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2477U - 可换位感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换位感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2477U
CN205252477U CN201520793270.2U CN201520793270U CN205252477U CN 205252477 U CN205252477 U CN 205252477U CN 201520793270 U CN201520793270 U CN 201520793270U CN 205252477 U CN205252477 U CN 205252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 sensing
sensing device
interchangeable
sensor body
interchangeabl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32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7932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2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2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24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其设置在具有两个不同运动路径的两个运动部位的运动器材上,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感测器本体及吸附件。感测器本体有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吸附件设置于感测器本体上,吸附件用以可拆卸地连结运动器材与感测器本体。前述的重力感测器可拆卸地设置在任意一个运动部位上。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换位感测装置由于可设置在运动器材上的不同位置并记录不同运动动作,因此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可换位感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设置在运动器材不同部位的可换位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生活越来越繁忙,但在都市的活动空间又十分有限,如何在时间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之下运动,已变成现代人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也使得很多可以帮助现代人在室内做运动的运动器材应运而生。
而其中很多较静态的运动会习惯要计算次数,例如举重、俯卧撑或是健身脚踏车。对于健身是想要练肌肉及增强肌耐力的使用者来说,教练常会帮他们设计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例如俯卧撑要做几下或举重要举几次,要达到一定的次数才会有效果,但是太多了可能又会对身体有伤害,因此次数一定要准确,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看到自己做的次数纪录,可以增加成就感而更有意愿进行训练。因此,准确地计算每次运动次数就很重要。但是每次次数要自己计数很容易混乱,也常常会让使用者分心而无法专心在每一次的动作上;因此,可以自动记录运动次数的计数感测器因此诞生且大受欢迎。
现今计数感测器设计通常是固定在运动器材的一个固定位置上,而由于先前在运动器材上的设计通常只有一个方向的运动路径,虽然这样的设计并没有什么操作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演进与现代人对于多功能的要求,造成了运动器材可能具有两个以上运动部位及多种运动路径,只有固定式的单一计数感测器无法做两个不同运动部位的计数工作。
此外,由于近年来网路的兴起以及社交软件的风行,很多人很喜欢把自己今天所遇到的生活大小事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即时地分享出去,这当然也包括了像是今天出去做运动,俯卧撑做了几下、心跳多少、消耗多少卡路里等等的信息,如何记录这些信息并即时传到手机或平板电脑也变成了很重要的功能。因此,现有单一运动计数功能的计数感测器很难满足目前的需要。
综上所述,只能用于一种运动部位的计数感测器已经满足不了时代所需,如何对一个器材具有两个以上的运动功能,选择自己想要的运动部位及多种运动路径做侦测,以及将计数感测器所收到的信息即时传送给使用者并处理相关的运动数据,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十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让使用者通过可拆卸式的可换位感测装置设置在想要量测的运动器材不同部位上,同时可换位感测装置具有重力感测仪,其可量测计数之外的信息并将量测完的资料传送给使用者(意指传送给其他无线手持装置),使用者的随身无线手持装置可以依据这些资料计算出使用者的运动成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可换位感测装置被设置在具有两个不同运动路径的两个运动部位的运动器材上,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感测器本体及吸附件。感测器本体包含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g-sensor)及无线发射器;感测器本体可拆卸地设置在任意选择的其中一个运动部位上,而无线发射器连接重力感测器而向外发送数据。前述的吸附件设置于感测器本体上,吸附件用以可拆卸地连结运动器材与感测器本体。借由重力感测器可以搜集使用者使用器材的运动数据,再由前述的无线发射器传送给使用者的装置(例如:无线手持装置)并计算使用者的运动状况。吸附件可以让使用者自由选定可换位感测装置被放置定位的位置。
