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3117U -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73117U CN205273117U CN201620029138.9U CN201620029138U CN205273117U CN 205273117 U CN205273117 U CN 205273117U CN 201620029138 U CN201620029138 U CN 201620029138U CN 205273117 U CN205273117 U CN 2052731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d
- storage
- vehicle
- heat exchanger
- high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包括外接蓄冷机组和车厢蓄冷装置,所述外接蓄冷机组包括制冷机组、热交换器、蓄冷槽和水泵,制冷机组与热交换器偶联连接,热交换器与蓄冷槽偶联连接,蓄冷槽顶部和底端都设置有带阀门的外接导管,外接导管连接有低温水泵;所述车厢蓄冷装置主要由多个蓄冷条组成,蓄冷条包括纵向并排安装在车厢内顶部的顶部蓄冷条和车厢内两侧的侧面蓄冷条,每个蓄冷条前端各设一个排水管。车辆负荷轻,占用空间少;区别现有技术系统,本实用新型创新性采用外接蓄冷机组和车厢蓄冷装置分体安装,大大降低车辆负荷,整套系统车载部分装置占用空间明显缩小,因而拓展了冷藏车/冷冻车货物装载容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潜力巨大,近几年中国冷藏车市场发展迅速。冷藏车根据制冷方式主要分为机械制冷、蓄冷式制冷和液化气体制冷。机械制冷存在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故障、维修费用高以及冷却速度慢等问题。液氮制冷降温速度快,但成本高;蓄冷式制冷依靠其自带的冷板蓄冷维持车厢内的冷藏温度,运营成本低、易于维修和冷板能重复利用,适用于中短途运输冷藏货物,在国外发达国家广泛应用。近几年随着我国冷饮行业、速冻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蓄冷式冷藏车的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我国现有蓄冷式冷藏车的制冷系统按驱动方式不同,一般分为独立或非独立驱动方式,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冷藏车动力负荷和燃油消耗。常规冷板蓄冷冷藏车一般采用活动冷板操作,但是冷板一般比较重,冷板蓄冷比较麻烦,充冷站的建设投资费用很大,冷板搬上搬下的工作量大,且充冷效率非常低。现在亟需在该系统改进上做些积极的方法尝试。专利申请CN201510296131.3公布的一种蓄冷槽蓄冷式制冷系统,技术原理上基本是采用集成在车体上的制冷机组和蓄冷槽中相变蓄冷剂进行热交换,通过相变蓄冷剂固液相变产生的潜热蓄冷,蓄冷槽再与不冻液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不冻液进入终端货物制冷循环。虽然该方法由于可采用外接交流电源供电而相对节能,然而也可能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整套制冷系统都集成在车体上,系统相对笨重而导致车体负荷重,增加燃油消耗;(2)系统需独立加装蓄冷槽装置,占用较多的车厢内空间,减少了货物装载容量;(3)蓄冷槽充填的是相变蓄冷剂(现有蓄冷式系统常规采用),主要依靠固液相变潜热蓄冷,存在相变温度下限值,且蓄冷效率不高;(4)蓄冷制冷系统过程经过了二次热交换,原理上肯定存在热量损失,因此影响制冷能耗效率上有所降低。
提高车载蓄冷制冷系统的环保节能性能,可为今后中国冷链市场大量需求高品质的冷藏车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未见有一种车辆负荷轻,占用车厢空间少,温度下限值低,蓄冷效率高,节能环保的新型车载蓄冷系统报道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包括外接蓄冷机组和车厢蓄冷装置,所述外接蓄冷机组包括制冷机组、热交换器、蓄冷槽和水泵,制冷机组与热交换器偶联连接,热交换器与蓄冷槽偶联连接,蓄冷槽顶部和底端都设置有带阀门的外接导管,外接导管连接有低温水泵;所述车厢蓄冷装置主要由多个蓄冷条组成,蓄冷条包括纵向并排安装在车厢内顶部的顶部蓄冷条和两侧的侧面蓄冷条,每个蓄冷条前端各设一个排水管,全部排水管汇合后设一个带控制阀门的接头;顶部蓄冷条尾端各设一个充冷口,设置一个充冷管将所有充冷口连接在一起,充冷管末端设置一个带控制阀门的接头用于与外接蓄冷机组的水泵管路连接,蓄冷液通过充冷管路进入每个蓄冷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门为截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交换器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冷槽和车厢内蓄冷条内部充填无相变的液态蓄冷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相变的液态蓄冷液主要由醇类、糖类和盐类的水溶液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冷槽内为液态蓄冷液,液态蓄冷液温度调控在-45℃—-6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冷条尾端顶部都设有一个排空口,设置一个排空管将所有排空口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车辆负荷轻,占用空间少;区别现有技术系统,本实用新型创新性采用外接蓄冷机组和车厢蓄冷装置分体安装,大大降低车辆负荷,整套系统车载部分装置占用空间明显缩小,因而拓展了冷藏车/冷冻车货物装载容量;
