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8740U -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8740U
CN205248740U CN201521016074.0U CN201521016074U CN205248740U CN 205248740 U CN205248740 U CN 205248740U CN 201521016074 U CN201521016074 U CN 201521016074U CN 205248740 U CN205248740 U CN 205248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shell fragment
terminal bodies
splicing ear
leng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60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TAI ELECTR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ingdson Roo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ingdson Roo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ingdson Roo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60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8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8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8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母线槽插接耦合结构电阻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包括片状的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内具有多个沿所述端子主体长度方向排列的弹片;所述弹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端子主体上,并且所述弹片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所在平面倾斜;所述端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为锯齿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在使用时,耦合器连接端子与导轨挤压接触,使弹片朝端子主体所在平面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弹片更好的与导轨接触,同时可扩大接触面积,减小电阻。另外,端子主体边缘的锯齿状结构利于与耦合器实现有效的多点接触,利于降低电阻。

Description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
面对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必须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槽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
传统的母线槽,是由金属板(钢板或铝板)为保护外壳、导电排、绝缘材料及有关附件组成的母线系统。现有母线槽是采用封闭式母线槽,其是通过在封闭式母线直线段上固定距离及固定形式的输出接口来完成对于末端用电设备的供配电工作。基于该种封闭式母线槽,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一、由于是从其母线体上实现下引电力及配电,因此,下引电力的位置必须是固定和等距的。
二、由于封闭式母线直线段上下引电力的方式必须为一个固定等距的接口,在下引电力时,必须通过专用工具才能完成部署、拆移连接部件后才能下引相应的用电,以实现末端用电设备的配电任务。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母线槽在下引电力时会受到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局限,大大影响了其使用灵活性。
为提高母线槽的扩展及使用灵活性,现有技术中采用了插接耦合结构,然而,采用插接结构时,需保证插接结构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现有的各种连接结构导电性差,电阻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母线槽插接耦合结构电阻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包括片状的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内具有多个沿所述端子主体长度方向排列的弹片;所述弹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端子主体上,并且所述弹片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所在平面倾斜;所述端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为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在使用时,耦合器连接端子与导轨挤压接触,使弹片朝端子主体所在平面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弹片更好的与导轨接触,同时可扩大接触面积,减小电阻。
同时,实用新型人发现,当端子主体边缘为直线条状时,端子主体装配于耦合器内,由于装配方向倾斜或接触边缘不平整等因素,端子主体边缘难以与耦合器充分有效的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中,端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为锯齿状,当该耦合器连接端子装配于耦合器内时,每个锯齿均可视为独立的弹性接触点,可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有效的实现端子主体的边缘与耦合器多点接触,利于降低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所在平面与所述端子主体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60°。
当弹片倾斜角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更利于实现弹片与导轨的充分接触,提高接触面积,降低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的宽度为1.8-3mm;相邻两个弹片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5-1mm。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弹片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端子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上设有多个连接凸起,所述多个连接凸起沿所述端子主体的长度方向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上均设有所述连接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起为梯形。
进一步的,沿所述端子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耦合器连接端子呈弧形拱状。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器连接端子通过弹性铜片一体冲压成型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的左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端子主体;2、弹片;3、间隙孔;4、连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的具体结构。
具体的,该耦合器连接端子整体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其具体包括作为外框的长方形端子主体1。
为更好的实现耦合器连接端子与导轨的接触,优选情况下,沿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端子主体1呈弧形拱状。优选情况下,端子主体1的弧度为10°。
弹片2为长度较短的片状。弹片2设置于端子主体1内,并且弹片2的两端固定于端子主体1上,并且弹片2长度方向与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作为对本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的类似调整,弹片2的长度方向与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弹片2的宽度为1.8-3mm,为实现更好的效果,优选情况下,弹片2的宽度为2-2.5mm。
同时,弹片2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1所在平面倾斜。如前所述,当端子主体1为弧形拱状时,弹片2所在平面相对于该弹片2所在位置的端子主体1所在平面倾斜。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2所在平面与所述端子主体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60°,更优选为30-45°。