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可为3轴至9轴,利用重力感测器装置在运动器材上的运动位置感受量测到使用者的运动状况变化。无线发射器可采集蓝牙信号将资料向外传输。而吸附件可为磁铁,运动器材的运动部位有对应磁感应的金属表面,可换位感测装置运用吸附件可吸附于金属表面上。吸附件也可为吸盘,在运动部位有平整表面时,吸附件也可让可换位感测装置吸附于平整表面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为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可换位感测装置被设置在具有两个不同运动路径的两个运动部位的运动器材上,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感测器本体及可拆卸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装置用以连结运动器材与感测器本体。感测器本体运用可拆卸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前述任意一个运动部位上,感测器本体包含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及无线发射器。其中无线发射器连接重力感测器而向外发送数据。借由重力感测器可以搜集使用者使用器材的运动数据,再由前述的无线发射器传送给使用者的装置并计算使用者的运动状况。借由可拆卸连接装置可以让使用者自由选定可换位感测装置被定位的位置。
前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同样可为3轴至9轴、无线发射器可采集蓝牙信号。可拆卸连接装置可为魔鬼毡、容置座或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为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感测器本体、无线手持装置及吸附件。感测器本体设置于运动器材经使用者任意选择的一个位置上,前述的感测器本体包含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及无线发射器。前述的无线发射器连接重力感测器而向外发送数据。无线手持装置接收感测器本体经由无线发射器所发出的数据。吸附件设置于感测器本体上,可换位感测装置运用吸附件可拆卸地吸附连结运动器材与感测器本体。借由重力感测器可以搜集使用者使用器材的运动数据,再由前述的无线发射器传送给无线手持装置,前述的无线手持装置会计算使用者的运动状况。吸附件可以让使用者自由选定可换位感测装置被放置定位的位置。
前述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运动器材可以为网球拍、高尔夫球杆或哑铃。无线手持装置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内的App处理无线发射器提供的数据而呈现给使用者。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同样可为3轴至9轴。无线发射器同样可采集蓝牙信号。而吸附件可为磁铁,而前述位置则为磁感应的金属表面,可换位感测装置皆由吸附件可吸附于金属表面上;吸附件也可为吸盘,在前述位置为平整表面时,吸附件也可达到让可换位感测装置吸附于平整表面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为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感测器本体、无线手持装置及可拆卸连接装置。感测器本体被装置于运动器材经使用者任意选择的一个位置上,并包含重力感测器及无线发射器,前述的无线发射器连接重力感测器而向外发送数据。无线手持装置用以接收感测器本体经由无线发射器所发出的数据。可拆卸连接装置用以连结运动器材与感测器本体。借由重力感测器可以搜集使用者使用运动器材的运动数据,再由前述的无线发射器传送给无线手持装置,前述的无线手持装置会计算使用者的运动状况。可拆卸连接装置可以让使用者自由选定可换位感测装置被放置的位置。
前述第四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无线手持装置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内的App处理无线发射器提供的数据而呈现给使用者。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同样可为3轴至9轴。无线发射器可采集蓝牙信号。可拆卸连接装置同样可为魔鬼毡、容置座或卡扣。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可换位感测装置,让使用者运动器材上想要量测的部位可拆卸地设置可换位感测装置。而由于重力感测器可量测除了传统计数功能之外的数据,其同时可将量测完的资料传送给使用者的装置(例如:无线手持装置),使用者的装置可以依据这些资料计算出使用者的运动成效。本实用新型的可换位感测装置拓展了现有感测装置只有计数的单纯功能,以及排除现有感测装置只能固定量测同一个部位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2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的吸附件为磁铁的示意图;
图3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的吸附件为吸盘的示意图;
图5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的可拆卸连接装置为卡扣的示意图;
图6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的可拆卸连接装置为魔鬼毡的示意图;
图7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的可拆卸连接装置为容置座的示意图;
图8为可换位感测装置设在第一运动器材上的示意图;
图9为可换位感测装置设在第二运动器材上的示意图;
图10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结合无线手持装置并设在第三运动器材上的示意图;
图11为可换位感测装置结合无线手持装置并设在第四运动器材上的示意图;以及
