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4640U -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4640U
CN204014640U CN201420047490.6U CN201420047490U CN204014640U CN 204014640 U CN204014640 U CN 204014640U CN 201420047490 U CN201420047490 U CN 201420047490U CN 204014640 U CN204014640 U CN 204014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green house
pump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474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根旺
刘振峰
高峰
刘玉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fortune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LANQAB YUANTONG LAT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ANQAB YUANTONG LAT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ULANQAB YUANTONG LAT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474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4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4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46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储热水箱、新风机组和地埋加热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本实用新型系统后,可将北方温室大棚昼夜环境温度,控制在12℃-15℃,土壤温度整体达到13℃-18℃,提供适合茄果类蔬菜生长的环境,实现北方冬季茄果类蔬菜的种植;(2)充分利用地表浅层储存于土壤或地下水中潜在的低品位能量和太阳能,通过一种节能环保的能量提取设备,产出高品位的热能,用来提高温室大棚环境温度和土壤温度,耗能低、无污染;(3)通过新风机组与地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配合使用,实现冬季新风交换,提高大棚二氧化碳含量,保证蔬菜正常生长。

Description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供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大棚在北方地区的大力推广,三北地区温室类保护地上千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近百万亩。虽然近年来无论从温室结构还是对供暖方式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北方冬季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大部分温室大棚在冬季处于闲置状态。采用传统加温方式的温室也无法满足茄果类蔬菜的生长环境。存在的问题包括: 
(1)北方寒冷地区日光温室大棚在不加温情况下温度在0-5度,只能生产叶菜类,但生长速度受到严重影响。玻璃温室大棚环境温度在0度以下,不能生产任何蔬菜,资源浪费严重。 
(2)在北方地区,传统给蔬菜大棚加温的方式主要是锅炉或者电加热,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耗能高且温度分布不均匀,加温效率不高,较难控制温度的恒定,同时也增加了运行成本的投入。 
(3)大棚需要定时进行新风交换,以满足植物对二氧化碳的摄取,但在严冬季节,室外新风温度极低,如果进行新风交换,将会对温室内的温度产生较大影响,由于不能进行新风输送,温室内空气不 能流动,从而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如长时间不进行新风交换,可能会引起植物发病。 
而冬季正是北方蔬菜供应的紧张季节,因此让这些现有的日光温室和玻璃温室实现蔬菜生产,并且最好能生产茄果类及高附加值产品,成为行业乃至地区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储热水箱、新风机组和地埋加热管,所述新风机组布置于温室大棚内,所述新风机组上设有新风进口、循环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新风进口与所述温室大棚外连通,所述新风进口处设有新风调节阀,新风进口从温室大棚外吸取新鲜冷空气,其进风面积一般取新风机组循环回风口的三分之一;所述循环回风口处设有回风调节阀,循环回风口吸收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经过新风机组加热后再释放到温室大棚中,实现温室大棚内部空气循环加热的目的;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储热回水口连接,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出水口与所述新风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热水供水管连接,所述热水供水管上设有热水循环泵,所述新风机组的出水口与所述储热 水箱的热水回水口通过热水回水管连接。蔬菜生长必须进行光合作用,合理的新风换气将是补充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手段。新风机组就是通过地源热泵系统产生的热水,对新风进行加热,使室外的冷空气在对温室进行新风补充时,得到一定的温度提升,尤其是寒冷的冬季。通过该系统我们既可对大棚进行新风补充换气,又不明显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我们设定换气时间在白天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这样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夜间,由于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对二氧化碳需求较少,关闭新风进风口,使该系统进行温室内部循环,通过释放热水的热量,对大棚进行温度提升。根据现场实验内数据,从上午10:00开始向内室内输送新风(不加温),到下午3:00停止,共计5个小时。其他时间段输送新风则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室内新风的补充和温室内空气的流通问题。对植物生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出水口与所述地埋加热管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出水口与所述地埋加热管的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埋管循环泵,所述地埋加热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回水口连接,所述地埋加热管铺设于所述温室大棚的地下20-40cm处。地埋加热管由多组独立的供回水单元组成,其材料为高级PET原料,一般直径在20-25mm左右,每组长度在20-40米之间,埋深约30cm左右。埋管铺设间距为40-60cm之间。循环载体为自来水,设计管内流速为0.4-0.6之间。通过储热水箱中热水在管内的循环,将热量均匀地释放到土壤当中。 
