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3017U - 一种智能画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画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3017U
CN205273017U CN201520862339.2U CN201520862339U CN205273017U CN 205273017 U CN205273017 U CN 205273017U CN 201520862339 U CN201520862339 U CN 201520862339U CN 205273017 U CN205273017 U CN 205273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drive
drawing board
pen stan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23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刚
任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ui Pu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志刚
任博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志刚, 任博 filed Critical 张志刚
Priority to CN2015208623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3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3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30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画板,包括画板、画笔笔座、X?Y轴双向驱动机构和主控电路板,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且一并安装在画板上;所述画笔笔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至提笔状态的笔安装固定部,所述画笔笔座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上,并位于画板的正面,且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画板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实现自动绘画教导。这样,即可将所要绘制的图案按绘画规则逐笔输出、绘制,实现绘画教导的目的,同时在绘画过程播放相应的绘画技巧说明,教学方式直观、生动,学习容易、有趣,教学效果极佳,且结构简单、巧妙,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画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画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画板。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业余兴趣活动非常丰富,其中画画则是一种适合男女老少的活动,尤其对儿童来说学画画既是一技之长的培养,也是性格和品德的培养。现在人们一般都是学过参加培训班学习画画,或者购买画板等绘画工具进行自学;但是,通过参加培训班的方式学习画画费用比较昂贵,而且学习画画又是一个漫长过程,因此对于一般家庭负担实在太大;然而通过购买画板等绘画工具自学虽然节省了费用,但是学好画画难度较大,尤其对于初学者,根本不知如何入手,而且市场上现有的画板只是一块普通的平板,功能单一,因此无法提高使用者的画画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将所要绘制的图案按绘画规则逐笔输出、绘制在画板的板面或固定在板面的画纸上,实现绘画教导的目的,同时在绘画过程的同时即可播放相应的绘画技巧说明,教学方式非常直观、生动,教学效果极佳,绘画学习容易、有趣,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巧妙,生产加工容易,有利于市场开拓,普及使用的智能画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画板,包括有画板、画笔笔座、XY轴双向驱动机构和主控电路板,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且一并安装在画板上;所述画笔笔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至提笔状态的笔安装固定部,所述画笔笔座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上,并位于画板的正面,且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画板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实现自动绘画教导。
进一步地,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包括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所述X轴驱动组件沿X轴方向设于画板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Y轴驱动组件沿Y轴方向设于画板的正面,并与X轴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且在X轴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X轴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画笔笔座安装在Y轴驱动组件上,并在Y轴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Y轴方向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有安装在画板内的X轴驱动电机、第一绕线轮、第一传动线和第一传动轮;其中,所述第一绕线轮是设有双轮的绕线轮,安装在X轴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设于画板的四个角落内,所述第一传动线的两端经过第一传动轮后分别反向绕制在第一绕线轮的双轮上,且第一传动线在画板的上下两端形成同步移动的X轴驱动线段;
所述Y轴驱动组件包括有Y轴主体、Y轴驱动电机、第二绕线轮、第二传动线和第二传动轮;其中,所述Y轴主体包括有导向滑杆和设于导向滑杆上下两端的滑块,并沿Y轴方向设于画板的正面,且滑块穿过画板上下两端设有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滑槽与第一传动线在画板的上下两端形成同步移动的X轴驱动线段连接固定;所述Y轴驱动电机设于画板内,并安装固定在导向滑杆一端的滑块上;所述第二传动轮设于导向滑杆另一端的滑块内;所述第二绕线轮是设有双轮的绕线轮,安装在Y轴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线沿Y轴方向地设置在Y轴主体上,且其两端从滑槽伸入画板内,并经过第二传动轮后分别反向绕制在第二绕线轮的双轮上;所述画笔笔座可来回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滑杆上,并与第二传动线连接固定;
而且,所述X轴驱动电机和Y轴驱动电机均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线是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轮是传动带轮。