图12为可换位感测装置不包含装置荧光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换位感测装置100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可换位感测装置100的吸附件为磁铁210的示意图。图3则为可换位感测装置100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可换位感测装置100包含感测器本体110及磁铁210。感测器本体110至少包含重力感测器140(g-sensor)及无线发射器150。感测器本体110由塑胶材质的薄片所组成的立体长方形结构,感测器本体110边角呈圆角状,感测器本体110内为中空可容纳电路板等元件。感测器本体110为由前盖111与后盖112所组成的可拆装式结构,感测器本体110留有可让荧光屏130及按钮120显露于外的孔洞。前述的按钮120可切换荧光屏130的显示状态,详细的内部结构将会在图3中说明。虽然以下实施例有提到荧光屏130,然而荧光屏130依需求可选择是否搭配。
其中,吸附件为磁铁21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两个片状圆形的磁铁210,前述的磁铁210设置在后盖112上。
本实用新型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于运动器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8;其中图8为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在具有两个运动部位的第一运动器材400上的示意图。
在图3中,感测器本体110由前盖111与后盖112所组成,感测器本体110内部为中空结构而可容纳电路板,前述的电路板上设有按钮120、荧光屏130、重力感测器140及无线发射器150。在这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感测器本体110表面留给荧光屏130及按钮120的孔洞。
本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运动器材400有第一把手411、第二把手412及脚踏板420三个运动部位。当使用者使用第一运动器材400时,两只手分别握住第一把手411及第二把手412做前后拉伸的运动,使用第一把手411时会沿着第一运动路径A移动,第二把手412则沿着第二运动路径B移动;而脚踏在脚踏板420做使用时会呈现如第三运动路径C般地摆动;而可换位感测装置100由感测器本体110(由前盖111及后盖112结合所组成)及吸附件为磁铁210所组成(如图2所示),可拆卸地装置在第一运动器材400上的运动部位上(第一把手411、第二把手412及脚踏板420上,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有三个感测器本体110设置于三个不同位置,但是可选择任意一个位置装设);使用者在使用时,会由感测器本体110中的重力感测器140(g-sensor)记录使用数据后,由无线发射器150向外发送,而按钮120可切换荧光屏130呈现给使用者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于运动器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的吸附件也可为吸盘220,如图4所示。在图4的实施例中,吸附件由两个圆形吸盘220所组成,设置在后盖112上。
本实用新型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于运动器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前述的重力感测器140的感测轴数为3轴至9轴,以感测使用者使用器材的运动数据。而无线发射器150采集蓝牙信号传送出去。而吸附件为磁铁210时,前述的运动部位会有对应的磁感应金属表面以供磁铁210吸附,一般运动器材的铁制钢架可提供磁铁210吸附的磁感应表面;相对地,当吸附件为吸盘220时,前述的运动部位会有对应的平整表面以供吸盘220吸附,由于吸盘220需要用以吸附的面积并不大,在一般运动器材的上很容易找到平整且可供吸附的位置。吸附的原理为一般现有,在这里不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于运动器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3、图7及图9,图9为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在第二运动器材500上有第三把手511、第四把手512、椅座520及背靠530三个运动部位。当使用者使用第二运动器材500时,两只手分别握住第三把手511及第四把手512做前后拉伸的运动,使用第三把手511时会沿着第四运动路径D移动,第四把手512则沿着第五运动路径E移动;而使用者坐在椅座520上时可做如第六运动路径F地摆动身体;而使用者背部抵靠背靠530时可做如第七运动路径G的摆动;使用者将感测器本体110利用容置座25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运动器材500上的运动部位(可装设在第三把手511、第四把手512、椅座520及背靠530三个运动部位上)之后,利用重力感测器140记录使用时的运动状况产生的数据,再利用无线发射器150将前述的数据向外发送。
其中,容置座250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塑胶所制成,容置座250具有可配合放置感测器本体110的容置结构(未编号)。在使用时,容置座250是先放置在使用者使用的位置,再把可换位感测装置100置于前述的容置结构。容置座250可利用粘胶固定于使用的位置。前述的容置座250也可粘贴一层磁吸片吸附于使用的位置上。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容置座250可以让使用者自由选定可换位感测装置100放置的位置。另外,可拆卸连接装置也可为如图6所示的魔鬼毡240连结感测器本体110与第二运动器材500;另一可拆卸连接装置也可为卡扣230,如图5所示,前述的卡扣前半端231设置于感测器本体110上,前述的运动部位平面上具有相对应的卡扣后半端232,前述的卡扣230用以连结第二运动器材500与感测器本体110。
在图5中,卡扣后半端232可用粘胶固定在运动器材上。也可将磁吸片粘于其上,吸附在使用者想要的位置上。卡扣前半端231由两个条状物所组成,固定于后盖112上,末端具有突起部。而卡扣后半端232具有对应于前述突起部的镂空部,利用前述的突起部与镂空部的结合,将可换位感测装置100固定于使用者想要放置的位置上。
在图6中,魔鬼毡240由两条带子所组成,其中一条带子的末端具有环状结构,另一条带子末端具有沟状结构,环状结构碰触到钩状结构时可产生结合的效果,使用者可利用此特性,用上述的两条带子圈住所想要放置的位置,将感测器本体110固定于其上。