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为水源热泵系统或土壤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 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冷暖系统。它通过安装在地下的系列收集器,以特殊高传感液体为载体,通过热泵机组的提升作用,消耗少量电量将土壤或地下水中的低品位能源转换为可直接利用的高品位能源。根据各地区地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水资源好的地方尽量采用水源热泵系统。但前提是必须进行同层回灌。其特点是在系统提取热量后,将同等数量的地下水从供水井回灌到回水井中。优点是热效率较高,室外换热系统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施工速度快。在地下水资源匮乏,土质结构非岩石层的地区,可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该方案优点是运行平稳、室外换热系统几乎是免维护的。 
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包括供水井、回水井、潜水泵和水源热泵,其中供水井向水源热泵提供稳定的低品位能量(内蒙中部地区水温一般在7-10℃);供水井中8-10℃,水经过水源热泵提取热量后温度下降到4-6℃,同层回灌到回水井;所述供水井与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与旋流除砂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源热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井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水源热泵的储热回水口连接,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水源热泵经压缩机对冷媒(R22)做功,经过蒸发器吸收地下水中的热量,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再通过冷凝器中冷媒的冷凝,将热量释放到储热水箱中,实现将地下水中低品位能量转变为向温室供暖 的高品位能量。 
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地埋加热管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地埋加热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井管道连接;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热水供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水回水管与所述回水井管道连接。在炎热的夏季时,井水不必经过水源热泵和储热水箱,直接为地埋加热管和新风机组供应低温冷水,从而实现为土壤和温室环境降温。 
所述土壤源热泵系统包括若干个U型地埋管换热器,若干个所述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供水集水管与所述潜热循环泵入口连接,所述潜热循环泵出口与所述地源热泵的蒸发器入口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的蒸发器出口通过回水集水管与若干个所述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回水口连接,形成封闭循环;所述地源热泵的冷凝器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地源热泵的冷凝器回水口连接,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的冷凝器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土壤中潜在的能量一般指浅层地能。深度一般为0-200米之间。0-15米之间土壤温度受季节性环境温度影响较大,15-200之间的土壤温度基本上常年保持恒定,波动范围较小。土壤是一种天然的储能体,它可以在冬季向土壤源热泵系统提供热能,在夏季可以吸收土壤源热泵系统释放的热能。 
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还包括有输送风道,所述输送风道沿所述温室大棚的长度方向 排布,沿所述输送风道的轴向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输送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新风机组的出风口连接。该部分主要是将经过新风机组或空气源热泵后的空气沿着输送风道由各个出风口均匀地输送到温室大棚中。 
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还包括有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供水管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回水管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风口与所述输送风道连接。空气源热泵可在零下10度至零上40度范围内有效工作。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机组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耗用少量电能,产生相当于耗电量3倍以上热能的一种节能设备。冬季温室大棚内温度达30度以上,不适合蔬菜生长,因此,充分利用空气源热泵的这一特性,将大棚内太阳的热辐射产生的能量转变为热能储存于储热水箱之中,同时将温室大棚温度降低至有利于蔬菜生长温度,夜晚温度降低时,再将储热水箱中的热量释放进温室大棚,提高温室大棚温度。 
通过以上地源热泵系统、新风机组和空气源热泵三个独立系统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了能量守恒定律,最有效的利用了自然界的一些潜在热能(包括浅层地能、空气中的热能、太阳能等),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转换,采用能量储存和释放手段,再通过科学的自控系统,使温室大棚内土壤、环境及空气参数满足植物的生长。 
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包括有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 器、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室大棚内,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室大棚外,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外空气温度;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储热水箱内,用于测量储热水箱内水的温度;所述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温室大棚内的土壤下,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内土壤温度,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内,用于检测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进而调节新风机组的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本实用新型系统后,可将北方温室大棚昼夜环境温度控制在12℃-15℃,土壤温度整体达到13℃-18℃,提供适合茄果类蔬菜生长的环境,实现北方冬季茄果类蔬菜的种植;(2)充分利用地表浅层储存于土壤或地下水中潜在的低品位能量和太阳能,通过一种节能环保的能量提取设备,产出高品位的热能,用来提高温室大棚环境温度和土壤温度,耗能低、无污染;(3)通过新风机组与地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配合使用,实现冬季新风交换,提高大棚二氧化碳含量,保证蔬菜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布置图。 
图2为实施例2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布置图。 