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有安装在画板内的X轴驱动电机、第一绕线轮、第一传动线和第一传动轮,所述Y轴驱动组件包括有Y轴主体、Y轴驱动电机、第二绕线轮、第二传动线和第二传动轮;而且所述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的各组件之间采用H-BOT结构或COREXY结构设在在画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分别是X轴驱动丝杆和Y轴驱动丝杆,并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且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两端安装在X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所述画笔笔座安装在Y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丝杆设于画板的上下两端内,所述Y轴驱动丝杆的两端穿过画板上下两端设有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滑槽、安装在X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左右两端和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行程开关,所述限位行程开关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画笔笔座包括笔座主体和至少一个笔安装固定部;所述笔座主体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上,其内设有与笔安装固定部一一对应的落笔驱动电机、驱动电路板和电池,所述落笔驱动电机与驱动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电池与驱动电路板连接,供给工作电能;所述笔安装固定部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笔座主体上,并与落笔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在落笔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笔座主体上设有与笔安装固定部一一对应的安装卡口,内部还设有纵向滑柱,所述纵向滑柱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笔安装固定部朝内一侧设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有导向孔和下压平台;所述笔安装固定部的左右两侧设有滑动卡槽,所述落笔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拨动轮;组装时,所述笔安装固定部可上下滑动地卡在安装卡口内,所述滑动卡槽卡在安装卡口的左右两侧缘边上,同时所述凸起块位于笔座主体内、并通过导向孔可上下滑动地套在纵向滑柱上、且与落笔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当落笔时,所述拨动轮压在下压平台上、驱使笔安装固定部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笔安装固定部包括安装基座和笔固定筒,所述凸起块、导向孔、滑动卡槽和下压平台设于安装基座上,所述安装基座上还设有纵向通孔,所述笔固定筒可上下自动活动调整地安装在纵向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笔固定筒的外侧表面设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基座内设有纵向的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位于纵向通孔的左右两侧,并与纵向通孔相连通;组装时,所述弹簧固定座从纵向通孔伸入弹簧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安装在弹簧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笔固定筒朝外一侧表面设有凸起的导向块和锁紧螺栓,且所述锁紧螺栓可拧动、调节地伸入笔固定筒内;所述安装基座朝外一侧设有与纵向通孔连接的导向开口,所述导向块可上下来回滑动地卡在导向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笔座主体为分体结构,包括上笔座和下笔座,所述下笔座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上,所述上笔座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笔座上、且其上设有所述笔安装固定部、落笔驱动电机、驱动电路板和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上笔座和下笔座相互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铁片和磁铁,同时所述上笔座的驱动电路板上还设有磁感应开关;当上笔座安装在下笔座时,所述下笔座的磁铁吸住铁片,并使磁感应开关打开,所述上笔座的驱动电路板通电,所述落笔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笔安装固定部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集成有用于与移动终端实现无线连接、数据传输的无线收发模块,或者用于与电脑连接的数据传输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画板还包括有同步语音组件,包括语音处理电路和扩音器,所述语音处理电路集成在主控电路板上,所述扩音器设于画板内、并与语音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导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将所要绘制的图案按绘画规则逐笔输出、绘制在画板的板面或固定在板面的画纸上,实现绘画教导的目的,同时在绘画过程的同时即可播放相应的绘画技巧说明,教学方式非常直观、生动,教学效果极佳,绘画学习容易、有趣,而且结构简单、巧妙,生产加工容易,有利于市场开拓,普及使用,最终获得商业成功。
另外,笔固定筒采用可上下自动活动调整结构,即可避免在落笔状态绘画过程画笔笔头受力过大、损坏,或者画板的板面、画纸被画笔笔头划破,智能画板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市场竞争力极强;同时笔座主体采用可拆装的分体结构,当上笔座需要更换时直接取下即可,操作十分简单、轻松、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一打开后盖状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一中XY轴双向驱动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一中Y轴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一中Y轴驱动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一中上笔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一中下笔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二中XY轴双向驱动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其中8a是XY轴双向驱动机构采用第一种COREXY结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8b是XY轴双向驱动机构采用第二种COREXY结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8c是XY轴双向驱动机构采用第三种COREXY结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画板实施例三中XY轴双向驱动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智能画板,包括有画板1、画笔笔座2、XY轴双向驱动机构3和主控电路板4,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且一并安装在画板1上;所述画笔笔座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至提笔状态的笔安装固定部22,所述画笔笔座2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上,并位于画板1的正面,且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在画板1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实现自动绘画教导。