依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前述的重力感测器140的感测轴数、无线发射器150采集蓝牙信号的方式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于运动器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2、图3及图10,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在第三运动器材600上;第三运动器材600有右运动部610及左运动部620以供使用者左右两脚踩踏,使用右运动部610时会沿着第八运动路径H移动,而左运动部620则沿着第九运动路径I移动。使用者利用吸附件为磁铁210将可换位感测装置100固定在右运动部610或左运动部620上。使用者利用可换位感测装置100中使用重力感测器140与无线发射器150的方式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所述,而使用者的无线手持装置300接收到了无线发射器150所发出的数据并处理。
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的吸附件也可如图4所示由吸盘220代替。
依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可换位感测装置100可设置在网球拍、高尔夫球杆或哑铃上,不限于传统的健身器材。而无线手持装置300为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内的App处理无线发射器150提供的数据(包括计数、距离、计时)而呈现给使用者包括位移、速度、手势识别、平移、缩放、卷动、自由落体中断、高G值中断、零动作侦测、点选侦测以及震动侦测的结果,甚至可以计算使用者所消耗的卡路里。而重力感测器140的感测轴数、无线发射器150采集蓝牙信号、而吸附件为磁铁210时有磁感应金属表面,以及当吸附件为吸盘220时会有对应的平整表面的实施例已于前面实施例中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于运动器材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3、图7和图11,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在第四运动器材700上,使用者使用第四运动器材700时,坐在摆动椅座710上沿着第十运动路径J摆动。使用者利用容置座250将可换位感测装置100设置在第四运动器材700上。而使用者如何利用感测器本体110、重力感测器140及无线发射器150并向外发送数据的方式已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提到。而无线手持装置300的使用方式也于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在此不再赘述。
可拆卸连接装置为魔鬼毡240或卡扣230的方式已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中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依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可换位感测装置100可设置的对象、无线手持装置300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和处理数据的内容、重力感测器140的感测轴数、无线发射器150采集蓝牙信号的方式已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提及。
图12为可换位感测装置100a不包含装置荧光屏130的示意图,可换位感测装置100a包含感测器本体110及按钮120,且其余部分均和图3所示相同。可换位感测装置100a可通过无线发射器150像外传送数据,并在手机App上做处理的功能均和前述相同。
而无线发射器150虽然在实施方式中均有提及,但可选择是否需要装设。
综合以上所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使用者可依自己喜好设置在运动器材上想要量测的部位,记录运动的状况。2.而由于重力感测器的使用,可量测除了传统计数功能之外的数据。3.结合手机或App处理数据之后,呈现使用者的运动成效。4.可记录一整天所使用到的器材,并计算出使用者使用这些器材所消耗的卡路里,有别于传统只能针对单一运动器材在使用时间内消耗的卡路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设置在具有两个不同运动路径的两个运动部位的运动器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
感测器本体,其可拆卸地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运动部位上,所述感测器本体包含:
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以及
吸附件,其设置于所述感测器本体上,所述吸附件用以可拆卸地吸附连结所述运动器材与所述感测器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为3轴至9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为磁铁,而所述运动部位为磁感应的金属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为吸盘,而所述运动部位为平整表面。
5.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设置在具有两个不同运动路径的两个运动部位的运动器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
感测器本体,其可拆卸地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运动部位上,所述感测器本体包含:
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以及
可拆卸连接装置,其连结所述运动器材与所述感测器本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为3轴至9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为魔鬼毡、容置座或卡扣。