储热水箱1,新风机组2,输送风道3,空气源热泵4,地埋加 热管5,热水回水管6,埋管循环泵7,出风口8,地源热泵9,潜热循环泵10,新风调节阀11,回风调节阀12,供水井13,回水井14,潜水泵15,水源热泵16,旋流除砂器17,加热循环泵18,热水供水管19,热水循环泵20,U型地埋管换热器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地下水资源匮乏,土质结构非岩石层的地区,可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该方案优点是运行平稳、室外换热系统几乎是免维护的。以下是利用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包括土壤源热泵系统、储热水箱1、新风机组2、输送风道3、地埋加热管5、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新风机组2布置于温室大棚内,新风机组2上设有新风进口、循环回风口和送风口,新风进口与温室大棚外连通,新风进口处设有新风调节阀11,新风进口从温室大棚外吸取新鲜冷空气,其进风面积一般取新风机组2循环回风口的三分之一;循环回风口处设有回风调节阀12,循环回风口吸收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经过新风机组2加热后再释放到温室大棚中,实现温室大棚内部空气循环加热的目的;土壤源热泵系统包括若干个U型地埋管换热器21,若干个U型地埋管换热器21的出水口通过供水集水管与潜热循环泵10入口连接,潜热循环泵10出口与地源热泵9的蒸发器入口连接,地源热泵9的蒸发器出口通过回水集水管与若干个U型地埋管换热器21的回水口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地源 热泵9的冷凝器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储热进水口连接,储热水箱1的储热出水口与地源热泵9的冷凝器回水口连接,连接地源热泵9的冷凝器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18。土壤中潜在的能量一般指浅层地能。深度一般为0-200米之间。0-15米之间土壤温度受季节性环境温度影响较大,15-200之间的土壤温度基本上常年保持恒定,波动范围较小。土壤是一种天然的储能体,它可以在冬季向土壤源热泵系统提供热能,在夏季可以吸收土壤源热泵系统释放的热能。储热水箱1的热水出水口与新风机组2的进水口通过热水供水管19连接,热水供水管19上设有热水循环泵20,新风机组2的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热水回水口通过热水回水管6连接。蔬菜生长必须进行光合作用,合理的新风换气将是补充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手段。新风机组2就是通过水源热泵系统产生的热水,对新风进行加热,使室外的冷空气在对温室进行新风补充时,得到一定的温度提升,尤其是寒冷的冬季。通过该系统我们既可对大棚进行新风补充换气,又不明显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我们设定换气时间在白天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这样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夜间,由于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对二氧化碳需求较少,关闭新风进风口,使该系统进行温室内部循环,通过释放热水的热量,对大棚进行温度提升。根据现场实验内数据,从上午10:00开始向内室内输送新风(不加温),到下午3:00停止,共计5个小时。其他时间段输送新风则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室内新风的补充和温室内空气的流通问题。对植物生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储热水箱1的热水出水口与 地埋加热管5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连接储热水箱1的热水出水口与地埋加热管5的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埋管循环泵7,地埋加热管5的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热水回水口连接,地埋加热管5铺设于温室大棚的地下20-40cm处。地埋加热管5由多组独立的供回水单元组成,其材料为高级PET原料,一般直径在20-25mm左右,每组长度在20-40米之间,埋深约30cm左右。埋管铺设间距为40-60cm之间。循环载体为自来水,设计管内流速为0.4-0.6之间。通过储热水箱1中热水在管内的循环,将热量均匀地释放到土壤当中。 
输送风道3沿温室大棚的长度方向排布,沿输送风道3的轴向设有若干个出风口8,输送风道3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组2的出风口连接。该部分主要是将经过新风机组2或空气源热泵4后的空气沿着输送风道3由各个出风口8均匀地输送到温室大棚中。 
空气源热泵4的进水口与热水供水管19连接,空气源热泵4的出水口与热水回水管6连接,空气源热泵4的出风口与输送风道3连接。空气源热泵4可在零下10度至零上40度范围内有效工作。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机组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耗用少量电能,产生相当于耗电量3倍以上热能的一种节能设备。冬季温室大棚内温度达30度以上,不适合蔬菜生长,因此,充分利用空气源热泵4的这一特性,将大棚内太阳的热辐射产生的能量转变为热能储存于储热水箱1之中,同时将温室大棚温度降低至有利于蔬菜生长温度,夜晚温度降低时,再将储热水箱1中的热量释放进温室大棚,提高温室大棚温度。 
通过以上土壤源热泵系统、新风机组和空气源热泵三个独立系统 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了能量守恒定律,最有效的利用了自然界的一些潜在热能(包括浅层地能、空气中的热能、太阳能等),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转换,采用能量储存和释放手段,再通过科学的自控系统,使温室大棚内土壤、环境及空气参数满足植物的生长。 
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温室大棚内,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内空气温度;室外温度传感器设于温室大棚外,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外空气温度;水箱温度传感器设于储热水箱1内,用于测量储热水箱1内水的温度;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埋设于温室大棚内的土壤下,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内土壤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温室大棚内,用于检测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进而调节新风机组2的进风量。 
