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8508U -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8508U
CN205268508U CN201620011140.3U CN201620011140U CN205268508U CN 205268508 U CN205268508 U CN 205268508U CN 201620011140 U CN201620011140 U CN 201620011140U CN 205268508 U CN205268508 U CN 205268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overcoat
protecting jacket
valve
reg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11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111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8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8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85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了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架、底座、调节装置、驱动装置、脚套、小腿防护套、大腿防护套和控制模块,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脚套设置在第二连杆上,所述小腿防护套设置在第三连杆之间,所述大腿防护套设置在第五连杆之间,所述脚套、小腿防护套和大腿防护套均包括支撑垫、外套和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气嘴和压力感应器,所述气嘴伸出外套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充气控制单元和电路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使下肢得到有效锻炼,通过气囊配合调节装置周期性地充气和排气,固定牢固,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防止肌肉萎缩。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血栓形成是一种涉及许多彼此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多因素变化的过程,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家族史、反复发作性、发作症状的严重性以及血栓形成部位的不寻常。有些脑创伤、脊椎创伤或者下肢受伤的病人需要在康复期间进行下肢锻炼,来恢复下肢功能和修复受损的脑、脊椎功能,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下肢功能恢复器来模拟人体自然行走运动,激发人体自然恢复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给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训练,具有安全使用、关节活动范围大,促进受损神经的自身修复的功能,但是一般的下肢功能恢复器使用绑带来绑住腿部,调节困难,对于不同使用者的腿的粗细不同,绑带对使用者造成的压力也不同,可能会造成压力过大,造成压迫感,或者压力过小,束缚牢固度不佳,容易滑脱,运动时角度偏移,起不到促进修复作用;同时长时间的绑带束缚和持续的压力,容易导致血液不流畅,腿脚麻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使下肢得到有效锻炼,控制方便,通过气囊配合调节装置周期性地充气和排气,不仅固定牢固,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防止肌肉萎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底座、调节装置、与调节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脚套、小腿防护套、大腿防护套和控制模块,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驱动装置位于空腔内,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所述驱动装置穿出滑槽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对对称的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连杆之间的第二连杆、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杆两端的第三连杆、连接在第三连杆之间的第四连杆以及分别连接在第四连杆两端的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一端与第四连杆连接,所述第五连杆另一端转接在底架上,所述脚套设置在第二连杆上,所述小腿防护套设置在第三连杆之间,所述大腿防护套设置在第五连杆之间,所述脚套、小腿防护套和大腿防护套均包括支撑垫、外套和气囊,所述支撑垫分别与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连接,所述外套位于支撑垫上,所述气囊位于外套内部,所述气囊上设有气嘴和压力感应器,所述气嘴伸出外套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充气控制单元和电路控制单元,所述充气控制单元包括充气泵、充气管和充气阀,所述充气阀位于气嘴上,所述充气阀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面板、位于控制面板上的启动开关、电源按钮、压力调节器、速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启动开关、速度调节器和角度调节器均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压力调节器分别与压力感应器和充气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离合器、传动杆和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减速器和离合器连接,所述减速器还与速度调节器电连接,所述离合器还与启动开关电连接,所述传动杆上分布有螺纹,所述传动杆一端与离合器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支架螺纹连接,所述支架的两端穿出滑槽分别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所述传动杆带动支架在传动杆和滑槽上来回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杆的左右两侧设有滑轨,所述支架的两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接在滑轨上。