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9649U - 一种电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9649U
CN205299649U CN201521134486.4U CN201521134486U CN205299649U CN 205299649 U CN205299649 U CN 205299649U CN 201521134486 U CN201521134486 U CN 201521134486U CN 205299649 U CN205299649 U CN 205299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electrothermal furnace
triode thyristor
controlle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44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少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1344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9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9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9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热炉,其包括有炉体、设置于炉体上的发热盘、连接于电源插头和发热盘之间的双向可控硅以及连接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器,其中,所述双向可控硅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低噪音、可有效保证产品正常工作的有益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尤其涉及一种电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上诸如电陶炉、电茶炉等之类的家用电热炉,其大多采用集成式结构,即将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管和设有电子元件的控制器都安装在炉体内部,由于炉内环境温度较高,对控制器上所设置的电子元件构成威胁,因而生产厂家不得不使用高速微风扇对炉内的控制器进行冷却、散热,以保证炉内的控制器能够正常工作。然而,风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严重影响品茶气氛,同时,炉体内部的高温环境也容易使电子元件出现故障,影响电热炉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可有效保证产品正常工作的电热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炉,其包括有炉体、设置于炉体上的发热盘、连接于电源插头和发热盘之间的双向可控硅以及连接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器,其中,所述双向可控硅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电热炉还包括有一插设于所述发热盘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发热盘的顶面处设置有一微晶玻璃。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
优选地,所述发热盘和双向可控硅串联于所述电源插头的零线和火线之间。
优选地,所述双向可控硅设于所述炉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双向可控硅固定于一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通过螺丝而固定于所述炉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螺丝与散热器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第一线缆,所述电源插头上设有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延伸至所述炉体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和电源插头设于一条第三电缆上,所述第三电缆延伸至所述炉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电热炉的双向可控硅和控制器分设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部件,其中,将双向可控硅设置于电热炉的炉体之内部,而将控制器设置于位于炉体之外部,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无需在炉体内部设置高速风扇以对控制器进行散热,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噪音,使得电热炉的工作状态更加安静,同时,由于控制器设置于炉体外部,从炉内高温环境中分离出来,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品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热炉包括有炉体1、设置于该炉体1上的发热盘2、连接于电源插头6和发热盘2之间的双向可控硅3及连接于该双向可控硅3的控制器5,其中,该双向可控硅3设置于该炉体1的内部,该控制器5设置于该炉体1的外部。
请参阅附图,该电热炉还包括有一插设于发热盘2中的温度传感器4,该温度传感器4连接于控制器5,该控制器5依据温度传感器4的输出信号而控制双向可控硅3的工作,从而实现开关控制、时控及不同模式的恒温控制等。对于该控制器5的结构、与其他电子元件的电气连接以及工作方式等,可采用现有技术,于此不再赘述。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发热盘2和双向可控硅3串联于电源插头6的零线和火线之间,双向可控硅3的控制端和温度传感器4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器5,该控制器5根据温度传感器4的输出信号而控制双向可控硅3的通/断。
优选地,该温度传感器4采用热电偶,其具有装配简单、测量精度高、热响应时间快的优点。
如附图所示,该发热盘4的顶面处设置有一微晶玻璃12,如此,该电热炉则为电陶炉。
本实用新型电热炉的双向可控硅和控制器分设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部件,其中,将双向可控硅设置于电热炉的炉体之内部,而将控制器设置于位于炉体之外部,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无需在炉体内部设置高速风扇以对控制器进行散热,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噪音,使得电热炉的工作状态更加安静,同时,由于控制器设置于炉体外部,从炉内高温环境中分离出来,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品质更加稳定。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双向可控硅3设于炉体1的底部。进一步地,该双向可控硅3固定于一散热器7上,该散热器7通过螺丝8而固定于炉体1底部。从而将双向可控硅3与发热盘2分离开,有助于提高双向可控硅3的散热效果。为提升安全等级,螺丝8与散热器7之间设置有绝缘件13。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该控制器5和电源插头6分别设有第一线缆9和第二线缆10,该第一线缆9和第二线缆10均延伸至炉体1内。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该控制器5和电源插头6设于一条第三电缆11上,该第三电缆11延伸至炉体1内。
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热炉,包括有炉体、设置于炉体上的发热盘、连接于电源插头和发热盘之间的双向可控硅以及连接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可控硅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炉还包括有一插设于所述发热盘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顶面处设置有一微晶玻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和双向可控硅串联于所述电源插头的零线和火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可控硅设于所述炉体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可控硅固定于一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通过螺丝而固定于所述炉体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与散热器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第一线缆,所述电源插头上设有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延伸至所述炉体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和电源插头设于一条第三电缆上,所述第三电缆延伸至所述炉体内。
CN201521134486.4U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电热炉 Active CN205299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4486.4U CN20529964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电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4486.4U CN20529964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电热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9649U true CN205299649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6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4486.4U Active CN20529964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电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9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2075A (zh) 一种温控插座
CN101214121A (zh) 电加热煲恒功率加热控制电路
CN205299649U (zh) 一种电热炉
CN203606037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
CN204241991U (zh) 变压器的温度检测散热装置
CN203289078U (zh) 电子感温棒
CN206100524U (zh) 微波炉的磁控管风机一体化装置
RU151977U1 (ru) Обогреватель
CN203133626U (zh) 烘箱恒流源输入型ssr控制系统
CN203263009U (zh) 电加热烹调器具
CN204225987U (zh)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控制装置
CN202257305U (zh) 插入式控温装置
CN207543362U (zh) 一种红外线加热炉加热结构
CN201606949U (zh) 大功率对流式电暖气
CN204227484U (zh) 一种具有热风对流功能的微波炉
CN210224930U (zh) 一种双保护温控卡
CN205332649U (zh) 一种用于冰箱中的加热抽屉
CN202692439U (zh) 快速开水机石英玻璃电热管过热保护装置
LU100125B1 (en) Electrothermal stove
CN203133513U (zh) 恒温干燥箱单相交流固态继电器控制系统
CN202761014U (zh) 能控制所容纳液体温度的装置
CN202396314U (zh) 一种水族用加热棒
CN209375949U (zh) 一种电加热炉的保护控制装置
CN204592986U (zh) 一种带有温度检测的led灯
CN208286848U (zh) 隔离电路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