其中,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3包括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所述X轴驱动组件31沿X轴方向设于画板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Y轴驱动组件32沿Y轴方向设于画板1的正面,并与X轴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且在X轴驱动组件31的驱动下沿X轴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画笔笔座2安装在Y轴驱动组件32上,并在Y轴驱动组件32的驱动下沿Y轴方向来回移动。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X轴驱动组件31包括有安装在画板1内的X轴驱动电机311、第一绕线轮312、第一传动线313和第一传动轮314;所述第一绕线轮312是设有双轮的绕线轮,安装在X轴驱动电机311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314设于画板1的四个角落内,所述第一传动线313的两端经过第一传动轮314后分别反向绕制在第一绕线轮312的双轮上,且第一传动线313在画板1的上下两端形成同步移动的X轴驱动线段。所述Y轴驱动组件32包括有Y轴主体321、Y轴驱动电机322、第二绕线轮323、第二传动线324和第二传动轮325;所述Y轴主体321包括有导向滑杆326和设有导向滑杆326上下两端的滑块327,并沿Y轴方向设于画板1的正面,且滑块327穿过画板1上下两端设有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滑槽11与第一传动线313在画板1的上下两端形成同步移动的X轴驱动线段连接固定;所述Y轴驱动电机322设于画板1内,并安装固定在导向滑杆326一端的滑块327上;所述第二传动轮325设于导向滑杆326另一端的滑块327内;所述第二绕线轮323是设有双轮的绕线轮,安装在Y轴驱动电机322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线324沿Y轴方向地设置在Y轴主体321上,且其两端从滑槽11伸入画板1内,并经过第二传动轮325后分别反向绕制在第二绕线轮323的双轮上(所述第二传动线324可以是传动带,相应地,所述第二传动轮325则是传动带轮。);所述画笔笔座2可来回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滑杆326上,并与第二传动线324连接固定;而且,所述X轴驱动电机311和Y轴驱动电机322均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
所述画笔笔座2包括笔座主体21和至少一个笔安装固定部22;所述笔座主体21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上(即Y轴驱动组件32,如图1和图4,笔座主体21安装在Y轴驱动组件32的导向滑杆326上),其内设有与笔安装固定部22一一对应的落笔驱动电机23、驱动电路板24和(充电)电池25,所述落笔驱动电机23与驱动电路板24导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24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所述电池25与驱动电路板24连接,供给工作电能;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笔座主体21上,并与落笔驱动电机23传动连接,且在落笔驱动电机2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笔座主体21上设有与笔安装固定部22一一对应的安装卡口211,内部还设有纵向滑柱212,所述纵向滑柱212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13;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朝内一侧设有凸起块221,所述凸起块221上设有导向孔222。组装时,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可上下滑动地卡在安装卡口211内,所述凸起块221位于笔座主体21内、并通过导向孔222可上下滑动地套在纵向滑柱212上、且与落笔驱动电机23传动连接;如图6,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的左右两侧设有滑动卡槽223,所述凸起块221上设有下压平台224,所述落笔驱动电机23的驱动轴上设有拨动轮231;所述滑动卡槽223卡在安装卡口211的左右两侧缘边上;当落笔时,所述拨动轮231压在下压平台224上、驱使笔安装固定部22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
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智能画板工作时,主控电路板4根据所需绘画内容控制XY轴双向驱动机构3(即X轴驱动电机311和Y轴驱动电机322),驱使画笔笔座2在画板1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同时控制画笔笔座2上的笔安装固定部22进行上下移动、切换为落笔状态或提笔状态。这样,本智能画板即可将所要绘制的图案按绘画规则逐笔输出、绘制在画板1的板面或固定在板面的画纸上,实现绘画教导的目的,教学方式非常直观,教学效果极佳,绘画学习容易、有趣,而且结构简单、巧妙,生产加工容易,有利于市场开拓,普及使用,最终获得商业成功。
当然,所述X轴驱动组件31的左右两端设有限位行程开关33,同样地,所述Y轴驱动组件3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行程开关(图中均未表达出来),所述X轴驱动组件31的限位行程开关33和Y轴驱动组件32的限位行程开关均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这样,即可有效限定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的移动范围,避免因X轴驱动电机311和Y轴驱动电机322转动过度而导致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损坏的问题,本智能画板性能稳定、可靠,经久耐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优选方案,所述智能画板还包括有同步语音组件,包括语音处理电路和扩音器(图中均未表达出来),所述语音处理电路集成在主控电路板4上,所述扩音器设于画板1内、并与语音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导通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智能画板在绘画过程的同时即可播放相应的绘画技巧说明,绘画学习更容易、更有趣。