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4900U -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4900U
CN205344900U CN201521118449.4U CN201521118449U CN205344900U CN 205344900 U CN205344900 U CN 205344900U CN 201521118449 U CN201521118449 U CN 201521118449U CN 205344900 U CN205344900 U CN 205344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warm braw
wind
vehicle
ch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184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琴
陈雨
唐波
王东厚
冯守健
郭景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bway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bway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bway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bway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184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4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4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4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包括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其中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并列排布在车辆的顶部,与车辆的空调装置相连,从而使得由空调装置产生的冷风和暖风能够分别通过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而传送至各个车厢中,其中所述冷暖双风道结构还包括沿车厢侧壁竖直延伸的暖风管,所述暖风管的上端与暖风风道连通,所述暖风管的下端与车辆的侧壁的靠近地板的暖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冷暖双风道结构使得减少了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的部件,同时满足乘客的舒适度要求。

Description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由于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对于空气舒适度的要求较高。在供暖时,需要在靠近地板位置处送出暖风,暖风从下部进入车厢后,由于其密度比车厢内的环境空气的密度更小,因此逐渐上升,随后被吸入位于天花板吸入口中,从而形成“空气的流动”。此种空气流动使得热风不是直接吹向人体的比较敏感的面部,而是从车厢下部向上部循环,因此,整个车厢内的温度变化均匀,使人体感觉舒适。在制冷时,需要直接从客室内车顶将冷空气向下吹入车厢,冷空气由于其密度比车厢内的环境空气的密度更大,因此向下流动,在向下流动期间冷空气和周围空气热交换,热的周围空气被蒸发上升重新被吸入空调机组回风口内,继续进行制冷循环,从而形成“空气的流动”。使得人体感觉舒适。
现有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空调系统通常是:在车厢顶部设置制冷设备并在车辆的顶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排布冷风道,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风由冷风道从顶部送至各个车厢内;在车厢的侧壁下部的座椅底下,以一定的间距布置电热器,电热器将周围的空气加热从而为车厢供暖。这样的空调系统较为复杂,座椅底下操作不方便,不利于安装和检查、维修,需要的部件数量多,并单纯靠电热器对周围空气的辐射进行传热,不利于空气循环流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的空调系统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其结构简单,有利于空气循环流动,能够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包括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其中,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并列排布在车辆的顶部,与车辆的空调装置相连,从而使得由空调装置产生的冷风和暖风能够分别通过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而传送至各个车厢中,其中所述冷暖双风道结构还包括沿车厢侧壁竖直延伸的暖风管,所述暖风管的上端与暖风风道连通,所述暖风管的下端与车辆的侧壁的靠近地板的暖风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暖风风道布置成和冷风风道相比更加靠近车厢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暖风风道和冷风风道的数量分别是两排,分别相对于车辆顶部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暖双风道结构由酚醛树脂层压板(ARTBOARD复合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使用了酚醛树脂层压板,因此质量轻,耐高温,自身具有保温和吸音的性能,无需另外粘贴保温和吸音材料,表面不会产生空气温差带来的水凝露及空气流动产生的噪音,同时易于制造,强度大,适合长途运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内制热空气流动原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内制冷空气流动原理图;以及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包括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其中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并列排布在车辆的顶部,与车辆的空调装置相连,从而使得由空调装置产生的冷风和暖风能够分别通过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而传送至各个车厢中,其中所述冷暖双风道结构还包括沿车厢侧壁竖直延伸的暖风管,所述暖风管的上端与暖风风道连通,所述暖风管的下端与车辆的侧壁的靠近地板的暖风口连通。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中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包括冷风风道1和暖风风道2,其中冷风风道1和暖风风道2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并列排布在车辆的顶部,冷风风道1和暖风风道2通过分风阀装置与车辆的空调装置相连,所述空调装置既可以制热又可以制冷,在空调装置产生冷风时,分风阀将产生的冷风导引至冷风风道1,在空调装置产生热风时,分风阀将产生的热风导引至暖风风道2,冷风风道1和暖风风道2分别将空调装置产生的冷风和暖风沿着车辆的顶部传送至各个车厢中,冷风风道上具有多个冷风口,使得冷风从车辆顶部流入车辆,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空气流动,如图2所示。