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2236U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2236U
CN205302236U CN201521137330.1U CN201521137330U CN205302236U CN 205302236 U CN205302236 U CN 205302236U CN 201521137330 U CN201521137330 U CN 201521137330U CN 205302236 U CN205302236 U CN 205302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touching signals
display pane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73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伟
刘少凡
黄志鹏
杨康鹏
许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73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2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2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2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呈条状,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依次并列排布,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第一基板包括一子区域,子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能够包围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的最小宽度,子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基板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用于为第一触控电极传输触控信号;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子区域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在的子区域内,不会占用显示区域之外的边框区域,从而实现了窄边框的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是目前最为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在显示装置上集成触控功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平板显示器厂商的研发热点。电容式触控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触控技术,互容式触控具有高灵敏度和能够多点触控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追捧。
互容式触控包括相互交叉绝缘设置的一组触控驱动电极和一组触控检测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通过触控信号线连接入控制电路,触控驱动电极接收来自控制电路的触控信号,触控检测电极向控制电路输出触控信号,从而实现触控功能。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电极102的触控信号线103从显示区域101外部的边框区域连接到控制电路104中,由于各条触控信号线103经由两侧的边框区域,需要占用一定的边框宽度,并且各条触控信号线103之间存在短路的风险,为了保证各触控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各个触控信号线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导致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变宽,不利于显示面板窄边框的设计,并且,触控信号线103从显示区域的两边引出,需要两个控制电路104,在与其他的控制电路进行绑定的时候,需要同时实现准确对位,增加了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呈条状,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依次并列排布,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第一基板包括一子区域,子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能够包围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的最小宽度,子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基板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用于为第一触控电极传输触控信号;
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子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在的子区域内,不会占用显示区域之外的边框区域,从而实现了窄边框的设计,并且全部的触控信号线可以连接到一个控制电路中,降低了与其他控制电路的绑定难度。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触控电极线的走线设计可以使得各条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相等,从而使得各个触摸点在发生触摸动作时反馈到控制电路的电压信号相等,进而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第一基板的子区域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基板的子区域示意图;
图2C是图2沿着AA’的截面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沿AA’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200包括:
第一基板201;
设置在第一基板201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2,第一触控电极202呈条状,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2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依次并列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第一基板201包括一子区域2011,子区域201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能够包围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的最小宽度,子区域20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基板20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多条触控信号线203,每条触控信号线203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202电相连,用于为第一触控电极202传输触控信号;
多条触控信号线203位于子区域2011内。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2用于实现触控显示面板200的触控功能,第一触控电极202可以作为互容式触控的触控驱动电极或者触控检测电极。第一触控电极202通过触控信号线203连接入控制电路209,由控制电路209提供触控驱动信号,通过触控信号线203输入到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202中,或者由第一触控电极202生成触控检测信号,通过触控信号线203输入到控制电路209中进行处理,可以将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检测信号统称为触控信号,因而触控信号线203为第一触控电极202和控制电路209之间传输触控信号。第一触控电极202可以为条状电极,并且第一触控电极202的延伸方向为如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并且沿着第二方向依次并列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如图2所示,第一基板201包括一个子区域2011,子区域201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能够包围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的最小宽度,子区域20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基板20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具体的,参考图2A和图2B,图2A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基板的子区域示意图,图2B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基板的子区域示意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子区域201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是能够包围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202的最小宽度d1,子区域201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d2与第一基板20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D2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子区域201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d1可以与第一基板20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等,只需要保证子区域2011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是能够包围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202的最小宽度即可。
继续参考图2,多条触控信号线203位于子区域2011内,这样的设置使得触控信号线203无需经由子区域2011之外的部分连入控制电路中,从而保证触控信号线203不会占用额外的边框来进行走线,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并且在子区域2011内部,多条触控信号线203具有更大的走线空间,各条触控信号线之间可以保持较大的分隔距离,从而降低了短路的风险。
图2C是图2沿着AA’的截面图,如图2C所示,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绝缘层204,绝缘层204位于第一触控电极202与多条触控信号线203之间,触控信号线203与第一触控电极202通过过孔结构2031实现电连接。
由于每条触控信号线203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202电相连,各条触控信号线203之间互相绝缘,并且每条触控信号线203与除了电相连的第一触控电极之外的其他第一触控电极相互绝缘,能够实现在不同位置上的触控信号的独立检测。多条触控信号线203全部位于子区域2011之内,为了使各条触控信号线203走线更加自由,且为了使得多个触控信号线203与除了电相连的第一触控电极202之外的其他第一触控电极202相互绝缘,在第一触控电极202和触控信号线203之间设置绝缘层204,并且触控信号线203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202可以通过过孔结构2031实现电连接。