实施例2:在水资源好的地方尽量采用水源热泵系统。但前提是必须进行同层回灌。其特点是在系统提取热量后,将同等数量的地下水从供水井回灌到回水井中。优点是热效率较高,室外换热系统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施工速度快。在地下水资源匮乏,土质结构非岩石层的地区,可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该方案优点是运行平稳、室外换热系统几乎是免维护的。以下是利用水源热泵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包括水源热泵系统、储热水箱1、新风机组2、输送风道3、空气源热泵4、地埋加热管5、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新风机组2布置于温室大棚内,新风机组2上设有新风进口、循环回风口和送风口,新风进口与温室大棚外连通,新风进口处设有新风调节阀 11,新风进口从温室大棚外吸取新鲜冷空气,其进风面积一般取新风机组2循环回风口的三分之一;循环回风口处设有回风调节阀12,循环回风口吸收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经过新风机组2加热后再释放到温室大棚中,实现温室大棚内部空气循环加热的目的;水源热泵系统包括供水井13、回水井14、潜水泵15和水源热泵16,其中供水井13向水源热泵16提供稳定的低品位能量(内蒙中部地区水温一般在7-10℃);供水井13中7-10℃水经过水源热泵16提取热量后温度下降到4-6℃,同层回灌到回水井14;供水井13与潜水泵15的进水口连接,潜水泵15的出水口与旋流除砂器17的进水口连接,旋流除砂器17的出水口与水源热泵16的进水口连接,水源热泵16的出水口与回水井14连接,水源热泵16的储热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储热进水口连接,储热水箱1的储热出水口与水源热泵16的储热回水口连接,连接水源热泵16的储热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18。水源热泵16经压缩机对冷媒(R22)做功,经过蒸发器吸收地下水中的热量,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再通过冷凝器中冷媒的冷凝,将热量释放到储热水箱1中,实现将地下水中低品位能量转变为向温室供暖的高品位能量。储热水箱1的热水出水口与新风机组2的进水口通过热水供水管19连接,热水供水管19上设有热水循环泵20,新风机组2的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热水回水口通过热水回水管6连接。蔬菜生长必须进行光合作用,合理的新风换气将是补充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手段。新风机组2就是通过水源热泵系统产生的热水,对新风进 行加热,使室外的冷空气在对温室进行新风补充时,得到一定的温度提升,尤其是寒冷的冬季。通过该系统我们既可对大棚进行新风补充换气,又不明显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我们设定换气时间在白天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这样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夜间,由于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对二氧化碳需求较少,关闭新风进风口,使该系统进行温室内部循环,通过释放热水的热量,对大棚进行温度提升。根据现场实验内数据,从上午10:00开始向内室内输送新风(不加温),到下午3:00停止,共计5个小时。其他时间段输送新风则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室内新风的补充和温室内空气的流通问题。对植物生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储热水箱1的热水出水口与地埋加热管5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连接储热水箱1的热水出水口与地埋加热管5的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埋管循环泵7,地埋加热管5的出水口与储热水箱1的热水回水口连接,地埋加热管5铺设于温室大棚的地下20-40cm处。地埋加热管5由多组独立的供回水单元组成,其材料为高级PET原料,一般直径在20-25mm左右,每组长度在20-40米之间,埋深约30cm左右。埋管铺设间距为40-60cm之间。循环载体为自来水,设计管内流速为0.4-0.6之间。通过储热水箱1中热水在管内的循环,将热量均匀地释放到土壤当中。 
输送风道3沿温室大棚的长度方向排布,沿输送风道3的轴向设有若干个出风口8,输送风道3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组2的出风口连接。该部分主要是将经过新风机组2或空气源热泵4后的空气沿着输送风道3由各个出风口8均匀地输送到温室大棚中。 
空气源热泵4的进水口与热水供水管19连接,空气源热泵4的出水口与热水回水管6连接,空气源热泵4的出风口与输送风道3连接。空气源热泵4可在零下10度至零上40度范围内有效工作。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机组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耗用少量电能,产生相当于耗电量3倍以上热能的一种节能设备。冬季温室大棚内温度达30度以上,不适合蔬菜生长,因此,充分利用空气源热泵4的这一特性,将大棚内太阳的热辐射产生的能量转变为热能储存于储热水箱1之中,同时将温室大棚温度降低至有利于蔬菜生长温度,夜晚温度降低时,再将储热水箱1中的热量释放进温室大棚,提高温室大棚温度。 
通过以上水源热泵系统、新风机组和空气源热泵三个独立系统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了能量守恒定律,最有效的利用了自然界的一些潜在热能(包括浅层地能、空气中的热能、太阳能等),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转换,采用能量储存和释放手段,再通过科学的自控系统,使温室大棚内土壤、环境及空气参数满足植物的生长。 
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温室大棚内,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内空气温度;室外温度传感器设于温室大棚外,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外空气温度;水箱温度传感器设于储热水箱1内,用于测量储热水箱1内水的温度;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埋设于温室大棚内的土壤下,用于测量温室大棚内土壤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温室大棚内,用于检测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进而调节新风机组2的进风量。 
旋流除砂器17的出水口与地埋加热管5的进水口管道连接,地埋加热管5的出水口与回水井14管道连接;旋流除砂器17的出水口 与热水供水管19通过管道连接,热水回水管6与回水井14管道连接。在炎热的夏季时,井水不必经过水源热泵16和储热水箱1,直接为地埋加热管5和新风机组2供应低温冷水,从而实现为土壤和温室环境降温。 

Claims (8)

1.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储热水箱、新风机组和地埋加热管,所述新风机组布置于温室大棚内,所述新风机组上设有新风进口、循环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新风进口与所述温室大棚外连通,所述新风进口处设有新风调节阀,所述循环回风口处设有回风调节阀;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储热回水口连接,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出水口与所述新风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热水供水管连接,所述热水供水管上设有热水循环泵,所述新风机组的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回水口通过热水回水管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出水口与所述地埋加热管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出水口与所述地埋加热管的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埋管循环泵,所述地埋加热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热水回水口连接,所述地埋加热管铺设于所述温室大棚的地下20-40cm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为水源热泵系统或土壤源热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包括供水井、 