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6346U -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 Google Patents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6346U
CN205286346U CN201521063674.2U CN201521063674U CN205286346U CN 205286346 U CN205286346 U CN 205286346U CN 201521063674 U CN201521063674 U CN 201521063674U CN 205286346 U CN205286346 U CN 205286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electrode
body surface
lower house
bioelectrical signals
vel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36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枫
林科
郭朝阳
郑征
韦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disa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disa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disa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disa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636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6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6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6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包括主机以及可弯曲的柔性体。该主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金属电极,该金属电极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其中,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至少其一的部分外悬于壳体。如此,可将监视器主机的大小减小,使得监视器可以在柔性体的配合下更加趋肤,能够良好的依附于皮肤表面,提取体表生理信号。

Description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当前的医疗保健领域,需使用人体生物电信号检测仪对人体的电生理信号进行实时检测,在检测时需要采用电极片贴于人体体表,电极片与人体体表的贴合紧密程度将直接影响检测仪检测数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体表生理信号监测器多数壳体使用塑料等硬胶材料,通过使用双面胶等胶贴,将其黏贴在人体体表,黏贴于皮肤的接触面有限。采集体表生物电多数使用内嵌到主机内部的金属电极,该内嵌式金属电极完全嵌入在主机背面。由于电极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间距,最终导致监测器整机面积大。由于人体体表皮肤有弧度,监测器需要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并且柔软、趋肤。如果整机使用塑料等不柔软的材料,加上监测器整机面积过大,将使得监视器无法趋肤,不能良好的依附于皮肤表面提取体表生理信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本申请提供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若干个电路板连接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固定安装在壳体上,且所述金属电极用于靠近被监测对象的一面从下壳体上凸出,其中,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至少其一的部分外悬于壳体;
以及可弯曲的柔性体,所述柔性体从主机向外延伸形成。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固定联接的下壳体,所述金属电极设置于下壳体上,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至少其一的部分被下壳体密封包裹住。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与金属电极的被包裹部分成型为一体。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与金属电极采用套瘪工艺成型。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在包裹金属电极的区域内设有开窗,所述金属电极从所述开窗中露出,所述电路板具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抵接位于开窗内的金属电极,使金属电极与电路板连通。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电极为三个,所述三个金属电极并排设置,其中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的部分外悬于壳体。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体包覆在主机上,其包括自主机向两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用于增加延伸部柔软度的通孔。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铺设固定在主机和柔性体的下部,所述金属电极用于靠近被监测对象的一面从第一魔术贴中凸出。
作为所述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胶贴,所述胶贴包括用于与第一魔术贴配合的第二魔术贴和固定在第二魔术贴背面的黏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包括主机以及可弯曲的柔性体。该主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金属电极,该金属电极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其中,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至少其一的部分外悬于壳体。如此,可将监视器主机的大小减小,使得监视器可以在柔性体的配合下更加趋肤,能够良好的依附于皮肤表面,提取体表生理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主机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3所示分解图的另一视角示意;
图5为本申请下壳体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金属电极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柔性体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一魔术贴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胶贴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本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包括主机以及可弯曲的柔性体,柔性体从主机向外延伸形成。