(2)蓄冷无相变,温度下限低;采用液态超低温环保蓄冷液,蓄冷制冷全程无相变,突破现有蓄冷相变温度下限,可容易实现更低蓄冷温度,满足-18℃以下的运输保温要求;
(3)满液式泵送,蓄冷效率高;采用外接导管液态泵送蓄冷液,全程满液式输送,直接制冷保温,无多次热交换所致的能量损失,因此充冷效率大大提高,正常情况下3-5个小时即可实现蓄冷操作;
(4)高能式蓄冷,保温时间长;本系统在货物冷链运输过程中节能环保,换热效率更高,由于车厢换热循环温度更低,可实现车厢内货物在所需保存温度下较长时间保温;
(5)错峰用电省,节能更实惠,本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峰谷用电的电价优惠,大幅降低使用成本,且是一种能够控制电力消耗及节省用电量、电费、减少CO2排放量的新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载高能蓄冷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载高能蓄冷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接蓄冷机组、2-制冷机组、3-热交换器、4-蓄冷槽、5-外接导管、6-车厢蓄冷装置、7-截止阀、8-水泵、9-顶部蓄冷条、10-侧面蓄冷条、11-排水管、12-充冷口、13-排空口、14-充冷管、15-排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包括外接蓄冷机组1和车厢蓄冷装置6,所述外接蓄冷机组1包括制冷机组2、热交换器3、蓄冷槽4和水泵8,制冷机组2与热交换器3偶联连接,热交换器3与蓄冷槽4偶联连接,所述热交换器3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蓄冷槽4顶部和底端都设置有带阀门的外接导管5,阀门为截止阀7,外接导管连接有低温水泵8。
所述车厢蓄冷装置6主要由多个蓄冷条组成,蓄冷条包括纵向并排安装在车厢内顶部的顶部蓄冷条9和两侧的侧面蓄冷条10,每个蓄冷条前端各设一个排水管11,全部排水管11汇合后设一个带控制阀门的接头,可经外接导管5将蓄冷条内蓄冷液排除,另外,车厢前端低尾端高,可顺利排空蓄冷条内蓄冷液;两侧蓄冷条可各加设一个阀门,用于断开和顶部蓄冷条排水管11的连通;顶部蓄冷条尾端各设一个充冷口12,设置一个充冷管14将所有充冷口12连接在一起,并在车厢后封板左/右下角引出车厢,充冷管14末端设置一个带控制阀门的接头用于与外接蓄冷机组1的水泵管路连接,蓄冷液通过充冷管路进入每个蓄冷条内。所述蓄冷条尾端顶部都设有一个排空口13,设置一个排空管15将所有排空口13连接在一起。
所述蓄冷槽4和车厢内蓄冷条内部充填无相变的液态蓄冷液,所述无相变的液态蓄冷液主要由醇类、糖类和盐类的水溶液组成,所述蓄冷槽4内为液态蓄冷液,液态蓄冷液温度调控在-45℃—-65℃。
车辆使用前需先将车厢蓄冷装置中各蓄冷条内原有的蓄冷液经排水管排空并将排水管关闭,利用低温水泵将外接蓄冷机组已制冷到要求温度的液态蓄冷液,充入车厢蓄冷装置中。蓄冷液由充冷管分配到顶部各蓄冷条内,再通过前端的排水管11流入并填满两侧蓄冷条内,最后充满顶部蓄冷条。在充入蓄冷液的同时,车厢蓄冷装置6内空气由排空管15排出,当排空管15有蓄冷液流出时,所有蓄冷条充满蓄冷液,将充冷管14和排空管15阀门关闭,外接导管5断开即可,充冷完毕。
两侧蓄冷条的排水管11和排空管15与顶部蓄冷条管路连接处均设有控制阀门,车厢内可根据货物运输实际需求来填充不同数量蓄冷液,使用灵活性更好。蓄冷液携带的冷量通过与车厢内空气的冷热交换实现车厢内部的制冷,当车厢内温度达到使用温度时可开始装货并运输配送。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负荷轻,占用空间少,区别现有技术系统,本实用新型创新性采用外接蓄冷机组和车厢蓄冷装置分体安装,大大降低车辆负荷,整套系统车载部分装置占用空间明显缩小,因而拓展了冷藏车/冷冻车货物装载容量;蓄冷无相变,温度下限低,采用液态超低温环保蓄冷液,蓄冷制冷全程无相变,突破现有蓄冷相变温度下限,可容易实现更低蓄冷温度,满足-18℃以下的运输保温要求;满液式泵送,蓄冷效率高,采用外接导管液态泵送蓄冷液,全程满液式输送,直接制冷保温,无多次热交换所致的能量损失,因此充冷效率大大提高,正常情况下3—5个小时即可实现蓄冷操作;高能式蓄冷,保温时间长,本系统在货物冷链运输过程中节能环保,换热效率更高,由于车厢换热循环温度更低,可实现车厢内货物在所需保存温度下较长时间保温;错峰用电省,节能更实惠,本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峰谷用电的电价优惠,大幅降低使用成本,且是一种能够控制电力消耗及节