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1810U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1810U
CN205251810U CN201620026233.3U CN201620026233U CN205251810U CN 205251810 U CN205251810 U CN 205251810U CN 201620026233 U CN201620026233 U CN 201620026233U CN 205251810 U CN205251810 U CN 205251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jaw
jaw
fixed band
support
jaw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62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艳
李华凤
陈宇
蒋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0262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1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1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18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包括下颌牵引固定主体,以及与下颌牵引固定主体两端连接的松紧后围带,下颌牵引固定主体包括上颌固定件和下颌托,该上颌固定件包括固为一体的用于勒住嘴唇上端的第一部分和固定于第一部分两端的并用于贴紧左右面颊的第二部分,所述下颌托两端同时与两个第二部分连接并用于托住下颌;还包括与下颌托固定连接的上下颌分离口含片。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下颌托形成的下颌牵引固定主体牵引固定下颌,维持下颌位置,上下颌分离口含片保持上下齿的位置,防治下颌下垂后,在托举下颌时,下齿上举会被上齿所阻挡。本实用新型能防治下颌下垂带动舌根下垂堵塞气道,进而防止打鼾的发生。

Description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疾病防治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的装置。
背景技术
打鼾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睡眠疾病,属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症状,不仅影响睡眠质量,也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诱因,影响各种人群的健康状态。得不到及时治疗的小孩可能诱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中年人容易引起脑缺氧、肾脏损害、免疫功能下降等多种疾病,并且老年人更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血管性痴呆,甚至猝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改善现有的OSAHS患者长期受打鼾影响,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包括下颌牵引固定主体,以及通过固定带与下颌牵引固定主体两端连接的松紧后围带,下颌牵引固定主体包括上颌固定件和下颌托,该上颌固定件包括固为一体的用于勒住嘴唇上端的第一部分和固定于第一部分两端的并用于贴紧左右面颊的第二部分,所述下颌托两端部同时通过锁扣连接带与两个第二部分锁扣连接并用于托住下颌;还包括与下颌托固定连接的上下颌分离口含片。
固定带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一次成型的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其中,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与松紧后围带连接,上颌固定件固定带的另一端通过锁扣连接带与第二部分锁扣连接,下颌托固定带的另一端与下颌托连接。
上下颌分离口含片采用塑料薄片,上下颌分离口含片通过连接件与下颌托固定连接,上下颌分离口含片与连接件整体呈“L”型,连接件一端与下颌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下颌分离口含片连接,上下颌分离口含片朝向嘴唇方向。
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性,并且符合当今社会的环保需求,所述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下颌托均由环保可降解塑料材质制成。考虑到用户体验度,所述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下颌托的内表面均设有海绵。
一、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的位置关系如下
佩戴在人体面部时,上颌固定件的第二部分位于两侧面颊并贴紧面颊,第一部分位于嘴唇上端并在面颊前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整体将上颌固定,下颌托位于两侧面颊前下端将下颌托住,松紧后围带则将后脑包住。上述部件的位置关系解释说明如下:假设人体站立,上为头向、下为脚向、后为背向、前为鼻尖向。
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
使下颌相对于上颌做向下向前的运动,使得与下颌骨相连接的舌骨也随之向下前运动,那么固定在舌骨上的舌根就远离声门,因此保持气道通畅。
三、各部件所起到的作用
上颌固定件、下颌托将上下颌包裹起来,起到定位上下颌的作用,下颌托托举下颌,松紧后围带进一步使整个装置主体与面部完全贴合,不会脱落,在使用时上下颌分离口含片含在嘴中用上下牙齿咬住,避免从嘴中滑出,上下颌分离口含片保持上下齿的位置,防治下颌下垂后,在托举下颌时,下齿上举会被上齿所阻挡。通过上颌固定件、下颌托形成的下颌牵引固定主体牵引下颌,维持下颌位置,防治下颌下垂带动舌根下垂堵塞气道,进而防止打鼾的发生。
使用锁扣连接带锁扣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不同人体的面颊大小和形状,锁扣连接带同时施加托举力和收紧力,起到收紧的作用,托住下颌,防止下颌下垂,同时,使下颌托与下颌完全接触。
使用固为一体、一次成型的设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唤醒患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较轻。
(2)本实用新型对上下颌施加的固定力量适中,佩戴较舒适。
(3)本实用新型不影响牙齿与上下颌骨的关系,不依赖牙齿改变上下颌的相对位置。
(4)本实用新型不影响牙齿形态与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第二部分,2-第一部分,3-下颌托,4-固定带,5-上下颌分离口含片,6-松紧后围带,7-锁扣连接带,8-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打鼾的原因非常多,长期的医学研究表明,引起打鼾的原因包括:
(一)真腔及咽、喉部病变前鼻孔狭窄或闭锁,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腔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鼻咽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闭锁或狭窄,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过长或肥大,咽部肿瘤,咽肌麻痹;会厌炎,会厌囊肿,会厌肿瘤,声门上水肿,声带麻痹,喉埃,喉软骨软化;以及颈部的甲状腺肿和其他原发性或转移性肿块压迫等。
