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4073U -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 Google Patents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14073U
CN205314073U CN201521104752.9U CN201521104752U CN205314073U CN 205314073 U CN205314073 U CN 205314073U CN 201521104752 U CN201521104752 U CN 201521104752U CN 205314073 U CN205314073 U CN 205314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fish pass
meter
fishwa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47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钮新强
周述达
宋志忠
朱世洪
廖仁强
朱虹
郭红亮
汪亚超
胡敏
姚云俐
徐刚
黎贤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047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14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14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14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设置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鱼道主体和鱼道出口之间的鱼道出口段内,鱼道出口段的两侧为出口段侧墙,两个出口段侧墙之间沿逆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下游移动拦鱼电栅、提升转运设备、集鱼厢、上游固定拦鱼电栅、挡水胸墙、消力池、出口闸门和叠梁门。在高山狭谷地区的水利水电枢纽上采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能适应库水位的大幅变化以及河床狭窄的地形,提供适宜鱼类洄游的水温、流量及流速,并能模拟河流的天然水生环境,较大幅度地减少开挖量,也不会形成人工高陡边坡。

Description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和环保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背景技术
洄游是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洄游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征,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而现今,人类为了能获得水能,在天然河流上修筑拦河大坝,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严重破坏了河流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类为了补救对河流造成的破坏,在建设拦河大坝时设计建设了多种过鱼设施,帮助洄游鱼群过坝。鱼道属于过鱼设施中最常用的一种。
在修有鱼道的拦河大坝的下游河段,洄游鱼群通过鱼道进口流出的诱鱼水流找到鱼道进口,通过鱼道进口游入鱼道主体,最终游向鱼道出口,游入上游河段,完成翻过拦河大坝向上游洄游。
随着我国水电建设向河道上游推进,往往会遇到在河床狭窄、河道两岸山体高陡等地形上选取坝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河床往往会被泄洪建筑物所占据,导致鱼道难以布置。一般情况下,按照鱼道布置的要求,在地形陡峭及河床狭窄区域,鱼道只能布置在电站厂房旁边的高陡的山体上。在现有技术中,建设上述地形中的鱼道时,采用的明挖的方式,需要深切开挖山体,在鱼道两侧会形成高陡的开挖边坡。为了保证开挖边坡的稳定,保证鱼道的安全运行,边坡需要加固支护。由此,在河床狭窄、河道两岸山体高陡的地形中修建鱼道,不仅开挖工程量大,边坡加固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难度高,整个工程的造价昂贵,而且在修建此种鱼道的同时,山体深切开挖,导致水土流失,破坏了山上陆生动植物的原始生态环境。