省用电量、电费、减少CO2排放量的新技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蓄冷机组和车厢蓄冷装置,所述外接蓄冷机组包括制冷机组、热交换器、蓄冷槽和水泵,制冷机组与热交换器偶联连接,热交换器与蓄冷槽偶联连接,蓄冷槽顶部和底端都设置有带阀门的外接导管,外接导管连接有低温水泵;所述车厢蓄冷装置主要由多个蓄冷条组成,蓄冷条包括纵向并排安装在车厢内顶部的顶部蓄冷条和车厢内两侧的侧面蓄冷条,每个蓄冷条前端各设一个排水管,全部排水管汇合后设一个带控制阀门的接头;顶部蓄冷条尾端各设一个充冷口,设置一个充冷管将所有充冷口连接在一起,充冷管末端设置一个带控制阀门的接头与外接蓄冷机组的水泵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槽和车厢内蓄冷条内部充填无相变的液态蓄冷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相变的液态蓄冷液主要由醇类、糖类和盐类的水溶液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蓄冷液温度调控在-45℃—-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条尾端顶部都设有一个排空管,排空管的末端设有排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29138.9U CN205273117U (zh) | 2016-01-13 | 2016-01-13 |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29138.9U CN205273117U (zh) | 2016-01-13 | 2016-01-13 |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73117U true CN205273117U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605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2913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3117U (zh) | 2016-01-13 | 2016-01-13 |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73117U (zh) |
-
2016
- 2016-01-13 CN CN201620029138.9U patent/CN2052731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37916B (zh) |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 |
CN102607308B (zh) | 多循环冷却方式相变材料蓄冷系统 | |
CN103662477B (zh) | 一种蓄冷板及其蓄冷方法 | |
CN104613577A (zh) | 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2555733A (zh) | 一种用于液态天然气冷藏车的冷能利用装置 | |
CN106864343B (zh) | 一种智能电动冷链物流车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5580057U (zh) | 冷库及其制冷系统 | |
CN202734633U (zh) | 混合式冷藏系统 | |
CN209622465U (zh) | 一种气体冷却装置和具有冷却功能的加氢机 | |
CN204421452U (zh) | 一种一站式农超对接蓄冷式冷藏库 | |
CN106143048B (zh) | 一种相变储能的电动公交车辐射空调系统 | |
CN113606829A (zh) | 一种可实现单区双蓄冷模式的可移动相变冷藏箱 | |
CN202727923U (zh) | 一种用于液态天然气冷藏车的冷能利用装置 | |
CN111503972A (zh) | 一种小型移动式相变蓄冷保鲜冷库 | |
CN208139643U (zh) | 冷藏降温设备及具有该设备的移动式冷藏仓 | |
CN104884877A (zh) | 制冷的改进 | |
CN105486005A (zh) | 一种高能分离满液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 |
CN110332746A (zh) | 一种基于lng能源梯级利用的冷链物流园区集合系统 | |
CN205273117U (zh) | 一种车载高能蓄冷系统 | |
CN102183114B (zh) | 一种蓄冷材料的充冷方法 | |
CN105115214A (zh) | 直接蒸发式冰浆循环动态制冰装置 | |
CN110836535B (zh) | 一种热泵热水器 | |
CN105644297A (zh) | 一种可充冷式车载冷藏箱 | |
CN204704972U (zh) | 一种蓄冷槽蓄冷式制冷系统 | |
CN209214179U (zh) | 一种用于冷库的lng冷能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