种培养微藻(特别是水产养殖开口饵料)用的微藻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使其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微藻营养丰富,含有微量元素和各类生物活性物质,而且易于人工繁殖,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所以在医药、保健品、水产养殖饵料、饲料添加剂、化工和环保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分离鉴别手段的提高,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的迅猛发展。
目前,微藻培养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开放式培养系统,开放式培养系统是微藻培养系统中开发最早、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培养方式,目前世界各国仍然将其作为微藻工业化培养的主要方式。开放式培养系统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构建简单、成本低廉及操作简便,适于大规模的微藻培养。
另一类是封闭式培养系统,封闭式培养系统是用透光材料建造的生物反应器,除了能采集光能外,其它诸多方面与传统的微生物发酵用生物反应器相似。在保证合理的工作体积、充分的混合、合适的碳浓度的同时尽可能的使反应器的面积体积比最大。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通常由光吸收单元、气体交换单元、循环系统组成。
封闭式培养系统适用于小规模的微藻培养。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规模的微藻培养仍需要满足微藻生长的环境,现有的培养箱,如光照培养箱成本较高,而且培养不便,无法满足小规模的微藻培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便捷的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所述发生器为筒状,其由筒盖、筒体和筒底构成,所述筒盖上设置有进水管、悬挂钩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穿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尾端连接有沸石,所述筒底设置有放液孔,所述放液孔连接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筒底处还设置有LED灯和控温加热棒。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材料为透明薄膜。
所述筒盖外设置有第一箍件,所述筒体设置在筒盖和第一箍件之间,筒盖和第一箍件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所述筒底外设置有第二箍件,所述筒体设置在筒底和第二箍件之间,筒底和第二箍件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
所述悬挂钩设置在进水管的顶端,进水管的开口设置在进水管的侧面。
所述进气管尾端的沸石固定在筒底上。
为了对发生器内的PH值进行测定,所述筒底处设置有PH值测试装置。
为了对发生器内的盐度进行测试,所述筒底处设置有盐度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生器属于微藻的封闭式培养,其受光面积大、保温性能好、污染机会小、成本低、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所述发生器为筒状,其由筒盖1、筒体2和筒底3构成,所述筒盖1上设置有进水管4、悬挂钩5和进气孔8,悬挂钩5设置在进水管4的顶端,进水管4的开口6设置在进水管4的侧面。所述进气孔8内穿有进气管7,进气管7的尾端连接有沸石11,进气管7尾端的沸石11固定在筒底3上。所述筒底3设置有放液孔13,所述放液孔13连接有放液管14,所述放液管14上设置有水阀15。
筒体2的材料优选透明薄膜,这样可以大面积受光,同时也便于操作者对培养藻液的观察及监控。采用薄膜可以随时改变发生器的体积(即大小)。具体的,所述筒盖1外设置有第一箍件9,所述筒体2设置在筒盖1和第一箍件9之间,筒盖1和第一箍件9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所述筒底3外设置有第二箍件10,所述筒体2设置在筒底3和第二箍件10之间,筒底3和第二箍件10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改变筒盖1、第一箍件9在筒体2(即薄膜)上的卡扣位置便可以改变发生器的体积;同样,也可通过改变筒底3、第二箍件10在筒体2(即薄膜)上的卡扣位置便可以改变发生器的体积。
为了对发生器内的PH值进行测定,所述筒底3处设置有PH值测试装置。为了对发生器内的盐度进行测试,所述筒底3处设置有盐度测试装置。所述筒底3处还设置有LED灯12、控温加热棒16,LED灯12便于控制光照,控温加热棒16便于控制发生器内部液体的温度,例如,调节设定一个温度,控温加热棒16将自动感应发生器内液体的温度,当发生器内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后控温加热棒16会随之启动进行加温,当发生器内液体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后控温加热棒16就会停止加温。此时的筒底3处,可以为筒底3上,也可以为靠近筒底3的筒体上。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为筒状,其由筒盖、筒体和筒底构成,所述筒盖上设置有进水管、悬挂钩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穿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尾端连接有沸石,所述筒底设置有放液孔,所述放液孔连接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上设置有水阀;所述筒底处还设置有LED灯和控温加热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材料为透明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外设置有第一箍件,所述筒体设置在筒盖和第一箍件之间,筒盖和第一箍件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外设置有第二箍件,所述筒体设置在筒底和第二箍件之间,筒底和第二箍件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钩设置在进水管的顶端,进水管的开口设置在进水管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尾端的沸石固定在筒底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处设置有PH值测试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处设置有盐度测试装置。
CN201521030636.7U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Active CN205347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0636.7U CN205347430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0636.7U CN205347430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7430U true CN205347430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3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0636.7U Active CN205347430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7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2304B (zh) 一种光强在线调控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05087371A (zh) 一种自动化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
CN104312901A (zh) 一种微藻培养模块及微藻大规模工厂化培养系统
CN209722114U (zh) 一种盐藻培养装置
CN104073435A (zh) 一种可移动式全天候微藻补光生物反应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
CN204999909U (zh) 内置光源气升式内环流光合生物反应器
CN201821760U (zh) 一种控温型水生物实验养殖系统
CN104560688B (zh) 一种用于培养混合微生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CN202730113U (zh) 一种微藻高密度培养设备
CN205347430U (zh) 一种悬挂式微藻发生器
CN102559478B (zh) 一种可控坡式微藻养殖系统及其微藻养殖方法
CN209722155U (zh) 一种藻类的培养装置
CN203890350U (zh) 产油微藻的一体式培养装置
CN202465662U (zh) 一种可控坡式微藻养殖系统
CN206666503U (zh) 一种高密度富油微藻的自动化培养箱体
CN202881248U (zh) 一种用于微藻大规模培养的模拟装置
CN105420176A (zh) 一种具有高co2耐受性和固定率的微藻选育方法
CN106635783B (zh) 一种气升式微藻生物膜培养系统
CN203668369U (zh) 微藻连续培养装置
CN205035361U (zh) 一种微藻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
CN206776510U (zh) 一种实验室用海参养殖箱
CN203602605U (zh) 实验室培养微藻反应器
RU13971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микроводорослей
CN206721214U (zh) 小球藻培养装置
CN203820794U (zh) 植物细胞发酵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