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4791U - 一种电池注液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注液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4791U
CN205264791U CN201521104462.4U CN201521104462U CN205264791U CN 205264791 U CN205264791 U CN 205264791U CN 201521104462 U CN201521104462 U CN 201521104462U CN 205264791 U CN205264791 U CN 205264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liquid
fluid injection
battery
inverted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44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ecote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044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4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4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479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注液杯,包括杯体、固定于杯体上方的杯盖及固定于杯体底部的注液嘴,其中杯盖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外设有第一密封头;杯体的侧面设有真空口,杯体的内壁底部设有第一倒锥面;注液嘴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倒锥面、圆形面和第一正锥面,其中第二倒锥面与第一倒锥面紧密相接,第一正锥面的底部与注液密封嘴连接,注液密封嘴与出液口连通;杯盖上还设有密封口,密封口内插有连杆,连杆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头,用于与圆形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注液杯密封性好,注液效率高,注液量精准,有效避免了电解液外漏和杯体电解液残留的现象,工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电池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注液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杯。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锂电池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有关锂电池生产设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在锂电池的生产中,需要将电解液通过电池注液孔加注到电池箱体内。以往这类操作多依靠人工和简单器械完成,但这种方式所需注液时间较长,注液精度较低,注液残留量较多,从而大大限制了电池的生产效率;另外,简单的注液设备密封性差,有可能造成电解液的外漏或空气的混入,由于电解液具有高腐蚀、高危险性,一旦泄漏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电池液中若混进空气,则可能会导致发生爆炸。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大大降低锂电池注液危险性,且注液效率高、注液精度好的新型电池注液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好、注液效率高、注液精准的电池注液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注液杯,包括杯体、固定于杯体上方的杯盖及固定于杯体底部的注液嘴,所述杯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外设有第一密封头;所述杯体的侧面设有真空口,所述杯体的内壁底部设有第一倒锥面;所述注液嘴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倒锥面、圆形面和第一正锥面,所述第二倒锥面与所述第一倒锥面紧密相接,所述第一正锥面的底部与注液密封嘴连接,所述注液密封嘴与出液口连通;所述杯盖上还设有密封口,所述密封口内插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头,用于与所述圆形面相配合。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杯盖与杯体通过杯盖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注液嘴与杯体通过注液嘴密封圈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真空口处设有真空口密封圈;所述密封口处设有连杆密封圈。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倒锥面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倒锥面尺寸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倒锥面的锥角大于所述第一倒锥面的锥角。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倒锥面的锥角为45度,所述第二倒锥面的锥角为60度。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头的尺寸与进液口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出液口的尺寸与电池上注液孔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杯体的容量与待注液电池所需电解液的体积相适应。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杯体侧面设有螺纹孔和销钉孔,用于固定注液杯;所述杯盖上设有螺纹孔和销钉孔,用于与杯体连接。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杯体、杯盖及注液嘴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第一密封头和第二密封头的材料为耐腐蚀性的橡胶。