为克服上述缺点及不足,设计了一种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可以保证洄游鱼群回溯至上游附近。但是,由于某些工程上游过鱼水位变幅大导致普通鱼道出口布置方案难以适应如此大的水位变幅;同时由于上下游水位差大使得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主体过长,洄游鱼群在鱼道主体内需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游溯至上游水域中。为加快鱼类洄游过坝并适应上游较大的过鱼水位变幅,需要重新设计了与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相配合的专用转运及提升设备,保证洄游鱼群快速翻越拦河大坝进入上游水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设置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鱼道主体和鱼道出口之间的鱼道出口段内,鱼道出口段的两侧为出口段侧墙,两个出口段侧墙之间沿逆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下游移动拦鱼电栅、提升转运设备、集鱼厢、上游固定拦鱼电栅、挡水胸墙、出口闸门和叠梁门;两个出口段侧墙之间的上游水深h;在挡水胸墙和提升转运设备之间的鱼道出口段的底板上还设置有消力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出口闸门设置在挡水胸墙的上游一侧,出口闸门的顶端设置在挡水胸墙底端以上,出口闸门为平板门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出口段侧墙之间的水深为1米~3米,两个出口段侧墙的间距不少于最长过鱼目标体长的2倍;鱼道主体和叠梁门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倍的两个出口段侧墙的间距,叠梁门和挡水胸墙之间相距为1米~5米,出口闸门的高度为至少3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消力池为下沉式结构,两侧为挡水胸墙,上游侧为斜坡面,下游侧为竖直面,底面水平;消力池的上游侧距离出口闸门不少于0.5米,消力池的下游侧距离提升转运设备不少于0.5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游移动拦鱼电栅距离鱼道主体的最小距离为0.5米~1.5米;下游移动拦鱼电栅距离提升转运设备的最小距离为0.5米~1.5米;集鱼厢设置在提升转运设备内部,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的集鱼厢的横向宽度大于两个出口段侧墙的间距,且二者相差不超过2米,集鱼厢的纵向长度不少于1米;下游移动拦鱼电栅至集鱼厢的最小距离大于1米,上游固定拦鱼电栅距离集鱼厢大于1米。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其一,拦鱼提升设备设置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出口处,相应的配合该鱼道过鱼。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拦鱼提升设备,可以充分发挥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开挖方便,消能明显的特点,保证鱼道的过鱼效果。
其二,洄游鱼群从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内回溯至上游侧的鱼道出口段时,往往由于上下游过高的水位差及上游较大的水位变幅,无法直接进入上游水域。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叠梁门、挡水胸墙、出口闸门和消力池控制进入鱼道主体内水流的流量和流速满足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固定拦鱼电栅、移动拦鱼电栅及提升转运设备、集鱼厢解决由于上游过鱼水位变幅过大造成出鱼口布置困难、鱼类无法克服较大的水头差或鱼道主体段过长而延缓过鱼时间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平面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2为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一段鱼道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一段鱼道主体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的平面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处的剖面图。
其中,鱼道进口1,鱼道进口检修闸门2,鱼道进口段3,鱼道主体4,拱顶4.1,侧壁4.2,底板4.3,鱼道出口段5,出口闸门6,鱼道出口7,电站厂房8,收缩段9,长收缩板9.1,短收缩板9.2,卵石10,过鱼竖缝11,鱼道池室12,照明设备13,下游河床14,上游水库15,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消力池17,提升转运设备18,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挡水胸墙20,出口段侧墙21,叠梁门22,集鱼厢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它主要是利用鱼道主体4连接电站厂房8的下游河床14和上游水库15的水域。鱼道主体4为隧洞式,布置在电站厂房8旁边的山体内部。综合考虑上下游水头差等因素,设计鱼道主体(4)内的水深为1.5米~2.5米。调查河道流域内的洄游鱼种类,记录下最长的洄游鱼群的种类,并将该鱼类的最长尺寸作为最长过鱼目标体长。