继续参考图3A和图3B,图3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沿AA’的截面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302用于提供触控检测信号,即第一触控电极302可以作为触控检测电极。触控显示面板300还包括:第二基板305,第二基板305与第一基板301相对贴合设置,多个第二触控电极306,第二触控电极306呈条状,多个第二触控电极306依次并列排布,多个第二触控电极30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具体的,触控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互容式触控。对于互容式触控,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触控驱动电极通过触控驱动线被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检测电极通过触控检测线输出触控检测信号,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形成电容,当触控显示面板上发生触控时,会影响触摸点附近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触摸点位置的方法为,对触控驱动电极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检测电极同时输出触控检测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控显示面板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触控电极302作为触控检测电极,可以将第二触控电极306作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电极302和第二触控电极306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从而形成电容。在进行触摸操作时,触摸动作发生的位置电容值会发生变化,第二触控电极306输入触控驱动信号,第一触控电极302输出触控检测信号,得到触控显示面板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控显示面板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从而确定确定触摸发生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302作为触控检测电极更靠近触摸动作发生的一侧,有利于提高触摸检测的精度,第一触控电极302除了可以如图3B所示设置在第二基板305朝向第一基板30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305远离第一基板301的一侧,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二触控电极在触摸感应阶段用作触控驱动电极,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当第二触控电极兼做触控驱动电极和公共电极时,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工作状态包括显示工作状态和触控工作状态,显示工作状态和触控工作状态可以采用分时工作模式。具体地,对于集成触控显示面板而言,显示工作状态是其常态。在显示工作状态下,第二触控电极被施加公共信号或者被接地;在触控工作状态下,停止显示工作状态,第二触控电极通过触控驱动线传输触控驱动信号。第二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可以减少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制程工序,节约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在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单独设置触控电极时,还需要辅助地设置绝缘层以保护触控电极不被其他元件干扰,因此,还可以减少集成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层结构,从而减小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
具体的,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400包括第二基板405,位于第二基板上的栅极线G,多个显示像素PX,每个显示像素PX包括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像素电极电相连,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D电相连,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极线G电相连,栅极线的另一端连接入栅极驱动电路407,在显示阶段,栅极驱动电路407能够发出驱动扫描信号,栅极线G用于向薄膜晶体管传输驱动扫描信号,从而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和断开,当薄膜晶体管被导通,显示信号通过数据线D输入显示像素PX中,由像素电极接收,与此同时,公共电极接收公共信号,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从而控制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本实施例中,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402的延伸方向和栅极线G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图4所示的第一方向与栅极线G的延伸方向相同。在触控阶段,第二触控电极406通过触控驱动线连接控制电路,接收控制电路发出的触控驱动信号,用作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电极402可以作为触控检测电极。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第二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可以实现将与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的触控信号线走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子区域内,并且可以将与第二触控电极相连的控制电路设置在与为显示像素提供显示信号的数据驱动电路设置在同一侧,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实施例二
参考图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基板501的子区域5011包括显示区域5011a和非显示区域5011b,多条触控信号线在第一基板501所在平面具有第一正投影503’,任意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一狭缝,狭缝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具有第二正投影S’,第一正投影503’在显示区域5011a内被第二正投影S’覆盖。
子区域5011包括显示区域5011a和非显示区域5011b,显示区域5011a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像素,非显示区域5011b内可以包括与多个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的控制电路。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位于第二基板上,并且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狭缝,通过狭缝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如图5所示,狭缝在第一基板501所在的平面上具有第二正投影S’。多条触控信号线在第一基板501所在的平面上具有第一正投影503’,本实施例中,第一正投影503’在显示区域5011a内被第二正投影S’覆盖,即第一正投影503’在显示区域5011a的部分完全位于第二正投影S’之内。这样的设置的方式能够使得触控信号线在与第一基板501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二触控电极没有交叠,从而保证了触控信号线不会受到第二触控电极的信号干扰,从而得到更好的触摸驱动和触摸检测效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6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601上的黑矩阵,并且第一基板601的子区域6011包括显示区域6011a和非显示区域6011b,多个触控信号线在第一基板601所在平面具有第三正投影603’,黑矩阵在第一基板601所在平面具有第四正投影608’,第三正投影603’在显示区域6011a内被第四正投影608’覆盖。
本实施例中的黑矩阵内包围多个开口区域,每个开口区域与一个显示像素相对应,相邻开口区域之间被黑矩阵遮挡的部分不透光,在显示区域6011a内触控信号线在第一基板601所在平面的第三正投影603’被黑矩阵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第四正投影608’覆盖,即第三正投影603’在显示区域6011a的部分完全位于第四正投影608’之内。使得在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上,显示像素不会被触控信号线遮挡,从而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提供的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可以结合,即触控信号线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可以被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狭缝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和黑矩阵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同时覆盖,能够使显示面板具备更好的触摸效果和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7,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至少两条触控信号线703具有相同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每条触控信号线703与唯一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到控制电路709中,从而为第一触控电极传输触控信号,触控信号线703的长度是指从与第一触控电极的连接点开始到触控信号线与控制电路的连接点截至,这中间触控信号线703走线的总长度,通过设置至少两条触控信号线703的长度相等,能够使得长度相等的触控信号线具有相同的电阻值,从而使得各个触摸点在发生触摸动作时反馈到控制电路的电压信号相等,进而提高触控的灵敏度。
可选的,可以设置各条触控信号线具有相同的长度,各条触控信号线在显示区域内的长度不相同。如图7所示,n条触控信号线703在显示区域7011a内的长度分别为d1,d2,d3…dn,n为正整数。通过设置各条触控信号线的长度均相等,能够保证每一条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相等,使得各个触摸点在发生触摸动作时反馈到控制电路的电压信号相等,进而使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触控信号线703在显示区域内具有不相同的长度,有利于触控信号线在显示区域7011a内的走线设计,能够保证在显示区域内,各条触控信号线分别通过最简单的走线设计连接到控制电路709中,对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会产生影响。