所述支架移动带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使得支架移动时左右位置不偏移,平衡性好,结构稳定、滑动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一端设有粘刺,所述外套的另一端设有粘毛,所述外套与腿部的接触面上设有按摩磁石和软性加热片,所述软性加热片内设有感温单元,所述控制面板上还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感温单元连接。通过粘刺和粘毛将外套束缚在人体腿部,根据不同使用者腿的粗细情况,调节外套的大小和松紧程度。所述按摩磁石将压力主要集中在按摩磁石上,针对性地对腿部神经施加压力,按摩效果明显,所述软性加热片起到发热、保温作用,防止腿部受寒,保护腿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连杆、第五连杆和底架均由固定杆、位于固定杆内的活动杆和固定柱构成,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活动杆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柱分别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将固定柱连接在不同的第二螺纹孔上,可以调节第三连杆、第五连杆和底架的长度,从而调节脚套、小腿防护套和大腿防护套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腿长的人。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为: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调节方便,适应不同腿长的使用者,使用范围广,运动连贯、稳定,运动过程波动小,具有较佳的舒适度,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启动开关、速度调节器和角度调节器连接,便于控制运动行程,根据不同使用者的病症以及身体康复情况,调节不同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时间,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所述脚套、大腿防护套和小腿防护套上均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充气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充气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泵为气囊充气,给予腿部一定的压力,从而牢固将脚套、大腿防护套和小腿防护套地固定在使用者腿部,防止使用者在复健运动过程中大腿防护套和小腿防护套位置发生偏移,移动角度发生变化,起不到训练的作用;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使用情况,个性化设定不同的压力值,对腿部施加不同的压力,有效改善腿部压力状况,同时还可以利用电路控制单元配合调节装置的运动对气囊进行周期性的充气和排气,使气囊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挤压,模拟人工揉捏,有效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使下肢得到有效锻炼,控制方便,通过气囊配合调节装置周期性地充气和排气,不仅固定牢固,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防止肌肉萎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腿防护套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与外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架;2、底座;21、空腔;22、滑槽;3、调节装置;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三连杆;331、固定杆;3311、第一螺纹孔;332、活动杆;3321、第二螺纹孔;333、固定柱;34、第四连杆;35、第五连杆;4、驱动装置;41、驱动电机;42、减速器;43、离合器;44、传动杆;45、支架;46、滑轨;47、滑块;51、脚套;52、小腿防护套;53、大腿防护套;531、支撑垫;532、外套;533、气囊;534、气嘴;535、压力感应器;536、粘刺;537、粘毛;538、按摩磁石;539、软性加热片;5391、感温单元;61、电路控制单元;611、控制面板;612、启动开关;613、电源按钮;614、压力调节器;615、速度调节器;616、角度调节器;617、显示屏;618、温度控制器;62、充气控制单元;621、充气泵;622、充气管;623、充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包括底架1、设置在底架1上的底座2、调节装置3、与调节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4、脚套51、小腿防护套52、大腿防护套53和控制模块,所述底座2内设有空腔21,所述驱动装置4位于空腔21内,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22,所述驱动装置4穿出滑槽22与调节装置3连接。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一对对称的第一连杆31、连接在第一连杆31之间的第二连杆32、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杆32两端的第三连杆33、连接在第三连杆33之间的第四连杆34以及分别连接在第四连杆34两端的第五连杆35,所述第五连杆35一端与第四连杆34连接,所述第五连杆35另一端转接在底架1上。所述第三连杆33、第五连杆35和底架1均由固定杆331、位于固定杆331内的活动杆332和固定柱333构成,所述固定杆33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3311,所述活动杆332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二螺纹孔3321,所述固定柱333分别与第一螺纹孔3311和第二螺纹孔3321螺纹连接。将固定柱333连接在不同的第二螺纹孔3321上,可以调节第三连杆33、第五连杆35和底架1的长度,从而调节脚套51、小腿防护套52和大腿防护套53之间的距离,调节方便,适应不同腿长的使用者,使用人群广,还具有牵引作用。
