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5020U -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5020U
CN205345020U CN201620006255.3U CN201620006255U CN205345020U CN 205345020 U CN205345020 U CN 205345020U CN 201620006255 U CN201620006255 U CN 201620006255U CN 205345020 U CN205345020 U CN 205345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bar
rack
steering mechanism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62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玉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62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5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5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5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该转向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齿条内;其中,第一齿条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第二齿条包括卡固于限位结构内的第一位置,以及脱离于限位结构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断开式齿条相组合的方式,实现左右转向车轮的相对独立运动,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相对移动,调整左右车轮的转角;且通过限位结构卡死结构实现传统的机械连杆关系,从而驱动左右轮转向。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转向器,其齿条是整体式的,在转向时,由转向梯形连杆机构决定的内外轮转角关系是固定不可调整的,并且内外轮转角关系并不能完全符合理想的转角关系,也不能充分顾及轮胎的侧偏变形等影响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固定不可调整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机构,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齿条内;其中,第一齿条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第二齿条包括卡固于限位结构内的第一位置,以及脱离于限位结构的第二位置。
可选地,第一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第二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内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相配合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连接。
可选地,第一齿条的外花键上设置有两组限位孔,第二齿条的内花键上设置有一组限位销;限位销具有卡固于两组限位孔中的任一组限位孔的第一位置,以及脱离于两组限位孔的第二位置。
可选地,第二齿条设置有一锁销固定套,限位销固定于锁销固定套内,其中,限位销底部还设置有一弹簧,弹簧与锁销固定套连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断开式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组合的方式,在自动驱动装置正常工作时,可对汽车左右轮分别进行控制转向,并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的相对移动调整转向角度;此外,通过在第一齿条上设置限位结构,可在自动驱动装置失效时,实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锁死固定,形成传统的机械连杆关系,驱动左右轮的转向。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图中:1、第一齿条,2、第二齿条;
11、限位孔,21、限位销,22、锁销固定套,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机构,具体包括: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第一齿条1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齿条2内,即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可发生相对移动,穿设处的重叠部分距离可变。其中,在第一齿条1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第二齿条2包括卡固于该限位结构内的第一位置,即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的位置锁死,不可相对移动,构成传统的机械连杆关系;以及,第二齿条2脱离于该限位结构的第二位置,即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可发生相对移动,实现左右车轮转角的调整,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分别对汽车左右轮进行转向作用。
具体地,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可通过套设、花键配合等连接方式组合,以花键配合为例,第一齿条1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第二齿条2的一端设置有内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相配合将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齿条1设置有齿结构的一端为自由端,未设置齿结构的一端为外花键端,第二齿条2设置有齿结构的一端为自由端,未设置齿结构的一端与内花键端。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分别与一转向齿轮相配合,在齿轮齿条配合的作用下实现左右轮的转向。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齿条1的外花键上设置有两组限位孔11,第二齿条2的内花键上设置有一组限位销21。其中,限位销21与限位孔11有两种位置关系,一是限位销21位于两组限位孔11之间,即限位销21脱离于两组限位孔11,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调整装置可调整第一齿条1与第二齿条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调整转向角度。二是限位销21卡固于两组限位孔11中的任一组中,这种情况是在驱动调整装置失控时,第一齿条1与第二齿条2的相对移动不受控制,为防止第一齿条1与第二齿条2脱离或转向角度严重偏离正常范围的情况,限位销21移动至限位孔11的位置处时,自动卡固于限位孔11中,实现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之间的位置锁定,形成传统的梯形连杆关系。
具体地,第二齿条2设置有一锁销固定套22,限位销21固定于锁销固定套22内,其中,限位销21底部还连接有一弹簧23,该弹簧23与锁销固定套22连接,即弹簧23位于限位销21与锁销固定套22之间,当限位销21位于两组限位孔11之间时,弹簧23压缩,第一齿条1与第二齿条2之间可发生相对移动,当限位销21移动至任一组限位孔11的位置处时,在弹簧2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将限位销21卡入限位孔11内,实现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之间的位置锁定。当控制调整机构恢复正常工作时,只需对弹簧23施加一吸引力,使其压缩,即可实现限位销21与限位孔11之间的脱离,恢复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之间的相对移动性能。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机构,该汽车通过断开式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组合的方式,在自动驱动装置正常工作时,可对汽车左右轮分别进行控制转向,并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的相对移动调整转向角度;此外,通过在第一齿条上设置限位结构,可在自动驱动装置失效时,实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锁死固定,形成传统的机械连杆关系,驱动左右轮的转向。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2),所述第一齿条(1)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齿条(2)内;其中,所述第一齿条(1)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齿条(2)包括卡固于所述限位结构内的第一位置,以及脱离于所述限位结构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1)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第二齿条(2)的一端设置有内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相配合将所述第一齿条(1)和所述第二齿条(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1)的外花键上设置有两组限位孔(11),所述第二齿条(2)的内花键上设置有一组限位销(21);所述限位销(21)具有卡固于所述两组限位孔(11)中的任一组限位孔(11)的第一位置,以及脱离于所述两组限位孔(11)的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2)设置有一锁销固定套(22),所述限位销(21)固定于所述锁销固定套(22)内,其中,所述限位销(21)底部还设置有一弹簧(23),所述弹簧(23)与所述锁销固定套(22)连接。
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构。
CN201620006255.3U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Active CN205345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6255.3U CN205345020U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6255.3U CN205345020U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5020U true CN205345020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2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6255.3U Active CN205345020U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50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291A (zh) * 2018-06-01 2018-11-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644041A (zh) * 2022-05-23 2022-06-21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可切换转向方式的转向器总成、转向系统、车辆
CN114655302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291A (zh) * 2018-06-01 2018-11-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655302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644041A (zh) * 2022-05-23 2022-06-21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可切换转向方式的转向器总成、转向系统、车辆
CN114644041B (zh) * 2022-05-23 2022-10-04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可切换转向方式的转向器总成、转向系统、车辆
WO2023226250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可切换转向方式的转向器总成、转向系统、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5020U (zh) 一种转向机构及汽车
US8783717B2 (en) Steering column telescope lock
EP3380390B1 (de) Feedbackaktuator für eine steer-by-wire-lenkung
CN105416391A (zh) 降低自动泊车方向盘突转
US20120125140A1 (en) Telescope positive lock for steering column
US9168945B2 (en) Steering column comprising an improved depth-blocking mechanism
US9340226B2 (en) Steering apparatus
DE102015015148A1 (de) Feedback-Aktuator für eine Lenkeinrichtung
WO2015070251A3 (en) Intuitive drive-by-wire steering with redundant mechanical control
WO2017062996A9 (en) Tilting wheeled vehicle
CN204750434U (zh) 一种折叠关节的锁定解锁装置
CN105109598A (zh) 一种儿童电动车
CN102079328B (zh) 变轮距变地隙前转向装置
CN203032749U (zh) 用于童车的方向盘离合结构
CN104875833A (zh) 一种折叠关节的锁定装置
DE102012011867A1 (de) Radaufhängung
CN202449053U (zh) 汽车轴向、角度双向可调转向管柱总成
CN204110129U (zh) 一种转向管柱隔振装置
CN204726588U (zh) 一种带有磁吸的折叠锁定装置
CN203698555U (zh) 儿童电动车
CN208412002U (zh) 一种三轮折叠电动车的转向机构
CN104590131A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打滑机构
CN204736976U (zh) 一种折叠关节的锁定装置
CN103101567A (zh) 新型方向盘装置
CN105026223A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锁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