回水井、潜水泵和水源热泵,所述供水井与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与旋流除砂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源热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井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水源热泵的储热回水口连接,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地埋加热管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地埋加热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水井管道连接;所述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热水供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水回水管与所述回水井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源热泵系统包括若干个U型地埋管换热器,若干个所述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供水集水管与潜热循环泵入口连接,所述潜热循环泵出口与所述地源热泵的蒸发器入口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的蒸发器出口通过回水集水管与若干个所述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回水口连接,形成封闭循环;所述地源热泵的冷凝器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连接,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出水口与所述地源热泵的冷凝器回水口连接,连接所述地源热泵的冷凝器出水口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储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加热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输送风道,所述输送风道沿所述温室大棚的长度方向排布,沿所述输送风道的轴向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输送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新风机组的出风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供水管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回水管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风口与所述输送风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室大棚内,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温室大棚外,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储热水箱内,所述温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温室大棚内的土壤下,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内。 
CN201420047490.6U 2014-01-22 2014-01-22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4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7490.6U CN204014640U (zh) 2014-01-22 2014-01-22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7490.6U CN204014640U (zh) 2014-01-22 2014-01-22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4640U true CN204014640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5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4749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4640U (zh) 2014-01-22 2014-01-22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4640U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043A (zh) * 2015-04-20 2015-06-24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相变蓄热温室育苗装置
CN105075729A (zh) * 2015-08-07 2015-11-25 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温室大棚
CN105165477A (zh) * 2015-08-25 2015-12-23 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 一种美国红枫扦插育苗保湿加热装置
CN105318604A (zh) * 2015-01-21 2016-02-10 山东富特能源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贵植物精准种殖水源热泵系统
CN106857110A (zh) * 2017-03-22 2017-06-20 天津大学 一种农业大棚植物季节性全方位的温控系统和温控方法
CN108370775A (zh) * 2018-04-28 2018-08-07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用于调节温室大棚内土壤温度的装置
CN108738943A (zh) * 2018-05-02 2018-11-06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大棚主动蓄热供热系统
CN109258241A (zh) * 2018-08-22 2019-01-25 江苏大学 一种温室大棚联合供暖和供二氧化碳系统
CN109362490A (zh) * 2018-12-11 2019-02-22 内蒙古源通惠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控技术的羊肚菌高产种植温室
CN109362427A (zh) * 2018-10-22 2019-02-22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大棚恒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06558A (zh) * 2019-01-07 2020-07-14 马俊 一种电辅助太阳能储热大棚供暖设备
CN113016449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苏州正乙丙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果蔬大棚的新能源储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13475272A (zh) * 2021-06-23 2021-10-08 恩施不亦乐乎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基于蓄热热泵的新型温室生产节能的环境控制装置