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包括安装基座225和笔固定筒226,所述凸起块221、导向孔222、滑动卡槽223和下压平台224设于安装基座225上,所述安装基座225上还设有纵向通孔227,所述笔固定筒226可上下自动活动调整地安装在纵向通孔227内。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笔固定筒226的外侧表面设有弹簧固定座228,所述弹簧固定座228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9,所述安装基座225内设有纵向的弹簧安装孔220,所述弹簧安装孔220位于纵向通孔227的左右两侧,并与纵向通孔227相连通;组装时,所述笔固定筒226安装在纵向通孔227内,所述弹簧固定座228从纵向通孔227伸入弹簧安装孔220内,且第二复位弹簧229的安装在弹簧安装孔220内。另外,所述笔固定筒226朝外一侧表面设有凸起的导向块2261和锁紧螺栓2262,且所述锁紧螺栓2262可拧动、调节地伸入笔固定筒226内;所述安装基座225朝外一侧设有与纵向通孔227连接的导向开口2251,所述导向块2261可上下来回滑动地卡在导向开口225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智能画板在落笔状态绘画过程,若画板1的板面或固定在板面上的画纸不平时,笔固定筒226受力会自动向上移动、调整,之后会在第二复位弹簧229的作用下自动向下移动、复位。这样,即可避免画笔笔头受力过大、损坏,或者画板1的板面、画纸被画笔笔头划破,从而无法实现绘画,均对画笔、画板和画纸进行有效保护,本智能画板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市场竞争力极强,而且结构十分巧妙,生产加工也容易。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再一优选方案,所述笔座主体21为分体结构,包括上笔座21A和下笔座21B,所述下笔座21B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上,所述上笔座21A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笔座21B上、且其上设有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落笔驱动电机23、驱动电路板24和电池25。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上笔座21A和下笔座21B相互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铁片214和磁铁215,同时上笔座21A的驱动电路板24上还设有磁感应开关;当上笔座21A安装在下笔座21B时,所述下笔座21B的磁铁215吸住铁片214,并使磁感应开关打开,所述上笔座21A的驱动电路板24导通,并根据主控电路板4的控制指令控制落笔驱动电机23(具体为:主控电路板5与Y轴主体321上的导向滑杆326连接、并通上脉冲信号,然后上笔座21A的驱动电路板24集成的LC电路感应到导向滑杆326上的脉冲信号,并根据脉冲信号对落笔驱动电机23进行控制。当然主控电路板4与上笔座21A的驱动电路板24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实现通讯连接。),驱动笔安装固定部22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或向上移动至提笔状态。
这样,所述笔座主体21采用可拆装的分体结构,当上笔座21A损坏需要更换或者需要更换设有更多笔安装固定部22时,直接取下即可,操作十分简单、轻松、快捷,用户可自行完成,使用灵活,维修方便、省钱,而且结构也很简单,易于实现。
实施例二和三:
如图8和图9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和三所述智能画板,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包括有画板1、画笔笔座2、XY轴双向驱动机构3和主控电路板4,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且一并安装在画板1上;所述画笔笔座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至提笔状态的笔安装固定部22,所述画笔笔座2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上,并位于画板1的正面,且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在画板1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实现自动绘画教导。其中,如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智能画板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31包括有安装在画板1内的X轴驱动电机311、第一绕线轮312、第一传动线313和第一传动轮314,所述Y轴驱动组件32包括有Y轴主体321、Y轴驱动电机322、第二绕线轮323、第二传动线324和第二传动轮325;而且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的各组件之间也可以COREXY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H-BOT结构)设在在画板1上。如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智能画板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分别是X轴驱动丝杆和Y轴驱动丝杆,并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且Y轴驱动组件32的两端安装在X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具体可以为:所述X轴驱动丝杆设于画板1的上下两端内,所述Y轴驱动丝杆的两端穿过画板1上下两端设有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滑槽11、安装在X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所述画笔笔座2安装在Y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和三所述智能画板同样可将所要绘制的图案按绘画规则逐笔输出、绘制在画板1的板面或固定在板面的画纸上,实现绘画教导的目的,教学方式非常直观,教学效果极佳,绘画学习容易、有趣,而且结构更加简单,生产加工容易,市场开拓和普及使用更容易。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画板的主控电路板4还可集成有用于与移动终端实现无线连接、数据传输的无线收发模块,或者用于与电脑连接的数据传输接口;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可以是红外线收发模块或WiFi收发模块或蓝牙收发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可以是USB接口。这样,即可随时更新智能画板内的学习绘画内容,使用操作更方便、更快捷。