作为一种电池注液杯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液杯设有多组工装,用于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注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头的设计,保证了杯体内部空间的密封性,有效避免了电解液外漏的问题;同时,真空口的设计,可以在注液前抽出电池和杯体内的空气,既能利用压强差将电解液吸入电池,又防止了空气混入电解液带来的危险,而且,在注液时,还可以利用真空口向杯体内充入高压氮气,大大提高了注液效率和注液精度,减少了电解液残留量;另外,注液嘴内壁双锥面的设计,不仅改善了注液时电解液的流动性,也有利于电池内部气体的排出,提高了注液环境的真空度。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电池性能和电池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注液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注液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杯体;11、真空口;12、第一倒锥面;13、真空口密封圈;14、螺纹孔;15、销钉孔;2、杯盖;21、进液口;22、第一密封头;23、密封口;24、杯盖密封圈;25、螺纹孔;26、销钉孔;3、注液嘴;31、第二倒锥面;32、圆形面;33、第一正锥面;34、注液密封嘴;35、出液口;36、注液嘴密封圈;4、连杆;41、第二密封头;42、连杆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且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注液杯,包括杯盖2、杯体1和注液嘴3,其中杯盖2通过螺栓固定于杯体1的顶部,注液嘴3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杯盖体1的底部。杯盖1上设有进液口21,用于向杯体1内注入电解液,杯体1的侧面设有真空口11,用于注液前将杯体1和电池内的空气抽出,并在注液时向杯体1内注入高压氮气。杯体1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其内壁的上部为圆形壁面,底部为第一倒锥面12。注液嘴3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二倒锥面31、圆形面32和第一正锥面33,在这里,第二倒锥面31的顶部与第一倒锥面12的底部紧密相接,且其连接处的尺寸相互匹配,以保证液体的顺利流动;第一正锥面33的底部与注液密封嘴34相连接,并与出液口35连通,出液口35用于与电池上的注液口对接,因此其尺寸应与电池注液口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进液口21的外部还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密封头22,用于打开或密闭进液口21;杯盖2上设有密封口23,连杆4通过密封口23插入杯体1的内部;此处,连杆4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头41,第二密封头41的尺寸与圆形面32的尺寸相配合,用于注液时将注液嘴3密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头,保证了杯体内部空间的密封性,有效避免了电解液外漏的现象;通过在杯体侧面设置真空口,提高了注液时杯体空间的真空度,防止了空气混入电解液带来的危险;同时,利用压强差的原理进行注液,大大减少了电解液的残留量,从而提高了注液效率和注液精度;另外,注液嘴双锥面结构中的倒锥面有利于电池液流入电池,正锥面便于更好地将电池内的气体排出,保证了注液过程的安全、高效。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杯盖2与杯体1的连接处设有杯盖密封圈24,注液嘴3与杯体1的连接处设有注液嘴密封圈36;另外,还在真空口11处设置真空口密封圈13,密封口23处设置连杆密封圈42。上述密封圈的使用,进一步保证了杯体1内部空间的封闭性,有效防止了电解液外漏带来的危险,同时为电解液的注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二倒锥面31的锥角应大于第一倒锥面12的锥角,例如,经过长期实践研究所得出的最佳参数,第一倒锥面12的锥角为45度,第二倒锥面31的锥角为60度,第一正锥面的锥角为45度。这种结构很好的加速了电解液的流动,从而节省了注液时间。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二倒锥面31的锥角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倒锥面12的锥角,并不以此为限。此外,为顺利完成电池的注液工序,本实用新型杯体1的容量还应与待注液电池所需电解液的体积相适应。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杯体1的侧面设有螺纹孔14和销钉孔15,用于将注液杯固定于自动注液设备上;同样,杯盖2上也设有螺纹孔25和销钉孔26,用于与杯体1紧固连接。由于电解液具有强腐蚀性,所以本实用新型中杯体1、杯盖2注液嘴3及连杆4均选用耐强酸强碱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制作,第一密封头22和第二密封头41选用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较好的橡胶材料制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注液杯不仅可以单组独立使用,也可设置于多组工装,实现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注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电池的注液口与该注液杯的注液密封嘴34密封对接;然后,通过第一密封头22将进液口21密封;接着,通过真空口11对杯体1内腔和电池内部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80kPa时停止;接着,连杆4带动第二密封头41下压,使第二密封头41与注液嘴3紧密连接;其后,第一密封头22上移,通过进液口21向腔体内部进行注液;注液完成后,连杆4带动第二密封头41上移,液体因压强差自动进入电池体内部;然后,第一密封头22下压,将进液口21密封住,通过真空口11往腔体内充入高压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电池液发生反应),从而将残余液体注入到电池中,注液完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物理压强差原理进行注液,注液环境密封性好,有效解决了普通注液时液体外漏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注液的危险性;同时,注液嘴的双锥面结构,有效避免了注液残留和注液后存在气泡的现象,提高了注液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满足了当前电池生产的需求;该实用新型配合锂电池自动注液设备使用,工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电池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固定于杯体(1)上方的杯盖(2)及固定于杯体底部的注液嘴(3),所述杯盖(2)上设有进液口(21),所述进液口(21)外设有第一密封头(22);所述杯体(1)的侧面设有真空口(11),所述杯体(1)的内壁底部设有第一倒锥面(12);所述注液嘴(3)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倒锥面(31)、圆形面(32)和第一正锥面(33),所述第二倒锥面(31)与所述第一倒锥面(12)紧密相接,所述第一正锥面(33)的底部与注液密封嘴(34)连接,所述注液密封嘴(34)与出液口(35)连通;所述杯盖(2)上还设有密封口(23),所述密封口(23)内插有连杆(4),所述连