(二)口腔病变,以舌的病变影响为甚,如巨舌症,舌肿瘤,舌根部异位甲状腺,继发于粘液性水肿的舌体增大,用咽瓣修复胯裂的部分病人。
(三)某些先天性面部发育畸形如,Piene—Robin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Down综合征、Treacher—C011ins综合征、Crouzon综合征、Hurler—Scheie综合征。
(四)全身性疾病,肢端肥大症引起舌体增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粘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性咽峡炎,女性绝经期后的内分泌紊乱以及肥胖症等。
目前,市面上关于预防打鼾的方法及设备主要包括:家庭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护装置,对打鼾进行监测,其主要是通过检测呼吸信号、心电信号来了解患者病情,出现呼吸暂停的时候唤醒病患;治疗鼾症的方法和设备,主要通过佩戴夹子或者植入体,对颈部施加拉力,使得下颌部向外扩展;治疗鼾症的口腔装置,一般通过装置,使得上下颌不能自由活动。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外科治疗包括扁桃体切除术、鼻中隔成形术、息肉切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及上下颌骨前徙术等。
但上述设备和方法基本都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用户体验度不好,外科治疗甚至会损坏人体本身组织,是迫不得已而实施的一种手段。
各种原因导致人在睡眠的时候,下颌关节过度松弛,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引起呼吸不畅通和鼾症。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原理是:将上下颌关节的相对位置维持在坐位状态,进而避免鼾症的发生。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主要由第二部分1、第一部分2、下颌托3、固定带4、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松紧后围带6组成装置主体,上述装置的具体结构为:第一部分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二部分1的前端连接并一次成型,下颌托3的两端部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二部分1下端连接,固定带4包括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两部分,并且两部分一次成型呈V型,其中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与松紧后围带6连接,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部分1、下颌托3连接,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与下颌托3固定连接。
佩戴在人体面部上时,第二部分位于两侧面颊并贴紧面颊,第一部分位于嘴唇上端并在面颊前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整体将上颌固定,下颌托位于两侧面颊前下端将下颌托住,松紧后围带则将后脑包住。上述部件的位置关系解释说明如下:假设人体站立,上为头向、下为脚向、后为背向、前为鼻尖向。
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重复使用性,并且符合当今社会的环保需求,装置主体均采用环保可降解塑料材质,第二部分1贴合在人脸的面颊上,第二部分1、第一部分2、下颌托3将上下颌包裹起来,起到定位上下颌的作用,下颌托3托举下颌。
考虑到每个人的面颊大小和形状不一样,将上颌固定件固定带与第二部分1连接方式设置成锁扣连接,同时,下颌托3与第二部分1的连接方式也设置成锁扣连接,分别通过锁扣连接带7来实现,锁扣连接带7同时施加托举力和收紧力,起到收紧的作用,托住下颌,防止下颌下垂,同时,使下颌托3与下颌完全接触。松紧后围带6为布质,进一步使整个装置主体与面部完全贴合,不会脱落。
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采用塑料薄片,本实施例中,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通过连接件与下颌托3固定连接,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与连接件整体呈“L”型,连接件一端与下颌托3固定连接并与下颌托呈一定角度,另一端与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连接,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朝向装置主体,在使用时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含在嘴中用上下牙齿咬住,避免从嘴中滑出,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起到将上下颌分离的作用,防治下颌下垂以后,受力往上托举时,下面的牙齿被上面的牙齿所阻挡,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的形状可设计为椭圆形、方形,宽度略小于嘴唇宽度,长度以刚好能被牙齿咬住最佳,采用这样的设计会使用户体验度较佳。
考虑到用户体验度,第二部分1、第一部分2、下颌托3的内表面均设有海绵8,一方面吸汗,另一方面减少面部与本装置主体的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第二部分1、第一部分2、下颌托3牵引下颌,维持下颌位置,防止下颌下垂带动舌根下垂堵塞气道。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的设计能保持上下齿的位置,防治下颌下垂后,在托举下颌时,下齿上举会被上齿所阻挡。
以上颌为参照,下颌关节应向下向前运动(向下指向脚端,向前指朝鼻尖的方向)。下颌角下的下颌托3也通过牵引受力而促进下颌前向运动,而不是向下运动。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颌牵引固定主体,以及与下颌牵引固定主体两端连接的松紧后围带(6),下颌牵引固定主体包括上颌固定件和下颌托(3),该上颌固定件包括固为一体的用于勒住嘴唇上端的第一部分(2)和固定于第一部分(2)两端的并用于贴紧左右面颊的第二部分(1),所述下颌托(3)两端同时与两个第二部分(1)连接并用于托住下颌;还包括与下颌托(3)固定连接的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后围带(6)还通过固定带(4)与下颌牵引固定主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4)包括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其中,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与松紧后围带(6)连接,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部分(1)、下颌托(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通过锁扣连接带(7)与下颌托(3)锁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固定件固定带通过锁扣连接带(7)与第二部分(1)锁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固定件固定带和下颌托固定带一次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采用塑料薄片,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通过连接件与下颌托(3)固定连接,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与连接件整体呈“L”型,连接件一端与下颌托(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下颌分离口含片(5)连接,上下颌分离口含片朝向嘴唇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第一部分(2)、下颌托(3)均由环保可降解塑料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第一部分(2)、下颌托(3)的内表面均设有海绵(8)。