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画板(1)、画笔笔座(2)、XY轴双向驱动机构(3)和主控电路板(4),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且一并安装在画板(1)上;所述画笔笔座(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至提笔状态的笔安装固定部(22),所述画笔笔座(2)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上,并位于画板(1)的正面,且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在画板(1)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实现自动绘画教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XY轴双向驱动机构(3)包括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所述X轴驱动组件(31)沿X轴方向设于画板(1)的上端和/或下端;所述Y轴驱动组件(32)沿Y轴方向设于画板(1)的正面,并与X轴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且在X轴驱动组件(31)的驱动下沿X轴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画笔笔座(2)安装在Y轴驱动组件(32)上,并在Y轴驱动组件(32)的驱动下沿Y轴方向来回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31)包括有安装在画板(1)内的X轴驱动电机(311)、第一绕线轮(312)、第一传动线(313)和第一传动轮(314);其中,所述第一绕线轮(312)是设有双轮的绕线轮,安装在X轴驱动电机(311)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314)设于画板(1)的四个角落内,所述第一传动线(313)的两端经过第一传动轮(314)后分别反向绕制在第一绕线轮(312)的双轮上,且第一传动线(313)在画板(1)的上下两端形成同步移动的X轴驱动线段;
所述Y轴驱动组件(32)包括有Y轴主体(321)、Y轴驱动电机(322)、第二绕线轮(323)、第二传动线(324)和第二传动轮(325);其中,所述Y轴主体(321)包括有导向滑杆(326)和设于导向滑杆(326)上下两端的滑块(327),并沿Y轴方向设于画板(1)的正面,且滑块(327)穿过画板(1)上下两端设有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滑槽(11)与第一传动线(313)在画板(1)的上下两端形成同步移动的X轴驱动线段连接固定;所述Y轴驱动电机(322)设于画板(1)内,并安装固定在导向滑杆(326)一端的滑块(327)上;所述第二传动轮(325)设于导向滑杆(326)另一端的滑块(327)内;所述第二绕线轮(323)是设有双轮的绕线轮,安装在Y轴驱动电机(322)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线(324)沿Y轴方向地设置在Y轴主体(321)上,且其两端从滑槽(11)伸入画板(1)内,并经过第二传动轮(325)后分别反向绕制在第二绕线轮(323)的双轮上;所述画笔笔座(2)可来回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滑杆(326)上,并与第二传动线(324)连接固定;
而且,所述X轴驱动电机(311)和Y轴驱动电机(322)均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线(324)是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轮(325)是传动带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31)包括有安装在画板(1)内的X轴驱动电机(311)、第一绕线轮(312)、第一传动线(313)和第一传动轮(314),所述Y轴驱动组件(32)包括有Y轴主体(321)、Y轴驱动电机(322)、第二绕线轮(323)、第二传动线(324)和第二传动轮(325);而且所述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的各组件之间采用H-BOT结构或COREXY结构设在在画板(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31)和Y轴驱动组件(32)分别是X轴驱动丝杆和Y轴驱动丝杆,并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且所述Y轴驱动组件(32)的两端安装在X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所述画笔笔座(2)安装在Y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丝杆设于画板(1)的上下两端内,所述Y轴驱动丝杆的两端穿过画板(1)上下两端设有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滑槽(11)、安装在X轴驱动丝杆的滑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画笔笔座(2)包括笔座主体(21)和至少一个笔安装固定部(22);所述笔座主体(21)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上,其内设有与笔安装固定部(22)一一对应的落笔驱动电机(23)、驱动电路板(24)和电池(25),所述落笔驱动电机(23)与驱动电路板(24)导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24)与主控电路板(4)导通连接,所述电池(25)与驱动电路板(24)连接,供给工作电能;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笔座主体(21)上,并与落笔驱动电机(23)传动连接,且在落笔驱动电机(2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和自动向上移动、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座主体(21)上设有与笔安装固定部(22)一一对应的安装卡口(211),内部还设有纵向滑柱(212),所述纵向滑柱(212)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13);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朝内一侧设有凸起块(221),所述凸起块(221)上设有导向孔(222)和下压平台(224);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的左右两侧设有滑动卡槽(223),所述落笔驱动电机(23)的驱动轴上设有拨动轮(231);组装时,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可上下滑动地卡在安装卡口(211)内,所述滑动卡槽(223)卡在安装卡口(211)的左右两侧缘边上,同时所述凸起块(221)位于笔座主体(21)内、并通过导向孔(222)可上下滑动地套在纵向滑柱(212)上、且与落笔驱动电机(23)传动连接;当落笔时,所述拨动轮(231)压在下压平台(224)上、驱使笔安装固定部(22)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包括安装基座(225)和笔固定筒(226),所述凸起块(221)、导向孔(222)、滑动卡槽(223)和下压平台(224)设于安装基座(225)上,所述安装基座(225)上还设有纵向通孔(227),所述笔固定筒(226)可上下自动活动调整地安装在纵向通孔(227)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固定筒(226)的外侧表面设有弹簧固定座(228),所述弹簧固定座(228)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9);所述安装基座(225)内设有纵向的弹簧安装孔(220),所述弹簧安装孔(220)位于纵向通孔(227)的左右两侧,并与纵向通孔(227)相连通;组装时,所述弹簧固定座(228)从纵向通孔(227)伸入弹簧安装孔(220)内,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29)的安装在弹簧安装孔(220)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固定筒(226)朝外一侧表面设有凸