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4757U -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4757U
CN205334757U CN201620036461.9U CN201620036461U CN205334757U CN 205334757 U CN205334757 U CN 205334757U CN 201620036461 U CN201620036461 U CN 201620036461U CN 205334757 U CN205334757 U CN 205334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ts
ships
base station
bank base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364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嵘
刘武
陈榕魁
林治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pace Flight Xing 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pace Flight Xing 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pace Flight Xing 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pace Flight Xing 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364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4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4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4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通信服务器、至少一数据服务器、至少一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交换机、至少一岸基基站、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所述通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均与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多个船舶电子信标均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把传统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船舶进出港管理的有效距离,扩展管理功能,从而将管理漏洞最大程度降低。这样渔业管理人员可对船舶的进出港进行管理,促进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真正落实,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重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船舶管理不断规范化,部分地区船舶监管部门通过RFID电子标签对船舶进行进出港管理,可使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把握好船舶适航关,防范和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现有的RFID技术极限有效传输距离在1公里以内。为了克服有效传输距离的不足,在进出港管理的实际应用中,通过部署多个标签读写器的方式进行规避,但此种方式往往受到现场安装环境的制约,更无法管理停泊在离岸边较远的船只,所以基于传统的RFID标签的进出港管理依然存在较大的漏洞和隐患。本专利申请所阐述的方法把传统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船舶进出港管理的有效距离,扩展管理功能,从而将管理漏洞最大程度降低。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船舶智能通信系统”,见公开号为:CN102307128A,公开日为:2012-01-04的中国专利,该船舶智能通信系统,CDMAModem和远洋船舶智能通信控制器通过以太网线与以太网集线器连接,海事卫星Mini-C站、海事卫星F站和海事卫星B站与远洋船舶智能通信控制器连接。以太网集线器输入端还连接有船端邮件服务器。该发明的船舶通信系统,能够对通信费用、速率、效率进行综合智能分析并进行智能路由,实现对通信信道和通信方式的控制,达到性价比最高,效果最佳的同时,实现岸基对本系统船载设备的远程控制,可以方便有效、直观实时、低成本地实现对船舶的调度管理,弥补目前船舶调度管理中通信手段成本高的不足。但该发明还是无法实现对船舶和海上人员的精确定位,进行实施搜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把传统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船舶进出港管理的有效距离,扩展管理功能,从而将管理漏洞最大程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通信服务器、至少一数据服务器、至少一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交换机、至少一岸基基站、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所述通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均与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多个船舶电子信标均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所述船舶电子信标安装于船舶上,所述船舶电子信标包括:标识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船载移动通信模块、船载RFID发射模块;所述船舶电子信标能将船舶RFID标签的信息通过船载移动通信模块或船载RFID发射模块发送至岸基基站;所述岸基基站包括岸基RFID读取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数据汇聚传输模块,移动通信模块读取船载移动通信模块所发送的信息;岸基基站读取各船舶电子信标所发送的信息,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将岸基基站接收到的信息处理后与通信服务器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的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所述通信服务器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岸基基站架设于港口码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通信服务器和交换机将岸基基站、多个船舶电子信标组建一动态的船舶识别管理平台,通过数据服务器将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的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当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间的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内时,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通过RFID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当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以外时,通过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岸基基站获得的船舶RFID标签经所述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发送给中心管理平台,中心管理平台对船舶的进出港进行管理。本实用新型把传统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船舶进出港管理的有效距离,扩展管理功能,从而将管理漏洞最大程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岸基基站和船舶电子信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通信服务器1、至少一数据服务器2、至少一交换机3、至少一岸基基站4、至少一应用服务器6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5(其中,交换机3,岸基基站4,船舶电子信标5的具体数量视部署情况而定);通信服务器1、数据服务器2、应用服务器6均与交换机3连接,所述交换机3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岸基基站4进行通信,多个船舶电子信标5均与岸基基站4进行通信;所述船舶电子信标5安装于船舶(未图示)上,所述船舶电子信标5包括:标识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51、船载移动通信模块52、船载RFID发射模块53;所述船舶电子信标5能将船舶RFID标签51的信息通过船载移动通信模块52或船载RFID发射模块53发送至岸基基站4;该应用服务器6能对系统的通信和搜救进行管理应用。
所述岸基基站架设于港口码头;所述岸基基站4包括岸基RFID读取模块41、移动通信模块42和数据汇聚传输模块43(该数据汇聚传输模块43可以是微处理器),岸基RFID读取模块41读取船载RFID发射模块53所发送的信息,移动通信模块42读取船载移动通信模块52所发送的信息,数据汇聚传输模块43将岸基基站3接收到的信息处理后与通信服务器1进行通信;
