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6494U - 一种新型绕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绕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6494U
CN205346494U CN201620013528.7U CN201620013528U CN205346494U CN 205346494 U CN205346494 U CN 205346494U CN 201620013528 U CN201620013528 U CN 201620013528U CN 205346494 U CN205346494 U CN 205346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bracing piece
stopper slot
strengthening groov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35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郏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uqiao Hufeng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uqiao Hufe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uqiao Hufeng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uqiao Hufeng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35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6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6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64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绕丝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支撑座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根连接杆,连接杆两侧设有导向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第三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另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和连接板连接呈等腰梯形状,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加强槽,第三支撑上设有第三加强槽,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工作稳定、强度高以及成本低的绕丝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绕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丝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绕丝机。
背景技术
绕丝机是一种用于缠绕丝线的机器,很常见于管件外壁丝线编织使用,通过绕丝机不停的转动,将缠绕的丝线进行收集,再通过反向的转动,进行将丝线拉出去,通过加工的机器,缠绕于管件上去,传统的绕丝机不仅笨重,且搬动不便,经常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很少移动,并且在转动的时候容易出现晃动,影响绕丝精准性,并且整体较重,强度不高,生产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工作稳定、强度高以及成本低的绕丝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绕丝机,包括机体和置于机体上的转轮,所述机体包括支撑座和置于支撑座两端上用于支撑转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座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设有导向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另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和连接板连接呈等腰梯形状,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加强槽,第三支撑上设有第三加强槽,所述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体和置于机体上的转轮,所述机体包括支撑座和置于支撑座两端上用于支撑转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座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设有导向板,通过导向板进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导向板两端加强作用,并且通过减少导向板实际使用厚度,减少生产成本,并且,通过支撑座以连接杆进行连接,减少实际使用材料,从而减少生产成本,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连接,通过支撑架这样的连接,能够减少材料使用,并且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配合,保证整体强度,以及第一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另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能够使得固定更加稳定,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和连接板连接呈等腰梯形状,以等腰梯形提高整体支撑强度,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加强槽,第三支撑上设有第三加强槽,所述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相互连通,并且以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依次连通,保证内部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并且通过内部挖空,以槽背面反向支撑,从而提高整体支撑强度,也导致了整体重量较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转轮两端上设有卡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外壁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转轮两端上设有卡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外壁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利用轴承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配合,并且通过轴承对转轮进行限位,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加强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进行良好配合,通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进行双向平行限位,保证了使用的时候转轮的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上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活动连接有活动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底部设有活动滚轮,通过连接架起到提高与底面的空间,减少受场地限制,并且通过活动滚轮进行良好的移动,使得使用的时候更加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支撑座;102、连接杆;103、导向板;201、支撑架;202、第一支撑杆203、第二支撑杆;204、第三支撑;301、转轮;302、轴承;401、第一限位块;402、第一限位槽;501、连接架;502、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绕丝机,包括机体和置于机体上的转轮301,所述机体包括支撑座101和置于支撑座101两端上用于支撑转轮301的支撑架201,所述支撑座101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根连接杆102,所述连接杆102两侧设有导向板103,所述支撑架201包括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3和第三支撑杆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02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03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杆204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0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02另一端置于连接杆102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103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204另一端置于连接杆102另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103之间,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3、第三支撑和连接板连接呈等腰梯形状,所述第一支撑杆202上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二支撑杆203上设有第二加强槽,第三支撑上设有第三加强槽,所述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体和置于机体上的转轮301,所述机体包括支撑座101和置于支撑座101两端上用于支撑转轮301的支撑架201,所述支撑座101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根连接杆102,所述连接杆102两侧设有导向板103,通过导向板103进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导向板103两端加强作用,并且通过减少导向板103实际使用厚度,减少生产成本,并且,通过支撑座101以连接杆102进行连接,减少实际使用材料,从而减少生产成本,支撑架201包括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3和第三支撑杆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02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03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杆204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03另一端连接,通过支撑架201这样的连接,能够减少材料使用,并且以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3和第三支撑杆204配合,保证整体强度,以及第一支撑杆202另一端置于连接杆102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103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204另一端置于连接杆102另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103之间,能够使得固定更加稳定,通过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3、第三支撑和连接板连接呈等腰梯形状,以等腰梯形提高整体支撑强度,第一支撑杆202上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二支撑杆203上设有第二加强槽,第三支撑上设有第三加强槽,所述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相互连通,并且以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依次连通,保证内部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并且通过内部挖空,以槽背面反向支撑,从而提高整体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杆203上设有第一限位块401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40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02,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402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转轮301两端上设有卡于第一限位槽402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的轴承302,所述轴承302外壁分别与第一限位槽402和第二限位槽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支撑杆203上设有第一限位块401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40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02,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402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转轮301两端上设有卡于第一限位槽402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的轴承302,所述轴承302外壁分别与第一限位槽402和第二限位槽配合,利用轴承302与第一限位块401和第二限位块配合,并且通过轴承302对转轮301进行限位,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加强第一限位槽402和第二限位槽进行良好配合,通过第一限位槽402和第二限位槽进行双向平行限位,保证了使用的时候转轮301的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201的底部上设有连接架501,所述连接活动连接有活动滚轮5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201底部设有活动滚轮502,通过连接架501起到提高与底面的空间,减少受场地限制,并且通过活动滚轮502进行良好的移动,使得使用的时候更加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新型绕丝机,包括机体和置于机体上的转轮,其特征是:所述机体包括支撑座和置于支撑座两端上用于支撑转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座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设有导向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另一端置于连接杆另一端上且卡于两导向板之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和连接板连接呈等腰梯形状,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加强槽,第三支撑上设有第三加强槽,所述第一加强槽、第二加强槽和第三加强槽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丝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转轮两端上设有卡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外壁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绕丝机,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上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活动连接有活动滚轮。
CN201620013528.7U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新型绕丝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6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3528.7U CN20534649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新型绕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3528.7U CN20534649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新型绕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6494U true CN205346494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352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6494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新型绕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6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9044U (zh) 洗碗机及其碗篮
CN203973518U (zh) 一种带有悬挂装置的分槽式工具箱
CN205769225U (zh) 一种支承腿
CN205173905U (zh) 伸缩型纺织机架
CN205346494U (zh) 一种新型绕丝机
CN202670893U (zh) 钢丝放料架
CN205420649U (zh) 一种纺纱推车
CN202669882U (zh) 一种钢线卷材搬运车
CN204493647U (zh) 大棚风口滑轮
CN206351700U (zh) 一种卷布轴放置架
CN208069844U (zh) 一种拖拉机专用车箱
CN206696784U (zh) 计算机用绕线器
CN205242085U (zh) 挤压型纺织用拉伸装置
CN206569091U (zh) 一种改进的建筑用推车
CN203977044U (zh) 绕布机
CN204137076U (zh) 一种玻璃运输车
CN207596176U (zh) 储布机
CN203402686U (zh) 油脂桶电磁夹具
CN205632593U (zh) 一种线桶更换辅助摆放装置
CN208715821U (zh) 一种箍筋规整运输架
CN203962823U (zh) 一种晾衣架顶座的缓冲机构
CN202874223U (zh) 一种拉杆箱的拉杆组件
CN213950323U (zh) 一种铁路货运集装箱吊具
CN206899727U (zh) 一种吹瓶机旋转机构定位座
CN207726281U (zh) 便于搬运电杆钢筋骨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