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离合器43、传动杆44和支架45,所述驱动电机41分别与减速器42和离合器43连接,所述减速器42还与速度调节器615电连接,所述离合器43还与启动开关612电连接,所述传动杆44上分布有螺纹,所述传动杆44一端与离合器43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杆44另一端与支架45螺纹连接,所述支架45的两端穿出滑槽22分别与第一连杆3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带动传动杆44转动,所述传动杆44带动支架45在传动杆44和滑槽22上来回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31在底座2上前后移动,所述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运动,从而使第三连杆33和第五连杆35形成角度上的变化,构成连杆机构往复屈伸运动,实现模拟人体腿部行走弯曲运动,动作连贯、稳定,运动过程波动小,运行安全可靠,具有较佳的舒适度,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无需人工操作,利于长期锻炼。采用单一的驱动装置4就可以实现下肢各个关节处的联动,运动轨迹唯一,便于操作控制,有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少驱动元件的使用,简化康复器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所述传动杆44的左右两侧设有滑轨46,所述支架45的两端设有滑块47,所述滑块47滑接在滑轨46上。所述支架45移动带动滑块47在滑轨46上移动,使得支架45移动时左右位置不偏移,运动平稳,结构稳定、滑动顺畅,控制安全、可靠。
所述脚套51设置在第二连杆32上,所述小腿防护套52设置在第三连杆33之间,所述大腿防护套53设置在第五连杆35之间。使用者将脚放在脚套51上,利用小腿防护套52固定小腿,利用大腿防护套53固定大腿。所述脚套51、小腿防护套52和大腿防护套53均包括支撑垫531、外套532和气囊533,所述支撑垫531分别与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和第五连杆35连接,所述外套532位于支撑垫531上,所述气囊533位于外套532内部,所述气囊533上设有气嘴534和压力感应器535,所述气嘴534伸出外套532与控制模块连接。将脚套51、小腿防护套52和大腿防护套53分别束缚在使用者的脚部、小腿和大腿上,所述压力感应器535实时感应气囊533对腿部的压力,及时对气囊533内的压力进行调整,提高使用的舒适度,防止压力过大压迫过重,使肌肉、神经受损或者压力过小导致外套532滑落的情况发生。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充气控制单元62和电路控制单元61,所述充气控制单元62包括充气泵621、充气管622和充气阀623,所述充气阀623位于气嘴534上,所述充气阀623通过充气管622与充气泵621连接。所述充气控制单元62控制充气泵621为气囊533充气,气囊533裹住人体腿部,给予腿部一定的压力,从而牢固将使用者的下肢固定在下肢功能康复器上,防止使用者在复健运动过程中脚套51、大腿防护套53和小腿防护套52与人体发生位置偏移,移动角度发生变化,起不到训练的作用。所述电路控制单元61包括控制面板611、位于控制面板611上的启动开关612、电源按钮613、压力调节器614、速度调节器615、角度调节器616和显示屏617,所述控制面板611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启动开关612、速度调节器615和角度调节器616均与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压力调节器614分别与压力感应器535和充气阀623连接,通过压力调节器614设定气囊533的充气压力,所述压力感应器535将从气囊533上感应到的压力值发送到压力调节器614,压力调节器614将该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进行对比,若压力过大,压力调节器614就控制充气阀623打开排气至压力达到设定的压力值,若压力过小则控制充气阀623打开充气至设定的压力值。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使用情况,通过压力调节器614个性化设定不同的压力值,对腿部施加不同的压力,适应范围广,有效改善腿部压力状况,更符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当所述电路控制单元61控制驱动电机41正向旋转时,支架45和第一连杆31向后移动,第三连杆33和第五连杆35之间的角度变小,形成人体腿部的弯曲动作,此时电路控制单元61同时控制充气泵621和充气阀623打开,向气囊533充气;当所述电路控制单元61控制驱动电机41反向旋转时,支架45和第一连杆31向前移动,第三连杆33和第五连杆35之间的角度变大,形成人体腿部的伸直动作,此时电路控制单元61同时控制充气阀623打开,让气囊533排气。通过调节装置3往复的屈伸运动以及气囊533与调节装置3配合的周期性充气、放气,通过气囊533周期性地膨胀向人体的腿部施加压力,不仅固定牢固,还模拟了人工揉捏、按摩,有效缓解肌肉疲劳,使血液稀薄,粘滞性下降,血流通畅,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已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溶解,预防血栓,防止动脉硬化,让使用者的下肢得到更好的锻炼,保持了下肢的活力。所述电路控制单元61便于控制运动行程,操作简单,训练时间、速度、运动行程均可随意控制,关节活动角度和速度调节范围大,满足临床最大需求,根据不同使用者的病症以及身体康复情况,调节不同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时间,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所述外套532一端设有粘刺536,所述外套532的另一端设有粘毛537,所述外套532与腿部的接触面上设有按摩磁石538和软性加热片539,所述软性加热片539内设有感温单元5391,所述控制面板611上还设有温度控制器618,所述温度控制器618与感温单元5391连接。通过粘刺536和粘毛537将外套532束缚在人体腿部,根据不同使用者腿的粗细情况,调节外套532的大小和松紧程度。所述按摩磁石538将压力主要集中在按摩磁石538上,针对性地对腿部神经施加压力,按摩效果明显,所述软性加热片539起到发热、保温作用,防止腿部受寒,保护腿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使下肢得到有效锻炼,控制方便,通过气囊533配合调节装置3周期性地充气和排气,不仅固定牢固,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防止肌肉萎缩。