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7051U -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7051U
CN205337051U CN201620085784.7U CN201620085784U CN205337051U CN 205337051 U CN205337051 U CN 205337051U CN 201620085784 U CN201620085784 U CN 201620085784U CN 205337051 U CN205337051 U CN 205337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liogreenhouse
exhaust
branch pip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57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857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7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7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7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包括日光温室,在日光温室内设有供风系统、排风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供风管道,鼓风机设置在日光温室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主管道和排风支管道,所述排风主管道与供风管道连接,排风主管道均匀连接多个排风支管道,在支通风管道上设置水平方向排风口;在日光温室的中间位置距离地面1.5米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强制循环系统将日光温室内部的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有效延缓夜间空气温度的降低过程,增加地面的蓄热量,减少通过薄膜散失的热量数量,减少放风引起的热量损失,增加日间作物根系活力,提高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

Description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属于农业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越冬季节,日光温室内部地温低的现象一直是制约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的瓶颈问题,温室内20cm地温仅能维持在12-15℃,地温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作物产量很低。以山东日光温室黄瓜越冬生产为例,12、1两个月越冬季黄瓜产量不足4000斤/亩;2月份,由于地温回升,黄瓜产量可以达到12000斤/亩。地温过低影响了作物根系的生理活动,降低了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效率,满足不了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地温的因素主要有:1)日光温室内部由于作物枝叶的遮挡,到达地面的光照强度很低,几乎接收不到辐射热量;2)白天日光温室上部空气温度高,下部温度低,产生“逆温现象”。由于上部空气温度高,空气密度低,不能形成对流,热量传递的动力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由于温度梯度和空气上下温度差引起的浮力差作用方向相反,空气换热效率低,晴好天气温室内部上下空气温差可达到10℃以上;3)日光温室上部空气的高温增加了温室与外界大气之间的温度差,日光温室通过薄膜向外部散失大量的热量;4)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的适温大多在25℃左右,晴好天气下,由于空气单位体积的比热低,导致温度增加迅速,很容易超过作物的适宜生长温度,生产上采取放风的措施来降温,放风口设在温室的顶部,放风导致大量的热量损失,降低了温室内部上下的温度梯度,地面蓄热效率进一步降低。目前,为解决冬季日光温室内部地温低的现象,大都采用热源加热的方法进行,热源加热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温室内大量的热量因为得不到有效蓄积而白白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日光温室内上下部分温差大、地面蓄热严重不足、热量大量浪费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空气内循环系统。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包括日光温室,在日光温室内设有供风系统、排风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供风管道,所述鼓风机出风口与供风管道连接,鼓风机设置在日光温室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主管道和排风支管道,所述排风主管道与供风管道连接,排风主管道东西方向设置、位于日光温室内作物的北端,排风主管道均匀连接多个排风支管道,所述排风支管道南北方向设置、位于栽培畦之间,在排风支管道上设置水平方向排风口;在日光温室的中间位置距离地面1.5米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接收模块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息、解读并转化为指令,控制模块控制鼓风机的启动与关闭。
所述排风支管道每隔30厘米在管的两侧设置两个排风口,排风口方向与地面相比水平偏下。
所述供风管道为PVC钢丝塑料水管或者PVC透明钢丝螺旋硅胶软管。
所述排风主管道和排风支管道为滴灌管,排风主管道采用粗管,排风支管道采用细管。
所述鼓风机功率与日光温室东西方向长度尺寸呈正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强制循环系统将日光温室内部的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无需外部热源将温室上部的高温气体直接输送到温室地面,使温室内部空气充分混合,温度趋于均匀,提高地面空气温度,解决日光温室内部的“逆温现象”,增加地面的蓄热量。温室晴好天气条件下,地面蓄热时间一般在上午8时开始直到下午4时,空气内循环系统可以降低温室上部空气温度2-3℃,降低温室通过薄膜向外的热量散失;增加地面蓄热温差5-7℃,提高20厘米地温2-3℃,而此时正是作物生理活动旺盛的时期,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和发育。同时地温蓄热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延缓夜间空气温度的降低过程,提高温室夜间的空气温度。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作用,提高地面的空气温度,加大地面的蓄热温差,提高地温,增加地面的蓄热量,减少通过薄膜散失的热量数量,减少放风引起的热量损失,增加日间作物根系活力,提高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日光温室、2鼓风机、3供风管道、4排风主管道、5排风支管道、6排风口、7温度传感器、8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日光温室1,在日光温室1内设有供风系统、排风系统和控制装置8。
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鼓风机2和供风管道3,所述鼓风机2出风口与供风管道3连接,鼓风机2设置在日光温室1的上部中间位置。
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主管道4和排风支管道5,所述排风主管道4与供风管道3连接,排风主管道4东西方向设置、位于日光温室1内作物的北端,排风主管道4均匀连接多个排风支管道5,所述排风支管道5南北方向设置、位于栽培畦之间,在支通风管道5上设置水平方向排风口6。
所述鼓风机2功率与日光温室1东西方向长度尺寸呈正比。
所述排风支管道5每隔30厘米在管的两侧设置两个排风口6,排风口6方向与地面相比水平偏下。
所述供风管道3为PVC钢丝塑料水管或者PVC透明钢丝螺旋硅胶软管,使用寿命长,不易漏气。
所述排风主管道4和排风支管道5为滴灌管,排风主管道4采用粗管,排风支管道5采用细管。