可选的,各条触控信号线703在显示区域7011a内的长度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增大,即d1>d2>d3>…>dn,或者d1<d2<d3<…<dn,这样的设置的方式能够使与靠近控制电路709的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的触控信号线703在显示区域7011a内具有最短的长度,使与远离控制电路709的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的触控信号线703在显示区域7011a内具有最长的长度,相应的使每条触控信号线703都能通过最简单的走线方式连接到控制电路709中,并且在显示区域7011a之外,各条触控信号线703可以通过蛇形走线的方式与控制电路709电相连,保证了每条触控信号线703具有相同的总长度,即每条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值相等,并且每条触控信号线703在显示区域7011a之外通过蛇形的走线方式能够使控制电路709的尺寸减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控制电路709与其他集成电路绑定的对位难度减小,从而降低了工艺难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了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因此,也相应地具有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关优势。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电子相册等,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将触控信号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子区域内,从而实现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进而使触控显示装置具有窄边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呈条状,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依次并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一子区域,所述子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能够包围所述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的最小宽度,所述子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基板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多条触控信号线,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与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传输触控信号;
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子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之间;
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过孔结构实现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用于提供触控检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贴合设置;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呈条状,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依次并列排布,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触摸感应阶段用作触控驱动电极,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栅极线,所述栅极线用于向薄膜晶体管传输驱动扫描信号;
所述多个条状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区域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具有第一正投影;
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一狭缝;
所述狭缝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具有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在显示区域内被所述第二正投影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黑矩阵;所述子区域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多个触控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具有第三正投影;
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具有第四正投影,所述第三正投影在所述显示区域内被所述第四正投影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具有相同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具有相同的长度;
各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在显示区域内的长度不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在显示区域内的长度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增大。
12.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521137330.1U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302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7330.1U CN205302236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7330.1U CN205302236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2236U true CN205302236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0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7330.1U Active CN205302236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223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6387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649059A (zh) * 2019-09-30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708466A (zh) * 2020-07-28 2020-09-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50838A (zh) * 2021-04-26 2021-06-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3015636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6387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649059A (zh) * 2019-09-30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649059B (zh) * 2019-09-30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708466A (zh) * 2020-07-28 2020-09-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50838A (zh) * 2021-04-26 2021-06-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050838B (zh) * 2021-04-26 2023-11-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3015636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932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05302236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164076B (zh) 具有集成式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3472963B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US8363027B2 (e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US20170038887A1 (en) An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389058B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US9791953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8279798B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105138184A (zh)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0509447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3480484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885660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102402A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98702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CN104020913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5375424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20905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6919287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95617A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其操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808861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20162089A1 (en) Touch screen transistor doping profiles
CN103927070A (zh) 一种内嵌式电磁触摸显示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952159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882092B (zh)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