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5368U -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5368U
CN205285368U CN201521018084.8U CN201521018084U CN205285368U CN 205285368 U CN205285368 U CN 205285368U CN 201521018084 U CN201521018084 U CN 201521018084U CN 205285368 U CN205285368 U CN 205285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equipment
pad
mobile
protector according
tight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80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池峰
高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 Be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 Be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 Be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 Bei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80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5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5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53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属于保护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移动设备的固定面板及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中部的第一固紧垫,所述第一固紧垫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一弹性固定孔,所述第一固紧件中部延伸4个凸角,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孔分别设置在四个凸角上,每个凸角上的第一弹性固定孔为3个,沿所述第一固紧垫中心往凸角方向由近及远排列,所述固定面板中部还设有第二固紧垫,第一固紧垫与第二固紧垫交错分布,所述第二固紧垫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二弹性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适合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既可以横向放置,也可以竖向放置。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手机及平板周边配套产品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并有十多年的历史,其代表产品有保护套,保护壳等,这些周边产品在工艺、材质、表面处理技术也要相当的成熟。材质比如有硅胶、塑胶、皮革等。
由于手机套、保护壳结构简单、工艺成熟,以其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低,投资少等特点而被众多的企业的涉及介入,使得行业队伍逐渐庞大,市场需求也日趋饱和。
但是,由于消费者需求及要求提高,目前市场上手机套、保护套很难满足终端消费者需求,急需一些新的创新型产品来打破现有鱼目混杂、种类繁多的市场瓶颈。此外,目前的移动设备比如平板、手机、笔记本、超级笔记本、视频播放器、电子书或者手持游戏机等由于各自的尺寸不同,一般的保护套很难通用。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的发展,移动电源作为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因此,移动电源越来越普及。
现有的移动电源在需要充电时,必须通过数据线与数码设备连接进行充电,使用比较麻烦,并且配备数据线,平时携带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移动设备的固定面板及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中部的第一固紧垫,所述第一固紧垫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一弹性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紧件中部延伸4个凸角,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孔分别设置在四个凸角上。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每个凸角上的第一弹性固定孔为3个,沿所述第一固紧垫中心往凸角方向由近及远排列。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面板中部还设有第二固紧垫,第一固紧垫与第二固紧垫交错分布,所述第二固紧垫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二弹性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面板一侧还设有卡勾。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设备保护装置还包括盖合移动设备的盖合部、设置固定面板与盖合部之间的翻折部,所述盖合部上还设有连接所述盖合部及固定面板另一侧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套接在所述盖合部上的弹性束带。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合部上设有移动电源固定部和用电设备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电源固定部上设有2个第一导线磁性触点,所述用电设备固定部上设有2个第二导线磁性触点,所述第一导线磁性触点和第二导线磁性触点分别通过两根导线两两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电源固定部上还设有磁性防呆触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合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同时两个固紧垫能够使移动设备横向放置或者竖向放置,此外,可以直接通过导线触点对用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设置移动电源和用电设备放置部,放置时即可完成对用电设备的即时充电,防呆设计避免了正负极反接充不了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动电源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电设备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移动设备的固定面板1及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1中部的第一固紧垫12,所述第一固紧垫12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一弹性固定孔121。
本例中的弹性固定孔是指固定孔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变大,从而使弹性固定孔能够套接在移动设备一端或者一个角上,当移动设备拿开时,所述弹性固定孔能够恢复原来大小。
本例中的第一固紧件中部延伸4个凸角,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孔121分别设置在四个凸角上,每个凸角上的第一弹性固定孔121为3个,沿所述第一固紧垫12中心往凸角方向由近及远排列。所述凸角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孔121也为扇面形。
四个凸角从四个不同方向固定移动设备的四个角,更加稳固。不同规格的第一弹性固定孔121,满足了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的固定需求。
因移动设备多为长方形,第一固紧垫12的设置通常只能使移动设备按照一个方向放置,比如横向放置或者竖向放置。为了使移动设备既可以横向放置也可以竖向放置,本例中的所述固定面板中部还设有第二固紧垫13,第一固紧垫12与第二固紧垫13交错分布,所述第二固紧垫13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二弹性固定孔131,所述能够使第一固紧垫12能够使移动设备竖向放置,所述第二固紧垫13能够使移动设备横向放置。
为了使移动设备固定性更好,所述固定面板一侧还增设有卡勾11,装配移动设备时,先将移动设备的一侧与所述卡勾11卡接,另一侧装配在所述第一固紧垫12或第二固紧垫13上。
本例还包括盖合移动设备的盖合部3、设置固定面板1与盖合部3之间的翻折部2,所述盖合部3上还设有连接所述盖合部3及固定面板1另一侧的连接件4。
所述连接件4可以为套接在所述盖合部4上的弹性束带,所述盖合部3盖合时,将盖合部3和固定面板1套接在一起即可;所述连接件4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内置磁吸的搭扣,所述固定部相应位置内置磁铁,所述搭扣通过磁铁与固定部1连接。