鱼道主体4下游侧的鱼道进口段3靠近河流下游侧,最远端的鱼道进口1设置在下游河床14上。该鱼道进口1的底板设置在下游河床14的岸坡水面线以下。在的鱼道进口1与鱼道主体4之间,即进口段3内设置鱼道进口检修闸门2。鱼道主体4的两边为侧壁4.2,顶部为圆弧形拱顶4.1,下方为底板4.3,拱顶4.1、侧壁4.2和底板4.3相互之间无缝衔接。鱼道主体4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充分利用山体内岩体与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联合受力,共同承受鱼道主体4外部的荷载。在完建、检修的工况下,利用锚杆将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与鱼道主体4外部的岩体联成整体,共同承受围岩压力、渗透压力等荷载。
所述鱼道主体4的隧洞中,设置收缩段9将鱼道主体4内间隔成多个鱼道池室12。每一个收缩段9由一个长收缩板9.1和一个短收缩板9.2组成,长收缩板9.1为长方形板块结构,短收缩板9.2为在横水流方向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板块结构。在同属一个收缩段9内的长收缩板9.1和短收缩板9.2竖直、相对的固定在鱼道主体4的横截面上。长收缩板9.1的一侧面与鱼道主体4的一侧壁4.2相连,长收缩板9.1的底面与鱼道主体4的底板4.3相连;短收缩板9.2的一侧面与另一侧壁4.2相连,短收缩板9.2的底面与底板4.3相连。长收缩板9.1与短收缩板9.2在顺水流方向上的厚度、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均相同;长收缩板9.1的底面与短收缩板9.2的底面不接触。
在同属一个收缩段9内的长收缩板9.1和短收缩板9.2之间的空隙形成了过鱼竖缝11。长收缩板9.1与短收缩板9.2的厚度为0.1米~0.3米,高度与隧洞式仿自然鱼道中的水深一致,一般取为1.5米~2.5米,且应大于最长过鱼目标体长的2.5倍。
在鱼道主体4内的隧洞同一侧壁4.2上,每一个长收缩板9.1和每一个短收缩板9.2间隔布置。两个相邻的收缩段9构成一个鱼道池室12。鱼道池室12的宽度宜大于最长过鱼目标体长的2倍,鱼道池室12的长度L应取最长过鱼目标体长的2.5~3倍。
所述鱼道主体4的拱顶4.1为圆弧形结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侧壁4.2的上部。具体的,该鱼道主体4的隧洞高度为4.75米,底板4.3的宽度为2.5米。在鱼道主体4内,每隔3米设置一个收缩段9,其中长收缩板9.1的尺寸为宽1.4米、高2.7米、厚0.5米;短收缩板9.2的尺寸为上宽0.4米、下宽0.8米、高2.7米、厚0.5米。长收缩板9.1和短收缩板9.2之间为过鱼竖缝11,在过鱼竖缝11的下方镶嵌有厚度为0.2米的卵石10。过鱼竖缝11的尺寸为:上宽0.7米、下宽0.33米、高2.5米。
在鱼道主体4内的隧洞中,在每一个收缩段9的正上方及每一个鱼道池室12的正上方各布置一组照明设备13。具体的,一组照明设备13含3~10个等距排列的灯泡,每组灯泡布置在拱顶4.1或鱼道池室12中部的同一个横截面上。所述照明设备13选择可模拟自然光的灯泡,接通电源后,可以将鱼道主体4内的水域照亮,以便于洄游鱼类上溯。
在鱼道主体4内隧洞的两侧壁4.2和底板4.3上未设置收缩段9的部分镶嵌有卵石10。卵石10的顶部露出,模仿天然河道及河岸的环境。而拱顶4.1上设置的照明系设备13可以模拟自然光。在此种类似自然河岸的环境下,鱼道主体4内更接近自然河岸的环境,这就使得洄游的鱼群在游经所述鱼道主体4的时候能更加适应其环境。
如图1所示,鱼道主体4上游侧的鱼道出口段5靠近河流上游侧,设置在上游水库15中。所述的鱼道出口段5上游侧的最远端为的鱼道出口7。该鱼道出口7的底板设置在上游水库15的水面线以下。在所述的鱼道出口7与鱼道主体4之间,即鱼道出口段5内设置出口闸门6。
所述的鱼道进口检修闸门2和出口闸门6均可以开启或关闭。当鱼道出口闸门6关闭时,上游水流不流经该鱼道主体4,下游洄游鱼群也无法利用鱼道回溯至上游水库15。
假设上游水库15内的水体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内形成的水深在1.5~2.5米范围内时,水流可以无碍的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内并流进下游河流14内,则水流过程如下。
当鱼道进口检修闸门2和出口闸门6都处于开启状态时,上游水库15的水体进入鱼道出口7通过开启的出口闸门6,流进鱼道出口段5,随后流入鱼道主体4内。在鱼道主体4内的鱼道池室12中,水流进入该鱼道池室12时,长收缩板9.1和短收缩板9.2对水形成阻碍,迫使水流经过鱼竖缝11,然后水流流出过鱼竖缝11流进下一个鱼道池室12。由此,收缩段9消除了由上下级鱼道池室12间落差形成的水体能量,保证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内部水流流速始终在由过鱼对象游泳能力及生态习性确定的适宜流速范围之内。
同样的,水流通过每一个鱼道池室12,直至水流流经所有的鱼道池室12后最终流入鱼道进口段3,通过开启的鱼道进口检修闸门2流出鱼道进口1。水流在鱼道进口1处及其附近下游河床14的水域内形成诱鱼水流,最后该诱鱼水流逐渐消失汇入下游河段。
假设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下游水域有需要过坝至上游水库15的洄游鱼群,此鱼群有回溯的能力,并且能够感知到诱鱼水流找到鱼道进口1,则本实用新型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过鱼原理如下。