请参考图1至4,该主机100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120以及若干个与电路板120连接的金属电极131、132、133。金属电极131、132、133固定安装在壳体上,且金属电极131、132、133用于靠近被监测对象的一面从下壳体上露出,其中,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131、133至少其一的部分外悬于壳体。
由于,金属电极131、133一部分外悬于壳体,一部分固定在壳体上,相同电极间距情况下,可以缩小监视器主机100的大小,使得监视器可以在柔性体的配合下更加趋肤,能够良好的依附于皮肤表面,提取体表生理信号。
请参考图1至4,本实施例所示壳体包括上壳体111和与上壳体111固定联接的下壳体112。该金属电极131、132、133设置于下壳体112上,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131、133至少其一的部分被下壳体112密封包裹住。
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材料选择较多,可以是塑料,也可以使用软胶材料代替,如硅橡胶等。
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的固定联接方式也灵活多变,在采用塑料作为上下壳料时,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将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防水特性。同时,超声方式也可以与胶水,螺丝螺母等其他方式结合;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尤其是采用硅胶等其他材料时,也可以使用胶水,螺丝螺母等其他方式来代替超声波焊接方式。
除此之外,对于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之间的密封防水功能,也可以使用上下壳料中间垫橡胶防水圈的做法。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5、6,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12与金属电极131、132、133的被包裹部分成型为一体,从而将金属电极131、132、133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12上。
而包裹方式的形成可以是通过将金属电极131、132、133与下壳体112通过一体化成型工艺(套瘪),制作成紧密结合结构。再通过超声波技术将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进行结合,得到具有良好防水特性的主机100。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该金属电极为三个,三个金属电极131、132、133并排设置,其中,一个金属电极132位于中间,其他金属电极两个131、133位于两侧。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131、133的部分外悬于壳体。
该金属电极与下壳体112的连接方式设计成半嵌套式,有效的减小了整机的面积,并通过调整金属电极与下壳体112间的结构,使得金属电极与下壳体112可以能够一体成型。半嵌套的金属电极有部分超出了下壳体112,使得电极之间的间距不全部受限于下壳体112的面积大小。金属电极局部凸出于下壳体112,使得金属电极能够与皮肤表面良好接触,提供稳定的体表电学信号。
金属电极与电路板120的连接可采用常规的连接方式,除此之外,还可采用本实施例所示方式,请参考图3至6,下壳体112在包裹金属电极的区域内设有开窗1121、1122、1123,该金属电极131、132、133分别从开窗1121、1122、1123中露出。而电路板120具有导电体121、122、123,导电体121、122、123分别抵接位于开窗1121、1122、1123内的金属电极131、132、133,使金属电极131、132、133与电路板120连通。
金属电极在开窗部分没有被塑料遮蔽,通过电路板120上的导电体可将金属电极与电路板120实现电气连接。其中,本实施例所示导电体为金属弹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金属顶针、金属触点等其他可导电固体来代替该金属弹片。
此外,请参考图3和4,主机100内还可以设置有电池140,向电路板120供电。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8和9,该柔性体200包覆在主机100上,其包括自主机100向两侧延伸的延伸部210。
该柔性体200泛指成型后具有一定柔软性材料,如TPE、TPU、硅橡胶等。
该柔性体200可以与主机100结合,形成无需拆卸使用的一体化整体。通过减少外延的结构复杂度,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延伸部210具有用于增加延伸部210柔软度的通孔220。通过在外延上设置大通孔220,提高透气性,并且提高柔性体的弯曲柔软度,使其更易贴附于皮肤表面
柔性体200将主机100包裹,提高整机的柔软度,贴附于皮肤表面时更舒适。延伸外延提供更大可弯曲的黏贴面积,且外延与主机100连成一体,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外延,减小了使用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两翼的通孔220。
进一步地,在现有的监测器中,多数壳体使用塑料等硬胶材料,通过使用双面胶等胶贴,将其黏贴在人体体表。但是塑料等材料较为坚硬,与体表直接接触体验较差,并且无法满足在运动过程中,皮肤起伏弯曲等变化。硅橡胶材料具备亲肤性和不易敏性,但如果监测器表面使用硅胶等稳定性强的材料,其不易与丙烯酸酯等黏贴剂结合,黏贴效果差,无法满足牢固黏贴的目的。而专门针对硅胶黏贴使用的胶贴,在使用前需要对硅胶表面进行处理,且黏贴的剥离力很小,容易脱落。并且胶贴将设备黏贴在体表后,再次使用设备时,需要更换胶贴。
目前还有一种办法是使用纽扣作为设备与胶贴连接,设备背面放置纽扣的母扣,胶贴的一面制作纽扣的公扣,在按压后二者紧密结合。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属于点状连接,即只有在纽扣位置。无法实现整机背面全部与胶贴紧密粘合。
对此,本实施例还提出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实现主机100与胶贴的联接。
具体地,请参考图8和10,本监测器还包括第一魔术贴300,该第一魔术贴300铺设固定在主机100和柔性体200的下部,例如用黏胶剂黏贴等。第一魔术贴300上针对各个金属电极设置有开口321、322、323,利用这些开口321、322、323,金属电极131、132、133用于靠近被监测对象的一面可从第一魔术贴300中凸出,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1,还可以包括胶贴400,该胶贴400包括用于与第一魔术贴300配合的第二魔术贴410和固定在第二魔术贴410背面的黏胶420。
同样,胶贴400上也对应设置有供金属电极131、132、133穿过的开口。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方式,主机100的壳体表面可以使用任意材料,塑料或橡胶都可。只需要能够将魔术贴固定在其表面即可。其中第一魔术贴300和第二魔术贴400均可为毛面或勾面。
通过魔术贴的设置可以使得设备与胶贴400紧密结合,又不受限于硅胶等特殊材料难以黏贴的特点。魔术贴属于柔软可弯曲的材料,这样就保证了被其连接的两者,仍然保持良好的可弯曲性,符合贴附于人体表面的趋肤的要求。
并且可在胶贴400针对性选用具有透气性的纺织品魔术贴绒毛面,配合局部涂覆的丙烯酸酯黏胶剂作为黏胶420,使得胶贴400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汗性。