车厢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暖风管3,所述暖风管3沿着车厢侧壁竖直延伸,所述暖风管3的上端与暖风风道2连通,所述暖风管3的下端与车辆的侧壁的靠近地板的暖风口连通,使得热风沿着暖风风道进入各个暖风管中,被暖风管引导下行,通过暖风口进入车厢,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空气流动,如图1所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使得可以用一个空调装置代替原有的分别位于车辆顶部和底部的制冷装置和制热装置,使得节省部件,结构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在车辆的顶部,暖风风道2布置成比冷风风道1更加靠近车厢的侧壁,这样可以使得暖风风道2能够容易地与暖风管3相连,节省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在车辆的顶部,暖风风道2和冷风风道1的数量可以分别是两排。这两排相对于车辆顶部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具体而言,两排冷风风道1关于中心轴线对称地布置在靠近中心轴线的位置处,两排暖风风道2关于中心轴线对称地布置在靠近车厢侧壁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冷暖双风道结构由酚醛树脂层压板制成。
酚醛树脂层压板材料具有以下优点:⑴基本性能方面:重量轻,耐高温,自身具有保温和吸音的性能,无需另外粘贴保温和吸音材料,表面不会出现空气温差产生的水凝露,也不会出现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噪音;⑵生产效率方面:酚醛树脂层压板粘合固化时间短,完全适合于轨道交通车辆行业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节奏,酚醛树脂层压板粘结使用胶为固化硬胶,不易造成产品尺寸偏差;⑶材料的强度方面:酚醛树脂层压板在加工时直线度达到±0.5mm,尺寸稳定;在加装安装座时,由于机械加工强度大,常规的板材的尺寸会发生较大的偏移,而酚醛树脂层压板不会发生此现象。⑷长途运输方面,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制造好的风道被磕碰,叠压等现象,而酚醛树脂层压板的抵抗能力较强,不会出现这些现象,因此更适合长途运输。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意义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其中,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并列排布在车辆的顶部,与车辆的空调装置相连,从而使得由空调装置产生的冷风和暖风能够分别通过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而传送至各个车厢中,其中所述冷暖双风道结构还包括沿车厢侧壁竖直延伸的暖风管,所述暖风管的上端与暖风风道连通,所述暖风管的下端与车辆的侧壁的靠近地板的暖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风道布置成和冷风风道相比更加靠近车厢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风道和冷风风道的数量分别是两排,分别相对于车辆顶部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暖双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双风道结构由酚醛树脂层压板制成。
CN201521118449.4U 2015-12-29 2015-12-29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Active CN205344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8449.4U CN205344900U (zh) 2015-12-29 2015-12-29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8449.4U CN205344900U (zh) 2015-12-29 2015-12-29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4900U true CN205344900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1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18449.4U Active CN205344900U (zh) 2015-12-29 2015-12-29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49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360A (zh) * 2016-10-20 2017-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顶置空调器的风道系统、车辆顶置空调器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360A (zh) * 2016-10-20 2017-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顶置空调器的风道系统、车辆顶置空调器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6884B (zh) 一种车辆用送风系统
CN103158730B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201914054U (zh) 一种司机室风道系统
CN202378885U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202213585U (zh) 高速轨道车辆空调通风系统
CN104228863B (zh) 轨道车辆空调送回风系统
CN101850774A (zh) 高速卧铺列车空调风道系统
CN204279454U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
CN103158732B (zh) 高速动车组空调风道系统
CN201400185Y (zh) 高速卧铺列车空调风道系统
CN205344900U (zh) 轨道交通车辆的冷暖双风道结构
CN205853818U (zh) 车辆除霜风道、车辆空调除霜系统和车辆
CN204095825U (zh) 轨道车辆空调送回风系统
CN107010081A (zh) 卧铺包间的风道系统及卧铺动车组的空调系统
CN110126864A (zh) 一种低噪声低静压轨道车辆空调系统
CN201357834Y (zh) 地铁车辆风道分配箱
CN203439042U (zh) 轨道车厢废排装置
CN103434522A (zh) 轨道车厢废排装置
CN205292219U (zh)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吹脚风道
CN103879423B (zh) 低地板轻轨车辆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
CN202608787U (zh) 高速卧铺列车空调机组及风道系统
CN201652699U (zh) 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用均匀侧排风系统
CN105460034A (zh) 一种适用于列车软卧包厢的双贴附组合式送风方法及装置
US2015029099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itioning an environment
CN202046176U (zh) 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