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包括底架(1)、设置在底架(1)上的底座(2)、调节装置(3)、与调节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4)、脚套(51)、小腿防护套(52)、大腿防护套(53)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设有空腔(21),所述驱动装置(4)位于空腔(21)内,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22),所述驱动装置(4)穿出滑槽(22)与调节装置(3)连接,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一对对称的第一连杆(31)、连接在第一连杆(31)之间的第二连杆(32)、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杆(32)两端的第三连杆(33)、连接在第三连杆(33)之间的第四连杆(34)以及分别连接在第四连杆(34)两端的第五连杆(35),所述第五连杆(35)一端与第四连杆(34)连接,所述第五连杆(35)另一端转接在底架(1)上,所述脚套(51)设置在第二连杆(32)上,所述小腿防护套(52)设置在第三连杆(33)之间,所述大腿防护套(53)设置在第五连杆(35)之间,所述脚套(51)、小腿防护套(52)和大腿防护套(53)均包括支撑垫(531)、外套(532)和气囊(533),所述支撑垫(531)分别与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和第五连杆(35)连接,所述外套(532)位于支撑垫(531)上,所述气囊(533)位于外套(532)内部,所述气囊(533)上设有气嘴(534)和压力感应器(535),所述气嘴(534)伸出外套(532)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充气控制单元(62)和电路控制单元(61),所述充气控制单元(62)包括充气泵(621)、充气管(622)和充气阀(623),所述充气阀(623)位于气嘴(534)上,所述充气阀(623)通过充气管(622)与充气泵(621)连接,所述电路控制单元(61)包括控制面板(611)、位于控制面板(611)上的启动开关(612)、电源按钮(613)、压力调节器(614)、速度调节器(615)、角度调节器(616)和显示屏(617),所述控制面板(611)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启动开关(612)、速度调节器(615)和角度调节器(616)均与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压力调节器(614)分别与压力感应器(535)和充气阀(62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离合器(43)、传动杆(44)和支架(45),所述驱动电机(41)分别与减速器(42)和离合器(43)连接,所述减速器(42)还与速度调节器(615)电连接,所述离合器(43)还与启动开关(612)电连接,所述传动杆(44)上分布有螺纹,所述传动杆(44)一端与离合器(43)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杆(44)另一端与支架(45)螺纹连接,所述支架(45)的两端穿出滑槽(22)分别与第一连杆(3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44)的左右两侧设有滑轨(46),所述支架(45)的两端设有滑块(47),所述滑块(47)滑接在滑轨(4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532)一端设有粘刺(536),所述外套(532)的另一端设有粘毛(537),所述外套(532)与腿部的接触面上设有按摩磁石(538)和软性加热片(539),所述软性加热片(539)内设有感温单元(5391),所述控制面板(611)上还设有温度控制器(618),所述温度控制器(618)与感温单元(539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33)、第五连杆(35)和底架(1)均由固定杆(331)、位于固定杆(331)内的活动杆(332)和固定柱(333)构成,所述固定杆(33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3311),所述活动杆(332)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二螺纹孔(3321),所述固定柱(333)分别与第一螺纹孔(3311)和第二螺纹孔(3321)螺纹连接。
CN201620011140.3U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8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1140.3U CN205268508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1140.3U CN205268508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8508U true CN205268508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114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8508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8508U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504A (zh) * 2016-08-17 2016-11-23 杨如山 一种复合康复系统
CN106511031A (zh) * 2016-11-21 2017-03-2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下肢多功能辅助康复仪
CN106955220A (zh) * 2017-05-09 2017-07-18 党建军 一种新型骨科cpm锻炼机械
CN107822828A (zh) * 2017-10-23 2018-03-23 周以琳 一种牵拉及同步序贯加压混合式血栓防治仪
CN108096786A (zh) * 2017-12-21 2018-06-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下肢锻炼装置
CN108186319A (zh) * 2018-01-29 2018-06-22 马奔腾 一种胫腓骨骨折病人用康复治疗仪及其电路控制系统
CN108498286A (zh) * 2018-04-25 2018-09-07 南通市中医院 一种膝关节功能训练器
CN110123605A (zh) * 2019-06-24 2019-08-16 王任胜 一种新型多功能下肢康复器