杆(4)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头(41),用于与所述圆形面(3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与杯体(1)通过杯盖密封圈(24)密封连接,所述注液嘴(3)与杯体(1)通过注液嘴密封圈(36)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口(11)处设有真空口密封圈(13);所述密封口(23)处设有连杆密封圈(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锥面(31)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倒锥面(12)尺寸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倒锥面(31)的锥角大于所述第一倒锥面(12)的锥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锥面(12)的锥角为45度,所述第二倒锥面(31)的锥角为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头(22)的尺寸与进液口(21)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出液口(35)的尺寸与电池上注液孔的尺寸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容量与待注液电池所需电解液的体积相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侧面设有螺纹孔(14)和销钉孔(15),用于固定注液杯;所述杯盖(2)上设有螺纹孔(25)和销钉孔(26),用于与杯体(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杯盖(2)及注液嘴(3)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第一密封头(22)和第二密封头(41)的材料为耐腐蚀性的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设有多组工装,用于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注液。
CN201521104462.4U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池注液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64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4462.4U CN205264791U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池注液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4462.4U CN205264791U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池注液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4791U true CN205264791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446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64791U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池注液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47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340A (zh) * 2015-12-28 2016-04-20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注液杯
CN109742451A (zh) * 2019-01-23 2019-05-10 深圳新恒业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340A (zh) * 2015-12-28 2016-04-20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注液杯
CN105514340B (zh) * 2015-12-28 2018-12-28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注液杯
CN109742451A (zh) * 2019-01-23 2019-05-10 深圳新恒业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
CN109742451B (zh) * 2019-01-23 2021-01-26 深圳新恒业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64791U (zh) 一种电池注液杯
CN205911354U (zh) 一种用于小批量锂离子实验电池手动注液结构
CN105514340A (zh) 一种电池注液杯
CN107275679A (zh) 新型化成针床探针模块
CN201985200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用灌酸壶
CN106450139A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添加装置
CN204834741U (zh) 一种注液杯及使用该注液杯的注液装置和锂离子电池
CN208007587U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储料桶
CN208336288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
CN207303224U (zh) 一种柔性注液嘴
CN202420779U (zh) 锂电池测漏装置
CN201160108Y (zh) 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
CN208580800U (zh) 一种密封腔体结构
CN208999276U (zh) 食品级马口铁内涂层抗腐蚀性能的检测装置
CN207217689U (zh) 新型化成针床探针模块
CN201829562U (zh)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自动注液机
CN208458901U (zh) 一种电池槽内应力测试装置
CN207490045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组装设备
CN215178428U (zh) 一种罐体密封性的检测装置
CN214426047U (zh) 一种用于液体燃烧器的防泄漏加注机
CN206583579U (zh) 一种用于蜗壳耐水压测试的工装组件
CN202405363U (zh) 铅酸蓄电池注酸漏斗
CN20721765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嘴及注液杯
CN205452427U (zh) 一种锂电池半自动定量注液装置
CN206161466U (zh) 一种含气量测定解吸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