CN115004990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山东鑫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樱桃种植温度监测联控系统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8604A (zh) * 2015-01-21 2016-02-10 山东富特能源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贵植物精准种殖水源热泵系统
CN104719043B (zh) * 2015-04-20 2016-09-2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相变蓄热温室育苗装置
CN104719043A (zh) * 2015-04-20 2015-06-24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相变蓄热温室育苗装置
CN105075729A (zh) * 2015-08-07 2015-11-25 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温室大棚
CN105165477A (zh) * 2015-08-25 2015-12-23 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 一种美国红枫扦插育苗保湿加热装置
CN106857110A (zh) * 2017-03-22 2017-06-20 天津大学 一种农业大棚植物季节性全方位的温控系统和温控方法
CN108370775A (zh) * 2018-04-28 2018-08-07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用于调节温室大棚内土壤温度的装置
CN108738943B (zh) * 2018-05-02 2024-02-23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大棚主动蓄热供热系统
CN108738943A (zh) * 2018-05-02 2018-11-06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大棚主动蓄热供热系统
CN109258241A (zh) * 2018-08-22 2019-01-25 江苏大学 一种温室大棚联合供暖和供二氧化碳系统
CN109362427A (zh) * 2018-10-22 2019-02-22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大棚恒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62427B (zh) * 2018-10-22 2023-09-15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大棚恒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62490B (zh) * 2018-12-11 2023-11-17 内蒙古源通惠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控技术的羊肚菌高产种植温室
CN109362490A (zh) * 2018-12-11 2019-02-22 内蒙古源通惠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控技术的羊肚菌高产种植温室
CN111406558A (zh) * 2019-01-07 2020-07-14 马俊 一种电辅助太阳能储热大棚供暖设备
CN113016449A (zh) * 2021-03-22 2021-06-25 苏州正乙丙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果蔬大棚的新能源储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13016449B (zh) * 2021-03-22 2023-02-28 苏州正乙丙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果蔬大棚的新能源储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13475272A (zh) * 2021-06-23 2021-10-08 恩施不亦乐乎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基于蓄热热泵的新型温室生产节能的环境控制装置
CN115004990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山东鑫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樱桃种植温度监测联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4640U (zh) 实现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的节能供暖系统
CN103190313B (zh) 用于寒冷地区果蔬大棚或温室的空气能土壤蓄热供暖供冷装置
CN103430795B (zh) 设施农业热泵系统
CN102986479A (zh) 一种温室大棚内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3907757U (zh) 一种太阳能温室大棚与地源热泵联合系统
CN104864460B (zh) 农村主动式太阳能蓄热地面系统
CN102754574A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双效日光温室及其建造方法
CN202435897U (zh) 一种温室大棚内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3675771U (zh) 用于温室大棚的降温及新风补充系统
CN203896900U (zh) 一种基于plc的太阳能温室大棚与地源热泵联合控制系统
CN106857110A (zh) 一种农业大棚植物季节性全方位的温控系统和温控方法
CN202635230U (zh) 一种深埋式地源热泵的大棚温室冷热交换系统
CN1804488A (zh) 地下蓄冷、热空气调节系统
CN108731305A (zh) 多源相变储能热泵系统
CN202770057U (zh) 一种基于地下水源井体阵列分布的地源热泵系统
CN201766905U (zh) 大棚能量调控和循环系统
CN201766906U (zh) 导热管道水循环系统
CN208312750U (zh) 空气能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4232007U (zh) 温室专用太阳能水集热器
CN100572932C (zh) 日光温室地能与太阳能结合型供暖装置
CN202190595U (zh) 地下长期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
CN104315631B (zh) 一种自动调控式养殖系统
CN201718265U (zh) 一种温室热能采集与热能提升系统
CN105104021A (zh) 一种用于设施栽培的太阳能增温系统
CN202425391U (zh) 日光温室大棚加热供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2, Business Building, Travel Service, 183 Huaiyuan North Street, Jining District, Ulanchab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2000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fortune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12000 5th Floor, Railway Building, Jining District, Ulanchab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ULANQAB YUANTONG LAT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