CN201620026233.3U 2016-01-12 2016-01-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1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6233.3U CN205251810U (zh) 2016-01-12 2016-01-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6233.3U CN205251810U (zh) 2016-01-12 2016-01-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1810U true CN205251810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62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1810U (zh) 2016-01-12 2016-01-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181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5939A (zh) * 2016-01-12 2016-04-06 四川大学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US10010313B2 (en) 2015-05-18 2018-07-03 Richard L. Arden Mandibular sublu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10258319B2 (en) 2015-05-18 2019-04-16 Richard L. Arden Airway assist device and method
CN109924964A (zh) * 2019-04-16 2019-06-25 烟台凯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下颌托的防止睡眠窒息的方法及系统
US10342526B2 (en) 2015-07-01 2019-07-09 Richard L. Arden Airway assist device and method
CN114224592A (zh) * 2021-12-09 2022-03-25 四川大学 一种带有智能化自动调节的下颌前移阻鼾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0313B2 (en) 2015-05-18 2018-07-03 Richard L. Arden Mandibular sublu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10258319B2 (en) 2015-05-18 2019-04-16 Richard L. Arden Airway assist device and method
US10342526B2 (en) 2015-07-01 2019-07-09 Richard L. Arden Airway assist device and method
CN105455939A (zh) * 2016-01-12 2016-04-06 四川大学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CN109924964A (zh) * 2019-04-16 2019-06-25 烟台凯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下颌托的防止睡眠窒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24964B (zh) * 2019-04-16 2021-07-30 烟台凯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下颌托的防止睡眠窒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4224592A (zh) * 2021-12-09 2022-03-25 四川大学 一种带有智能化自动调节的下颌前移阻鼾器
CN114224592B (zh) * 2021-12-09 2022-11-04 四川大学 一种带有智能化自动调节的下颌前移阻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1810U (zh)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CN105246437A (zh) 用于防止及治疗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增量可调式下颌前移装置
DE602014004435C5 (de) Verbesserte Vorrichtung zur Reposition des Unterkiefers
JP4831578B2 (ja) 気道確保装置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無段階調節装置
JP5481487B2 (ja) 調整可能な軟口蓋支持体及び移植方法
CN209253286U (zh) 口腔设备和用于下颌骨前移的零件套组
ES2118365T3 (es) Aparato dental para el tratamiento de episodios de ronquido y de apnea obstructiva del sueño.
DE602007006103D1 (de) Intraorales Gerät zur Behandlung von Schlafstörungen
EP0794749B1 (en) A jaw position-regulating oral device for preventing snoring
EP2380533B1 (en) Intraoral splint
CN105455939A (zh)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装置
KR101074536B1 (ko) 하악 전진장치
CN105055070B (zh) 一种伸缩式喉部支架
CN104605969A (zh) 一种止鼾装置
CN105997331A (zh) 一种电激止鼾牙套
US10959876B2 (en) Dental appliance
JP5268181B2 (ja) 睡眠時無呼吸症候群対策装具および対策枕
CN206391069U (zh) 一种电激止鼾牙套
KR20090090969A (ko) 코골이 및 이갈이 방지기구
JP5350967B2 (ja) 気道拡張装置
KR101273449B1 (ko) 코숨장치 그의 제조방법
CN202724072U (zh) 一种睡眠辅助呼吸器
CN203169389U (zh) 阻鼾器
CN204839891U (zh) 一种伸缩式喉部支架
CN204671357U (zh) 一种止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