鱼群在下游河床14上感受到诱鱼水流后,从鱼道进口1进入,通过开启的鱼道进口检修闸门2,游经鱼道进口段3,游进鱼道主体4内。随后鱼群游入鱼道池室12内,由于该鱼道池室12内设置的长收缩板9.1和短收缩板9.2阻碍了洄游的鱼群,鱼群只能通过过鱼竖缝11游入上一级鱼道池室12。
在鱼道主体4内,由于水流流速控制在目标过鱼对象的感知流速与极限流速范围内,根据洄游鱼群的习性,鱼群可以逆流而上游经每一个鱼道池室12,而且鱼群可以在鱼道休息池内稍作休息,待体力恢复后继续游向上一段鱼道池室12。在鱼道主体4内,长收缩板9.1和短收缩板9.2相对间隔布置,使鱼群以“S”型的路径游经每一个过鱼竖缝11。在鱼道主体4内有卵石10和照明系统13,在潮湿环境中,鱼道主体4内会长有青苔等植物,很好的模仿了河岸的自然环境,鱼群在熟悉的环境中更易于完成其洄游的过程。在鱼道主体4模仿的天然环境中,鱼群游经最后一个鱼道池室12后,最终游进鱼道出口段5,通过开启的出口闸门6游出鱼道出口7,或集鱼转运设备中的集鱼厢,游入上游水库15。
如图1、6和7所示,鱼道出口7连接上游水库15,布置在电站厂房8附近的上游岸坡上。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鱼道主体4和鱼道出口7之间为鱼道出口段5。鱼道出口段5的两侧为出口段侧墙21,两个出口段侧墙21之间沿逆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提升转运设备18、集鱼厢23、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挡水胸墙20和出口闸门6。在挡水胸墙20和提升转运设备18之间的鱼道出口段5的底板上还设置有消力池17。在鱼道出口7内,出口闸门6的上游侧还设置有叠梁门22。
两个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水深为1米~3米,两个出口段侧墙21间距不少于最长过鱼目标体长的2倍;鱼道主体4和叠梁门22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倍的两个出口段侧墙21间距,叠梁门22和挡水胸墙20之间相距为1米~5米,叠梁门22比上游校核水深至少高出0.5米。
所述的消力池17为下沉式结构,两侧为挡水胸墙20,上游侧为斜坡面,下游侧为竖直面,底面水平;消力池17的纵向长度、竖向深度均有泄洪效能计算确定。
消力池17的上游侧距离出口闸门6不少于0.5米,消力池17的下游侧距离提升转运设备18不少于0.5米;从而保证上游来水平缓进去鱼道主体4中。
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设置在鱼道主体4和提升转运设备18之间,且可以在二者间沿出口段侧墙21前后移动,以保证将鱼道主体4中游出的洄游鱼群全部驱赶至提升转运设备18中的集鱼厢23中。
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距离鱼道主体4的最小距离为0.5米~1.5米;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距离提升转运设备18的最小距离为0.5米~1.5米;
集鱼厢23设置在提升转运设备18内部,沿竖直方向移动。当集鱼厢23移动至顶端时,高于出口段侧墙21的高度。该集鱼厢23到达顶端后,可以向上游水库15的一侧倾斜,将其中的水和洄游鱼群一起倾倒入上游水库15中,从而保证洄游鱼群进入上游水域中。
所述的集鱼厢23的横向宽度相比两个出口段侧墙21间距大,且二者相差不超过2米。集鱼厢23的纵向长度不少于1米。同时,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至集鱼厢23的最小距离应大于1米,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距离集鱼厢23应大于1米。
出口闸门6和挡水胸墙20上下、前后错位设置在一起,共同控制上游来水的流量。具体的,出口闸门6的顶端设置在挡水胸墙20底端以上;出口闸门6关闭时,其顶端贴在挡水胸墙20的底端的上游侧沿横水方向。出口闸门6为平板门结构,可以依据来水来调节、控制其开度。挡水胸墙20迫使上游来水经由下方的出口闸门6进入鱼道主体4中,保证两个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水深为1米~3米,且可控制加入鱼道主体的水流流速、流量及水温均在适宜的范围内。
鱼道出口7中,出口闸门6的上游侧还设置有叠梁门22。叠梁门22依据上游水位,下放若干节叠梁,逐步挡水,调整、控制水头,以控制进入鱼道主体4内的水流速度及水温。
具体的,上游水位不同时,采取如下措施:
1、当上游水位过低时:
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上游水深h低于1米时,关闭出口闸门6。
这种情况一般仅仅出现在枯水期,枯水期往往出现在非过鱼期,河道内一般没有洄游鱼群,不需要帮助它们洄游至上游水域。
2、当上游水位正常时:
当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上游水深h为1米~3米时,出口闸门6全部开启,叠梁门22全部打开。
此时,水流从上游经鱼道出口7进入,经过鱼道出口段5在鱼道主体4内通过各个过鱼竖缝11进入各个鱼道池室12,最后从鱼道进口1流出;诱导水流引诱洄游鱼类从鱼道进口1进入,穿过各个鱼道池室12和各个过鱼竖缝11,经由鱼道主体4、鱼道出口段5和鱼道出口7进入上游水域。
这种情况是该套设施的正常运行状况,出口段侧墙21之间及鱼道主体4中各处的水流速度保证在0.5米/秒~1.5米/秒,以便于引诱洄游鱼群。