在日光温室1的中间位置距离地面1.5米高度设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装置8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接收模块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息、解读并转化为指令,控制模块控制鼓风机2的启动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利用动力将温室上部的高温度空气输送到温室地面实现空气内循环,在有光照的天气情况下,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日光温室1中部气温达到25℃左右时(此时温室上部气温达到30℃以上,温室地面温度在11-12℃左右),控制装置8接收到温度信息,控制鼓风机2启动,日光温室1上部的高温空气便通过供风管道3、排风主管道4、排风支管道5、排风口6输送到温室地面;此时,由于日光温室1上部的空气密度低,上部东西两侧的空气会向中部鼓风机2处流动,保证供风系统提供高温度的空气;通过内循环系统增大了排出空气与地面的温差,地面蓄热量增大;随着光照的减弱,当日光温室1中部温度低于20℃时,控制装置8接收到温度信息后控制鼓风机2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利用强制循环系统将日光温室内部的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无需外部热源将温室上部的高温气体直接输送到温室地面实现空气内循环,将日光温室不能有效蓄积的热量传导到地面,使温室内部空气充分混合,增加地面温度,提高地面蓄热量,降低温室热量损失,增加温室的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使日光温室白天温室内部温度更加均衡,为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温度,增加了地面的蓄热量;日光温室晴好天气下,地面蓄热时间一般在上午8时开始直到下午4时,空气内循环系统可以增加地面蓄热温差5-7℃,提高20厘米地温2-3℃,而此时正是作物生理活动旺盛的时期,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和发育。地温蓄热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延缓夜间空气温度的降低过程,提高温室夜间的空气温度。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作用,提高地面的空气温度,加大地面的蓄热温差,提高地温,增加地面的蓄热量,减少放风引起的热量损失,增加日间作物根系活力,提高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Claims (5)

1.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包括日光温室(1),其特征在于:在日光温室(1)内设有供风系统、排风系统和控制装置(8),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鼓风机(2)和供风管道(3),所述鼓风机(2)出风口与供风管道(3)连接,鼓风机(2)设置在日光温室(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主管道(4)和排风支管道(5),所述排风主管道(4)与供风管道(3)连接,排风主管道(4)东西方向设置、位于日光温室(1)内作物的北端,排风主管道(4)均匀连接多个排风支管道(5),所述排风支管道(5)南北方向设置、位于栽培畦之间,在排风支管道(5)上设置水平方向排风口(6);在日光温室(1)的中间位置距离地面1.5米处设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装置(8)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接收模块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息、解读并转化为指令,控制模块控制鼓风机(2)的启动与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支管道(5)每隔30厘米在管的两侧设置两个排风口(6),排风口(6)方向与地面相比水平偏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管道(3)为PVC钢丝塑料水管,或者PVC透明钢丝螺旋硅胶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主管道(4)和排风支管道5为滴灌管,排风主管道(4)采用粗管,排风支管道(5)采用细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2)功率与日光温室(1)东西方向长度尺寸呈正比。
CN201620085784.7U 2016-01-28 2016-01-28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Active CN205337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5784.7U CN205337051U (zh) 2016-01-28 2016-01-28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5784.7U CN205337051U (zh) 2016-01-28 2016-01-28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7051U true CN205337051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8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5784.7U Active CN205337051U (zh) 2016-01-28 2016-01-28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705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887A (zh) * 2016-08-17 2016-11-16 新疆农垦科学院 一种适用于设施樱桃栽培的日光温室
CN108800495A (zh) * 2018-09-18 2018-11-13 黄超 一种室内高低位置空气温差均衡装置
CN111567275A (zh) * 2020-05-19 2020-08-25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温度感知及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4071990A (zh) * 2019-05-10 2022-02-18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植物冠层的空气分配及热量提取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887A (zh) * 2016-08-17 2016-11-16 新疆农垦科学院 一种适用于设施樱桃栽培的日光温室
CN108800495A (zh) * 2018-09-18 2018-11-13 黄超 一种室内高低位置空气温差均衡装置
CN108800495B (zh) * 2018-09-18 2023-08-04 黄超 一种室内高低位置空气温差均衡装置
CN114071990A (zh) * 2019-05-10 2022-02-18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植物冠层的空气分配及热量提取
CN111567275A (zh) * 2020-05-19 2020-08-25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温度感知及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567275B (zh) * 2020-05-19 2021-11-26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温度感知及控制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37051U (zh) 日光温室空气内循环系统
CN204014640U (zh)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CN102293133B (zh) 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
CN202435897U (zh) 一种温室大棚内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102140856A (zh) 一种能源生态大棚的设计方法
CN204206850U (zh) 一种空气集热器
KR101499001B1 (ko) 태양열을 이용한 하우스용 순환식 수막 및 난방 장치
CN106857110A (zh) 一种农业大棚植物季节性全方位的温控系统和温控方法
CN201766906U (zh) 导热管道水循环系统
CN204232007U (zh) 温室专用太阳能水集热器
CN207978530U (zh) 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
CN207252352U (zh) 一种苗床加温系统
CN203775910U (zh) 一种采用太阳能地暖系统供暖的鸡舍
CN205747535U (zh) 一种光伏农业暖棚增温补光集成系统
CN107896747A (zh) 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10641830U (zh) 一种用于昼夜大温差及日照时间受限下的温室大棚系统
CN110140557B (zh) 一种利用地下泥土调节温度的育种室
CN203723170U (zh) 日光生态温室水循环蓄热系统
CN115119769A (zh) 一种适用于大棚式鸡舍的调温装置
CN202535813U (zh) 一种具有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功能的多层温室系统
CN206728734U (zh) 一种农业大棚植物季节性全方位的温控系统
CN105133887B (zh) 高效循环综合大棚及动植物混合养殖方法
CN114342712A (zh) 一种大棚太阳能除湿、增温综合利用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1319778Y (zh) 储热型日光温室
CN203896889U (zh) 用于高寒牧区使用的育苗温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