CN110170104A (zh) * 2019-06-25 2019-08-2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耦合理疗装置的运动治疗康复机器人
CN111007003A (zh) * 2019-12-30 2020-04-1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服装起拱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1012648A (zh) * 2018-10-10 2020-04-17 陈呈里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12057297A (zh) * 2020-09-21 2020-12-11 广东甲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长续航下肢助行外骨骼机器人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504B (zh) * 2016-08-17 2018-10-26 杨如山 一种复合康复系统
CN106137504A (zh) * 2016-08-17 2016-11-23 杨如山 一种复合康复系统
CN106511031A (zh) * 2016-11-21 2017-03-2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下肢多功能辅助康复仪
CN106511031B (zh) * 2016-11-21 2019-04-2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下肢多功能辅助康复仪
CN106955220A (zh) * 2017-05-09 2017-07-18 党建军 一种新型骨科cpm锻炼机械
CN107822828A (zh) * 2017-10-23 2018-03-23 周以琳 一种牵拉及同步序贯加压混合式血栓防治仪
CN107822828B (zh) * 2017-10-23 2019-12-13 周以琳 一种牵拉及同步序贯加压混合式血栓防治仪
CN108096786A (zh) * 2017-12-21 2018-06-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下肢锻炼装置
CN108186319A (zh) * 2018-01-29 2018-06-22 马奔腾 一种胫腓骨骨折病人用康复治疗仪及其电路控制系统
CN108186319B (zh) * 2018-01-29 2020-12-11 王金香 一种胫腓骨骨折病人用康复治疗仪及其电路控制系统
CN108498286A (zh) * 2018-04-25 2018-09-07 南通市中医院 一种膝关节功能训练器
CN111012648A (zh) * 2018-10-10 2020-04-17 陈呈里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10123605A (zh) * 2019-06-24 2019-08-16 王任胜 一种新型多功能下肢康复器
CN110170104A (zh) * 2019-06-25 2019-08-2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耦合理疗装置的运动治疗康复机器人
CN110170104B (zh) * 2019-06-25 2023-03-14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耦合理疗装置的运动治疗康复机器人
CN111007003A (zh) * 2019-12-30 2020-04-1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服装起拱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2057297A (zh) * 2020-09-21 2020-12-11 广东甲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长续航下肢助行外骨骼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68508U (zh)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康复器
US10420695B2 (en) Exoskeleton apparatus driven by pneumatic artificial muscle with functions of upper limb assist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U2015101925A4 (en) A portable compression device
US8579841B2 (en) Blood clot prevention device
US20100198118A1 (en) Augmenting force-delivery in belt-type ECM devices
CN206473520U (zh) 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CN204261004U (zh) 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
CN110742775A (zh) 基于力反馈技术的上肢主被动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
CN109925649B (zh) 一种膝关节锻炼装置及其锻炼方法
CN201775752U (zh) 下肢骨折膝关节功能康复器
CN106137504B (zh) 一种复合康复系统
CN103826593A (zh) 呼吸辅助系统、装置或方法
CN103006363B (zh) 智能重力颈椎康复理疗床
CN106038023A (zh) 腰腹、腹腰康复治疗机
CN106963610A (zh) 一种下肢康复治疗装置
CN111281777B (zh) 一种运动损伤康复辅助设备
EP0911015B1 (en) Orthopedic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using virtual reality units
CN204260994U (zh) 脊椎病康复训练装置
US20100198117A1 (en) Cardiac massag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CN106913448A (zh) 一种用于恢复肢体健康的机器人治疗装置
JP2006297056A (ja) エアーマット
CN203235000U (zh) 瘫痪、制动病人用动态多功能循环改善仪
US20240009068A1 (en) Transformable pneumatic soft structures
CN108682254A (zh) 可自动调整的腰椎穿刺人体模型
CN2576219Y (zh) 静脉血栓防治自助便携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