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2836U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2836U
CN205282836U CN201521020155.8U CN201521020155U CN205282836U CN 205282836 U CN205282836 U CN 205282836U CN 201521020155 U CN201521020155 U CN 201521020155U CN 205282836 U CN205282836 U CN 205282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emale end
seat
male
en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01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宗明
周瑜
崔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CP Contact Prob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CP Contact Prob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CP Contact Prob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CP Contact Prob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01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2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2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283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用于对接的公端座和母端座,公端座和母端座同轴布置且可相对旋转;母端座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母端端子;公端座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公端端子,且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周上,公端端子用于和母端端子接触导通;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相对布置位置关系为只能同时有一个公端端子与一个母端端子接触导通。工作时,使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相对旋转,通过调整旋转的角度,选择其中一个公端端子与其中一个母端端子接触导通,因此,可以在一个连接器上实现多个不同信号的转换,而不需要频繁更换连接器,从而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器件中常用的一种连接部件,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并在两者之间传递电流或信号。
现有的连接器将输入端有源器件和输出端有源器件连接后,只能完成该两个有源器件之间的单一信号传递,当需要改变传递的信号时,则需要更换输入端有源器件以及对应该输入端有源器件的连接器,而在一个电子设备中,信号转换会经常遇到,每次转换信号都需要更换连接器,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连接器的数量繁多,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信号转化时频繁更换连接器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在一个连接器上实现多种不同信号的转换,简化操作,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包括用于对接的公端座和母端座,所述公端座和所述母端座同轴布置且可相对旋转;所述母端座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母端端子;所述公端座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公端端子,且所述公端端子和所述母端端子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公端端子用于和所述母端端子接触导通;所述公端端子和所述母端端子的相对布置位置关系为只能同时有一个所述公端端子与一个所述母端端子接触导通。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公端座和所述母端座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孔,所述公端座和所述母端座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轴孔内的转动轴相对转动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公端座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母端座的一端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公端座和所述母端座均为塑胶座,所述公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公端端子压紧配合的公端端子固定孔,所述母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母端端子压紧配合的母端端子固定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母端端子和所述公端端子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楔形紧固环台。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母端端子的靠近所述公端座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凸出所述母端端子外壁的限位台阶。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公端端子的远离所述母端座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凸出所述公端端子外壁的限位凸台。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母端端子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公端端子为弹簧式探针。
优选的,在上述的连接器中,所述公端端子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母端端子的数量为3-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中,公端座和母端座同轴布置且可相对旋转,母端座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母端端子,公端座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公端端子,且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周上,公端端子可与母端端子接触导通,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相对布置位置关系为只能同时有一个公端端子与一个母端端子接触导通。工作时,使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相对旋转,由于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且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相对布置位置关系为只能同时有一个公端端子与母端端子接触导通,因此,通过调整旋转的角度,选择其中一个公端端子与其中一个母端端子接触导通,每个母端端子可对应连接不同的信号源,因此,通过旋转连接器便可以在一个连接器上实现多个不同信号的转换,而不需要频繁更换连接器,从而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器的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在图1-图4中,1为公端座、101为容置槽、102为转轴孔、2为母端座、3为母端端子、301为限位台阶、4为公端端子、401为限位凸台;
Ⅰ、Ⅱ、Ⅲ、Ⅳ、Ⅴ和Ⅵ均为母端端子;A和B均为公端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能够在一个连接器中实现不同信号的转换,不需要频繁更换连接器,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公端座1、母端座2、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其中,公端座1和母端座2对接,且公端座1和母端座2同轴布置,并可相对旋转;母端端子3贯穿设置于母端座2上,母端端子3的轴线平行于母端座2的轴线,母端端子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公端端子4贯穿设置于公端座1上,公端端子4的轴线平行于公端座1的轴线,公端端子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周上;公端端子4的接触端露出公端座1的与母端座2接触的端面,母端端子3的接触端露出母端座2的与公端座1接触的端面,公端端子4可与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的相对布置位置关系为只能同时有一个公端端子4与一个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
上述连接器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使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相对旋转,由于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且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的相对布置位置关系为只能同时有一个公端端子4与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因此,通过调整旋转的角度,选择其中一个公端端子4与其中一个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每个母端端子4可对应连接不同的信号源,因此,通过旋转连接器便可以使公端端子4每次与不同的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用于不同信号的传递,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个连接器只能传递一种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可以在一个连接器上实现多个不同信号的转换,而不需要频繁更换连接器,从而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的旋转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公端座1和母端座2的轴线位置均设置有转轴孔102,公端座1和母端座2通过设置于该转轴孔102内的转动轴相对转动连接。即将公端座1和母端座2的转轴孔102套在转动轴上,在转动轴的两端设置限位部件,从而将公端座1和母端座2对接,公端座1和母端座2在转动轴上可相对旋转。当然,连接器还可以通过公端座1和母端座2的连接端相互套设实现转动连接。