端子主体1内设置有多个上述弹片2。优选情况下,多个弹片2沿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弹片2相互之间可平行设置。作为对本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形,上述多个弹片2相互之间可呈非平行设置。例如,局部区域内的弹片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该局部内的弹片2与其他区域内的弹片2之间呈非平行设置。
上述多个弹片2之间相互独立设置,相邻两个弹片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5-1mm。相邻两个弹片2之间形成间隙孔3。
同时,在端子主体1的宽度方向上,端子主体1的两边缘呈锯齿状。具体的在端子主体1的上述两边缘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4。多个连接凸起4沿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两个连接凸起4之间的间距为1.5mm。具体的,该连接凸起4形状可以为常规的各种,例如可以采用梯形,此时梯形连接凸起4的长边位于端子主体1的边缘上,连接凸起4的短边朝远离端子主体1的方向设置,此时,在相邻两个连接凸起4之间形成“V”型空隙。
上述连接凸起4所在平面与该连接凸起4所在的端子主体1的相应部位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内。
本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可通过高弹性的铜片一体冲压成型。具体的,以一铜片作为前体,通过冲压,在其宽度方向的边缘形成锯齿状,在其中间区域冲切形成多个条状的弹片2,并进一步冲压使弹片2偏转倾斜即可。
使用时,耦合器连接端子与导轨挤压接触,弹片2分别位于端子主体1两侧面的部分分别与导轨和耦合器接触,被导轨和耦合器挤压而向端子主体1所在平面方向发生偏转,一方面可实现与导轨和耦合器的有效接触,另一方面,弹片2的偏转可扩大接触面积,减小电阻。
同时,耦合器连接端子两边缘的连接凸起4利于更好的与耦合器多点接触,利于降低电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的端子主体(1),所述端子主体(1)内具有多个沿所述端子主体(1)长度方向排列的弹片(2);
所述弹片(2)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端子主体(1)上,并且所述弹片(2)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1)所在平面倾斜;
所述端子主体(1)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为锯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所在平面与所述端子主体(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的宽度为1.8-3mm;相邻两个弹片(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5-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弹片(2)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主体(1)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上设有多个连接凸起(4),所述多个连接凸起(4)沿所述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主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上均设有所述连接凸起(4)。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4)为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2、4、5、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端子主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耦合器连接端子呈弧形拱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连接端子通过弹性铜片一体冲压成型得到。
CN201521016074.0U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Active CN205248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6074.0U CN205248740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6074.0U CN205248740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8740U true CN205248740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6074.0U Active CN205248740U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8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3181A (zh) * 2015-12-09 2016-12-21 深圳金达伸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3181A (zh) * 2015-12-09 2016-12-21 深圳金达伸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7521U (zh) 一种组装母线槽
CN105470885A (zh) 一种新型母线槽分接装置
CN203423261U (zh) 母线槽连接器
CN205248740U (zh)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CN205248741U (zh) 一种母线系统耦合器
CN204793939U (zh) 一种母线槽防错相连接装置
CN202103386U (zh) 密集型节能母线槽
CN103824992A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梳状软连接结构
CN102780188A (zh) 一种散热型母线槽
CN205248739U (zh) 一种耦合器组件
CN201051636Y (zh) 母线槽接头
CN203406574U (zh) 母线槽输电系统
CN208753856U (zh) 一种电力设备排线用电线定位固定装置
CN203536896U (zh) 一种防水型母线槽连接头
CN206340742U (zh) 一种应急发电车0.4kV电源快速接入用户侧的接入装置
CN203536604U (zh) 母线槽分线插口装置
CN205863849U (zh) 一种母线槽结构
CN204651556U (zh) 卡入式可闭锁二次压板装置
CN106253181A (zh) 一种耦合器连接端子
CN210985219U (zh) 一种高压母线转角柜
CN202696089U (zh) 一种散热型母线槽
CN206364470U (zh) 一种高强度母线槽
CN102751001A (zh) 一种成套开关设备“凹”字型截面母线及其搭接装置
CN208589616U (zh) 一种应用于母线装置的转接盒
CN205863848U (zh) 一种母线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6 Longgang Street Baolong community Baoqing Road No. 8 ring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B building 4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itai and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6 Longgang Street Baolong community Baoqing Road No. 8 ring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B building 4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INGDSON DATACENTER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7

Address after: 518000 3rd floor, Mingdao building, SEG Navigation Science Park, 28 cuibao Road, Baolong Science Park,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UTAI ELECTR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6 4th floor, building B, Shuanghuan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8 Baoqing Road, Baolong community,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aitai and lo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