所述数据服务器2对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51、岸基基站4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5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管理;
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的监控单元7,所述监控单元7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所述通信服务器1通信。该监控单元7能对岸基基站4能否进行正常运作进行监控管理,并进行船舶进出港的相关监管。
当船舶电子信标5与岸基基站4间的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内时,船舶电子信标5与岸基基站4通过RFID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当船舶电子信标5与岸基基站4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以外时,通过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岸基基站4获得的船舶RFID标签51经所述数据汇聚传输模块43发送给通信服务器1进行通信。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船舶进出港管理的有效距离,扩展管理功能,系统通过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对船舶施行“一船一标签”式的管理,并配合固定式岸基远程基站、中心管理平台及通信网络等,可使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打击违规出海船舶,规范渔业用工制度,进行船舶进出港的管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通信服务器、至少一数据服务器、至少一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交换机、至少一岸基基站、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所述通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均与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多个船舶电子信标均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所述船舶电子信标安装于船舶上,所述船舶电子信标包括:标识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船载移动通信模块、船载RFID发射模块;所述船舶电子信标能将船舶RFID标签的信息通过船载移动通信模块或船载RFID发射模块发送至岸基基站;所述岸基基站包括岸基RFID读取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数据汇聚传输模块,移动通信模块读取船载移动通信模块所发送的信息;岸基基站读取各船舶电子信标所发送的信息,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将岸基基站接收到的信息处理后与通信服务器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的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所述通信服务器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基基站架设于港口码头。
CN201620036461.9U 2016-01-15 2016-01-15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Active CN205334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6461.9U CN205334757U (zh) 2016-01-15 2016-01-15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6461.9U CN205334757U (zh) 2016-01-15 2016-01-15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4757U true CN205334757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19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36461.9U Active CN205334757U (zh) 2016-01-15 2016-01-15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47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24361C1 (ru) * 2016-08-03 2017-07-03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 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систем" (АО "Российские космические системы")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промысла водных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ресурсов, мониторинговый навигационно-связной комплекс промыслового судна и центр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24361C1 (ru) * 2016-08-03 2017-07-03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 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систем" (АО "Российские космические системы")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промысла водных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ресурсов, мониторинговый навигационно-связной комплекс промыслового судна и центр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5715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船舶防碰撞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5489064B (zh)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203039696U (zh) 海上无线电监测装置
CN105376327B (zh) 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的进出港管理和搜救系统
CN108924119A (zh) 一种船-岸-船态势信息交互系统
CN107221199A (zh) 一种基于ais技术的船舶通航管理系统
CN104200351A (zh) 基于rfid快速定位的物流管理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6846918A (zh) 桥梁防撞系统
CN104176206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智能船载obu
CN204789988U (zh) 室内定位系统
CN205334757U (zh)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KR20080031566A (ko) 수질 및 생태 환경 감시 시스템
CN103236146A (zh) 基于ais网络的内河船舶能耗数据传输系统
CN204489140U (zh) 一种内河在航船舶航行状态信息监控系统
CN204078035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智能船载obu
CN206193898U (zh) 一种基于北斗技术与rfid技术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KR101032135B1 (ko) Trs망을 이용한 소형선박용 자동인식시스템
CN106056977B (zh) 海事智能远程纠违方法
CN103754326A (zh) 一种用于海面多目标搜寻的信标系统及搜寻方法
Yang Intelligent ships
CN106097778A (zh) 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航道交通信息应答系统
CN109100766A (zh) 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航标监测系统以及监测方法
CN202634708U (zh) 一种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CN203301539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船舶动态监测系统
CN203298776U (zh) 一种用于船舶动态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