起的导向块(2261)和锁紧螺栓(2262),且所述锁紧螺栓(2262)可拧动、调节地伸入笔固定筒(226)内;所述安装基座(225)朝外一侧设有与纵向通孔(227)连接的导向开口(2251),所述导向块(2261)可上下来回滑动地卡在导向开口(225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座主体(21)为分体结构,包括上笔座(21A)和下笔座(21B),所述下笔座(21B)安装在XY轴双向驱动机构(3)上,所述上笔座(21A)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笔座(21B)上、且其上设有所述笔安装固定部(22)、落笔驱动电机(23)、驱动电路板(24)和电池(2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笔座(21A)和下笔座(21B)相互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铁片(214)和磁铁(215),同时所述上笔座(21A)的驱动电路板(24)上还设有磁感应开关;当上笔座(21A)安装在下笔座(21B)时,所述下笔座(21B)的磁铁(215)吸住铁片(214),并使磁感应开关打开,所述上笔座(21A)的驱动电路板(24)导通,并根据主控电路板(4)的控制指令控制落笔驱动电机(23),驱动笔安装固定部(22)向下移动至落笔状态或向上移动至提笔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或9或10或11或12或14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4)集成有用于与移动终端实现无线连接、数据传输的无线收发模块,或者用于与电脑连接的数据传输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或9或10或11或12或14所述的智能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画板还包括有同步语音组件,包括语音处理电路和扩音器,所述语音处理电路集成在主控电路板(4)上,所述扩音器设于画板(1)内、并与语音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导通连接。
CN201520862339.2U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智能画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73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2339.2U CN205273017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智能画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2339.2U CN205273017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智能画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3017U true CN205273017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233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73017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智能画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30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440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张志刚 一种智能画板
CN108766104A (zh) * 2018-06-27 2018-11-06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艺术设计用调色展示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440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张志刚 一种智能画板
CN105235440B (zh) * 2015-10-30 2019-01-29 广州画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画板
CN108766104A (zh) * 2018-06-27 2018-11-06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艺术设计用调色展示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5440A (zh) 一种智能画板
CN203355266U (zh) 一种手机用游戏手柄
CN205273017U (zh) 一种智能画板
CN103065542B (zh) 教学用数控白板绘图仪
CN204669699U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202641144U (zh) 新式无尘黑板
CN105171749A (zh) 执行模块、魔方还原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205140294U (zh) 一种具有运动功能的英语学习装置
CN104835359A (zh) 远程教学辅助装置
CN205572435U (zh) 仿真迎宾机器人
CN205211229U (zh) 一种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
CN204586229U (zh) 一种多功能推拉移动绿板
CN204557867U (zh) 英语教学辅助架
CN203204318U (zh) 一种天气预报时钟
CN203025970U (zh) 教学用数控白板绘图仪
CN204108892U (zh) 一种翻盖式弹性吸附组装夹具
CN112405561B (zh) 一种用于家电智能化水平测试的测试系统
CN205507241U (zh)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
CN208759586U (zh) 一种可移动的教育教学机器人
CN204759365U (zh) 可穿戴智能指环多媒体投影系统
CN210743240U (zh) 一种大学英语教学用互动式教学设备
CN203882576U (zh) 导游用标识与集结装置
CN204996126U (zh) 一种飞行玩具
CN201965771U (zh) 一种横梁式智能板书机
CN204465657U (zh) 手机听筒安装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1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36, Xinmin eight Street, Haizhuq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Province, No. 4, No. 6 (Osaka dock, room number), 03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Pui Pu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 room 2, unit 2, 2020 South Pearl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Guangdong, Zhuhai, 519000

Co-patentee before: Ren Bo

Patentee before: Zhang Zhigang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