8.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
感测器本体,其经使用者任意选择地装置于运动器材的一个位置上,所述感测器本体包含:
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以及
吸附件,其设置于所述感测器本体上,所述吸附件可拆卸地吸附连结所述运动器材与所述感测器本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器材为网球拍、高尔夫球杆或哑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为3轴至9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为磁铁,而所述位置为磁感应的金属表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吸附件为吸盘,而所述位置为平整表面。
13.一种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位感测装置包含:
感测器本体,其经使用者任意选择地装置于运动器材的一个位置上,所述感测器本体包含:
至少一个重力感测器;
无线发射器,其连接所述重力感测器而向外发送数据;
无线手持装置,其用以接收所述感测器本体经由所述无线发射器所发出的所述数据;以及
可拆卸连接装置,其连结所述运动器材与所述感测器本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器材为网球拍、高尔夫球杆或哑铃。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手持装置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测器的感测轴数为3轴至9轴。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器采集蓝牙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换位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为魔鬼毡、容置座或卡扣。
CN201520793270.2U 2015-10-14 2015-10-14 可换位感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2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3270.2U CN205252477U (zh) 2015-10-14 2015-10-14 可换位感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3270.2U CN205252477U (zh) 2015-10-14 2015-10-14 可换位感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2477U true CN205252477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4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32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2477U (zh) 2015-10-14 2015-10-14 可换位感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2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04593U (ja) 転位可能な感知装置
US20210379447A1 (en) Interactive exercise apparatus
US7297092B1 (en) Athlete training device
US20160256082A1 (en) Sensors and applications
US20130090212A1 (en) Dumbbell structure capable of delivering exercise information and status
JP2016209627A (ja) フィットネスモニタリング方法、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製品及びそ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US20150094191A1 (en) Punching Bag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CN104174154A (zh) 带心率检测功能的运动手柄和跳绳手柄和运动监控方法
CN107854125A (zh) 实时心率监测及运动分析来实现锻炼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KR101849761B1 (ko) 스마트폰과 동작모듈 및 휘트니스머신의 연동을 통한 운동 및 게임시스템
CN112473116A (zh) 跳绳的计数装置
US20120046907A1 (en) Training aid
CN205252477U (zh) 可换位感测装置
KR20150043709A (ko) 다기능성 아령
CN213964962U (zh) 一种跳绳的计数装置
TWM551515U (zh) 運動感測器
TW201821134A (zh) 健身器材配重片智慧插銷與其記錄系統
US20160129328A1 (en) Sports training tools,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3214327U (ja) ダンベル、及び、カバン型ダンベル
CN206138634U (zh) 一种有氧运动体测板
CN207168926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壶铃
CN202777720U (zh) 体操磁性大护掌
CN105536211A (zh) 一种体能测试装置
CN206454177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跑步机
CN110812780A (zh) 一种智能哑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