3、当上游水位较高时:
当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上游水深h大于3米时,首先关闭出口闸门6;然后向出口门门槽中放入部分叠梁门22,将叠梁门以上的水深调节至1米~3米的范围内;接着可局部开启出口闸门6。
此时,水流从出鱼口7进入后翻越叠梁门22,通过局部开启的出口闸门6,水流量被控制,且水流经消力池17消能后基本平顺,进入鱼道主体4前水深及流态已处于其设计水深范围内;此后水流和前述情况2的上游水位正常时相同,洄游鱼类表现也相同。
当洄游鱼类游出鱼道主体4后,经过如下步骤进入上游水库15中。
步骤一:启动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和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从下游最远处开始向上游方向移动;洄游鱼类被拦截在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和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之间;
步骤二:集鱼厢23位于最低点,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向上游方向移动至终点,洄游鱼类被驱赶进集鱼厢23中;
步骤三:启动提升转运设备18将集鱼厢23沿竖直方向向上提升;同时关闭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和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并下游拦鱼电栅22向下游方向移动;
步骤四:当集鱼厢23提升至最高点高于出口段侧墙21时,提升转运设备18将集鱼厢23倾斜并将洄游鱼类倾入上游水库15中;
步骤五:集鱼厢23倾泻完毕后归位并下降;
步骤六:集鱼厢23降至最低点的初始位置,同时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位于下游最远处的初始位置,完成一次过鱼过程。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拦鱼提升系统是一种新的过鱼设施综合布置型式,能适应上游库水位的大幅变化。在高山狭谷地区的水利水电枢纽上修建鱼道时,通过洞挖代替明挖,将鱼道和隧洞结合布置在山体内部,能较多地节省工程量。
隧洞出口设置的叠梁门通过分层取水,可提供适宜鱼类洄游的水温、流量及流速;内部设置收缩段取代常规鱼道中的混凝土隔板可模拟河流的水流条件,在底部及侧壁上镶嵌卵石等天然材料营造河流的边滩环境,在隧洞顶部设置照明系统模拟自然光,达到仿自然的目的,改善了上、下游河道的连通条件,减缓了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的阻隔影响。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设置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鱼道主体(4)和鱼道出口(7)之间的鱼道出口段(5)内,其特征在于:鱼道出口段(5)的两侧为出口段侧墙(21),两个出口段侧墙(21)之间沿逆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提升转运设备(22)、集鱼厢(23)、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挡水胸墙(20)、出口闸门(6)和叠梁门(18);两个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上游水深h;在挡水胸墙(21)和提升转运设备(22)之间的鱼道出口段(5)的底板上还设置有消力池(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闸门(6)设置在挡水胸墙(20)的上游一侧,出口闸门(6)的顶端设置在挡水胸墙(20)底端以上,出口闸门(6)为平板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水深为1米~3米,两个出口段侧墙(21)的间距不少于最长过鱼目标体长的2倍;鱼道主体(4)和叠梁门(18)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倍的两个出口段侧墙(21)的间距,叠梁门(18)和挡水胸墙(20)之间相距为1米~5米,出口闸门(6)的高度为至少3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力池(17)为下沉式结构,两侧为挡水胸墙(21),上游侧为斜坡面,下游侧为竖直面,底面水平;消力池(17)的上游侧距离出口闸门(6)不少于0.5米,消力池(17)的下游侧距离提升转运设备(22)不少于0.5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距离鱼道主体(4)的最小距离为0.5米~1.5米;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距离提升转运设备(22)的最小距离为0.5米~1.5米;
集鱼厢(23)设置在提升转运设备(22)内部,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的集鱼厢(23)的横向宽度大于两个出口段侧墙(21)的间距,且二者相差不超过2米,集鱼厢(23)的纵向长度不少于1米;下游移动拦鱼电栅(16)至集鱼厢(23)的最小距离大于1米,上游固定拦鱼电栅(19)距离集鱼厢(23)大于1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出口段侧墙(21)之间的水流速度为0.5米/秒~1.5米/秒。