为了更好地保护连接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地在公端座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01,母端座2的一端可转动地容置于容置槽101内。通过设置容置槽101将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相接触的部位隐藏在容置槽101内,避免了与外界的接触,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和防触电作用。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容置槽101,公端座1和母端座2的两个端面直接对接,只是没有设置容置槽101的保护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公端座1和母端座2均为塑胶座,塑胶座具有弹性,可以在公端塑胶座上设置公端端子固定孔,在母端塑胶座上设置母端端子固定孔,由于塑胶具有弹性,因此,可以直接将公端端子4插入公端端子固定孔内,通过公端端子固定孔的弹性将公端端子4压紧固定,同样可通过母端端子固定孔的弹性将母端端子3压紧固定。当然,公端座1和母端座2也可以采用硬质塑料,只是端子的固定不如塑胶座的效果好。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固定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在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楔形紧固环台5,多个楔形紧固环台5沿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的轴线依次分布,通过楔形紧固环台5与塑胶座上的公端端子固定孔和母端端子固定孔进一步压紧固定,增大了压紧力,可防止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从塑胶座中移动并退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母端端子3的靠近公端座1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凸出母端端子3的外壁的限位台阶301,通过限位台阶301与母端端子固定孔的轴向限位作用,可防止母端端子3在与公端端子4接触导通时将母端端子3顶进母端座2内部,从而可保持母端端子3与公端端子4的有效接触。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台阶301,只要母端端子3与母端座2通过压紧固定牢固,便不会出现母端端子3被顶进母端座2内的情况。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公端端子4的远离母端座2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凸出公端端子4外壁的限位凸台401,用于限制公端端子4在公端座1内的轴向移动。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凸台401,通过公端端子4与公端座1的径向紧固限制轴向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母端端子3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布置。从而便于确定公端端子4和母端端子3的相对位置关系,当进行信号转换时,可以更好地确定连接器的旋转的角度。当然,母端端子3也可以不均匀布置,只要在同一圆周上,且满足每次只能一个母端端子3与一个公端端子4接触导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公端端子4为优选为弹簧式探针,如POGOPIN,弹簧式探针的接触端可以弹性伸缩,方便公端座1和母端座2之间的相互旋转,当旋转时,弹簧式探针的接触端被母端座2的端面挤压收缩,不会阻碍旋转,当旋转到弹簧式探针与某个母端端子3接触时,弹簧式探针的接触端复位弹出,抵接在母端端子3上,保持良好的接触导通。当然,公端端子4也可以采用非弹簧式探针,只要不阻碍连接器的旋转,并保证公端端子4与母端端子3接触即可。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公端端子4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母端端子3的数量为3-8个。以公端端子4为两个,母端端子3为六个为例进行说明,图3所示的工作状态是:A公端端子4与Ⅰ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B公端端子4位于Ⅲ母端端子3和Ⅳ母端端子3之间,不与任何母端端子3接触,此时,与Ⅰ母端端子3连接的信号源将信号传递给A公端端子4。当使母端座2和公端座1相对旋转时,如图4所示,A公端端子4相对Ⅰ母端端子3逆时针转动一个信号位,此时A公端端子4位于Ⅰ母端端子3和Ⅵ母端端子3之间,而B公端端子4与Ⅲ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与Ⅲ母端端子3连接的信号源将信号传递给B公端端子4。可见,每转动一个特定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母端端子3与不同的公端端子4接触,实现了不同信号的转换。公端端子4的数量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时的工作原理与数量为两个时相同,母端端子3也是如此,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用于对接的公端座(1)和母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座(1)和所述母端座(2)同轴布置且可相对旋转;所述母端座(2)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母端端子(3);所述公端座(1)上平行其轴线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公端端子(4),且所述公端端子(4)和所述母端端子(3)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公端端子(4)用于和所述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所述公端端子(4)和所述母端端子(3)的相对布置位置关系为只能同时有一个所述公端端子(4)与一个所述母端端子(3)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座(1)和所述母端座(2)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孔(102),所述公端座(1)和所述母端座(2)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轴孔(102)内的转动轴相对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座(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01),所述母端座(2)的一端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座(1)和所述母端座(2)均为塑胶座,所述公端座(1)上开设有与所述公端端子(4)压紧配合的公端端子固定孔,所述母端座(2)上开设有与所述母端端子(3)压紧配合的母端端子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3)和所述公端端子(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楔形紧固环台(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3)的靠近所述公端座(1)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凸出所述母端端子(3)外壁的限位台阶(3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4)的远离所述母端座(2)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凸出所述公端端子(4)外壁的限位凸台(4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4)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4)为弹簧式探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4)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母端端子(3)的数量为3-6个。
CN201521020155.8U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82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0155.8U CN205282836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0155.8U CN205282836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2836U true CN205282836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7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0155.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82836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28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0895A (zh) * 2015-12-09 2016-03-09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0895A (zh) * 2015-12-09 2016-03-09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5390895B (zh) * 2015-12-09 2018-06-29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5286U (zh) 板对板射频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CN205282836U (zh) 一种连接器
CN104214176A (zh) 轴连接组件以及轴组件
CN102593632B (zh) 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
CN105390895A (zh) 一种连接器
CN210052958U (zh) 一种能拔插能旋转的无线磁吸连接机构
CN105207031B (zh) 一种数据线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02103290U (zh) Usb连接线、连接端子及接头
CN208690684U (zh) 一种模块化可转接数据线
CN207234052U (zh) 一种插接方便的圆形连接器
CN102738612B (zh) 电连接器
CN209766791U (zh) 一种一体式同轴连接器
CN208674543U (zh) 电连接器
CN206302032U (zh) 利用正反向充电的TypeC转接头所连接成的多功能数据线
WO2020014809A1 (zh) 一种数据线
CN205900992U (zh) 旋转式多功能数据线
CN204835143U (zh) 一种数据线
US9478928B1 (en) Multi-function connectable data cable
CN207250837U (zh) 具有卡环结构的连接器
CN201021990Y (zh) 具有摄影功能的无线鼠标接收器结构
CN104218385A (zh) 板间连接用转接头及使用该转接头的连接器组件
CN110356533B (zh) 一种游泳圈连接装置
CN205071077U (zh) 终端线路转接头以及终端
CN203818109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14625645U (zh) 一种可调节充电速度USB Type-c充电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