此外,丙烯酸酯也可以全覆盖涂布。同时与人体体表接触的黏胶剂不一定只选用丙烯酸酯,其他不易敏的黏胶剂都可以。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与金属电极构成弯曲度较差的部分,柔性体200与其结合在一起后,两侧柔软的延伸部210为整机提供了可以弯曲、趋肤的特性。通孔220的设置减轻了两翼的重量,提高了两翼柔软性,提高了皮肤表面的透气性。柔性体200与主机100一体化连接结构提高了主机100外部柔软触感,通过柔性体200材料,保护主机100在撞击、跌落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监测器与第一魔术贴300结合在一起,第二魔术贴410与丙烯酸酯黏胶420结合在一起,使用时直接将由第二魔术贴410和黏胶420组成的胶贴400,按压在设备底部的第一魔术贴300上,即可以将胶贴400与设备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通过黏胶420将设备黏贴在人体体表。
魔术贴绒面为纺织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可以降低皮肤的敏感度,提高舒适性。丙烯酸酯可以不完全涂覆,其表面留有通孔,配合可以透气的魔术贴绒面,使得胶贴400部分具有良好的透气和排汗性。
本实施例在保障电极相对位置与相对间距的情况下,将金属电极嵌套方式调整为半嵌套式,即部分金属电极超出壳体外延。这样有效的减小了监测器的面积,并通过外延的金属电极与壳体之间的结构位置,保证了上下壳体有效的超生波加工线,形成良好的连接,保证设备的防水性。
通过预留开窗(塑料不完全覆盖电极),使得可以通过电路板120上设置的导电体按压在金属开窗部分,将金属电极提取到的体表电学信号,良好的传导到电路板120。并且金属电极外表面,略高于监测器背面,使其能够有效的与皮肤接触,采集到良好的体表电学信号。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若干个与电路板连接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固定安装在壳体上,且所述金属电极用于靠近被监测对象的一面从下壳体上凸出,其中,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至少其一的部分外悬于壳体;
以及可弯曲的柔性体,所述柔性体从主机向外延伸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固定联接的下壳体,所述金属电极设置于下壳体上,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至少其一的部分被下壳体密封包裹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与金属电极的被包裹部分成型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与金属电极采用套瘪工艺成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在包裹金属电极的区域内设有开窗,所述金属电极从所述开窗中露出,所述电路板具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抵接位于开窗内的金属电极,使金属电极与电路板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为三个,所述三个金属电极并排设置,其中位于两侧的金属电极的部分外悬于壳体。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体包覆在主机上,其包括自主机向两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用于增加延伸部柔软度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铺设固定在主机和柔性体的下部,所述金属电极用于靠近被监测对象的一面从第一魔术贴中凸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贴,所述胶贴包括用于与第一魔术贴配合的第二魔术贴和固定在第二魔术贴背面的黏胶。
CN201521063674.2U 2015-12-18 2015-12-18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Active CN205286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3674.2U CN205286346U (zh) 2015-12-18 2015-12-18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3674.2U CN205286346U (zh) 2015-12-18 2015-12-18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6346U true CN205286346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3674.2U Active CN205286346U (zh) 2015-12-18 2015-12-18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6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6583A (zh) * 2019-03-27 2019-06-07 吴忠隐 一种主动脉支架开窗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6583A (zh) * 2019-03-27 2019-06-07 吴忠隐 一种主动脉支架开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9040B2 (en) Attachable monitoring device
US11950928B2 (en) Modular wearable sensor device
WO2018050054A1 (zh) 一种贴片式心电采集设备
CN104768450A (zh) 监测装置
CN107198519A (zh) 一种新型吸汗织物电极
CN104997503A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图监测装置
CN103462601A (zh) 医用电极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0641A (zh)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US9545213B2 (en) Electrode patch and physiological signal device
CN107456231A (zh) 一种多导联可延展柔性心电贴
US20170215800A1 (en) Wearable device
CN205729338U (zh) 传感器附件和传感器组件
WO2018133530A1 (zh) 导电线缆结构及智能服装
CN107949323B (zh) 生物信息测定装置
CN205286346U (zh) 体表生物电信号监测器
CN204423390U (zh) 一种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5612468U (zh)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
CN209301139U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采集设备
CN110604545A (zh) 医用传感器及应用所述医用传感器的医疗仪器
CN204909432U (zh) 便携式心电图监测装置
CN211355446U (zh) 一种心电传感器配件及心电传感器组件
TW202126256A (zh) 生理訊號監測裝置
CN205359465U (zh)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CN105809093A (zh) 一种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722022U (zh) 一种基于颈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