本例的盖合部3上设有移动电源固定部31和用电设备固定部32,所述移动电源固定部31上设有2个第一导线磁性触点311,所述用电设备固定部上设有2个第二导线磁性触点321,所述第一导线磁性触点311和第二导线磁性触点321分别通过两根导线5两两连接。此外,现有的移动电源设计左右基本对称,在充电时,很容易将移动电源放反,从而造成正负极接错而充不了电的情况,为此,所述移动电源固定部31上还设有磁性防呆触点312。其中防呆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避免产生错误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力、也不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即可直觉无误完成正确的操作。所述磁性防呆触点312设置靠近其中一个第一导线磁性触点311,所述磁性防呆触点312与临近的第一导线磁性触点311之间为底边与另一个第一导线磁性触点形成等腰三角形。
如图2所示,图2中的移动电源外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涂层或由绝缘材料包裹而成,本例中的绝缘层为绒布包裹而成,进一步还起到保护套的作用,防止移动电源刮花。
所述移动电源的背面设有与移动电源固定部相配合的电源触点及防呆用的第三磁性触点7,所述电源触点包括正极触点61和负极触点62,所述正极触点61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负极触点62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本例中的正极触点61和负极触点62均为强磁性导电材料,所述防呆装置也就是图2中的第三磁性触点7也为强磁性材料,其中第三磁性触点不接电源线,仅起到定位作用,因此可以为导电性磁性材料,也可以为不导电性磁性材料。所述移动电源上的电源触点及第三磁性触点7的位置与所述盖合部3上的第一导线磁性触点311及磁性防呆触点312的位置相对应。放置时,磁性相吸,移动电源自动吸附到所述移动电源固定部3上。
为了防止移动电源在充饱的状态下或者不想充电的时候继续充电,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带能够遮住其中一个电源触点,这样就可以切断电源的正负极防止过充。
所述绝缘件为绝缘带或者磁性绝缘片,绝缘带可以套接在所述移动电源上,而磁性绝缘片直接吸附到电源触点上即可。优先采用绝缘带,在需要充电的时候直接推向旁边使电源触点露出即可。
如图3所示,图3中的蓝牙音箱为一个用电设备的实施例,所述蓝牙音箱的外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可以选用绒布,在蓝牙音箱外壳的背面设置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包括正极充电触点82和负极充电触点81,所述正极充电触点82与蓝牙音箱内置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负极充电触点81与蓝牙音箱内置电源的负极相连,外置的充电触点,不需要充电器就可以很方便的为蓝牙音箱充电,不受地点和实用限制。
所述充电触点为能够导电的磁性材料,磁性材料能够牢固的吸附在用电设备固定部32上,从而方便置放,不容易摔落。
本例为了简化零部件种类及便于装配安装等角度考虑,所有的触点均为相同材质。
磁性材料自动吸附,能够很好的固定,将移动电源和用电设备分类整理,也便于利用和查找。需要充电时,将绝缘带移开,移动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5与用电设备内置的电源的正极导通,所述移动电源的负极与用电设备内置的电源的负极导通,即可充电,非常简单便捷。省去了数据线等,也简化了充电时人工操作步骤。
充电完成,将绝缘带移到电源触点上,隔离移动电源的正负极,可以停止充电。
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线磁性触点和第二导线磁性触点与电源触点和充电触点接触面及导线接触面设置为导电材料,而在其他与移动设备保护装置接触的地方为绝缘材料或者设置绝缘涂层,这样对移动设备保护装置的材质不受约束,可以为绝缘材料,也可以为非绝缘材料。当然,所述移动电源和用电设备也可以做此设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移动设备保护装置为绝缘材料,那么第一导线磁性触点和第二导线磁性触点设置为导电的磁性触点即可。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磁性触点除了充电功能外,也可以吸附固定外壳为金属材质的移动设备,作为移动设备固定装置使用。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移动设备的固定面板及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中部的第一固紧垫,所述第一固紧垫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一弹性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紧件中部延伸4个凸角,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孔分别设置在四个凸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凸角上的第一弹性固定孔为3个,沿所述第一固紧垫中心往凸角方向由近及远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板中部还设有第二固紧垫,第一固紧垫与第二固紧垫交错分布,所述第二固紧垫上设有固定移动设备的第二弹性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板一侧还设有卡勾。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保护装置还包括盖合移动设备的盖合部、设置固定面板与盖合部之间的翻折部,所述盖合部上还设有连接所述盖合部及固定面板另一侧的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套接在所述盖合部上的弹性束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部上设有移动电源固定部和用电设备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固定部上设有2个第一导线磁性触点,所述用电设备固定部上设有2个第二导线磁性触点,所述第一导线磁性触点和第二导线磁性触点分别通过两根导线两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固定部上还设有磁性防呆触点。
CN201521018084.8U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5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8084.8U CN205285368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8084.8U CN205285368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5368U true CN205285368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3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808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85368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5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1801B2 (en) Wireless charging jacket cover combined with a battery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thereof
WO2021212802A1 (zh) 充电方法及系统、充电盒、蓝牙耳机
CN207218386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5355894U (zh) 一种感应充电移动旋转支架
CN205622294U (zh) 一种手持终端的自适应无线充电设备
CN204498312U (zh) 带有充电数据功能的耳机装置
CN204118868U (zh) 无线充电贴膜及移动电子设备
CN204178716U (zh) 一种无线硬盘
CN205285368U (zh)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装置
CN208209600U (zh) 一种无线充电后盖
CN205583864U (zh) 一种具有抽拉功能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05335589U (zh) 一种具有信息存储及收纳功能的数据线
CN205410091U (zh) 一种移动设备保护套
CN204992657U (zh)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4696755U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11018349U (zh)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05040122U (zh) 电子设备
CN204597076U (zh) 电连接器
CN204012753U (zh) 屏蔽式充电管理系统
CN203760630U (zh) Nfc天线
CN102761143A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器
CN206498258U (zh) 一种支持终端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桌面开关
CN204947656U (zh) 多功能充电座
CN205622695U (zh) 一种磁力360度无线充电数据底座
CN204316365U (zh) 一种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