CN201521104752.9U 2015-12-25 2015-12-25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Active CN205314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4752.9U CN205314073U (zh) 2015-12-25 2015-12-25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4752.9U CN205314073U (zh) 2015-12-25 2015-12-25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14073U true CN205314073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9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4752.9U Active CN205314073U (zh) 2015-12-25 2015-12-25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140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3943A (zh) * 2015-12-25 2016-05-2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及方法
CN106320294A (zh) * 2016-11-01 2017-01-1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应下游水位变动的鱼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3943A (zh) * 2015-12-25 2016-05-2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及方法
CN105603943B (zh) * 2015-12-25 2017-11-0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及方法
CN106320294A (zh) * 2016-11-01 2017-01-1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应下游水位变动的鱼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3943B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及方法
CN204959707U (zh) 多级式生态鱼道
CN104480914B (zh) 鱼道与船闸相结合的过鱼设施及方法
CN105735210A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鱼闸的综合布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94320A (zh) 过鱼式船闸及过鱼方法
CN204212122U (zh) 一种鱼道
CN105464058B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
CN204356755U (zh) 过鱼式船闸的集鱼诱鱼系统
CN203320495U (zh) 一种鱼闸
CN104594321A (zh) 过鱼式船闸的集鱼诱鱼系统及集鱼诱鱼方法
CN109183767B (zh) 一种与竖缝式鱼道相结合的船闸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22177A (zh) 设置在挡水坝内的鱼道系统
CN205314073U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
CN105256772A (zh) 一种无水资源损耗、无自由水面的过鱼系统及方法
CN104314055A (zh) 水压式浮板鱼道
CN110468805B (zh) 一种鱼道变半径螺旋塔式多进口或多出口结构
CN203373809U (zh) 一种竖井式分层取水结构
CN205776113U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鱼闸的综合布置
CN105484213A (zh) 隧洞式多出口仿自然鱼道
CN205348128U (zh) 隧洞式多出口仿自然鱼道
CN204738279U (zh) 一种峡谷河段高坝升鱼机装置
CN111350171A (zh) 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CN217378806U (zh) 一种实现多重生态效益的过鱼系统
CN205369184U (zh)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
CN114481978B (zh) 一种多通消能减阻式生态鱼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